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6203U -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6203U
CN217846203U CN202221927706.9U CN202221927706U CN217846203U CN 217846203 U CN217846203 U CN 217846203U CN 202221927706 U CN202221927706 U CN 202221927706U CN 217846203 U CN217846203 U CN 217846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lecting pipe
heating
annular
thermocouple
snap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2770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贺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Zhongy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2770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6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6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6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Sampling And Sample Adjus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包括捕集管、连接组件和环形加热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捕集管两端部,所述环形加热组件缠绕安装于捕集管上;所述环形加热组件包括卡环和热电偶,所述卡环设置两组,所述卡环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卡环卡套接与捕集管,所述热电偶呈环形缠绕于捕集管上,所述热电偶两端连接于两组卡环。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集管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利用环形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且本身结构也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的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Description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捕集管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二次热解析仪是一种通过热解析法提取有机化合物的检测仪器,通常和气相色谱仪配套使用,常用于空气检测中的元素提取并将元素传输给气相色谱仪进行元素分析。传统二次热解析在二次吸附、脱附过程,即需要加装捕集管,并对其高速升温加热;没有高速升温解吸过程(平均每分钟4200℃),通过色谱GC所测组分峰型较宽,不理想;而传统升温装置要么结构复杂,安装耗时;要么如用的加热棒升温虽然升温上限满足要求,但升温速率较低。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利用环形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且本身结构也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的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利用环形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且本身结构也简单,安装方便快捷的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包括捕集管、连接组件和环形加热组件,所述连接组件位于捕集管两端部,让捕集管与气路实现密闭通气,有能不导电,绝缘连接,所述环形加热组件缠绕安装于捕集管上,利用环形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且本身结构也简单,安装方便快捷;所述环形加热组件包括卡环和热电偶,所述卡环设置两组,所述卡环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卡环卡套接于捕集管,所述热电偶呈环形缠绕于捕集管上,所述热电偶两端连接于两组卡环,实时探测捕集管温度,在触摸屏上显示出来。
优选的,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绝缘端子和变径接头,所述绝缘端子设于捕集管两端,所述变径接头设于绝缘端子端部,让捕集管与气路实现密闭通气,有能不导电,绝缘连接。
优选的,所述捕集管两端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环形加热端子,采用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电偶与捕集管触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环为耐高温的弹性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取得有益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通过卡环的设置,方便热电偶的安装于缠绕,通过热电偶与捕集管触电连接,实时探测捕集管温度,在触摸屏上显示出来,通过环形加热端子的设置,采用电子加热方式,升温效率更高,通过连接组件的设置,让捕集管与气路实现密闭通气,有能不导电,绝缘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的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捕集管,2、连接组件,3、环形加热组件,4、卡环,5、热电偶,6、绝缘端子,7、变径接头,8、环形加热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包括捕集管1、连接组件2和环形加热组件3,连接组件2位于捕集管1两端部,环形加热组件3缠绕安装于捕集管1上;环形加热组件3包括卡环4和热电偶5,卡环4设置两组,卡环4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结构设置,卡环4为耐高温的弹性材料制成,卡环4卡套接于捕集管1,热电偶5呈环形缠绕于捕集管1上,热电偶5两端连接于两组卡环4,热电偶5与捕集管1触电连接。。
连接组件2包括绝缘端子6和变径接头7,绝缘端子6设于捕集管1两端,变径接头7设于绝缘端子6端部。
捕集管1两端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环形加热端子8。
具体使用时,让捕集管1通过变径接头7与气路实现密闭通气,绝缘连接,两组卡环4卡套在捕集管1上,使得热电偶5与捕集管1触电连接,实时探测捕集管1温度,在触摸屏上显示出来,环形加热端子8采用电子加热方式,使得捕集管1更快速的升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捕集管(1)、连接组件(2)和环形加热组件(3),所述连接组件(2)位于捕集管(1)两端部,所述环形加热组件(3)缠绕安装于捕集管(1)上;所述环形加热组件(3)包括卡环(4)和热电偶(5),所述卡环(4)设置两组,所述卡环(4)为一侧开口的环形结构设置,所述卡环(4)卡套接于捕集管(1),所述热电偶(5)呈环形缠绕于捕集管(1)上,所述热电偶(5)两端连接于两组卡环(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绝缘端子(6)和变径接头(7),所述绝缘端子(6)设于捕集管(1)两端,所述变径接头(7)设于绝缘端子(6)端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管(1)两端通过锁紧螺钉安装有环形加热端子(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偶(5)与捕集管(1)触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1)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4)为耐高温的弹性材料制成。
CN202221927706.9U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Active CN217846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7706.9U CN21784620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27706.9U CN21784620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6203U true CN21784620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8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27706.9U Active CN217846203U (zh) 2022-07-26 2022-07-26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6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1512B (zh) 一种原位液体环境透射电子显微镜用电热学样品杆系统
CN101777798A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变压器在线监测及生产商远程监视系统
CN217846203U (zh) 一种二次热解析和吹扫捕集的捕集管加热装置
CN201637794U (zh) 基于无线传输的变压器在线监测及生产商远程监视系统
CN201867404U (zh) 移动式高温气体分析系统
CN106482857A (zh) 远传透气式温度传感器
CN105403815A (zh) 一种基于无线自组网通信的绝缘子带电检测系统及方法
CN219224944U (zh) 一种电介质材料高温多通道测试装置
CN218036615U (zh) 全自动二次热解析用的低温冷阱装置
CN110146342A (zh) 一种便携式大气颗粒物稀释通道采样器
CN203365192U (zh) 一种用于空气中14c监测取样的气体催化氧化炉
CN204964250U (zh) 煤粉取样枪
CN205562735U (zh) 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电晕检测系统
CN211602658U (zh) 一种复合纤维式捕汞装置
CN106772160A (zh) 具有降温结构的高温射频线圈
CN208607124U (zh) 一种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大气粉尘检测装置
CN208588652U (zh) 一种建筑外墙防水抗开裂检测装置
CN105414698A (zh) 一种微钻焊接温度检测控制装置及方法
CN212206190U (zh) 一种低压台区拓扑分析装置
CN207009398U (zh) 一种65mw大功率速调管
CN217332335U (zh) 一种手持式小型可燃气体探测器
CN2874471Y (zh) 迅捷灼烧法飞灰含碳量在线检测装置
CN212964704U (zh) 一种用于收集高沸点样品挥发物的改进同步热分析仪
CN105591279A (zh) 一种可对位批量烧结半导体激光器管芯的夹具及其烧结方法
CN218180726U (zh) 一种用于接地材料电流温度循环的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