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3234U -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3234U
CN217823234U CN202221434766.7U CN202221434766U CN217823234U CN 217823234 U CN217823234 U CN 217823234U CN 202221434766 U CN202221434766 U CN 202221434766U CN 217823234 U CN217823234 U CN 217823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ator
antenna
metal frame
antenna structure
connecting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4347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雪彬
乐永波
薛宗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4347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3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3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3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加强体;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位于金属框体的侧边,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与金属框体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天线缝隙;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断点端和第一连接端,第一辐射体通过第一连接端与金属框体连接;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二断点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二辐射体通过第二连接端与金属框体连接;第一断点端和第二断点端间隔相对;加强体包括第三连接端、第四连接端和第五连接端;加强体通过第三连接端与金属框体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能够改善单缝隙双天线结构脆弱的问题。

Description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和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终端设备所需频段不断增加,几乎需要包含2G、3G、4G、5G的全部频段,这给终端设备的天线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对于金属框天线来说,单缝双天线的方案能够很好的解决方案天线布局的难题。
但是,由于终端设备对影响技术的需求增加,终端设备需要集成的摄像头的体积和数量逐渐增加,使得单缝双天线的布置空间有限,导致天线结构的强度降低。因此,相关技术中函待一种能够满足摄像头的排布需求,并能提升天线结构的强度,促进天线结构的收益性能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能够满足摄像头的排布需求,并能提升天线结构的强度,促进天线结构的收益性能。
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所述天线结构适用于具有金属框体的终端设备;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加强体;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位于所述金属框体的侧边,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与所述金属框体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天线缝隙;
所述第一辐射体包括第一断点端和第一连接端,所述第一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金属框体连接;所述第二辐射体包括第二断点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二辐射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与所述金属框体连接;
所述第一断点端和所述第二断点端间隔相对;
所述加强体包括第三连接端、第四连接端和第五连接端;所述加强体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金属框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体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三连接端与所述金属框体导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绝缘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绝缘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体与所述金属框体一体成型连接或焊接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端与所述第一辐射体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
所述第五连接端与所述第二辐射体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材料包括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或其混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位于所述天线缝隙内,所述第一馈电点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强体包括第一结构部、第二结构部和第三结构部;
所述第一结构部位于所述天线缝隙内,且与所述第一断点端和所述第二断点端相对;
所述第一结构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端,所述第二结构部与所述第一结构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结构部朝向所述天线结构的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结构部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结构部的末端,并与所述天线缝隙平行,所述第三结构部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端,另一端形成所述第四连接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结构部的长度a小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距离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结构部的长度a与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距离b差值大于或等于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部的长度a与所述天线缝隙的宽度c的比值范围为0.70-0.78;
所述第三结构部的长度a与所述第一断点端和第二断点端的间距d的比值范围为9.0-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结构部的长度e为2.8mm-3.0mm,所述第二结构部的高度f为2.7mm-2.9mm,所述第三结构部的长度a为8.8mm-9.0mm。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天线结构,以及金属框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第二辐射体和加强体,其中加强体的第三连接端与金属框体连接,两个辐射体通过加强体与金属框体增强连接,能够提高天线结构的结构强度,改善单缝隙双天线方案中,由于天线净空及摄像头等期间布局影响使得缝隙部位的结构脆弱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在天线垂直面内的投影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体的电流分布仿真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辐射体的电流分布仿真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与相关技术的隔离度对比;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辐射体的波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辐射体的波形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分别表示为:
