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565499A -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565499A
CN105565499A CN201610019082.3A CN201610019082A CN105565499A CN 105565499 A CN105565499 A CN 105565499A CN 201610019082 A CN201610019082 A CN 201610019082A CN 105565499 A CN105565499 A CN 105565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change membrane
sewage
microdisk electrode
ion
electrode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190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565499B (zh
Inventor
付乾
常海星
黄云
廖强
朱恂
李俊
叶丁丁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0190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565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565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5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565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565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30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 Y02W10/37Wastewater or sewage treatment system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using solar energy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系统搭建:所述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同时,在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B: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功能广,可以广泛应用在环保、生物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系统和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世界人口的飙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环境的恶化,诸多国家面临较为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问题,尤其是水资源本就不丰富的国家和地区。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无法获取安全的饮用水,世界住院患者半数以上染病与污水相关。因此,合理有效的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重中之重。在2009年,全球每年水资源消耗量约为3.91×1012m3,其中半数以上都会变成废水排入环境中,在水资源浪费的同时,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鉴于此,对污水进行治理回收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研究的重点课题。
对污水进行回收处理的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法,微生物厌氧发酵法和微藻处理法。物理-化学法是指通过沉淀、过滤和吸附等手段将污水中的固体悬浮物进行除去。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固体悬浮物颗粒进行的,而污水中的其他成分则无法除去。微生物厌氧发酵法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在无氧环境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沼气和水,可实现除废与产能的同步进行。然而,该技术无法除去污水中的无机盐离子,如硝酸盐、铵盐、磷酸盐等。为了对污水中的氮磷无机盐离子进行去除,学者提出了利用微藻处理污水的方法。微藻是一种单细胞生物,可利用污水中的氮磷等无机物作为营养物质,以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捕捉,通过自身生长代谢转化为油脂、糖类和蛋白质等产物,达到一举多得的功效。
传统的利用微藻对污水进行处理的方法一般是直接将微藻与污水进行混合,微藻在生长的同时将污水中的氮磷无机盐吸收。然而,由于污水具有较大的混浊度及较高浓度的铵盐和重金属等离子,直接混合时会对微藻生长造成较强烈的毒害作用,导致其生长速率较慢,从而降低了污水中氮磷移除率。有学者通过将污水进行稀释,使其混浊度和氮磷及重金属离子达到适宜微藻生长的浓度后再将微藻与污水进行混合。然而,在大规模应用时,这种方法需要投入大量的净水资源对污水进行稀释,浪费净水资源的同时还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成本。与此同时,微藻吸收大量的重金属后,其下游产品主要是生物柴油、营养品、护肤品等,会有较大的毒性而不利于发动机使用或人畜使用。
发明内容
为提高微藻处理污水可行性和经济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系统搭建:所述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同时,在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B: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
C: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排入污水处理腔室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渗入微藻培养腔室中,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而气体源中的气体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在培养微藻的同时,污水中的无机盐得到去除;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系统搭建前还需进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测试待处理污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以确定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第二步: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使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并根据第一步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分别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得出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内部;微藻培养腔室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和后段,管路的后段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后段由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构成;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
