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5837U - 电缆接头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电缆接头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5837U
CN217825837U CN202222008825.0U CN202222008825U CN217825837U CN 217825837 U CN217825837 U CN 217825837U CN 202222008825 U CN202222008825 U CN 202222008825U CN 217825837 U CN217825837 U CN 217825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able
joint
connector
fit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0882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魏强
姚以生
孔旭霞
孟慧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llhow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00882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5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5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5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缆接头组件,其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用于套接电缆。第二接头用于套接另一电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内部连通。其中,第二接头设置于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的内部的温度。

Description

电缆接头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缆接头组件。
背景技术
电缆接头又称电缆头。电缆铺设好后,为了使其成为一个连续的线路,各段线必须连接为一个整体,这些连接点就称为电缆接头。
由于电缆接头是电缆最薄弱的环节,它与电缆同等重要。随着我国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电缆化普及工程遍及每个城市,电缆事故率也随之增多,大量事实证明,大部分的电缆事故与电缆接头有关,由于质量和安装工艺的原因,电缆接头一旦发生爆炸,轻则把同沟并排的其他电缆也破坏,严重的将会酿成电缆火灾,给整个电力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组件,能够及时地调节电缆接头内部的温度,降低电缆接头发生热失控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缆接头组件,包括:
第一接头,用于套接电缆;
第二接头,用于套接另一电缆,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接头设置有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的温度。
上述方案中,第一接头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接头上,使得该电缆接头应用于电缆连接时,可先将第一接头套装至其中一股电缆上,将第二接头套装至另外一股电缆上,等两股电缆连接之后,再将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进行连接,以起到提高两股电缆连接强度,保护两股电缆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在两股电缆连接时,若连接操作不规范,连接不准确,会导致电流的过流能力降低,能耗提高,进而导致电缆发热异常。为此,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热管理部件调节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内部的温度,进而使得电缆连接处散热及时,提高电缆的安全性,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
所述热管理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导热连接。
上述方案中,第一套筒较热管理部件更接近于电缆接头组件内的电缆,故电缆连接处产生的温度会直接作用于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与热管理部件导热连接,因此电缆连接处产生的热量会经第一套筒由热管理部件交换至外界,使得电缆接头组件内部的温度及时地向外界散发,保证电缆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套筒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
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本体以及导热介质,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且处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所述腔室中。
上述方案中,导热介质可以为导热硅胶,本体可以采用粘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且沿第二套筒的径向,本体的投影处于第一套筒的周面上,进而第一套筒所吸收的电缆产生的温度,能够作用于本体,经导热介质的传导散发于外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包括侧壁以及顶壁;
所述侧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间隔布设;
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均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延伸,所述顶壁连接所述两个侧壁。
上述方案中,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侧壁以及顶壁共同形成能够容纳导热介质的腔室,进而提高了导热介质与所述第一套筒的导热效率,保证电缆接头组件内的温度及时地通过热管理部件散发于外界。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过程中,顶壁可以设置有注液孔,导热介质可以通过注液孔注入于腔室内,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封堵盖注液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侧壁的背离于所述腔室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翅片。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热翅片,能够提高导热介质向外散发热量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金属套筒。
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金属套筒,故二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保证两个套筒内的温度有效地向热管理部件传导,进而向外界散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均为金属套筒,故具有良好的强度,当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配合时,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用于套接所述电缆。