1、第一辐射体;11、第一断点端;12、第一连接端;
2、第二辐射体;21、第二断点端;22、第二连接端;
3、加强体;31、第三连接端;32、第四连接端;33、第五连接端;34、第一结构部;35、第二结构部;36、第三结构部;
4、金属框体;5、天线缝隙;6、第一馈电点;7、第二馈电点;
X、天线水平方向;Y、天线垂直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随着终端设备影像技术的不断精进,其集成的摄像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特别对于旗舰产品来说,摄像头的排布也给终端设备整体结构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窄边框、曲面屏的手机等终端产品来说,天线为在缝隙附近获得合适的馈点位置及净空区域,再加上大摄像头的排布,就使得局部的框体结构变得非常脆弱。
相关技术中为解决局部的结构问题,在该缝隙薄弱处加一条全悬浮的金属条,能够对结构强度起改善作用,但该金属条对框体的整体强度提升有限,且对天线性能没有收益作用。
此外,该金属条需要单独加工,使得终端设备的加工工艺更加复杂。
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能够提高天线结构的结构强度,改善单缝隙双天线方案中,由于天线净空及摄像头等期间布局影响使得缝隙部位的结构脆弱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强体3的结构示意图。
一方面,结合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天线结构,天线结构适用于具有金属框体4的终端设备。
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1、第二辐射体2和加强体3;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位于金属框体4的侧边,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与金属框体4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天线缝隙5。
第一辐射体1包括第一断点端11和第一连接端12,第一辐射体1通过第一连接端12与金属框体4连接;第二辐射体2包括第二断点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第二辐射体2通过第二连接端22与金属框体4连接;第一断点端11和第二断点端21间隔相对。
加强体3包括第三连接端31、第四连接端32和第五连接端33;加强体3通过第三连接端31与金属框体4连接,通过第四连接端32与第一辐射体1连接,通过第五连接端33与第二辐射体2连接。
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1、第二辐射体2和加强体3,其中加强体3的第三连接端31与金属框体4连接,第四连接端32与第一辐射体1连接,第五连接端33与第二辐射体2连接,两个辐射体通过加强体3与金属框体4增强连接,能够提高天线结构的结构强度,改善单缝隙双天线方案中,由于天线净空及摄像头等期间布局影响使得缝隙部位的结构脆弱的问题。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的长度不同,从而使其工作于不同的频段,满足天线结构的功能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体3采用导电材料制成;第三连接端31与金属框体4导电连接,第四连接端32与第一辐射体1绝缘连接,第五连接端33与第二辐射体2绝缘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中,加强体3采用导电材料制成,并与金属框体4连接后,使得该加强体3具有寄生枝节的作用,能够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或第二辐射体2产生耦合作用,对天线结构的性能进行提升,并能够对两个辐射体之间的隔离度带来收益。
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体3与金属框体4一体成型连接或焊接连接;第四连接端32与第一辐射体1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第五连接端33与第二辐射体2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
从而,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中,加强体3与金属框体4一体成型或焊接连接,具有寄生枝节的作用,并通过模塑成型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连接,起到增加天线结构的局部强度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材料包括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s,ABS)或其混合物(PC+ABS)。
其中,PC俗称“防弹胶”,具有特别好的抗冲击强度、耐热、阻燃等特点,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手机外壳。ABS俗称“超不碎胶”,具有超强的易加工性,高流动性,价格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如手机内部的支撑架等。PC+ABS综合了PC和ABS的性能,具有ABS的易加工性和PC的优良机械特性和热稳定性,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手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
结合图1、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一馈电点6和第二馈电点7;第一馈电点6和第二馈电点7位于天线缝隙5内,第一馈电点6与第一辐射体1连接,第二馈电点7与第二辐射体2连接。从而,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能够实现单缝双天线的通信功能。
结合图2、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加强体3包括第一结构部34、第二结构部35和第三结构部36;第一结构部34位于天线缝隙5内,且与第一断点端11和第二断点端21相对。
第一结构部34的一端形成第三连接端31,第二结构部35与第一结构部34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结构部35朝向天线结构的垂直方向Y延伸;第三结构部36垂直连接于第二结构部35的末端,并与天线缝隙5平行,第三结构部36的一端形成第三连接端31,另一端形成第四连接端32。
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包括第一结构部34、第二结构部35和第三结构部36,第一结构部34在天线水平方向X内沿金属框体4伸入天线缝隙5内,第二结构部35连接在第一结构部34的末端,并沿天线的垂直方向Y伸出,第三结构部36位于第二结构部35的末端,并与第二结构部35构成T形结构。
结合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小于第一馈电点6和第二馈电点7之间的距离b。进一步的,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与第一馈电点6和第二馈电点7之间的距离b差值大于或等于1mm。
从而,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中,加强体3既能实现增加天线结构的局部强度,又可避免占据天线净空,保证天线的通信性能。
结合图1-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部34的长度a与天线缝隙5的宽度c的比值范围为0.70-0.78;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与第一断点端11和第二断点端21的间距d的比值范围为9.0-1.1。当本实施例的加强体3的结构满足比例范围,能在提升天线通信性能的同时,提高两个辐射体的隔离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结构部34的长度e为2.8mm-3.0mm,第二结构部35的高度f为2.7mm-2.9mm,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为8.8mm-9.0mm。当加强体3的符合上述尺寸范围时,加强体3具有较好的效果。
参考图5所示,对于第一辐射体1来说,电流在缝隙位置为电流强点,其与加强体3的第三结构部36的右侧部分产生耦合作用,且与主辐射臂(即第一辐射体1)具有同向的电流分部。能够增强第一辐射体1的辐射性能。
此外,第三结构部36的右侧部分的电流分布与第二辐射体2的电流方向相反,因此该第三结构部36能够对第一辐射体1的天线性能提升的同时,亦能够对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之间的隔离度带来收益。
参考图6所示,同样对于第二辐射体2来说,第三结构部36的左侧部分产生与主辐射臂(即第二辐射体2)同向的电流分部,与第二辐射体2的电流形成反向;该第三结构部36能够对第二辐射体2的天线性能提升的同时,亦能够对第一辐射体1和第二辐射体2之间的隔离度带来收益。