本发明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其特征在于: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所述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并且,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内部;微藻培养腔室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的优选方案,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和后段,管路的后段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后段由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构成。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由于在离子交换膜表面上存在较多的活性交换位点,具体讲,阳离子交换膜上含有较多的羧基基团-COOH、磺酸基团-SO3H和苯酚基团-C6H4OH等酸性基团;阴离子交换膜上含有较多的季胺基团-NCH33OH或胺基基团-NH2等碱性基团。这些基团在水溶液环境下能将自身的离子与溶液中的同号离子进行交换。其中,阳离子交换膜表面基团上的氢离子能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或其他阳离子进行交换膜,而阴离子交换膜表面基团所产生的氢氧根能与阴离子进行交换。在污水腔室中的高浓度目标离子与微藻培养培养腔室中的低浓度目标离子通过浓度差作用下,离子交换膜分别进行两次离子交换即可实现目标离子从污水腔室向微藻培养腔室的定向传输。其离子交换反应式如下所示:
阳离子交换反应式:R-SO3H+A+→R-SO3A+H+
阴离子交换反应式:R-N(CH3)3OH+B-→R-N(CH3)3B+OH-
其中,A+为某一目标阳离子,B-为某一目标阴离子。
本发明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可实现微藻与污水的非直接接触式培养,从而有效避免了污水中的混浊物、高浓度氮磷和重金属对微藻生长的毒害作用,实现微藻生长的强化,从而提高污水中的无机盐离子去除效率;同时,还可将电厂废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气源对二氧化碳进行固定,实现碳减排,并通过微藻细胞自身代谢生产蛋白质、DHA、虾青素等高附加值产品;所得到的微藻产品具有较好的品质,避免了重金属等有毒物质在下游产品中的积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功能广,可以广泛应用在环保、生物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a为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筒式结构正视剖面图。
图2b为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筒式结构俯视剖面图。
图3a、3b、3c为实施例1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粘贴形式示意图。
图4为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板式结构示意图。
图5a、5b为实施例2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粘贴形式示意图。
图6为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采用管式结构示意图。
图7a、7b为实施例3中阴/阳离子交换膜粘贴形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参见图1,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确定待处理污水15中各种离子浓度,包括测量污水中的重金属含量,测量污水中颗粒悬浮物的含量以及测量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以确定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第二步: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使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并根据第一步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分别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得出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其中:离子交换膜面积为其中,A(mg/L/h)为文献查得所选藻种单位时间所需元素量;S(m2)为离子交换速率测试过程中所选取的离子交换膜面积;t(h)为离子交换速率测试实验所持续的时间;V(L)为离子交换速率测试实验中藻培养液体积;C(mg/L)为离子交换速率测试实验结束时藻培养液中的待测离子浓度。
第三步:系统搭建:所述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同时,在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第四步: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接种浓度可为0.1-0.5g/L;
第五步: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排入污水处理腔室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渗入微藻培养腔室中,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而气体源中的气体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微藻培养液在微藻培养腔室中培养,在培养微藻的同时,污水中的无机盐得到去除;处理过后的污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腔室底部的排水口排出;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
实施例1: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确定污水16中各种离子浓度:具体可通过离子色谱仪测量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阴离子为氮磷硫等阴离子无机盐,阳离子为钾钠钙镁等阳离子盐。本实施例测得生活污水中阴离子含量包括硝酸根含量约为800mg/L,氯离子含量约为85mg/L,磷酸氢根含量约为400mg/L;阳离子中含量最多的为钠离子,约为460mg/L。
第二步: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渗透速率的测试方法可采用:首先在两腔室分别盛固定体积的污水和净水,两腔室通过已知面积的阴离子交换膜或阳离子交换膜隔开,让离子透过离子交换膜渗透进入净水中;随后在一定时间后测量净水中离子浓度,所得到的离子浓度乘以净水体积即可得出通过离子交换膜渗透进入净水中的离子总量;最后,将渗透的离子总量除以离子交换膜面积和时间,即可得出离子交换膜的渗透速率。与此同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使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
为了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应根据步骤一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种类来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本实施例中生活污水中的硝酸根含量最大,为800(mg/L)CN1,此时一定离子交换膜面积S1(m2)在一定时间t1(h)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传输进入一定体积V1(L)藻培养液的氮浓度为C1(mg/L),此时可知单位面积离子交换膜在单位时间的氮传输速率为又由文献查得所选藻种单位时间所需氮元素为A1(mg/L/h),那么此时可得到所需的阴离子交换膜面积为本实施案例生活污水中含有的最大阳离子种类为钠离子,约为460(mg/L)。在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计算时,以钠离子作为主要处理对象,采用本步骤中阴离子计算方法,即可得出微藻所需的阳离子交换膜面积;根据计算得出阴阳离子膜各自所需面积后,即可得出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第三步:系统搭建:参见图2a、2b,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该系统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微藻培养腔室3由外圆桶103构成,污水处理腔室2由内圆桶102构成;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内;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由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进行密封;微藻培养腔室3的壁面即内圆桶102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如图3a、3b、3c,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5的粘贴形式可以有矩形镂空简体粘贴、三角形镂空交替粘贴、圆形镂空胶体粘贴及其他多种形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底部设置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同时,在污水处理腔室2的上部设置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第四步: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通过出气口7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3内,接种浓度可为0.1-0.5g/L;微藻菌种可以采用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栅藻、极大螺旋藻等藻种;
