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3729U -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3729U
CN217843729U CN202221961617.6U CN202221961617U CN217843729U CN 217843729 U CN217843729 U CN 217843729U CN 202221961617 U CN202221961617 U CN 202221961617U CN 217843729 U CN217843729 U CN 2178437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mp
light guide
guide wall
light
led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16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醒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Taiyao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16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37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37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37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导光壁、聚光透镜、LED模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光壁、聚光透镜、LED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连接位置;所述导光壁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导光壁的第二端和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ED模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所述LED模组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通过在汽车后组合灯的导光壁和LED模组之间设置聚光透镜,并通过该聚光透镜上特殊的结构,使LED模组发射的光线能更好地聚集,进一步增强汽车后组合灯的照明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后组合灯没有使用聚光透镜,单靠其LED灯自身来发光,照明能力有限,若使用多个LED灯来加强照明效果,则会增加生产成本。
专利号为“CN201310468912.7”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聚光透镜及具有该聚光透镜的灯具,该专利所提供的聚光透镜通过旋转抛物面的外周全反射光线,及通过凸球面汇聚光线,从而使得光线汇聚路径短,减小灯具尺寸,降低成本。但是该结构只能应用于一个LED灯,若要应用到汽车后组合灯,则需能同时应用于汽车后组合灯的转向灯、刹车灯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通过在汽车后组合灯的光导壁和LED模组之间设置聚光透镜,且该聚光透镜的结构能满足多个车灯的聚光需求,增强多个车灯的照明强度,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导光壁、聚光透镜、LED模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导光壁、聚光透镜、LED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体和内壳体的连接位置;所述导光壁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所述导光壁的第二端和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ED模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所述LED模组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
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球以及和所述多个凸球数量相同的多个凸球安装槽;所述多个凸球一对一地安装于所述多个凸球安装槽;所述多个凸球安装槽为偶数个,每两个凸球安装槽通过紧邻的侧壁相接形成多个双球座,且所述双球座的数量为所述凸球安装槽的数量的一半;所述多个双球座分布成3个小组,且每个小组之间留有相当于1~2个凸球安装槽宽度大小的间隔;在每一个所述小组中,都有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一条线状区域。
通过在汽车后组合灯的导光壁和LED模组之间设置聚光透镜,并通过该聚光透镜上特殊的凸球结构及凸球排列方式,使LED模组发射的光线能更好地聚集,进一步增强汽车后组合灯的照明能力。
优选的,所述导光壁包括第一导光壁、第二导光壁和第三导光壁;所述第一导光壁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光壁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导光壁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所述第一导光壁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光壁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导光壁的第二端和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光壁、第二导光壁和第三导光壁的和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的端面都为弯曲的曲面且弯曲的程度相同;所述多个双球座分布成的3个小组记为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所述3个小组都为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的弯曲的线状区域;所述第一小组和所述第一导光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小组和所述第二导光壁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小组和所述第三导光壁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所述内壳体设置有第一灯座和第二灯座;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灯座;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灯座。
优选的,所述聚光透镜的第二表面和所述LED模组之间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有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所述第一LED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透光孔;所述第二LED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透光孔。
优选的,所述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第三LED灯;所述内壳体还设置有第三灯座和倒车灯反射镜;所述外壳体设置有安装位;所述倒车灯反射镜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位;所述第三LED灯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倒车灯反射镜的第二端,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三灯座。
