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35275U - 一种两栖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两栖运输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35275U
CN217835275U CN202222293977.XU CN202222293977U CN217835275U CN 217835275 U CN217835275 U CN 217835275U CN 202222293977 U CN202222293977 U CN 202222293977U CN 217835275 U CN217835275 U CN 2178352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 side
platform
amphibious
bearing platform
remote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29397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利忱
刘育辰
崔剑锋
崔嘉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zhou Qiya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zhou Qi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zhou Qiya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zhou Qiya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29397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352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352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352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两栖运输车,属于两栖运输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驾驶室、承接平台、动力系统、拖拽机构和遥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焊接在承接平台顶部的前侧,所述承接平台底部前侧的两侧和后侧的两侧均焊接有竖板,前侧两个竖板的底部和后侧两个竖板的底部均焊接有横板,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承接平台顶部的后侧,所述拖拽机构设置在承接平台的后侧,通过设置驾驶室、承接平台、链条链轮传动装置、浮筒叶片装置、拖拽机构、遥控系统、竖板和横板,在进行作业时,因为该设备是可以运用在水路两栖的,操作人员先经过驾驶室来进行操作,将位于承接平台顶部后侧的链条链轮传动装置经过该装置的动力组件产生动力来带动链条链轮传动装置进行转动。

Description

一种两栖运输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两栖运输技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栖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两栖运输车已广泛应用于河道、沼泽等的清淤工作,其主要功能是将河道、沼泽等中的淤泥运出,两栖运输车因其无需舟桥、渡船等辅助设备即可跨越江河湖海等水障,将战略物质第一时间运输至规定地点,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机动作战的重要力量,现有的两栖运输车不配有较大吨位的绞车牵引功能,以及不具备遥控系统,无法在复杂恶劣工况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提前下实现作业目标,间接会降低作业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两栖运输车,旨在解决现有的两栖运输车不配有较大吨位的绞车牵引功能,以及不具备遥控系统,无法在复杂恶劣工况中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提前下实现作业目标,间接会降低作业效率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包括驾驶室、承接平台、动力系统、拖拽机构和遥控系统,所述驾驶室焊接在承接平台顶部的前侧,所述承接平台底部前侧的两侧和后侧的两侧均焊接有竖板,前侧两个竖板的底部和后侧两个竖板的底部均焊接有横板,所述动力系统设置在承接平台顶部的后侧,所述拖拽机构设置在承接平台的后侧;
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链条链轮传动装置和浮筒叶片装置,所述链条链轮传动装置包括驱动马达、主传动链轮、辅传动链轮和传动链条,所述驱动马达设置在承接平台顶部后侧的两侧,所述主传动链轮栓接在驱动马达输出端的外侧,所述辅传动链轮设置在在浮筒叶片装置的右侧,所述传动链条套设在主传动链轮和辅传动链轮的外侧。
为了达到在水路两栖行驶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浮筒叶片装置包括从动轴头、中心轴、球头、辊筒加强板、外筒、辊筒外圆板、支撑杆和主动轴头,所述从动轴头转动连接在前侧横板的内壁,所述中心轴靠近从动轴头的一端与从动轴头焊接,所述球头焊接在中心轴两侧的外侧,所述辊筒加强板均匀焊接在中心轴的外侧,所述外筒靠近球头的一侧与球头焊接,所述外筒内部的内壁与辊筒加强板远离中心轴的另一端焊接,所述辊筒外圆板均匀焊接在外筒的外侧,所述支撑杆焊接在外筒内部的内壁和中心轴的外侧之间,所述主动轴头与中心轴远离从动轴头的一端焊接,所述主动轴头贯穿横板并套设在主传动链轮的内壁。
为了达到拖拽物体移动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拖拽机构包括绞车动力组件和钢丝绳,所述绞车动力组件栓接在承接平台的后侧,所述钢丝绳套设在绞车动力组件转动端的外侧。
为了达到远程控制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遥控系统包括遥控终端、无线传输模块、无线接收模块和动力系统,所述遥控终端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所述无线传输模块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所述无线接收模块与动力系统单向电性连接。
