CN217846710U -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6710U
CN217846710U CN202221447010.6U CN202221447010U CN217846710U CN 217846710 U CN217846710 U CN 217846710U CN 202221447010 U CN202221447010 U CN 202221447010U CN 217846710 U CN217846710 U CN 21784671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ceiver
heat dissipation
optical fiber
protection
protectiv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4701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游耀华
游瑾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Boy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ongwe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ongwe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ongwei Sichu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4701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671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671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671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包括光纤收发器本体,所述光纤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发器壳体内部的收发器电路板,所述收发器壳体侧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收发器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接线插口,所述收发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所述纳米炭散热层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所述防护壳表面设置有一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插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顶部插接有避雷针杆,所述避雷针杆与插接件内腔的贯穿处设置有陶瓷片;所述接线接口处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可拆卸的叩装有防护件。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收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背景技术
光纤收发器,是一种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在很多地方也被称之为光电转换器。
光纤收发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雷电的侵扰,光纤收发器被雷电击中的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强电流,这种强电流会对光纤收发器造成较大的破坏,这种现象也被成为浪涌现象;且现有的光纤收发器不具备散热耐高温的设施,若是外部气温过高可能会对光纤收发器内部电子元件造成损伤,从而导致更换造成成本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包括光纤收发器本体,所述光纤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发器壳体内部的收发器电路板,所述收发器壳体侧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收发器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接线插口,所述收发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所述纳米炭散热层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所述防护壳表面设置有一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插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顶部插接有避雷针杆,所述避雷针杆与插接件内腔的贯穿处设置有陶瓷片。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支杆的内壁上安装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腔安装有压敏电阻体,所述避雷针杆的底部贯穿插接件并与绝缘套内腔压敏电阻体的顶部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于所述防护壳表面,且所述安装座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防护壳相连接。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接线插口处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可拆卸的叩装有防护件。
作为进一步阐述,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护件为无前壁箱体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通过防护壳、纳米炭散热层、散热塑料层之间的配合,当光纤收发器外部气温较高时,热量首先与防护壳上的纳米炭散热层接触,纳米炭散热层是纳米碳材料做的散热层,散热性较高,可以对防护壳外部大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少部分热能传递至散热塑料层上,与散热塑料层接触,散热塑料层是具有导热性能的塑料产品,并且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把发热物体的热量通过辐射吸收化解掉,最终使发热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从而使防护壳正常工作或者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这两层材料,能够使得光纤收发器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造成光纤收发器停止工作的弊端;且可以对雷电产生的电流进行引导并吸收,从而降低雷电产生的强电流对光纤收发器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了现有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通过避雷针杆对雷电产生的强电流进行吸引,并将强电流导入至绝缘套内腔的压敏电阻体中,压敏电阻体具有很强的电流吸收能力,从而吸收绝大部分的强电流;此外,通过框架以及防护件之间的配合,不使用时可通过防护件以及框架对接线插口进行防护,防止累积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光纤收发器本体;2-收发器壳体;3-接线插口;4-防护壳;5-纳米炭散热层;6-散热塑料层;7-安装座;8-支杆;9-插接件;10-避雷针杆;11- 陶瓷片;12-绝缘套;13-压敏电阻体;14-框架;15-防护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包括光纤收发器本体1,所述光纤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壳体2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发器壳体2内部的收发器电路板,所述收发器壳体2侧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收发器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接线插口3,所述收发器壳体2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壳4,所述防护壳4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5,所述纳米炭散热层5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6,通过防护壳4、纳米炭散热层5、散热塑料层6之间的配合,当光纤收发器外部气温较高时,热量首先与防护壳4上的纳米炭散热层5接触,纳米炭散热层5是纳米碳材料做的散热层,散热性较高,可以对防护壳4外部大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少部分热能传递至散热塑料层6上,与散热塑料层6接触,散热塑料层6是具有导热性能的塑料产品,并且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把发热物体的热量通过辐射吸收化解掉,最终使发热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从而使防护壳4正常工作或者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这两层材料,能够使得光纤收发器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造成光纤收发器停止工作的弊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壳4表面设置有一组安装座7,所述安装座7对称设置于所述防护壳4表面,且所述安装座7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防护壳4相连接,所述安装座7顶部安装有支杆8,所述支杆8的顶部插接有插接件9,所述插接件9的顶部插接有避雷针杆10,所述避雷针杆10与插接件9内腔的贯穿处设置有陶瓷片11,所述支杆8的内壁上安装有绝缘套12,所述绝缘套 