第五步: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15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排入污水处理腔室2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渗入微藻培养腔室3中,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而气体源1中的CO2气体经过气阀10调节后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被鼓入微藻培养腔室3,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微藻培养液在微藻培养腔室中培养8-20天,在培养微藻期间,污水中的无机盐得到去除;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7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处理过后的污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腔室底部的排水口8排出。
实施例2: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农业污水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确定污水16中各种离子浓度,可通过离子色谱仪测量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阴离子为氮磷硫等阴离子无机盐,阳离子为钾钠钙镁等阳离子盐。本实施例测得待处理的农业污水具有较高的氮磷浓度值,磷酸二氢根浓度值高达3380mg/L;而阳离子中含量最多的为钾离子,约为1500mg/L。
第二步: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保证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为了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应根据步骤一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种类来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因为该农业污水中的磷酸二氢根含量最大,为3380(mg/L)CP2,此时一定离子交换膜面积S2(m2)在一定时间t2(h)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传输进入一定体积V2(L)藻培养液的磷浓度为C2(mg/L),此时可知单位面积离子交换膜在单位时间的磷传输速率为又由文献查得所选藻种单位时间所需磷元素为A2(mg/L/h),那么此时可得到所需的阴离子交换膜面积为本实施案例农业污水中含量最大的阳离子种类为钾离子,约为1500mg/L。在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计算时,以钾离子作为主要处理目标,采用本步骤中阴离子计算方法,即可得出微藻所需的阳离子交换膜面积;当计算得出阴阳离子膜各自所需面积后,即可得出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第三步:系统搭建:参见图4,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该系统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3与污水处理腔室2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如图5a、5b,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5的粘贴形式可以采用沿长度方向交替粘贴或沿宽度方向交替粘贴等形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由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进行密封;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底部设置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第四步: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通过出气口7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接种浓度可为0.1g/L-0.5g/L;微藻菌种可以采用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栅藻、极大螺旋藻等藻种。
第五步: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1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15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通过污水注入口13排入污水处理腔室2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渗入微藻培养腔室中,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而气体源1中的CO2气体经过气阀10调节后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被鼓入微藻培养腔室3,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微藻培养液在微藻培养腔室3中培养8-20天,在培养微藻期间,污水中的无机盐得到去除;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7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处理过后的污水则通过污水处理腔室底部的排水口8排出。
实施例3: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农业污水的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确定污水15中各种离子浓度,可通过离子色谱仪测量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浓度;阴离子为氮磷硫等阴离子无机盐,阳离子为钾钠钙镁等阳离子盐;得到该待处理农业污水其硝酸根的浓度为最高,高达1700mg/L;而阳离子主要为铵根,浓度约为1460mg/L。
第二步: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保证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为了达到较好的污水处理效果,应根据步骤一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离子种类来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本实施例中硝酸根含量最大,为1700(mg/L)CN3,此时一定离子交换膜面积S3(m2)在一定时间t3(h)透过阴离子交换膜传输进入一定体积V3(L)藻培养液的硝酸根浓度为C3(mg/L),此时可知单位面积离子交换膜在单位时间的硝酸根传输速率为又由文献查得所选藻种单位时间所需硝酸根为A3(mg/L/h),那么此时可得到所需的阴离子交换膜面积为本实施案例农业污水中含量最大的阳离子种类为铵根离子,约为1460mg/L。在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计算时,以铵根离子作为主要处理目标,采用本步骤中阴离子计算方法,即可得出微藻所需的阳离子交换膜面积;待计算得出阴阳离子膜各自所需面积后,即可得出阴/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第三步:系统搭建: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该系统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所述微藻培养腔室3与污水处理腔室2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301、中段302和后段303,管路的中段302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中段302由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构成;如图7a、7b所示,中段302结构可以采用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交替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一半为阴离子交换膜4,另一半为阳离子交换膜5的方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管路的后段303伸出微藻培养腔室3,后段303尾端为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同时,在污水处理腔室2的上部设置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第四步: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通过出气口7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接种浓度可为0.1-0.5g/L;微藻菌种可以采用普通小球藻、蛋白核小球藻、栅藻、极大螺旋藻等藻种。