上述方案中,目前的接头通常采用压接的方式固定电缆,即通过对接头的开口挤压,使其形变口径缩小以夹紧电缆;然而采用压接的方式易存在击破电缆外皮,使得电缆电芯外露的问题,电芯外露会导致与接头搭接,使得接头带点,进而存在安全风险;为此,本申请中第一接头为分体式结构,用于接头之间装配的为第一套筒,用于压接电缆的为第三套筒,通过第一绝缘件使得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绝缘连接,能够降低第一套筒带电的风险,进而在装配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时,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在装配时,操作人员会握持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筒和第三套筒均为金属件,以具有较高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件可以为塑料件,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第一套筒和第三套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绝缘件和第四套筒,所述第四套筒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第四套筒用于套接所述另一电缆。
上述方案中,目前的接头通常采用压接的方式固定电缆,即通过对接头的开口挤压,使其形变口径缩小以夹紧电缆;然而采用压接的方式易存在击破电缆外皮,使得电缆电芯外露的问题,电芯外露会导致与接头搭接,使得接头带点,进而存在安全风险;为此,本申请中第二接头为分体式结构,用于接头之间装配的为第二套筒,用于压接电缆的为第四套筒,通过第二绝缘件使得第二套筒和第四套筒绝缘连接,能够降低第二套筒带电的风险,进而在装配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时,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筒和第四套筒均为金属件,以具有较高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绝缘件可以为塑料件,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第二套筒和第四套筒。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套筒和所述第四套筒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绝缘层。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的表面设置绝缘层,能够避免二者表面带电,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绝缘层可以为设置于第三套筒和第四套筒表面的橡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缆接头组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的示意图。
图标:10-第一接头;11-第一套筒;12-第一绝缘件;13-第三套筒;20-第二接头;21-第二套筒;210-第一端;211-第二端;22-第二绝缘件;23-第四套筒;30-热管理部件;31-腔室;32-侧壁;33-顶壁;34-导热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接头组件,能够及时地调节电缆接头内部的温度,降低电缆接头发生热失控的风险。热失控,指电缆接头内部热量如不能及时散热于外界,导致内部温度过高而存在内部电缆燃烧的风险。
请参见图1-图3,图1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缆接头组件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头的示意图,图3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头的示意图。
电缆接头组件包括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第一接头10用于套接电缆。第二接头20用于套接另一电缆,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可拆卸地连接,且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的内部连通。
其中,第二接头20设置有热管理部件30,用于调节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的内部的温度。
上述方案中,第一接头1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二接头20上,使得该电缆接头应用于电缆连接时,可先将第一接头10套装至其中一股电缆上,将第二接头20套装至另外一股电缆上,等两股电缆连接之后,再将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进行连接,以起到提高两股电缆连接强度,保护两股电缆的作用。然而,现有的在两股电缆连接时,若连接操作不规范,连接不准确,导致过流面积小产生高温的情况。若散热不及时,会导致电缆燃烧的情况。为此,本申请中,通过设置热管理部件30调节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内部的温度,进而使得电缆连接处散热及时,提高电缆的安全性,降低发生火灾的风险。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和图3,第一接头10包括第一套筒11,第二接头20还包括第二套筒21,第二套筒21套接于第一套筒11。热管理部件30设于第二套筒21的外周面,且与第一套筒11导热连接。
上述方案中,第一套筒11较热管理部件30更接近于电缆接头组件内的电缆,故电缆连接处产生的温度会直接作用于第一套筒11;第一套筒11与热管理部件30导热连接,因此电缆连接处产生的热量会经第一套筒11由热管理部件30交换至外界,使得电缆接头组件内部的温度及时地向外界散发,保证电缆的安全性。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第二套筒21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11,第一端210与第一套筒11连接。热管理部件30包括本体以及导热介质,本体设置于第二套筒21的外周面且处于第一端210,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腔室31,导热介质填充于腔室31中。
上述方案中,本体可以为导热性好的金属,如铝或铜制得。导热介质可以为导热硅胶,也可以为水,本体可以采用粘接、焊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设置于第二套筒21的外周面,且沿第二套筒21的径向,本体的投影处于第一套筒11的周面上,进而第一套筒11所吸收的电缆产生的温度,能够作用于本体,经导热介质的传导散发于外界。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本体包括侧壁32以及顶壁33。侧壁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侧壁32沿第二套筒21的轴向间隔布设。侧壁32和顶壁33均沿第二套筒21的轴向延伸,顶壁33连接两个侧壁32。
上述方案中,第二套筒21的外周面、侧壁32以及顶壁33共同形成能够容纳导热介质的腔室31,进而提高了导热介质与第一套筒11的导热效率,保证电缆接头组件内的温度及时地通过热管理部件30散发于外界。
需要说明的是,在装配过程中,顶壁33可以设置有注液孔,导热介质可以通过注液孔注入于腔室31内,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封堵盖注液孔。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侧壁32的背离于腔室31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翅片34。
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导热翅片34,能够提高导热介质向外散发热量的效率。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均为金属套筒。
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均为金属套筒,故二者具有良好的导热性,以保证两个套筒内的温度有效地向热管理部件30传导,进而向外界散发。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螺纹连接。
上述方案中,由于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均为金属套筒,故具有良好的强度,当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相互配合时,能够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3,第一接头10还包括第一绝缘件12和第三套筒13,第三套筒13通过第一绝缘件12与第一套筒11连接,第三套筒13用于套接电缆。
