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8463U -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8463U
CN217838463U CN202221489668.3U CN202221489668U CN217838463U CN 217838463 U CN217838463 U CN 217838463U CN 202221489668 U CN202221489668 U CN 202221489668U CN 217838463 U CN217838463 U CN 2178384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lgae
water
treatment system
water surface
water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8966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林春
左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kel Xiame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8966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84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84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84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浮体和推水水车,浮体和推水水车通过连杆连接于一体,浮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变压器,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板,电极板与电源变压器电连接,相邻的电极板之间形成杀藻区,水流经过杀藻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将除藻结构和推水水车的一体巧妙结合,不仅能有效除藻,而且为水体增氧。

Description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电磁波可以按照频率分类,从低频率到高频率,包括有无线电波、微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光、X-射线和伽马射线等等。只要是本身温度大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可以发射电磁辐射,而世界上并不存在温度等于或低于绝对零度的物体。
不同电磁波有不同的频率,已知电磁波波长的计算公式:λ=v*(1/f),对任何情况恒成立,其中v是波速,f是频率,λ是波长,由此可以看出,超低频电磁波的波长较长,具有很强的穿透性。
近年来我国多处水域暴发蓝藻水华,水源水水质受到较大破坏,严重影响了当地生活及生产用水,如何治理高藻水源水是当今世界主要的水污染问题之一。国内外除藻方法主要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大类。现有的物理方法成本高、不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营养成分对藻类的刺激作用;化学除藻剂虽然具有一定效果,时间效应比较快,可快速杀死藻类,但死亡藻类所产生二次污染及化学药品的生物富集和放大对整个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较大,长期使用低浓度的化学药物会使藻类产生抗药性,易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生态平衡,还可能存在远期危害;微生物技术除藻有诸多优点,但病毒在自然条件下的侵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如何还有待研究,病毒的寄主藻群之中也存在着敏感群和抗性群,后者则成为其专一性灭藻的障碍,也需要进一步探究。
蓝藻又名蓝绿藻,是一类进化历史悠久、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含叶绿素a,但不含叶绿体、能进行产氧性光合作用的大型单细胞自氧型原核生物。蓝藻细胞膜外有细胞壁和一层胶质的鞘。蓝藻的细胞壁和革兰氏阴性菌很相似,同样肽聚糖层薄,外面包有外膜;不同的是蓝藻的细胞壁内层含有纤维素层。
细胞壁允许离子、多糖等小分子和低分子量的蛋白质通过,而将大分子或微生物等阻于其外。因此,细胞壁参与了物质运输、降低蒸腾作用、防止水分损失、植物水势调节等一系列生理活动。细胞壁上纹孔或胞间连丝的大小受细胞生理年龄和代谢活动强弱的影响,故细胞壁对细胞间物质的运输具有调节作用。另外,细胞壁也是化学信号、物理信号传递的介质与通路,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被破坏时,会导致细胞的物质运输中断或完全停止,进而导致新陈代谢中断或者完全停止。当蓝藻的离子通道被破坏时,导致离子通道的选择性作用发生紊乱,导致有用物质不传输或所有物质自由进出细胞膜。因此细胞壁的物质运输通道和细胞膜的离子通道是影响蓝藻是否存活的主要因素。一因此,通过破坏蓝藻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离子通道可有效起到除藻作用。因此亟需一种不同于现有物理法除藻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将除藻结构和推水水车的一体巧妙结合,不仅能有效除藻,而且为水体增氧。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浮体和推水水车,浮体和推水水车通过连杆连接于一体,浮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变压器,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板,电极板与电源变压器电连接,相邻的电极板之间形成杀藻区,水流经过杀藻区。
优选地,多个电极板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杀藻区的宽度为1-10cm。
优选地,浮体包括连接座、连接架、以及浮球,连接座上部设置有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浮球,连接座的底部固定有电极板。
优选地,连接架为三脚架。
优选地,电源变压器和电极板之间通过线缆相连,线缆延伸至连接座的内部。
优选地,推水水车包括驱动件、轴承座、支架、浮船、传动轴、以及叶轮,支架固定于浮船的顶部,支架顶部的中间固定有驱动件,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传动轴穿过轴承座和驱动件,由驱动件驱动转动,轴承座上固定有多个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通过将除藻结构和推水水车的一体巧妙结合,由推水水车推水产生水流,以使水流经过杀藻区,与通电的电极片配合,进行蓝藻杀除处理,并且推水水车在推水的过程中能够对水体进行增氧,更加节能高效。
2、通过将推水水车设置于水流方向的后端,避免推水水车推水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进入杀藻区,提高杀藻效率。
3、通过电源变压器改变电源电压,对电极片施加不同电压,形成电压差,在杀藻区形成电磁场,水流经过杀藻区,经由超低频电磁波作用,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导致新陈代谢终端或者完全停止,从而杀死蓝藻。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进而导致蓝藻死亡,起到在线有效除藻效果。
