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42008U -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42008U
CN217842008U CN202222227805.2U CN202222227805U CN217842008U CN 217842008 U CN217842008 U CN 217842008U CN 202222227805 U CN202222227805 U CN 202222227805U CN 217842008 U CN217842008 U CN 2178420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rotor
driving
driven
cover plate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2780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Junrun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Junrun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Junrun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Junrun Oilfield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278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420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420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420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输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具体技术方案为:所述螺杆转子的端面齿型线为依次连接的线段ab、线段bc、线段cf,所述线段ab为摆线,所述线段bc为圆弧线,所述线段cf为渐开线。所述螺杆转子的旋齿敷设有与其线型对应的敷胶。

Description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输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背景技术
双螺杆泵属于容积泵,由一对旋向不同的左右旋螺杆与密封衬套内壁配合,在螺杆旋转过程中逐渐建立密封腔,并随着螺杆运转密封腔连续从泵的吸入端沿轴向推移至排出端。将密封在密封腔中的介质不断排出。螺杆泵具有输送介质平稳、推出介质低紊流性、压力脉动微弱、机械振动小、噪音低等诸多优点。
现有的双螺杆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
1、螺杆啮合后,相邻齿槽由于齿形本身的泄漏三角形缺陷,而使彼此连通,降低了泵的容积效率。
2、螺杆配合后,间隙大导致自吸性能差,不容易形成高压。
3、容易出现卡泵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螺杆转子,所述螺杆转子的端面齿型线为依次连接的线段ab、线段bc、线段cf,所述线段ab为摆线,所述线段bc为圆弧线,所述线段cf为渐开线。
优选的:所述螺杆转子的旋齿敷设有与其线型对应的敷胶。
优选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端面齿型线相同的所述螺杆转子,所述线段ab为啮合的传力边,所述线段cf为啮合的密封边。
相应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一组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转子、从动螺杆转子,所述主动螺杆转子一端与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连接,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有与所述从动螺杆转子连接的从动齿轮。
优选的:所述主动螺杆转子、从动螺杆转子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从动轴,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从动轴外围;所述主动齿轮、从动齿轮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第二轴承。
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且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一侧;所述第二轴承为双列角接触轴承,且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一侧。
优选的:所述主动螺杆转子与主动齿轮之间、所述从动螺杆转子与从动齿轮之间均设置有集装机械密封,两所述集装机械密封分别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从动轴上。
优选的:所述泵体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两侧的第一盖板、第二盖板,所述第一盖板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所述第一盖板、第二盖板与所述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动轴通过减速装置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螺杆转子的端面齿型线采用依次连接的摆线、圆弧线和渐开线,齿型线简单、圆滑,减少了螺杆与孔的摩擦面积,同时敷胶后增添了形成油锲的功能。
2、双螺杆泵可输送低粘度介质,自吸能力强且固体颗粒通过能力强。两螺杆转子表面设置敷胶,螺杆工作表面比金属螺杆更耐磨,且根据不同介质需要,选择适应的敷胶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螺杆转子端面形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螺杆转子端面齿型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两螺杆转子啮合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混输泵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混输泵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混输泵的左视示意图。
图中:底座1、壳体2、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敷胶5、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主动轴8、从动轴9、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集装机械密封14、物流入口15、物流出口16、轴承座1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向”、“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螺杆转子,如图1所示,所述螺杆转子的端面齿型线为依次连接的线段ab、线段bc、线段cf,所述线段ab为摆线,所述线段bc为圆弧线,所述线段cf为渐开线。
进一步的,如图1-3所示,所述螺杆转子的旋齿上敷设有与其线型对应的敷胶5,即设置敷胶5后,线段ab依然为摆线,线段bc依然为圆弧线,线段cf依然为渐开线。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圆弧线指的是普通圆形所对应的弧线。敷胶5材料可以为丁腈橡胶、氟橡胶、氢化丁腈橡胶、天然橡胶、丁苯橡胶、食品丁腈橡胶、乙丙橡胶、氯磺化聚乙烯橡胶等一种或多种。通过在两螺杆转子表面设置敷胶,螺杆工作表面比金属螺杆更耐磨,且根据不同介质需要,选择适应的敷胶材料。
进一步的,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端面齿型线相同的所述螺杆转子,啮合状态如图3所示,所述线段ab为啮合状态的传力边,所述线段cf为啮合状态的密封边。不难理解的是,螺杆转子的齿顶圆直径为D,螺杆转子的齿根圆直径为d,螺杆转子的分度圆直径为dj
摆线ab的曲线方程如下:
x=[cos(λ-θ)-kcos(λ-2θ)]dj
y=[sin(λ-θ)-ksin(λ-2θ)]dj
渐开线cf的曲线方程如下:
x=[cosθ+θsinθ]dj·k/2;
y=[sinθ-θcosθ]dj·k/2;
R2=(0.35dj)2·(1+θ2)。
其中摆线ab的θ取值范围为0-39°42′54″,k取值为0.65,λ取值为81°56′22″。其中渐开线cf的θ取值范围为0-89°39′48″,R为齿顶圆半径,R=2D,取值范围为0.35dj-0.65dj