上述方案中,目前的接头通常采用压接的方式固定电缆,即通过对接头的开口挤压,使其形变口径缩小以夹紧电缆;然而采用压接的方式易存在击破电缆外皮,使得电缆电芯外露的问题,电芯外露会导致与接头搭接,使得接头带点,进而存在安全风险;为此,本申请中第一接头10为分体式结构,用于接头之间装配的为第一套筒11,用于压接电缆的为第三套筒13,通过第一绝缘件12使得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绝缘连接,能够降低第一套筒11带电的风险,进而在装配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时,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在装配时,操作人员会握持第一套筒11和第二套筒21)。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套筒11和第三套筒13均为金属件,以具有较高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绝缘件12可以为塑料件,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第一套筒11和第三套筒13。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如图2,第二接头20还包括第二绝缘件22和第四套筒23,第四套筒23通过第二绝缘件22与第二套筒21连接,第四套筒23用于套接另一电缆。
上述方案中,目前的接头通常采用压接的方式固定电缆,即通过对接头的开口挤压,使其形变口径缩小以夹紧电缆;然而采用压接的方式易存在击破电缆外皮,使得电缆电芯外露的问题,电芯外露会导致与接头搭接,使得接头带点,进而存在安全风险;为此,本申请中第二接头20为分体式结构,用于接头之间装配的为第二套筒21,用于压接电缆的为第四套筒23,通过第二绝缘件22使得第二套筒21和第四套筒23绝缘连接,能够降低第二套筒21带电的风险,进而在装配第一接头10和第二接头20时,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筒21和第四套筒23均为金属件,以具有较高的强度。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绝缘件22可以为塑料件,通过注塑的方式连接第二套筒21和第四套筒23。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第三套筒13和第四套筒23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绝缘层(图中未示出)。
上述方案中,通过在第三套筒13和第四套筒23的表面设置绝缘层,能够避免二者表面带电,降低操作人员触电的风险。绝缘层可以为设置于第三套筒13和第四套筒23表面的橡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头,用于套接电缆;
第二接头,用于套接另一电缆,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可拆卸地连接,且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连通;
其中,所述第二接头设置有热管理部件,用于调节所述第一接头和所述第二接头的内部的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头包括第一套筒,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套接于所述第一套筒;
所述热管理部件设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且与所述第一套筒导热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套筒沿其轴向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
所述热管理部件包括本体以及导热介质,所述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套筒的外周面且处于所述第一端,所述本体的内部形成有腔室,所述导热介质填充于所述腔室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包括侧壁以及顶壁;
所述侧壁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侧壁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间隔布设;
所述侧壁和所述顶壁均沿所述第二套筒的轴向延伸,所述顶壁连接两个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壁的背离于所述腔室的表面设置有导热翅片。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均为金属套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螺纹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接头还包括第一绝缘件和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通过所述第一绝缘件与所述第一套筒连接,所述第三套筒用于套接所述电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接头还包括第二绝缘件和第四套筒,所述第四套筒通过所述第二绝缘件与所述第二套筒连接,所述第四套筒用于套接所述另一电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接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套筒和所述第四套筒的表面分别设置有绝缘层。
CN202222008825.0U 2022-08-01 2022-08-01 电缆接头组件 Active CN217825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8825.0U CN21782583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缆接头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08825.0U CN21782583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缆接头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5837U true CN21782583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11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08825.0U Active CN217825837U (zh) 2022-08-01 2022-08-01 电缆接头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5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99772B2 (ja) 液状冷媒の流出に対する安全性が向上した電池パック
CN107331915B (zh) 一种液冷系统及其液冷包
WO2018021084A1 (ja) 冷却機能付き導電部材
CN112162370B (zh) 一种激光传输光缆
CN211455751U (zh) 电池模组
CN210984812U (zh) 一种能防止热蔓延且快速液冷的电池模组
CN212304003U (zh) 一种焊接端子液冷结构
CN211017317U (zh) 一种电池箱
CN215662966U (zh) Bdu结构、电池包及电动汽车
CN217825837U (zh) 电缆接头组件
CN110696651A (zh) 一种充电端子液冷结构
CN204167432U (zh) 一种模块化电池及包含有模块化电池的电动车
CN210926231U (zh) 用于电池包的散热结构和汽车
CN209747685U (zh) 电池组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组
CN112421164A (zh) 一种电池模组快速组装及快速散热结构
CN217956075U (zh) 一种导电介质及导电介质液冷控制系统
CN217280963U (zh) 一种电池组件
CN115663347A (zh) 一种汇流排组件及电池包
CN110600641A (zh) 一种48v系统锂离子蓄电池模组
CN215816311U (zh) 电芯熔断结构、电池及汽车
CN213185854U (zh) 一种电源系统散热结构
CN209176530U (zh) 充电枪
CN208028117U (zh) 一种圆柱形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结构
KR20170087121A (ko) 온도 센서와 미국형 단자가 내장된 전기 자동차용 전원 플러그 및 그 구성 방법
CN219660254U (zh) 端子组件及具有其的充电装置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