第五步: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1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15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排入污水处理腔室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管路的中段302的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渗入微藻培养腔室3中,为微藻生长提供营养;而气体源1中的CO2气体经过气阀10调节后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被鼓入微藻培养腔室3,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微藻培养液在微藻培养腔室中培养8-20天,在培养微藻期间,污水中的无机盐得到去除;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7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处理过后的污水则通过排水口8排出。
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污水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所述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并且,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实施例4:参见图2a、图2b,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微藻培养腔室3由外圆桶103构成,污水处理腔室2由内圆桶102构成;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内;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由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进行密封;微藻培养腔室3的壁面即内圆桶102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如图3a、3b、3c,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5的粘贴形式可以有矩形镂空简体粘贴、三角形镂空交替粘贴、圆形镂空胶体粘贴或者其他多种形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底部设置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同时,在污水处理腔室2的上部设置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实施例5: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该系统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3与污水处理腔室2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如图5a、5b,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5的粘贴形式可以采用沿长度方向交替粘贴或沿宽度方向交替粘贴等形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由步骤二确定;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由上盖板11和下盖板12进行密封;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底部设置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6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实施例6: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该系统包括气体源1、微藻培养腔室3和污水处理腔室2;所述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301、中段302和后段303,管路的中段302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中段302由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构成;如图7a、7b所示,结构可以采用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交替设置方式,也可以采用一半为阴离子交换膜4,另一半为阳离子交换膜5的方式,或者其他多种形式;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的面积可采用实施例3的步骤二的方法进行确定;管路的后段303伸出微藻培养腔室3,管路的尾端为排水口8,排水口8由开关阀门9进行控制;微藻培养腔室3的顶部设置出气口7;污水处理腔室2的顶部设置污水注入口13;同时,在污水处理腔室2的上部设置污水初级过滤装置6;气体源1通过导气管路15和曝气管14与微藻培养腔室3相连通,所述气体源1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气体源1由气阀10进行控制。

Claims (9)

1.一种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系统搭建:所述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同时,在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B:反应器接种:将活化后的微藻菌种以一定浓度接种于灭菌后的净水中,并转移至微藻培养腔室内;
C:污水处理及微藻培养:将气体源中的气体鼓入微藻培养腔室;将待处理污水通过污水初级过滤装置过滤污水中的大颗粒固体悬浮物后,排入污水处理腔室中;污水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分别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渗入微藻培养腔室中;而气体源中的气体为微藻生长提供碳源;微藻培养液在微藻培养腔室中培养微藻,被利用后的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培养周期结束后,收获微藻,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
在于:系统搭建前还需进行如下步骤;
第一步:污水物理-化学参数确定:测试待处理污水中各种离子浓度,以确定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第二步: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计算:根据所测得的污水物理-化学参数,测试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上各种离子的渗透速率,并根据所选微藻藻种查找其所需最佳离子量,对离子渗透量和微藻需求量进行核算,使离子渗入量与微藻生长需求量相符;并根据第一步中所得到的离子浓度最大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来分别核算离子交换膜面积,得出阴离子交换膜与阳离子交换膜最佳面积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内部;微藻培养腔室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管路的中段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中段由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构成。