优选的技术方案,D=1.3dj,d=0.7dj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如图4-6所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上的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一组相互啮合、端面齿型线相同的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端与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10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0啮合有与所述从动螺杆转子7连接的从动齿轮11。泵体上设置有物流入口15、物流出口16。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外围设置有密封衬套,使两螺杆转子能够在密封衬套内旋转,且两螺杆转子与密封衬套内壁间形成密封腔。工作时,电机驱动主动齿轮10转动,主动齿轮10与主动螺杆转子6同步旋转,且主动齿轮10带动从动齿轮11旋转,从动齿轮11与从动螺杆转子7同步旋转,则主动螺杆转子6与从动螺杆转子7朝相反方向旋转。螺杆转子旋转过程中,逐渐建立密封腔,将泵体外的物料吸入并推移至螺杆泵出口。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8、从动轴9,所述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8、从动轴9外围。即转动时,主动齿轮10与主动轴8间、从动齿轮10与从动轴9间不发生相对转动。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远离主动螺杆转子6的一端设置有齿轮封盖。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所述第一轴承12为圆柱滚子轴承,且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侧。所述第二轴承13为双列角接触轴承,且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侧。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设置在轴承座17上,轴承座17固定设置在壳体2内。
为了让两螺杆转子内的物流不流入齿轮系统内,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与主动齿轮10之间、所述从动螺杆转子7与从动齿轮11之间均设置有集装机械密封14,两所述集装机械密封14分别套设在所述主动轴8、从动轴9上。集装机械密封14不随主动轴8、从动轴9发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两侧的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3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4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齿轮10的一侧,所述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与所述壳体2之间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避免外界的灰尘等杂质进入泵体内,从而影响齿轮系统、螺杆转子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主动轴8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2,即所述主动轴8穿过第二盖板4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主动轴8通过减速装置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主动轴8与第二盖板4之间的密封采用骨架密封。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变型、修改、替换,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螺杆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的端面齿型线为依次连接的线段ab、线段bc、线段cf,所述线段ab为摆线,所述线段bc为圆弧线,所述线段cf为渐开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转子的旋齿敷设有与其线型对应的敷胶(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螺杆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啮合、端面齿型线相同的所述螺杆转子,所述线段ab为啮合的传力边,所述线段cf为啮合的密封边。
4.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螺杆转子,还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设置有一组相互啮合的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端与电机驱动的主动齿轮(10)连接,所述主动齿轮(10)啮合有与所述从动螺杆转子(7)连接的从动齿轮(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从动螺杆转子(7)一端分别连接有主动轴(8)、从动轴(9),所述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分别设置在所述主动轴(8)、从动轴(9)外围;所述主动齿轮(10)、从动齿轮(11)两端设置有第一轴承(12)、第二轴承(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12)为圆柱滚子轴承,且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侧;所述第二轴承(13)为双列角接触轴承,且设置在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与主动齿轮(10)之间、所述从动螺杆转子(7)与从动齿轮(11)之间均设置有集装机械密封(14),两所述集装机械密封(14)分别套设在所述主动轴(8)、从动轴(9)上。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体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壳体(2)两侧的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所述第一盖板(3)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的一侧,所述第二盖板(4)设置在靠近所述主动齿轮(10)的一侧,所述第一盖板(3)、第二盖板(4)与所述壳体(2)之间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远离所述主动螺杆转子(6)的一端伸出所述壳体(2),与电机输出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轴(8)通过减速装置与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
CN202222227805.2U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Active CN2178420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805.2U CN217842008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27805.2U CN217842008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42008U true CN217842008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60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27805.2U Active CN217842008U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420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199011A1 (en) Helical Trochoidal Rotary Machines
CN217842008U (zh) 一种油气计量混输泵
CN109944792A (zh) 一种双压双向齿轮泵
CN201041151Y (zh) 螺旋转子泵
CN100546792C (zh) 高粘稠物料定量输送装置
CN210397082U (zh) 一种金属螺杆与衬胶螺杆配对使用的双螺杆泵
CN115324893A (zh) 一种油田专用油气混输撬装
CN208138133U (zh) 一种双驱动人字齿齿轮泵装置
CN2823601Y (zh) 三叶转子回转活塞泵
CN110307079A (zh) 基于流体容积变化的能量转换装置
CN108662424A (zh) 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08719808U (zh) 一种能改善气蚀的转子式机油泵
CN217491147U (zh) 一种石墨烯润滑油循环研磨装置
CN219580294U (zh) 一种用于制作密封胶的捏合机
CN207974954U (zh) 一种防止堵料的单螺杆泵
CN218030597U (zh) 一种可逆摆线泵
CN208474098U (zh) 一种齿轮输送油泵
CN2908862Y (zh) 三凸轮转子泵
CN217712921U (zh) 一种防腐蚀的单螺杆泵
CN201321978Y (zh) 单螺杆泵
CN216589860U (zh) 一种车用高强度主减速齿轮组
CN111706505B (zh) 一种内啮合双螺杆泵
CN113697140B (zh) 一种粉料填充机
CN219795549U (zh) 一种变量摆线泵
CN218862848U (zh) 一种用于墨泵的齿轮结构及墨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