优选的,所述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分流器进和固定架;所述分流器设置于所述第二LED灯和所述第三LED灯之间;所述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第一LED灯和所述第二LED灯之间。
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第一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回复反射器,第二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回复反射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通过在汽车后组合灯内部的导光壁和LED模组之间设置聚光透镜,并通过该聚光透镜上特殊的凸球结构及凸球排列方式,使LED模组发射的光线能更好地聚集,进一步增强汽车后组合灯的照明能力。且LED模组的第一LED灯和第二LED灯的光线都需先经过挡板,挡板上的第一透光孔和第二透光孔将两个LED灯的光线隔开,以满足两个车灯的聚光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的外壳体和内壳体的外部结构图;
图2所示为图1的爆炸图;
图3所示为图2的聚光透镜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0、外壳体;11、安装位;12、倒车灯反射镜;13、倒车灯出光口;14、第一回复反射器安装位;15、光孔;16、转向灯和刹车灯出光口;17、第一回复反射器;18、第二回复反射器;20、第一导光壁;30、第二导光壁;40、第三导光壁;50、聚光透镜;51、凸球;52、凸球安装槽;60、挡板;61、第一透光孔;62、第二透光孔;71、第一LED灯;72、第二LED灯;73、第三LED灯;80、分流器;90、固定架;100、内壳体;101、第一灯座;102、第二灯座;103、第三灯座;AB、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之间的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包括外壳体10、内壳体100、导光壁、聚光透镜50、LED模组;外壳体10和内壳体100固定连接;导光壁、聚光透镜50、LED模组设置于外壳体10和内壳体100的连接位置;导光壁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导光壁的第二端和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LED模组的第一端朝向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LED模组的第二端安装于内壳体100;
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球51以及和多个凸球51数量相同的多个凸球安装槽52;多个凸球51一对一地安装于多个凸球安装槽52;多个凸球安装槽52为偶数个,每两个凸球安装槽52通过侧壁相接形成多个双球座,且双球座的数量为凸球安装槽52的数量的一半;多个双球座分布成3个小组,且每个小组之间留有相当于1~2个凸球安装槽52大小的间隔AB;在每一个小组中,都有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一条线状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3个小组内的每个双球座均为两个凸球安装槽52通过侧壁连接而成,且在每个独立的小组中,每两个双球座之间通过顶壁和底壁相对来排列,最终形成一条线状区域;3个小组即形成3条线状区域。且每个小组之间留有相当于1个凸球安装槽宽度大小的间隔,即为如图3所示的线段AB。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通过在汽车后组合灯的导光壁和LED模组之间设置聚光透镜50,并通过该聚光透镜50上特殊的凸球结构及凸球排列方式,使LED模组发射的光线能更好地聚集,进一步增强汽车后组合灯的照明能力。
优选的,导光壁包括第一导光壁20、第二导光壁30和第三导光壁40;第一导光壁20的第一端、第二导光壁30的第一端和第三导光壁40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外壳体10;第一导光壁20的第二端、第二导光壁30的第二端和第三导光壁40的第二端和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第一导光壁20、第二导光壁30和第三导光壁40的和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的端面都为弯曲的曲面且弯曲的程度相同;多个双球座分布成的3个小组记为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3个小组都为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的弯曲的线状区域;第一小组和第一导光壁20的位置相对应,第二小组和第二导光壁30的位置相对应,第三小组和第三导光壁40的位置相对应。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独立的小组内的双球座排列而成的线状区域为一条弯曲的曲线区域,且第一小组的曲线区域的大小和第一导光壁20的端面大小相同;第二小组的曲线区域的大小和第二导光壁30的端面大小相同;第三小组的曲线区域的大小和第三导光壁40的端面大小相。
优选的,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灯71和第二LED灯72;内壳体100设置有第一灯座101和第二灯座102;第一LED灯71的第一端朝向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第一灯座101;第二LED灯72的第一端朝向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第二灯座102。
具体地,第一LED灯71应用为汽车后组合灯的转向灯;第二LED灯72应用为汽车后组合灯的刹车灯;且外壳体10设置有转向灯和刹车灯出光口16作为前述两个灯的出光口。
优选的,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和LED模组之间还设置有挡板60;挡板60设置有第一透光孔61和第二透光孔62;第一LED灯71的第一端朝向第一透光孔61;第二LED灯72的第一端朝向第二透光孔62。
具体地,第一LED灯71的光线需先经过挡板60上的第一透光孔61;第二LED灯72的光线需先经过挡板60上的第二透光孔62;通过这种设置能将两个LED灯的光线隔开,以同时满足汽车后组合灯的倒车灯和刹车灯的聚光需求。
优选的,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第三LED灯73;内壳体100还设置有第三灯座103和倒车灯反射镜12;外壳体10设置有安装位11;倒车灯反射镜12的第一端安装于安装位11;第三LED灯73的第一端朝向倒车灯反射镜12的第二端,第二端安装于第三灯座103。
具体地,第三LED灯73应用为汽车后组合灯的倒车灯,且通过倒车灯反射镜12进一步增强光线强度,外壳体10还设置有倒车灯出光口13作为倒车灯的出光口。
优选的,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分流器80和固定架90;分流器80设置于第二LED灯72和第三LED灯73之间;固定架90设置于第一LED灯71和第二LED灯72之间。
具体地,分流器80即有检测汽车后组合内部电流的作用,也同时隔开了第二LED灯72和第三LED灯73;固定架90用于隔开第一LED灯71和第二LED灯72,并同时将第一LED灯71和第二LED灯72进一步固定住。
优选的,外壳体10的第一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回复反射器17,第二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回复反射器18。