参考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与相关技术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对比,其中相关技术中的天线结构没有加强体3,其中实线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虚线为相关技术的天线结构。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的绝对值较大,则说明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的隔离度较好。
本实施例的天线结构,通过加强体3可以增加寄生频段,拓宽天线的带宽,参考图8、9中天线波形图的变化,可以看出。
另一方面,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包括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以及金属框体4。
本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天线结构,具有本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效果。
示例性地,上述终端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穿戴设备等等。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适用于具有金属框体(4)的终端设备;所述天线结构包括:第一辐射体(1)、第二辐射体(2)和加强体(3);
所述第一辐射体(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2)位于所述金属框体(4)的侧边,所述第一辐射体(1)和所述第二辐射体(2)与所述金属框体(4)的侧边之间形成一天线缝隙(5);
所述第一辐射体(1)包括第一断点端(11)和第一连接端(12),所述第一辐射体(1)通过所述第一连接端(12)与所述金属框体(4)连接;所述第二辐射体(2)包括第二断点端(21)和第二连接端(22),所述第二辐射体(2)通过所述第二连接端(22)与所述金属框体(4)连接;
所述第一断点端(11)和所述第二断点端(21)间隔相对;
所述加强体(3)包括第三连接端(31)、第四连接端(32)和第五连接端(33);
所述加强体(3)通过所述第三连接端(31)与所述金属框体(4)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3)采用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三连接端(31)与所述金属框体(4)导电连接,所述第四连接端(32)与所述第一辐射体(1)绝缘连接,所述第五连接端(33)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绝缘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3)与所述金属框体(4)一体成型连接或焊接连接;
所述第四连接端(32)与所述第一辐射体(1)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
所述第五连接端(33)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采用绝缘材料模塑成型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结构还包括第一馈电点(6)和第二馈电点(7);所述第一馈电点(6)和所述第二馈电点(7)位于所述天线缝隙(5)内,所述第一馈电点(6)与所述第一辐射体(1)连接,所述第二馈电点(7)与所述第二辐射体(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体(3)包括第一结构部(34)、第二结构部(35)和第三结构部(36);
所述第一结构部(34)位于所述天线缝隙(5)内,且与所述第一断点端(11)和所述第二断点端(21)相对;
所述第一结构部(34)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端(31),所述第二结构部(35)与所述第一结构部(3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结构部(35)朝向所述天线结构的垂直方向延伸;
所述第三结构部(36)垂直连接于所述第二结构部(35)的末端,并与所述天线缝隙(5)平行,所述第三结构部(36)的一端形成所述第三连接端(31),另一端形成所述第四连接端(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小于所述第一馈电点(6)和所述第二馈电点(7)之间的距离b。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与所述第一馈电点(6)和所述第二馈电点(7)之间的距离b差值大于或等于1mm。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部(34)的长度a与所述天线缝隙(5)的宽度c的比值范围为0.70-0.78;
所述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与所述第一断点端(11)和第二断点端(21)的间距d的比值范围为9.0-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构部(34)的长度e为2.8mm-3.0mm,所述第二结构部(35)的高度f为2.7mm-2.9mm,所述第三结构部(36)的长度a为8.8mm-9.0mm。
1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结构,以及金属框体(4)。
CN202221434766.7U 2022-06-08 2022-06-08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Active CN217823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766.7U CN217823234U (zh) 2022-06-08 2022-06-08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434766.7U CN217823234U (zh) 2022-06-08 2022-06-08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3234U true CN217823234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906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434766.7U Active CN217823234U (zh) 2022-06-08 2022-06-08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3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4966B (zh) 具有罩辐射体的天线
KR101756859B1 (ko) 고절연 안테나 시스템
CN101106211B (zh) 双回路多频天线
WO2017092496A1 (zh) 终端壳体及终端
US20190027810A1 (en) Antenna device and mobile device
US11355853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11637361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O2021197399A1 (zh) 一种天线及终端
US11843186B2 (en)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WO2020010941A1 (zh) 天线及通信设备
CN211350957U (zh) 天线及具有其的移动终端
US7808442B2 (en) Multi-band antenna
US11881614B2 (en) Mobile terminal and antenna radiation method of mobile terminal
CN217823234U (zh)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US11342669B2 (en) Antenna structur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CN112103644A (zh) 一种天线及其解耦元件
US9466878B2 (en) Multi-band antenna
CN116130945A (zh) 一种双极化端射天线
CN213936529U (zh) 电子设备
TWI724738B (zh) 天線結構及具有該天線結構之無線通訊裝置
CN107742781B (zh)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移动终端
CN112968273A (zh) 一种天线结构以及终端设备
CN219040712U (zh) 天线结构及终端设备
CN212810554U (zh) 一种天线及其解耦元件
CN214672979U (zh) 一种wifi天线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