为了达到容纳多人乘驾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驾驶室的内部和承接平台的顶部均栓接有座椅,所述座椅的数量为四个。
为了达到存放物资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承接平台顶部的后侧设置有货仓,所述货仓与两侧的驱动马达之间接触。
为了达到支撑加固的效果,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两栖运输车优选的,所述承接平台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焊接有辅助加强杆,所述辅助加强杆远离承接平台的一端与横板焊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两栖运输车,通过设置驾驶室、承接平台、链条链轮传动装置、浮筒叶片装置、拖拽机构、遥控系统、竖板和横板,在进行作业时,因为该设备是可以运用在水路两栖的,操作人员先经过驾驶室来进行操作,将位于承接平台顶部后侧的链条链轮传动装置经过该装置的动力组件产生动力来带动链条链轮传动装置进行转动,转动后再将位于竖板和横板内壁的浮筒叶片装置带动进行旋转移动,在此过程中油箱和油箱输出组件以及液压系统配合其使用,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组成,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提供传动以及控制的效果,增加在使用该设备的稳定使用,在水路两栖进行运送物资时,遇到大吨位物资时可使用拖拽机构进行拖拽,其绞车配备70米钢丝绳可牵引拖拽三吨重量的物资,增加实用性和便捷性,而且在复杂恶劣工况中,还可经过遥控系统来远程控制该两栖运输车设备,需注意在确保300米以内使用,可以保证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目标,间接会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两栖运输车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链条链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浮筒叶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拖拽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竖板和横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遥控系统示意图。
图中,1、驾驶室;2、承接平台;3、动力系统;301、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1、驱动马达;3012、主传动链轮;3013、辅传动链轮;3014、传动链条;302、浮筒叶片装置;3021、从动轴头;3022、中心轴;3023、球头;3024、辊筒加强板;3025、外筒;3026、辊筒外圆板;3027、支撑杆;3028、主动轴头;4、拖拽机构;401、绞车动力组件;402、钢丝绳;5、遥控系统;501、遥控终端;502、无线传输模块;503、无线接收模块;6、竖板;7、横板;8、座椅;9、货仓;10、辅助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两栖运输车,包括驾驶室1、承接平台2、动力系统3、拖拽机构4和遥控系统5,驾驶室1焊接在承接平台2顶部的前侧,承接平台2底部前侧的两侧和后侧的两侧均焊接有竖板6,前侧两个竖板6的底部和后侧两个竖板6的底部均焊接有横板7,动力系统3设置在承接平台2顶部的后侧,拖拽机构4设置在承接平台2的后侧;
动力系统3包括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和浮筒叶片装置302,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包括驱动马达3011、主传动链轮3012、辅传动链轮3013和传动链条3014,驱动马达3011设置在承接平台2顶部后侧的两侧,主传动链轮3012栓接在驱动马达3011输出端的外侧,辅传动链轮3013设置在在浮筒叶片装置302的右侧,传动链条3014套设在主传动链轮3012和辅传动链轮3013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驾驶室1、承接平台2、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浮筒叶片装置302、拖拽机构4、遥控系统5、竖板6和横板7,在进行作业时,因为该设备是可以运用在水路两栖的,操作人员先经过驾驶室1来进行操作,将位于承接平台2顶部后侧的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经过该装置的动力组件产生动力来带动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进行转动,转动后再将位于竖板6和横板7内壁的浮筒叶片装置302带动进行旋转移动,在此过程中油箱、发动机和油箱输出组件以及液压系统配合其使用,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组成,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提供传动以及控制的效果,增加在使用该设备的稳定使用,在水路两栖进行运送物资时,遇到大吨位物资时可使用拖拽机构4进行拖拽,其绞车配备70米钢丝绳402可牵引拖拽三吨重量的物资,增加实用性和便捷性,而且在复杂恶劣工况中,还可经过遥控系统5来远程控制该两栖运输车设备,需注意在确保300米以内使用,可以保证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目标,间接会提高作业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浮筒叶片装置302包括从动轴头3021、中心轴3022、球头3023、辊筒加强板3024、外筒3025、辊筒外圆板3026、支撑杆3027和主动轴头3028,从动轴头3021转动连接在前侧横板7的内壁,中心轴3022靠近从动轴头3021的一端与从动轴头3021焊接,球头3023焊接在中心轴3022两侧的外侧,辊筒加强板3024均匀焊接在中心轴3022的外侧,外筒3025靠近球头3023的一侧与球头3023焊接,外筒3025内部的内