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847U -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3847U
CN217843847U CN202122250973.9U CN202122250973U CN217843847U CN 217843847 U CN217843847 U CN 217843847U CN 202122250973 U CN202122250973 U CN 202122250973U CN 217843847 U CN217843847 U CN 2178438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inlet
pipe
corner
stra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5097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殷道孝
姜彬
游红英
陈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Western Powe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25097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38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38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38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布风梁,所述板体上下方分别设为燃烧部和进风部,所述板体上贯穿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连通燃烧部和进风部;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直风管和转角风管,所述转角风管位于燃烧部内的部分,设为一定倾斜角度的转角结构。本实用新型利用直风管与转角风管混合布置,缩小风管间的纵向节距,使布风板上布风更加均匀,显著提升床料流化效果,充分燃烧后避免对风管产生磨损,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作为当前锅炉领域适应燃料最为广泛的一种炉型,锅炉的流化风自下而上经布置在布风板床面的风帽小孔向上流动,通过计算合理控制流化风速及布风板阻力,使床料及锅炉燃料在炉膛下部密相区呈均匀流化状态,利于燃烧和燃尽,布风越均匀,流化效果越理想,燃烧就越充分,锅炉效率就更高,而现有的布风板实际使用时经常出现流化不均匀的现象,床料流化效果一般,燃烧不充分,导致残留杂质磨损风管的同时致使锅炉热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风板出风不均匀,床料流化质量较差,导致风管磨损及锅炉热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所述板体设有布风梁,所述板体上下方分别设为燃烧部和进风部,所述板体上贯穿有进风结构,所述进风结构连通燃烧部和进风部;所述进风结构包括直风管和转角风管,所述转角风管位于燃烧部内的部分,设为一定倾斜角度的转角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布风梁和进风结构。其中,板体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分隔为进风部和燃烧部,板体上放置有床料,板体为床料转变为流化状态提供场所,具体的,板体下方为进风部控制风的流入及流速,板体上方为燃烧部包括炉膛,可充分燃烧呈流化状态的床料;多个布风梁平行布置于板体上,布风梁表面光滑,可以增加床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流体转化场所的面积。进风结构,用于接通进风部与燃烧部,将进风部内的风输送到燃烧部内使床料流化,进风结构包括多个直风管和转角风管,转角风管位于燃烧部内的部分通过转角结构使风管向其他方向弯曲,为进风结构增加了不同的布风方向,直风管与转角风管的配合使用,布风更加均匀,提升了床料的流化质量。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还可以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布风梁之间设有进风结构,至少部分转角风管与直风管之间相邻设置,至少部分直风管出风口位于相邻两个布风梁之间的区域上方,至少部分转角风管出风口位于布风梁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直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相邻两个布风梁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所述转角风管出风口位于布风梁正上方。
转角风管与直风管依次相邻设置在两个布风梁之间,直风管将风布送到相邻两个布风梁之间的区域上方,转角风管将风布送到布风梁的上方,缩小了布风梁两侧进风结构的纵向节距,填补了布风梁上方的布风空缺,布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所述直风管内设有限制直风管出风流量的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包括设于直风管内壁的圆环。
转角风管内壁弯曲导致出风阻力较大,因此为平衡两种风管出风阻力,需在直风管内设置节流装置,增大直风管的出风阻力,使两种风管布风更加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圆环与所述直风管的内壁密封连接。
节流装置的圆环可采用焊接、粘接等方式安装在直风管内壁,作为优选地,采用密封焊接方法,使节流装置可靠固定,稳定控制风流量。
进一步地,所述直风管和/或转角风管上连接有进风管帽;所述直风管和/或转角风管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管帽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
在两种风管上设置进风管帽,再通过进风管帽上的出风孔代替直接由风管出风口为燃烧部提供气流,出风孔可以设置在进风管帽上的多个方向,从而限制气流的流速与方向,其中,风管上也可以设置与出风孔相匹配的孔;进风管帽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卡接、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两种风管上,采用便于拆装的螺纹连接方式,可定期对管帽或风管内壁进行维护清理及更换。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部设有流化风箱,所述流化风箱与进风结构相连,所述流化风箱设有进风道,所述进风道设有进风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结构在燃烧部内形成的高度,至少有一部分向板体中心呈递减趋势。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除了原布风板进风结构纵向节距过大的限制,利用直风管与转角风管混合布置,缩小风管间的纵向节距,使布风板上布风更加均匀,显著提升床料流化效果,充分燃烧后避免对风管产生磨损,提高了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B-B面剖视图;
图4是图2的C-C面剖视图;
图5是图4中A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图1至图5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板体;2、燃烧部;3、进风部;4、布风梁;5、进风结构;6、转角风管;7、直风管;8、进风管帽;9、出风孔;10、流化风箱;11、进风道;12、进风阀门;13、节流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5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设有布风梁4,所述板体上下方分别设为燃烧部2和进风部3,所述板体1上贯穿有进风结构5,所述进风结构5连通燃烧部2和进风部3;所述进风结构5包括直风管7和转角风管6,所述转角风管6位于燃烧部2内的部分,设为一定倾斜角度的转角结构。