4、线缆延伸至连接座的内部,如此避免线缆外置,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源变压器、连接在和电极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电源变压器,2-电极板,3-杀藻区,4-浮体,41-连接座,42-连接架,43-浮球,5-推水水车,51-驱动件,52-轴承座,53-支架,54-浮船,55-传动轴,56-叶轮,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浮体4和推水水车5,浮体4和推水水车5通过连杆6连接于一体,浮体4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变压器1,浮体4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板2,电极板2与电源变压器1电连接,相邻的电极板2之间形成杀藻区3,水流经过杀藻区3。通过将推水水车5设置于水流方向的后端,避免推水水车5推水过程中产生的泡沫进入杀藻区3,提高杀藻效率。通过将除藻结构和推水水车5的一体巧妙结合,由推水水车5推水产生水流,以使水流经过杀藻区3,与通电的电极片配合,进行蓝藻杀除处理,并且推水水车5在推水的过程中能够对水体进行增氧,更加节能高效。具体的,通过电源变压器1改变电源电压,对电极片施加不同电压,形成电压差,在杀藻区3形成电磁场,水流经过杀藻区3,经由超低频电磁波作用,断开或永久打开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断开时,中断了蓝藻细胞的物质交换和/或离子交换,导致新陈代谢终端或者完全停止,从而杀死蓝藻。当蓝藻细胞壁上的物质运输通道和/或蓝藻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被永久打开时,将导致细胞内部物质渗出,进而导致蓝藻死亡,起到在线有效除藻效果。
其中,多个电极板2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分布,使得杀藻区3宽度一致,本实施例杀藻区3的宽度为3cm,杀藻均匀。
其中,浮体4包括连接座41、连接架42、以及浮球43,连接座41上部设置有连接架42,连接架42的底部设置有浮球43,连接座41的底部固定有电极板2,通过浮球43使得本系统漂浮在水面,其中,连接架42为三脚架,结构更加稳定。
其中,电源变压器1和电极板2之间通过线缆(图未示)相连,线缆延伸至连接座41的内部,如此避免线缆外置,提高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电源变压器1通过线缆与电控柜连接,电控柜接市电。
其中,推水水车5包括驱动件51、轴承座52、支架53、浮船54、传动轴55、以及叶轮56,支架53固定于浮船54的顶部,支架53顶部的中间固定有驱动件51,支架53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52,传动轴55穿过轴承座52和驱动件51,由驱动件51驱动转动,轴承座52上固定有多个叶轮56。通过驱动件51驱动传动组转动,带动叶轮56旋转,既起到推动水流的作用,又起到增氧的作用。通过浮船54的设置使得本系统漂浮在水面。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浮体和推水水车,所述浮体和推水水车通过连杆连接于一体;
所述浮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源变压器,所述浮体的底部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与所述电源变压器电连接,相邻的电极板之间形成杀藻区,水流经过所述杀藻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电极板沿水平方向等距间隔分布,所述杀藻区的宽度为1-1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浮体包括连接座、连接架、以及浮球;
所述连接座上部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设置有浮球;
所述连接座的底部固定有所述电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架为三脚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变压器和电极板之间通过线缆相连,所述线缆延伸至所述连接座的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蓝藻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推水水车包括驱动件、轴承座、支架、浮船、传动轴、以及叶轮;
所述支架固定于所述浮船的顶部;
支架顶部的中间固定有驱动件,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有轴承座;
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轴承座和驱动件,由所述驱动件驱动转动;
所述轴承座上固定有多个叶轮。
CN202221489668.3U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8384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9668.3U CN21783846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89668.3U CN21783846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8463U true CN217838463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38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89668.3U Active CN217838463U (zh) 2022-06-13 2022-06-13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84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00136644A1 (en)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tion of aquatic organisms
CN103173399B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597099B (zh) 一种水电场诱导荷电层消毒方法及装置
CN109426290A (zh) 基于盐差发电的能源自给型智能农场系统
CN110790362B (zh) 一种同时去除畜禽养殖废水中抗生素和重金属的方法
CN103663838A (zh) 一种电化水集成综合水处理设备
CN206294733U (zh) 一种折叠式对虾养殖池
CN203934507U (zh) 生态型河蟹小龙虾混养水循环调控设施
CN217838463U (zh) 一种水面蓝藻处理系统
CN103996867B (zh) 使用超声波预处理产电微生物的回型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
Zhang et al. Disinfection of municipal secondary effluents with microwave‐induced electrodeless ultraviolet irradiation for water reuse
CN104649514A (zh) 一种景观式水体活化设备
Han et al. Treating wastewater by indigenous microalgae strain in pilot platform located inside a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CN105565499A (zh)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497819B (zh) 昆虫益生菌及饲料添加剂
CN217838454U (zh) 一种杀灭蓝藻的设备
CN203985588U (zh) 一种水产品保活运输系统
CN209178963U (zh) 一种浮藻治理装置
CN115520954B (zh) 微生物燃料电池在对虾促生长养殖中的应用
CN204417287U (zh) 一种景观式水体活化设备
CN106967610B (zh) 球形棕囊藻的培养方法
CN218115213U (zh) 复合式水消毒装置
JP2016182063A (ja) 培地及び強光阻害抑制方法
CN101559991A (zh) 一种微波治理漂浮生物污染的装置
Lee et al. A novel approach to harvesting energy from agriculture in microbe-polluted wa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lant microbial fuel cells in hydroponic chamb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