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8205U -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8205U
CN217828205U CN202221550821.9U CN202221550821U CN217828205U CN 217828205 U CN217828205 U CN 217828205U CN 202221550821 U CN202221550821 U CN 202221550821U CN 217828205 U CN217828205 U CN 2178282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velcro
protective cover
sub
detachable prote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08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Original Assignee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filed Critical Fourth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FMMU
Priority to CN2022215508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82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82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82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包括面层和用于可拆卸连接面层与亚低温治疗仪冰毯的连接体,所述面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触层、导热层和防渗膜层,所述导热层由多个经丝与多个纬丝相互交叉编织成型,经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纬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所述纬丝依次从每根经丝的多股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层采用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织物,提高了导热层的导热率,且不易变形,便于卷曲收纳,连接件的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一次性使用的实用性,且可小幅度跟随患者身体移动并保持密切接触,使得面层在短时间内仍旧可对患者提供有效降温,使用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背景技术
亚低温治疗技术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通过控制人体体温在有效的亚低温状态,实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使病人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降低新陈代谢的耗氧量,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是临床上特别是重症监护室常用的亚低温治疗设备。
亚低温治疗仪,一般由主机和外设附件两部分组成,主机部分包括制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和水循环控制系统,主要由压缩机或者半导体提供冷源将水箱内水制冷,由温度控制系统控制临床需要的水温。外设附件包括冰毯或冰帽,通过水循环系统输出到冰毯或冰帽内循环,冰毯或冰帽与患者身体接触,通过降温的冰毯或冰帽与人体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实现体温控制营造亚低温的环境。
目前使用的亚低温治疗仪在使用后,冰毯或冰帽与患者直接接触,易造成污染。普通的一次性保护套不仅热传导率低,而且在患者移动时经常发生偏移,还有,为了提高降温效果,需要患者平躺不动才能最大面积的与冰毯有效贴合,造成患者不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热层采用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织物,提高了导热层的导热率,且不易变形,便于卷曲收纳,连接件的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一次性使用的实用性,且可小幅度跟随患者身体移动并保持密切接触,使得面层在短时间内仍旧可对患者提供有效降温,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和用于可拆卸连接面层与亚低温治疗仪冰毯的连接体,所述面层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触层、导热层和防渗膜层,所述导热层由多个经丝与多个纬丝相互交叉编织成型,经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纬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所述纬丝依次从每根经丝的多股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设置在面层背面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刺面、第二魔术贴刺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刺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魔术贴刺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相邻设置。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通过第一连接带与面层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魔术贴刺面通过第二连接带与面层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刺面通过第三连接带与面层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毛面通过第四连接带与面层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均为松紧带。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正面设置有手部绑带和脚部绑带。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绑带和脚部绑带为松紧带。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正面设置有腰部绑带。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的背面的四角处设置有限位背楞。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所述纬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为纤维布层、无纺布层、冰丝布料层或吸水吸汗层。
上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层采用TPU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中,导热层采用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织物,一方面金属软线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面层能够具有一定的形状,不易变形,能够避免患者在床上翻动身体导致冰毯皱在一起;另一方面,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导热层透气性良好,减少了患者的背部潮湿,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第三,金属软线易于折叠,使得保护套便于卷曲收纳,第四,金属软线的导热系数较大,提高了导热层的导热率。
3、本实用新型中,第一魔术贴毛面、第一魔术贴刺面、第二魔术贴刺面和第二魔术贴毛面的设置,不仅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冰毯,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大大提高了一次性使用的实用性。
4、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第三连接带和第四连接带均为松紧带,因此在患者进行小幅度侧卧时,面层可跟随患者身体并保持密切接触,使得面层在短时间内仍旧可对患者提供有效降温。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导热层采用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织物,提高了导热层的导热率,且不易变形,便于卷曲收纳,连接件的设置,方便安装和拆卸,大大提高了一次性使用的实用性,且可小幅度跟随患者身体移动并保持密切接触,使得面层在短时间内仍旧可对患者提供有效降温,使用效果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面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热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层; 11—接触层; 12—导热层;
13—防渗膜层; 21—第一魔术贴毛面; 22—第一魔术贴刺面;
23—第二魔术贴刺面; 24—第二魔术贴毛面; 25—第一连接带;
26—第二连接带; 27—第三连接带; 28—第四连接带;
3—限位背楞; 4—手部绑带; 5—脚部绑带;
6—腰部绑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面层1和用于可拆卸连接面层1与亚低温治疗仪冰毯的连接体,所述面层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触层11、导热层12和防渗膜层13,所述导热层12由多个经丝与多个纬丝相互交叉编织成型,经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纬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所述纬丝依次从每根经丝的多股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实际使用时,连接体将面层1与亚低温治疗仪的冰毯可拆卸连接在一起。
防渗膜层13采用TPU材质制成TPU绝缘薄膜,具有绝缘、耐磨,柔软,防水防渗的效果。防渗膜层13的设置,一方面,防止患者体液渗透沾染到冰毯的外表面,从而提高冰毯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能够避免冰毯水循环过程中漏电传导的情况发生,解决了现有的亚低温治疗仪在使用过程中的防触电问题。实际使用时,防渗膜层13的厚度小于1.5mm。防渗膜层13首先与冰毯接触,由于防渗膜层13很薄,因此可降低热传导过程中的热损失。