本实施例中,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1、布风梁4和进风结构5。其中,板体1将循环流化床锅炉分隔为进风部3和燃烧部2,板体1上放置有床料,板体1为床料转变为流化状态提供场所,具体的,板体1下方为进风部3控制风的流入及流速,板体1上方为燃烧部2包括炉膛,可充分燃烧呈流化状态的床料;布风梁4为多个平行布置于板体1上的圆管,布风梁4表面光滑,可以增加床料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加流体转化场所的面积。进风结构5,用于接通进风部3与燃烧部2,将进风部内的风输送到燃烧部内使床料流化,进风结构5由多个直风管7和转角风管6依次相邻布置组成,直风管7将风输送到布风梁4两侧的上方,转角风管6将风输送到布风梁4上方,直风管7与转角风管6上旋接有进风管帽8,便于后期拆卸维护,进风管帽8上开有连通两种风管与燃烧部2的出风孔9,用于限制风流量,使出风更加均匀。直风管7与转角风管6的配合使用缩小了进风结构5的纵向节距,布风更加均匀,提升了床料的流化质量。
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且在第一个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转角风管6弯曲方向与布风梁4布置方向垂直,转角风管6与直角风管横向布置的间距固定,从而保证转角风管6出风口与直风管7出风口的相对距离固定,进风结构5在燃烧部内形成的高度由四周向板体1中心呈递减趋势,实际情况中,布风板四周床料厚度受震动影响高于中心区域的床料厚度,风管高度向中心递减有效避免了受厚度不均匀影响导致的床料流化不均。选用内径相同的直风管7和转角风管6,由于内径相同的时,转角风管6内阻力会更大,因此,为平衡阻力在直风管7内设置节流装置13,加大直风管7内的阻力,达到两者阻力相同,节流装置13密封焊接在直风管7内壁,消除可能存在缝隙的影响,有效增加阻力,均匀两种风管的出风速率。
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锅炉布风结构,且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至图5所示,包括流化风箱10,设于所述进风部3内,与进风结构5相连;进风道11,与所述流化风箱10连接;进风阀门12,设于所述风道,用于控制风道开关及风道内风速的大小,在本实施例的基础上可以设置多个流化风箱10连接不同位置的进风结构5,实现进风结构5的区域控制。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包括板体(1),所述板体(1)设有布风梁(4),所述板体上下方分别设为燃烧部(2)和进风部(3),所述板体(1)上贯穿有进风结构(5),所述进风结构(5)连通燃烧部(2)和进风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5)包括直风管(7)和转角风管(6),所述转角风管(6)位于燃烧部(2)内的部分,设为一定倾斜角度的转角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相邻的两布风梁(4)之间设有进风结构(5),至少部分转角风管(6)与直风管(7)之间相邻布置,至少部分直风管(7)的出风口位于相邻两个布风梁(4)之间的区域上方,至少部分转角风管(6)出风口位于布风梁(4)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风管(7)的出风口位于相邻两个布风梁(4)之间的区域的正上方,所述转角风管(6)出风口位于布风梁(4)正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直风管(7)内设有节流装置(13),所述节流装置(13)包括设于直风管(7)内壁的圆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与所述直风管(7)的内壁密封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直风管(7)和/或转角风管(6)上连接有进风管帽(8);所述直风管(7)和/或转角风管(6)设有出风口,所述进风管帽(8)设有与出风口连通的出风孔(9)。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3)内设有流化风箱(10),所述流化风箱(10)与进风结构(5)相连,所述流化风箱(10)设有进风道(11),所述进风道(11)设有进风阀门(12)。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锅炉布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结构(5)在燃烧部(2)内形成的高度,至少有一部分向板体(1)中心呈递减趋势。
CN202122250973.9U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Active CN2178438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973.9U CN217843847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50973.9U CN217843847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3847U true CN217843847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02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50973.9U Active CN217843847U (zh) 2021-09-16 2021-09-16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38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27941B2 (en) Boiler
US10174936B2 (en) Circular fluidizing bed combustion system with uniform airflow distributing device
CN102563629B (zh) 旋流式内嵌柱形风帽
WO2015086191A1 (en) Air distribution nozzle and a fluidized bed reactor
JPH07506663A (ja) 戻りダクトにガスシールを備えおよび/または循環流動床反応装置において循環質量流量を制御する方法および装置
CN217843847U (zh) 一种锅炉布风结构
CN102980178B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气膜防磨装置、方法及锅炉
CN210772139U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风帽及具有该风帽的布风板
CN201187812Y (zh) 保洁型双内焰式台面炉结构
CN105927975B (zh) 一种布风板、选择性排渣装置及多流程循环流化床锅炉
CN109576436B (zh) 强制循环冷却烟道
CN105090942A (zh) 一种微定向风帽装置
CN205717179U (zh)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布风结构
CN112210403B (zh) 气化剂分布板及流化床气化炉
CN202253612U (zh) 一种具有自紧功能的风帽
FI102563B (fi) Leijukattilan arinarakenne
CN112228865A (zh) 一种具有均压配风功能的墙式燃烧锅炉
CN106439799A (zh)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布风结构
CN104214771A (zh) 一种可以稳定燃烧低热值煤矸石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CN220750166U (zh) 一种炉床给风装置
WO1996008676A1 (en) Fluidized bed with improved nozzle construction
FI128149B (en) METHOD FOR SUPPLYING PRIMARY FLUID GAS INTO THE FLAME BED BOILER FIRE
CN218583141U (zh) 一种矩体迷宫型定向风帽
CN217503638U (zh) 一种锅炉用风帽
CN212102718U (zh) 加压流化床气化炉的分布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