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21862U -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21862U
CN217821862U CN202222053142.7U CN202222053142U CN217821862U CN 217821862 U CN217821862 U CN 217821862U CN 202222053142 U CN202222053142 U CN 202222053142U CN 217821862 U CN217821862 U CN 21782186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virtual reality
bearing
clamped
side ou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053142.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涵
南乐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222053142.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2186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2186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2186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内壁设置有VR设备主体,且外罩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支板,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按摩软垫,所述按摩软垫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按摩凸块,且按摩软垫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输出端,且连接板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撑外壳,且振动马达设置在支撑外壳的内部,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插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具有能快速消除学生的疲劳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VR设备应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背景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备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
其中,利用VR设备模拟现实,实现多环境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已逐渐成熟,是通过佩戴VR虚拟设备,例如VR头显,引导用户产生一种身在虚拟环境中的感觉,实现教学场景的虚拟化,学生能够自由切换教学场景,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由于VR设备在使用时需要模拟环境与感知,需要用户的视觉、听觉需要长期处于亢奋状态,特别是利用VR设备虚拟教学场景时,注意力需要集中并关注教学内容,相比于正常上课会更显劳累,甚至影响到学生的听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旨在解决长时间使用VR设备上课导致劳累度上升,影响听课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内壁设置有VR设备主体,且外罩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支板,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按摩软垫,所述按摩软垫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按摩凸块,且按摩软垫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输出端,且连接板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撑外壳,且振动马达设置在支撑外壳的内部。
通过设置有振动马达,长期使用VR设备学习会导致眼部、大脑产生劳累,从而带来不好的体验感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的按摩软垫刚好处在太阳穴附近,而处在按摩软垫中间的按摩凸块正好处于太阳穴位置,打开振动马达的开关,使振动马达的输出端快速往复运动,再通过弹簧和按摩软垫对振动马达的力度进行减缓,从而形成适合的力度对太阳穴以及太阳穴附近进行按摩,能快速消除学生的疲劳度,从而提高利用VR设备模拟教学环境的使用感受,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插孔,且插孔的内壁卡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
通过设置有挡板,通过在侧支板的内壁设置挡板,挡住了外罩与眼周的连接位置,避免了连接位置光泄露影响观看VR设备主体时的观感,同时通过插孔和插杆对挡板进行连接,使挡板可进行拆卸,对于不适应挡板设置的用户具有更高的适配度。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内绑带,且外罩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绑带,所述外罩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且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上端、下端与滑槽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连接有螺母,且螺母的内壁活动卡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套接有轴承,且轴承卡接在外罩的一侧内壁,所述外罩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且隔板的内壁设置有第五轴承,所述第五轴承套接在螺杆的中段,且螺杆的另一端套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外罩的另一侧内壁,所述隔板的一侧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且第二轴承的内壁套接有支轴,所述支轴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阻尼齿轮,且阻尼齿轮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支轴,所述第二支轴的一侧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且第三轴承卡接在外罩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支轴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旋钮。
通过设置有阻尼齿轮、螺杆和螺母,当用户扭转旋钮时,旋钮通过第二支轴转动阻尼齿轮,并通过阻尼齿轮上的键与螺杆卡接,带动螺杆进行转动,再带动螺母在螺杆上进行移动,且通过设置的阻尼齿轮使移动后的螺母位置不易产生移动,使两个侧支板之间的距离能更适应于不同用户的头围,从而使按摩软垫和按摩凸块能精准覆盖不同用户的太阳穴位置,提高VR设备对于不同学生生理特征的适配性。