12的内腔安装有压敏电阻体13,所述避雷针杆10的底部贯穿插接件9并与绝缘套12内腔压敏电阻体13的顶部相连接,可以对雷电产生的电流进行引导并吸收,从而降低雷电产生的强电流对光纤收发器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了现有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通过避雷针杆10对雷电产生的强电流进行吸引,并将强电流导入至绝缘套12内腔的压敏电阻体13中,压敏电阻体13具有很强的电流吸收能力,从而吸收绝大部分的强电流。
本实施例中,所述接线插口3处设置有与防护壳4相连接的框架14,所述框架14上可拆卸的叩装有防护件15,所述框架14为矩形框架14结构,所述防护件15为无前壁箱体结构,通过框架14以及防护件15之间的配合,不使用时可通过防护件15以及框架14对接线插口进行防护,防止累积灰尘。
综上所述,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通过防护壳4、纳米炭散热层5、散热塑料层6之间的配合,当光纤收发器外部气温较高时,热量首先与防护壳4上的纳米炭散热层5接触,纳米炭散热层5是纳米碳材料做的散热层,散热性较高,可以对防护壳4外部大部分热量进行散热,少部分热能传递至散热塑料层6上,与散热塑料层6接触,散热塑料层6是具有导热性能的塑料产品,并且材料具有一定的导热性能,能够把发热物体的热量通过辐射吸收化解掉,最终使发热体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从而使防护壳4正常工作或者延长使用寿命,通过设置这两层材料,能够使得光纤收发器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避免内部电子元件损坏,造成光纤收发器停止工作的弊端;且可以对雷电产生的电流进行引导并吸收,从而降低雷电产生的强电流对光纤收发器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了现有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通过避雷针杆10对雷电产生的强电流进行吸引,并将强电流导入至绝缘套12内腔的压敏电阻体13中,压敏电阻体13具有很强的电流吸收能力,从而吸收绝大部分的强电流;此外,通过框架14以及防护件15 之间的配合,不使用时可通过防护件15以及框架14对接线插口进行防护,防止累积灰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Claims (5)

1.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纤收发器本体,所述光纤收发器包括收发器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收发器壳体内部的收发器电路板,所述收发器壳体侧壁设置有若干个与收发器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接线插口,所述收发器壳体外表面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外部设置有纳米炭散热层,所述纳米炭散热层下方设置有散热塑料层,所述防护壳表面设置有一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顶部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顶部插接有插接件,所述插接件的顶部插接有避雷针杆,所述避雷针杆与插接件内腔的贯穿处设置有陶瓷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杆的内壁上安装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的内腔安装有压敏电阻体,所述避雷针杆的底部贯穿插接件并与绝缘套内腔压敏电阻体的顶部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对称设置于所述防护壳表面,且所述安装座通过锁紧螺栓与所述防护壳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插口处设置有与防护壳相连接的框架,所述框架上可拆卸的叩装有防护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矩形框架结构,所述防护件为无前壁箱体结构。
CN202221447010.6U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Active CN21784671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7010.6U CN217846710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47010.6U CN217846710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6710U true CN217846710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3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47010.6U Active CN217846710U (zh) 2022-06-10 2022-06-10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671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846710U (zh) 一种新型防雷防浪涌与耐高温的光纤收发器
CN212935061U (zh) 防火型插座
CN207764428U (zh) 一种光电转换处理装置
CN207743445U (zh) 一种高性能的电连接器
CN207427163U (zh) 一种带散热功能的光纤收发器
CN215527971U (zh) 一种用于光伏发电的铜芯耐高压电线缆
CN115207891A (zh) 一种带热保护装置和失效报警功能的电涌保护器
CN207867412U (zh) 一种能够防尘的计算机机箱
CN211062985U (zh) 一种具有漏电保护机构的主电路动插件
CN205609853U (zh) 一种具有编制外壳的电源线
CN221201186U (zh) 一种耐高温光电耦合器
CN216134702U (zh) 一种网络安全防漏电断开装置
CN211958750U (zh) 一种ups不间断电源短路保护装置
CN219644482U (zh) 一种分布式数据储存服务器
CN211556264U (zh) 一种六类高阻燃环保数据线缆
CN206041484U (zh) 一种防雷多功能电源适配器
CN216291575U (zh) 一种防静电散热型双层线路板
CN212230718U (zh) 一种db插头的固定结构
CN218975165U (zh) 一种耐插拔ffc线材
CN212541984U (zh) 一种耐热阻燃环保免辐照型电源电缆
CN217007766U (zh) 一种基于3g的dfb光电收发器件
CN214203293U (zh) 便于安装的大型烤炉用电子线束
CN211297435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上的配电线路板
CN218334434U (zh) 一种工业用插座取电装置
CN212992708U (zh) 一种带有连接线结构的继电保护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30

Address after: 518100 East, 12th and 9th floors, Building A4, Zho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2 Dezheng Road, Shilo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Boy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east of 12th floor and 9th floor, building A3, Zhongta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dustrial Park, No. 2 Dezheng Road, Shilong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ongwei Sichuang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