壁与辊筒加强板3024远离中心轴3022的另一端焊接,辊筒外圆板3026均匀焊接在外筒3025的外侧,支撑杆3027焊接在外筒3025内部的内壁和中心轴3022的外侧之间,主动轴头3028与中心轴3022远离从动轴头3021的一端焊接,主动轴头3028贯穿横板7并套设在主传动链轮3012的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浮筒叶片装置302,在已启动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的状态下,经过辅传动链轮3013和主动轴头3028的套接,主动轴头3028再与中心轴3022和球头3023焊接,中心轴3022远离主动轴头3028的一端再与从动轴头3021焊接,整个连接实现为一体,两侧的球头3023再对外筒3025进行焊接,使得外筒3025套设在中心轴3022的外侧,再加以中心轴3022内部焊接的过辊筒加强板3024和支撑杆3027对外筒3025进行支撑加固,在外筒3025的外侧再焊接辊筒外圆板3026,使得传动链条3014带动辅传动链轮3013的动力传输至主动轴头3028,带动其整体进行旋转,可实现在水路两栖进行行驶,便于操作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拖拽机构4包括绞车动力组件401和钢丝绳402,绞车动力组件401栓接在承接平台2的后侧,钢丝绳402套设在绞车动力组件401转动端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拖拽机构4,在水路两栖进行运送物资时,遇到大吨位物资时可使用拖拽机构4进行拖拽,其绞车动力组件401配备70米钢丝绳402可牵引拖拽三吨重量的物资,增加实用性和便捷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遥控系统5包括遥控终端501、无线传输模块502、无线接收模块503和动力系统3,遥控终端50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502,无线传输模块502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503,无线接收模块503与动力系统3单向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遥控系统5,在复杂恶劣工况中,无法人员在该设备内部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在300米以内利用遥控终端501来远程实施,经过无线传输模块502向无线接收模块503传输信号,来使该设备的动力系统3进行远程控制,可有效保证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目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驾驶室1的内部和承接平台2的顶部均栓接有座椅8,座椅8的数量为四个。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座椅8,在进行运送物资或者物品时,因单人进行输送较为不安全,所以需要多人陪同,经过座椅8来使得人员在陪同运输情况下来提升舒适性,以及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承接平台2顶部的后侧设置有货仓9,货仓9与两侧的驱动马达3011之间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货仓9,在进行运输物资或者物品时,若裸露在外,容易倾倒,经过在承接平台2的顶部加设货仓9,有效提高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优化方案,承接平台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焊接有辅助加强杆10,辅助加强杆10远离承接平台2的一端与横板7焊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辅助加强杆10,在横板7对浮筒叶片装置302进行承接时固定运行时,承接平台2底部的辅助加强杆10用以加强横板7的稳定性以及牢固性。
工作原理:首先,在进行作业时,因为该设备是可以运用在水路两栖的,操作人员先经过驾驶室1来进行操作,将位于承接平台2顶部后侧两侧的驱动马达3011经过发动机先行启动,然后其再驱动主传动链轮3012,用以来带动传动链条3014,使得间接带动辅传动链轮3013进行旋转,经过辅传动链轮3013和主动轴头3028的套接,主动轴头3028再与中心轴3022和球头3023焊接,中心轴3022远离主动轴头3028的一端再与从动轴头3021焊接,整个连接实现为一体,两侧的球头3023再对外筒3025进行焊接,使得外筒3025套设在中心轴3022的外侧,再加以中心轴3022内部焊接的过辊筒加强板3024和支撑杆3027对外筒3025进行支撑加固,在外筒3025的外侧再焊接辊筒外圆板3026,使得传动链条3014带动辅传动链轮3013的动力传输至主动轴头3028,带动其整体进行旋转,可实现在水路两栖进行行驶,在此过程中油箱和油箱输出组件、发动机以及液压系统配合其使用,液压系统由动力元件、执行元件、控制元件、辅助元件和液压油组成,所以在使用的过程中,它可以提供传动以及控制的效果,增加在使用该设备的稳定使用,在水路两栖进行运送物资时,遇到大吨位物资时可使用拖拽机构4进行拖拽,其绞车配备70米钢丝绳402可牵引拖拽三吨重量的物资,增加实用性和便捷性,在复杂恶劣工况中,无法人员在该设备内部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可在300米以内利用遥控终端501来远程实施,经过无线传输模块502向无线接收模块503传输信号,来使该设备的动力系统3进行远程控制,可有效保证人员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作业目标,间接会提高作业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两栖运输车,包括驾驶室(1)、承接平台(2)、动力系统(3)、拖拽机构(4)和遥控系统(5),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焊接在承接平台(2)顶部的前侧,所述承接平台(2)底部前侧的两侧和后侧的两侧均焊接有竖板(6),前侧两个竖板(6)的底部和后侧两个竖板(6)的底部均焊接有横板(7),所述动力系统(3)设置在承接平台(2)顶部的后侧,所述拖拽机构(4)设置在承接平台(2)的后侧;