6.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气体源、微藻培养腔室和污水处理腔室;其特征在于:微藻培养腔室的顶部设置出气口,污水处理腔室的底部设置排水口;气体源与微藻培养腔室相连通,所述气体源为微藻生长提供底物;所述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相连通;并且,污水进入微藻培养腔室的通道上设置有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筒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的内部;微藻培养腔室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板式结构;所述污水处理腔室(2)设置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两侧,微藻培养腔室与污水处理腔室之间的壁面为镂空结构,镂空处交替设置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微藻和离子交换膜处理污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采用管式结构;微藻培养腔室(2)与污水处理腔室(3)通过管路连通;该管路包括前段(301)、中段(302)和后段(303),管路的中段(302)浸泡在微藻培养腔室(3)的培养液中;该管路的中段(302)由阴离子交换膜(4)和阳离子交换膜(5)构成。
CN201610019082.3A 2016-01-13 2016-01-13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05565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082.3A CN105565499B (zh) 2016-01-13 2016-01-13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19082.3A CN105565499B (zh) 2016-01-13 2016-01-13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5499A true CN105565499A (zh) 2016-05-11
CN105565499B CN105565499B (zh) 2018-08-21

Family

ID=558762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19082.3A Active CN105565499B (zh) 2016-01-13 2016-01-13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56549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63489A (zh) * 2019-02-28 2019-04-2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烟气处理和资源回收的系统
CN110684645A (zh) * 2019-11-25 2020-01-14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用于微藻自养的高效供碳或氮装置
EP3720822A4 (en) * 2017-12-05 2021-01-27 Anadolu Universitesi MEMBRANE BIOREACTOR TO REMOVE NITRATES FROM GROUNDWATER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0168A (ja) * 1999-06-17 2001-01-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合成リアクター
CN104870378A (zh) * 2012-08-08 2015-08-26 凯博瑞创新公司 利用选择性渗透阻隔物的生物处理系统
CN105039136A (zh) * 2015-07-10 2015-11-11 重庆大学 自适应式微藻光生物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5070936A (zh) * 2015-07-10 2015-11-18 重庆大学 耦合微藻培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0168A (ja) * 1999-06-17 2001-01-09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光合成リアクター
CN104870378A (zh) * 2012-08-08 2015-08-26 凯博瑞创新公司 利用选择性渗透阻隔物的生物处理系统
CN105039136A (zh) * 2015-07-10 2015-11-11 重庆大学 自适应式微藻光生物反应系统及方法
CN105070936A (zh) * 2015-07-10 2015-11-18 重庆大学 耦合微藻培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20822A4 (en) * 2017-12-05 2021-01-27 Anadolu Universitesi MEMBRANE BIOREACTOR TO REMOVE NITRATES FROM GROUNDWATER
CN109663489A (zh) * 2019-02-28 2019-04-23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烟气处理和资源回收的系统
CN110684645A (zh) * 2019-11-25 2020-01-14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用于微藻自养的高效供碳或氮装置
CN110684645B (zh) * 2019-11-25 2022-04-22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 用于微藻自养的高效供碳或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565499B (zh) 2018-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hang et al. Cultivation of Spirulina platensis for biomass production and nutrient removal from synthetic human urine
CN102351310B (zh) 一种微生物电化学co2捕捉系统
CN102863115B (zh)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发酵工业废水并生产藻粉的方法
CN105070936B (zh) 耦合微藻培养和微生物燃料电池的集成系统及方法
CN106929422B (zh) 一种小球藻和酵母共培养净化酵母废水的方法
CN209447938U (zh) 一种用于含铀废水处理的微生物燃料电池
Huang et al. Improvement on light penetrability and microalgae biomass production by periodically pre-harvesting Chlorella vulgaris cells with culture medium recycling
CN106277582A (zh) 一种利用微藻在养殖污水中脱氮除磷的方法
CN102628066B (zh) 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5638527B (zh) 一种绿色高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方法
CN102583767B (zh)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污水并生产生物油脂的系统及方法
CN205294969U (zh) 一种用微藻处理畜禽粪便水溶肥生产废水的系统
CN204310864U (zh) 一种湖塘水体原位修复的循环推流式固定化生物反应器
CN103614284B (zh) 一种游离态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5565499A (zh) 离子交换膜式微藻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045056B (zh) 一种利用硫酸盐还原菌处理吡啶硫酮锌生产废水的方法
CN103881923A (zh) 一种利用焦化废水培养微藻的方法
CN105603019A (zh) 一种利用沼液耦合微藻积累碳水化合物的方法
DE102010001907A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Produktion von Biogas
CN110591918A (zh) 净化二级尾水或污泥上清液耦合生产藻源糖的方法
CN105624043A (zh) 一种开放式培养池规模培养产油微藻的方法
CN104862231A (zh) 一种利用餐厨废水培养固氮螺旋藻的方法
CN108531401A (zh) 一种利用微藻处理糖蜜废醪液的方法
CN108865892A (zh) 一种利用畜禽养殖沼液高产微藻的方法
CN104370351A (zh) 一种膜电絮凝装置及利用该装置进行微藻采收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