外壳体的第一外侧壁还设置有第一回复反射器安装位14和光孔15,第一回复反射器安装位14用于安装第一回复反射器17;汽车后组合灯的转向灯和刹车灯的光线透过光孔15照射到第一回复反射器17。第一回复反射器17和第二回复反射器18用于进一步反射汽车后组合灯的光照,以控制光线方向和增加光照强度。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阐述。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0)、内壳体(100)、导光壁、聚光透镜(50)、LED模组;所述外壳体(10)和所述内壳体(100)固定连接;所述导光壁、聚光透镜(50)、LED模组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0)和内壳体(100)的连接位置;所述导光壁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10),所述导光壁的第二端和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所述LED模组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所述LED模组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内壳体(100);
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球(51)以及和所述多个凸球(51)数量相同的多个凸球安装槽(52);所述多个凸球(51)一对一地安装于所述多个凸球安装槽(52);所述多个凸球安装槽(52)为偶数个,每两个凸球安装槽(52)通过侧壁相接形成多个双球座,且所述双球座的数量为所述凸球安装槽(52)的数量的一半;所述多个双球座分布成3个小组,且每个小组之间留有相当于1~2个凸球安装槽宽度大小的间隔(AB);在每一个所述小组中,都有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一条线状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壁包括第一导光壁(20)、第二导光壁(30)和第三导光壁(40);所述第一导光壁(2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导光壁(30)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导光壁(40)的第一端固定安装于所述外壳体(10);所述第一导光壁(20)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导光壁(30)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导光壁(40)的第二端和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壁(20)、第二导光壁(30)和第三导光壁(40)的和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一表面固定连接的端面都为弯曲的曲面且弯曲的程度相同;所述多个双球座分布成的3个小组记为第一小组、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所述3个小组都为若干个双球座连续排列成的弯曲的线状区域;所述第一小组和所述第一导光壁(2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二小组和所述第二导光壁(30)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三小组和所述第三导光壁(40)的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模组包括第一LED灯(71)和第二LED灯(72);所述内壳体(100)设置有第一灯座(101)和第二灯座(102);所述第一LED灯(7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一灯座(101);所述第二LED灯(72)的第一端朝向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二灯座(10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透镜(50)的第二表面和所述LED模组之间还设置有挡板(60);所述挡板(60)设置有第一透光孔(61)和第二透光孔(62);所述第一LED灯(71)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一透光孔(61);所述第二LED灯(72)的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透光孔(6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第三LED灯(73);所述内壳体(100)还设置有第三灯座(103)和倒车灯反射镜(12);所述外壳体(10)设置有安装位(11);所述倒车灯反射镜(12)的第一端安装于所述安装位(11);所述第三LED灯(73)的第一端朝向所述倒车灯反射镜(12)的第二端,第二端安装于所述第三灯座(10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后组合灯还包括分流器(80)和固定架(90);所述分流器(80)设置于所述第二LED灯(72)和所述第三LED灯(73)之间;所述固定架(90)设置于所述第一LED灯(71)和所述第二LED灯(7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后组合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0)的第一外侧壁设置有第一回复反射器(17),第二外侧壁设置有第二回复反射器(18)。
CN202221961617.6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Active CN2178437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617.6U CN21784372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1617.6U CN21784372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3729U true CN217843729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39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1617.6U Active CN217843729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37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27925B1 (en) Vehicle lamp with light emitting diodes
US705975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modular vehicle light device
CN202747201U (zh) 一种采用led为光源的多功能汽车尾灯
CN210398742U (zh) 一种双光车灯照明装置及车灯
JP4007153B2 (ja) 車両用灯具
CN217843729U (zh) 一种带聚光透镜的汽车后组合灯
CN210107257U (zh) 照明模组、车灯及车辆
CN213542357U (zh) 一种车辆大灯双光照明装置
CN213237374U (zh) 集五大功能于一体的货车组合前灯
CN212339144U (zh) 一种多像素远光系统、车灯及车辆
CN201297551Y (zh) 机动车转向灯
CN217131127U (zh) 一种偏光自行车灯
WO2011116635A1 (zh) 一种led灯发光单元及所形成的汽车、摩托车led前照灯
CN112902099A (zh) 一种具有弯道照明功能的车灯
JPH09207656A (ja) 車両用灯具
JP4300941B2 (ja) 車両用灯具
JPS636702A (ja) 照明装置
CN214580881U (zh) 一种车尾灯
CN111503592A (zh) 一种远近光一体led式车灯
CN213542367U (zh) 一种车辆大灯双光照明装置
CN217154043U (zh) 一种用于汽车照明的光导的结构
CN211780825U (zh) 车辆照明光学元件、车辆照明装置、车灯和车辆
CN216047403U (zh) 一种摩托车led前照灯
CN220017112U (zh) 路灯透镜结构
CN117968010B (zh) 一种多功能led灯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