在一个优选的方案中,所述侧支板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且连接架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板,所述支板的底端外壁连接有挂耳支架,且挂耳支架的底端内壁连接有骨传导耳机。
通过设置有骨传导耳机,相比普通耳机,骨传导耳机的舒适度更高,避免VR设备长期使用下对学生耳朵产生伤害,且也能通过骨传导耳机保证VR设备的3D音响效果,通过设置的连接架和支板的连接方式,使挂耳支架具有可活动性,利于适应不同学生的耳部的生理结构。
由上可知,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包括外罩,所述外罩的内壁设置有VR设备主体,且外罩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支板,两个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卡槽,且卡槽的内壁活动卡接有按摩软垫,所述按摩软垫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按摩凸块,且按摩软垫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振动马达,所述振动马达包括输出端,且连接板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板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撑外壳,且振动马达设置在支撑外壳的内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具有能快速消除学生的疲劳度,从而提高VR设备的使用感受,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的位移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的侧支板底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的按摩机构拆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外绑带;2、支撑外壳;3、侧支板;4、挡板;5、外罩;6、VR设备主体;7、滑槽;8、旋钮;9、挂耳支架;10、内绑带;11、滑块;12、轴承;13、螺母;14、螺杆;15、隔板;16、第二轴承;17、支轴;18、阻尼齿轮;20、第二支轴;21、第三轴承;22、第四轴承;23、第五轴承;24、按摩软垫;25、连接架;26、骨传导耳机;27、支板;28、插杆;29、按摩凸块;30、弹簧;31、卡槽;32、连接板;33、振动马达;34、插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主要应用于VR设备教学应用的场景。
参照图1、图3和图4,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包括外罩5,外罩5的内壁设置有VR设备主体6,且外罩5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支板3,两个侧支板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卡槽31,且卡槽31的内壁活动卡接有按摩软垫24,按摩软垫24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按摩凸块29,且按摩软垫24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弹簧30,弹簧30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32,且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振动马达33,振动马达33包括输出端,且连接板32与输出端固定连接,侧支板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撑外壳2,且振动马达33设置在支撑外壳2的内部。
参照图4,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支板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插孔34,且插孔34的内壁卡接有插杆28,插杆2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
参照图1,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侧支板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内绑带10,且外罩5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绑带1。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罩5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7,且滑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上端、下端与滑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滑块11的一侧外壁连接有螺母13,且螺母13的内壁活动卡接有螺杆14,螺杆14的一端套接有轴承12,且轴承12卡接在外罩5的一侧内壁。
参照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外罩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5,且隔板15的内壁设置有第五轴承23,第五轴承23套接在螺杆14的中段,且螺杆14的另一端套接有第四轴承22,第四轴承22卡接在外罩5的另一侧内壁。
参照图1和图2,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隔板15的一侧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16,且第二轴承16的内壁套接有支轴17,支轴17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阻尼齿轮18,且阻尼齿轮18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支轴20,第二支轴20的一侧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21,且第三轴承21卡接在外罩5的一侧内壁,第二支轴2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旋钮8。
参照图1和图3,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侧支板3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5,且连接架2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板27,支板27的底端外壁连接有挂耳支架9,且挂耳支架9的底端内壁连接有骨传导耳机26。