导热层12与防渗膜层13接触,导热层12用于将冰毯释放的热能进行传导。金属的导热系数较大,导热脂较高,因此采用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织物。实际使用时,立体网状织物的厚度为1mm-8mm,其中与防渗膜层13接触的一面的密度大于与接触层11接触的一面的密度。一方面金属软线具有一定的硬度,使得面层1能够具有一定的形状,不易变形,能够避免患者在床上翻动身体导致冰毯皱在一起;另一方面,立体网状结构使得导热层12透气性良好,患者出汗或者流血的体液可通过立体网状结构下渗到防渗膜层13上,减少了患者的背部潮湿,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第三,立体网状结构的导热层12,使得患者不和冰毯直接接触,避免了冰毯漏水渗液导致患者皮肤冻伤等并发症;第四,金属软线易于折叠,使得保护套便于卷曲收纳。
接触层11为纤维布层、无纺布层、冰丝布料层或吸水吸汗层。所述吸水吸汗层为100%的聚酯纤维层。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体包括设置在面层1背面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21、第一魔术贴刺面22、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一魔术贴刺面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相邻设置。
实际使用时,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一魔术贴刺面22的数量相同,且为多个。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的数量相同,且为多个。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一魔术贴刺面22相互配合,用于在冰毯的长度方向上固定面层1和冰毯;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相互配合,用于在冰毯的宽度方向上固定面层1和冰毯。
第一魔术贴毛面21、第一魔术贴刺面22、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的设置,不仅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冰毯,而且方便安装和拆卸,方便使用,大大提高了一次性使用的实用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通过第一连接带25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魔术贴刺面22通过第二连接带26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刺面23通过第三连接带27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毛面24通过第四连接带28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25、第二连接带26、第三连接带27和第四连接带28均为松紧带。
实际使用时,由于第一连接带25、第二连接带26、第三连接带27和第四连接带28均为松紧带,因此在患者进行小幅度侧卧时,面层可跟随患者身体并保持密切接触,使得面层1在短时间内仍旧可对患者提供有效降温。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的正面设置有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所述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为松紧带。
实际使用时,将患者的手脚分别放置在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内,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为松紧带,方便不同体型的患者使用。患者移动四肢时,面层1可跟随移动,在短时间内仍旧可提供有效降温,使用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的正面设置有腰部绑带6。
本实施例中,所述面层1的背面的四角处设置有限位背楞3。
实际使用时,限位背楞3由硬纸板制成,不仅成本低,而且节能环保。限位背楞3的设置避免面层1在患者的翻动中窜出冰毯。
本实施例中,所述经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所述纬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为了增加导热层12的舒适性和柔软度,经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所述纬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纱线和金属软线编织成立体网状的层结构,使得导热层12同时具有金属软线导热率高、柔韧性好的特点,还具有纱线的透气性和舒适。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热层12中填充有吸水填料。吸水填料为氧化钙颗粒。氧化钙与水发生反应生产氢氧化钙,达到吸水目的,从而保持保护套的干爽。
其中,说明书中未做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1)和用于可拆卸连接面层(1)与亚低温治疗仪冰毯的连接体,所述面层(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接触层(11)、导热层(12)和防渗膜层(13),所述导热层(12)由多个经丝与多个纬丝相互交叉编织成型,经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纬丝是由多根金属软线绞合缠绕成一股,所述纬丝依次从每根经丝的多股线之间的缝隙中穿过。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体包括设置在面层(1)背面上的第一魔术贴毛面(21)、第一魔术贴刺面(22)、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一魔术贴刺面(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魔术贴刺面(23)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相对设置,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和第二魔术贴毛面(24)相邻设置。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21)通过第一连接带(25)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一魔术贴刺面(22)通过第二连接带(26)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刺面(23)通过第三连接带(27)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第二魔术贴毛面(24)通过第四连接带(28)与面层(1)背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带(25)、第二连接带(26)、第三连接带(27)和第四连接带(28)均为松紧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正面设置有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手部绑带(4)和脚部绑带(5)为松紧带。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正面设置有腰部绑带(6)。
7.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层(1)的背面的四角处设置有限位背楞(3)。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经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所述纬丝中包括至少一根纱线。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层(11)为纤维布层、无纺布层、冰丝布料层或吸水吸汗层。
10.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渗膜层(13)采用TPU材质制成。
CN202221550821.9U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Active CN2178282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0821.9U CN21782820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0821.9U CN21782820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8205U true CN217828205U (zh) 2022-11-18

Family

ID=840247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0821.9U Active CN217828205U (zh) 2022-06-21 2022-06-21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82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767391B (zh) 一种冬暖夏凉可调温的恒温垫
US20100274332A1 (en) Human body cooling apparatus
US20080289351A1 (en) Body Cooling Device
CN217828205U (zh) 一种亚低温治疗仪用可拆式保护套
CN207679609U (zh) 颅脑降温仪冰帽
CN211431887U (zh) 一种多功能的组合式床上用品套件
CN206025790U (zh) 床垫
CN204092318U (zh) 一种医用冰毯
CN213819974U (zh) 一种降温夹克
CN213285390U (zh) 一种多用途柔性远红外理疗仪
CN211095286U (zh) 一种新型医用腹带
CN103799593B (zh) 一种服装面料及服装
CN211131654U (zh) 一种益母草暖贴
CN210672797U (zh) 一种碳纤维加热负离子陶土颗粒的新型床垫
JP3136407U (ja) 健康具
CN218529036U (zh) 一种海盐热敷包
CN2787018Y (zh) 温度调节帽
CN112140660A (zh) 可穿戴式电热毯
CN220898030U (zh) 一种棉麻纤维制成的围巾
CN212393014U (zh) 一种石墨烯电热毯
CN221730175U (zh) 一种冷热导降压床垫
CN214073956U (zh) 一种妇产科护理床用保温垫
CN204192853U (zh) 医用冰帽
CN213310840U (zh) 一种儿童便携式水凝胶软式冰帽
CN222443740U (zh) 孕妇用靠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