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11850U -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 Google Patents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11850U
CN217811850U CN202221963743.5U CN202221963743U CN217811850U CN 217811850 U CN217811850 U CN 217811850U CN 202221963743 U CN202221963743 U CN 202221963743U CN 217811850 U CN217811850 U CN 2178118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ttom plate
pipe
fixed block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374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晖
沈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Chemical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374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118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118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118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属于建筑排水技术的领域,其包括顶板和底板,底板四周连接有顶板,底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顶板与连接板或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腋板,腋板相对底板呈倾斜设置。本申请具有不易出现凹口周边应力集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排水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背景技术
各大项目中都会遇到局部降板的情况,局部降板就是楼板局部降低,比其他楼板板面低一定的高度,降板位置大多是卫生间。通过降板的设置,楼面板与降板之间形成凹口,凹口内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排水立管连通,从而实现同层排水。
现有技术中局部降板的凹口一般呈直角,但按国标图集22G101-1做法,卫生间荷载较重,现场反馈凹口周边会因应力集中产生板裂缝,轻则影响美观,重则卫生间易产生渗漏风险(易破坏防水层);后期修补既费钱又费力,往往不一定能够产生理想的修补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不易出现凹口周边应力集中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包括顶板和底板,所述底板四周连接有顶板,所述底板和顶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板,所述顶板与连接板或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设有腋板,所述腋板相对底板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顶板与连接板或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加腋板的做法,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有效地减少局部降板凹角处的应力集中,降低了板产生裂缝的可能性;该做法既降低了施工难度,也减少了建设成本,大大降低了后期修补的风险。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垂直于底板及顶板设置,所述腋板与连接板连接的一端呈45度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的垂直设置,增加了降板区域的空间利用率;腋板呈45度角的设置,更有效地减少凹口周边的应力集中,且相较于其他角度更美观。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连接有地漏管,所述地漏管包括直管和横管,所述直管与横管连通,所述横管内转动连接有挡板,所述横管内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挡板靠近直管的一端,所述挡板与限位件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底板、顶板及连接板形成的凹口内通常用于放置同层的排水管,放置在凹口内的排水管与建筑的排水立管连通,通过地漏管的设置,且横管与排水立管连通,在出现排水管破裂的情况时,可及时将水排至排水立管,不易出现因水堆积在凹口内造成楼面板渗水的情况;通过横管内挡板与限位件的配合,当横管内有从直管流向排水立管的水流时,挡板转动,使水流入排水立管,当横管内有从排水立管流向直管的水流时,挡板与限位件贴合,封闭管道,不易出现反水的情况。
优选的,所述横管内连接有转轴,所述挡板包括两块呈半圆形设置的转动板,两块所述转动板以转轴为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板呈直面的一端开设有轴孔,所述轴孔用于供转轴穿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被分为两块转动板,单块转动板的质量较小,在横管内有从直管流向排水立管的水流时,便于转动板的开合,不易出现横管内有水堆积的情况;两块转动板可转动至转动板与转轴垂直的直径与横管的长度方向平行,提升横管的空间利用率。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与横管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环上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相对设置于限位环的直径两端,所述固定块上开设有供转轴嵌入的放置沉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环上的固定块及固定块上放置沉孔的设置,可将转轴安装在限位环上,从而仅需要将限位环安装在横管内,便可将转动板也安装在横管内,简化安装步骤。
优选的,所述转轴垂直于直管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块上连接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位于固定块内,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靠近底板的转动板连接,所述弹性件用于驱动转动板向限位环的方向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横管内没有水流通过时,远离底板的转动板会在重力作用下与限位环贴合,靠近底板的转动板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环贴合,从而使横管密闭,不易出现反水现象。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连接有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直管上方,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过滤板上连接有凸块,所述底板上开设有供凸块滑移的滑槽,所述滑槽包括垂直段与水平段,所述垂直段远离水平段的一端延伸至底板外。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口内的水管安装完毕后通常会使用陶粒回填,通过带有过滤孔的过滤板的设置,不易出现陶粒进入直管,致使直管堵塞的情况,通过过滤板上的凸块与滑槽的垂直段及水平段的配合,使过滤板固定在底板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若干导流槽,所述导流槽从底板的顶面延伸至过滤板的顶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槽的设置,水流沿着导流槽的方向经过过滤板流入直管内,导流槽对水流有导向的作用,提升排水效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顶板与连接板或底板与连接板的连接处加腋板的做法,在不影响美观的前提下,有效地避免局部降板凹角处应力集中,降低了板产生裂缝的可能;该做法既不增加施工难度,也不增加建设成本,大大降低了后期修补的风险;