工作原理:长期使用VR设备学习会导致眼部、大脑产生劳累,从而带来不好的体验感受,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设置的按摩软垫24刚好处在太阳穴附近,而处在按摩软垫24中间的按摩凸块29正好处于太阳穴位置,打开振动马达33的开关,使振动马达33的输出端快速往复运动,再通过弹簧30和按摩软垫24对振动马达33的力度进行减缓,从而形成适合的力度对太阳穴以及太阳穴附近进行按摩,达到快速消除学习疲劳度的效果,提高利用VR设备模拟教学环境的使用感受,当用户扭转旋钮8时,旋钮8通过第二支轴20转动阻尼齿轮18,并通过阻尼齿轮18上的键与螺杆14卡接,带动螺杆14进行转动,再带动螺母13在螺杆14上进行移动,且通过设置的阻尼齿轮18使移动后的螺母13位置不易产生移动,使两个侧支板3之间的距离能更适应于不同用户的头围,从而使按摩软垫24和按摩凸块29能精准覆盖不同学生的太阳穴位置,提高VR设备的适配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述替代可以是部分结构、器件、方法步骤的替代,也可以是完整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包括外罩(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的内壁设置有VR设备主体(6),且外罩(5)的一侧外壁活动连接有两个侧支板(3),两个所述侧支板(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卡槽(31),且卡槽(31)的内壁活动卡接有按摩软垫(24),所述按摩软垫(24)的一侧外壁设置有按摩凸块(29),且按摩软垫(24)的另一侧外壁卡接有弹簧(30),所述弹簧(30)的一端连接有连接板(32),且连接板(32)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振动马达(33),所述振动马达(33)包括输出端,且连接板(32)与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侧支板(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支撑外壳(2),且振动马达(33)设置在支撑外壳(2)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支板(3)的一侧内壁设置有插孔(34),且插孔(34)的内壁卡接有插杆(28),所述插杆(28)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板(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侧支板(3)的一侧外壁连接有内绑带(10),且外罩(5)的两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外绑带(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的两侧内壁设置有滑槽(7),且滑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的上端、下端与滑槽(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滑块(11)的一侧外壁连接有螺母(13),且螺母(13)的内壁活动卡接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的一端套接有轴承(12),且轴承(12)卡接在外罩(5)的一侧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罩(5)的一侧内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5),且隔板(15)的内壁设置有第五轴承(23),所述第五轴承(23)套接在螺杆(14)的中段,且螺杆(14)的另一端套接有第四轴承(22),所述第四轴承(22)卡接在外罩(5)的另一侧内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5)的一侧内壁卡接有第二轴承(16),且第二轴承(16)的内壁套接有支轴(17),所述支轴(17)的一侧外壁连接有阻尼齿轮(18),且阻尼齿轮(18)的一侧外壁连接有第二支轴(20),所述第二支轴(20)的一侧外壁套接有第三轴承(21),且第三轴承(21)卡接在外罩(5)的一侧内壁,所述第二支轴(20)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旋钮(8)。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支板(3)的底端外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5),且连接架(25)的内壁活动连接有支板(27),所述支板(27)的底端外壁连接有挂耳支架(9),且挂耳支架(9)的底端内壁连接有骨传导耳机(26)。
CN202222053142.7U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Active CN21782186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142.7U CN21782186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053142.7U CN21782186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21862U true CN217821862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2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053142.7U Active CN217821862U (zh) 2022-08-02 2022-08-02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2186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94310B (zh) 虚拟现实驾乘系统中减少晕车的方法和系统
WO2006121957A3 (en) Three dimensional horizontal perspective workstation
CN201642757U (zh) 一种健眼装置以及具有该健眼装置的健眼系统
CN101543451A (zh) 眼部肌肉锻炼装置和眼部肌肉锻炼方法
CN105310853A (zh) 虚拟现实体感互动按摩椅
CN206573782U (zh) 虚拟眼镜
CN208780906U (zh) 一种用于声乐教学的vr装置
CN114708408A (zh) 一种水中虚拟现实和元宇宙场景搭建的体验系统
CN217821862U (zh) 一种vr虚拟现实多环境教学设备
CN109557673B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vr眼镜盒
CN207502828U (zh) 具有减负功能的眼部观看结构
CN204883591U (zh) 一种模拟逃生场景的虚拟现实装置
CN205964972U (zh) 一种虚拟互动游戏装置
CN211348861U (zh) 一种vr立体海绵结构
CN210924103U (zh) Vr的镜片调节装置
CN204864466U (zh) 一种用于克服交流障碍的训练虚拟系统
CN208271411U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仿真教育一体机
CN209433590U (zh) 一种英语训练装置
CN112201097A (zh) 基于vr的仿生人体模型及其使用方法
CN2789798Y (zh) 近视综合防治眼镜
CN207371097U (zh) 一种虚拟现实过山车模拟设备
CN111308713A (zh) 沉浸式虚拟临床问诊技能培训用vr头盔
CN112201094A (zh) 一种基于vr虚拟现实的线上教育系统
CN214130263U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场景的人体支撑设备
CN211905858U (zh) 虚拟现实头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