所述动力系统(3)包括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和浮筒叶片装置(302),所述链条链轮传动装置(301)包括驱动马达(3011)、主传动链轮(3012)、辅传动链轮(3013)和传动链条(3014),所述驱动马达(3011)设置在承接平台(2)顶部后侧的两侧,所述主传动链轮(3012)栓接在驱动马达(3011)输出端的外侧,所述辅传动链轮(3013)设置在浮筒叶片装置(302)的右侧,所述传动链条(3014)套设在主传动链轮(3012)和辅传动链轮(3013)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叶片装置(302)包括从动轴头(3021)、中心轴(3022)、球头(3023)、辊筒加强板(3024)、外筒(3025)、辊筒外圆板(3026)、支撑杆(3027)和主动轴头(3028),所述从动轴头(3021)转动连接在前侧横板(7)的内壁,所述中心轴(3022)靠近从动轴头(3021)的一端与从动轴头(3021)焊接,所述球头(3023)焊接在中心轴(3022)两侧的外侧,所述辊筒加强板(3024)均匀焊接在中心轴(3022)的外侧,所述外筒(3025)靠近球头(3023)的一侧与球头(3023)焊接,所述外筒(3025)内部的内壁与辊筒加强板(3024)远离中心轴(3022)的另一端焊接,所述辊筒外圆板(3026)均匀焊接在外筒(3025)的外侧,所述支撑杆(3027)焊接在外筒(3025)内部的内壁和中心轴(3022)的外侧之间,所述主动轴头(3028)与中心轴(3022)远离从动轴头(3021)的一端焊接,所述主动轴头(3028)贯穿横板(7)并套设在主传动链轮(3012)的内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拖拽机构(4)包括绞车动力组件(401)和钢丝绳(402),所述绞车动力组件(401)栓接在承接平台(2)的后侧,所述钢丝绳(402)套设在绞车动力组件(401)转动端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遥控系统(5)包括遥控终端(501)、无线传输模块(502)、无线接收模块(503)和动力系统(3),所述遥控终端(501)的输出端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传输模块(502),所述无线传输模块(502)单向电性连接有无线接收模块(503),所述无线接收模块(503)与动力系统(3)单向电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室(1)的内部和承接平台(2)的顶部均栓接有座椅(8),所述座椅(8)的数量为四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平台(2)顶部的后侧设置有货仓(9),所述货仓(9)与两侧的驱动马达(3011)之间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运输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平台(2)底部的左侧和右侧焊接有辅助加强杆(10),所述辅助加强杆(10)远离承接平台(2)的一端与横板(7)焊接。
CN202222293977.XU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两栖运输车 Active CN2178352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977.XU CN21783527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两栖运输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293977.XU CN21783527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两栖运输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35275U true CN21783527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168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293977.XU Active CN217835275U (zh) 2022-08-30 2022-08-30 一种两栖运输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352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924125B (zh) 一种多体协同全向移动智能机器人系统
CN212022226U (zh) 一种免转运直灌注的道床混凝土浇筑罐车
CN203529774U (zh) 无线遥控全液压驱动轮胎式龙门起重机
WO2023202614A1 (zh) 一种旋挖钻头及其应用的水陆两用隧道建造机器人
CN101920912A (zh) 用于自动化码头的堆场后方起重机
CN202358166U (zh) 地下运矿车
CN217835275U (zh) 一种两栖运输车
CN101941510A (zh) 一种提高集装箱(或散杂货)船舶装卸效率的方法及设备
CN205012386U (zh) 一种多功能船载挖掘装卸机
CN111017130B (zh) 提高船闸通航能力的方法
CN204778506U (zh) 一种双主小车的集装箱起重机
CN203172868U (zh) 一种节能高速列船
CN112623962A (zh) 一种矿用防爆柴油机履带运输车上使用的随车吊
CN109707407B (zh) 砂浆罐车、砂浆罐车辅助转载装置及隧道施工运输方法
CN205034202U (zh)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铲车
CN211221390U (zh) 一种低矮煤层用水泥搅拌运输车
CN113247795A (zh) 一种气动履带式多功能运输车及方法
CN110498020B (zh) 两栖式lng罐式集装箱换装船及换装方法
CN114212155A (zh) 一种汽车列车
CN201873491U (zh) 一种40t铲板式搬运车
CN105151145A (zh)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铲车
CN215101641U (zh) 一种气动履带式多功能运输车
CN205034992U (zh)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吊车
CN219078891U (zh) 一种用于起重机的大车行走机构
CN216002990U (zh) 一种无人驾驶的航运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