2.通过限位环上的固定块及固定块上放置沉孔的设置,可将转轴安装在限位环上,从而仅需要将限位环安装在横管内,便可将限制横管内水的流动方向的转动板也安装在横管内,简化安装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部放大图。
图4是图2中B部放大图。
图5是限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顶板;2、连接板;3、底板;31、第一沉孔;32、第二沉孔;33、放置槽;34、过滤板;341、过滤孔;35、凸块;36、滑槽;361、垂直段;362、水平段;37、导流槽;4、凹口;41、腋板;42、排水管;421、排水立管;5、地漏管;51、横管;52、直管;53、连接管;6、限位环;61、固定块;611、放置沉孔;612、弹性件;62、转轴;7、挡板;71、转动板;711、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参照图1-2,包括顶板1和底板3,底板3四周连接有顶板1,底板3和顶板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垂直于底板3及顶板1设置,底板3、顶板1及连接板2连接后形成凹口4。凹口4周边即底板3上部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和顶板1下部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均按每边50mm切角,且在切角处设有腋板41,通过腋板41的设置有效避免由于凹角处应力集中而产生的裂缝。
施工时,楼面板钢筋架设完毕后,通过一体浇筑的方式使顶板1、底板3、连接板2及腋板41成形,并形成凹口4。
参照图2,降板的设置是为了实现同层排水,将同一楼层内的所有排水管42放置在凹口4内,排水管42与建筑的排水立管421连通,这些排水管42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破裂,从而致使楼面板渗水,为了降低排水管42破裂致使水堆积在凹口4内的可能性,凹口4内连接有地漏管5,地漏管5与排水立管421连通,通过地漏管5将凹口4内的水排至排水立管421。地漏管5包括横管51、直管52和连接管53,连接管53是弯管,连接管53一端的内壁与直管52远离底板3的一端的外壁粘接,连接管53另一端的内壁与横管51靠近直管52的一端的外壁粘接。
参照图3-4,底板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直管52的第一沉孔31,直管52靠近底板3的一端的高度低于底板3的顶面设置,第一沉孔31的内径与直管52的外径相同,底板3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横管51的第二沉孔32,横管51远离直管52的一端与排水立管421连接,第二沉孔32的内径与横管51的外径相同,第一沉孔31与第二沉孔32连通,第一沉孔31与第二沉孔32的内壁上开设有用于放置连接管53的放置槽33,放置槽33的内径与连接管53的外径相同。底板3上需要进行找平,使水能够流向第一沉孔31。
参照图3,为了排出排水管42破裂后堆积在凹口4内的水,底板3上连接有过滤板34,该过滤板34呈圆形,过滤板34的外径与第一沉孔31的内径相同,过滤板34位于直管52上方,过滤板34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341。过滤板34上固定连接有凸块35,凸块35位于过滤板34外周面的端面上,凸块3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凸块35分别位于过滤板34直径的两端。
参照图3,为了将过滤板34与底板3连通,底板3上开设有供凸块35滑移的滑槽36,滑槽36包括垂直段361与水平段362,垂直段361远离水平段362的一端延伸至底板3外, 垂直段361的另一端与水平段362连通,滑槽36的尺寸与凸块35相同,当凸块35从垂直段361滑移至水平段362时,过滤板34不易从底板3内取出。
参照图3,为了更好地排水,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导流槽37,若干导流槽37沿过滤板34的外周面排列设置,导流槽37从底板3的端面延伸至过滤板34的端面,本申请实施例中导流槽37的数量为两个,导流槽37对水流有导向的作用。
凹口4内的排水管42破裂后,水向第一沉孔31方向流动,水顺着导流槽37的长度方向流向过滤板34,经过滤板34过滤后流入横管51,再从横管51流向排水立管421。
参照图4-5,为了实现单向排水,横管51内连接有限位环6,横管51的内壁与限位环6的外壁抵接,横管51与限位环6是螺纹连接的,限位环6呈环形设置且与横管51同轴,限位环6的外径与横管51的内径相同。限位环6远离直管5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1,固定块6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固定块61相对设置于限位环6的直径两端,限位环6上转动连接有转轴62,转轴62垂直于直管52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块61上开设有放置沉孔611,放置沉孔611用于供转轴62嵌入,转轴62的外径与放置沉孔611的内径相同。转轴62上转动连接有挡板7,挡板7包括两块呈半圆形设置的转动板71,两块转动板71以转轴62为轴线对称设置,转动板71呈直面的一端开设有轴孔711,轴孔711用于供转轴62穿设,轴孔711的内径与转轴62的外径相同。
参照图5,为了使转动板71在无水流通过时保持封闭状态,固定块61上固定连接有弹性件612,弹性件612一端位于固定块61内,弹性件612的另一端与靠近底板3的转动板71抵接,弹性件612用于驱动转动板71向限位环6的方向转动,且该弹性件612的弹力经过测试后,当横管51内有从直管52流向排水立管421的水流时,与弹性件612相连的转动板71会在水流的作用力下开启,并在无水流通过时与限位环6贴合,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612选用扭簧,固定块61内连接有放置轴,扭簧套设于放置轴上,扭簧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块61内,扭簧的另一端与转动板71抵接。
先将限位环6转动至横管51内,再将横管51与直管52连接,完成地漏管5的安装。横管51内有从直管52内流向排水立管421的水流时,转动板71在水流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环6的方向转动,使水流通过;当横管51内没有从直管52内流向排水立管421的水流时,远离底板3的转动板71在重力作用下与限位环6抵接,靠近底板3的转动板71在弹性件612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环6抵接;当横管51内有从排水立管421流向直管52的水流时,转动板71保持与限位环6贴合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局部降板构造的实施原理为:施工时,楼面板钢筋架设完毕后,通过一体浇筑的方式使顶板1、底板3、连接板2及腋板41成形,并形成凹口4。
凹口4内放置有排水管42,排水管42与建筑的排水立管421连接,凹口4内的排水管42破裂后,水向第一沉孔31方向流动,水顺着导流槽37的长度方向流向过滤板34,经过滤板34过滤后流入横管51,再从横管51流向排水立管421。
横管51内有从直管52内流向排水立管421的水流时,转动板71在水流的作用下向远离限位环6的方向转动,使水流通过;当横管51内没有从直管52内流向排水立管421的水流时,远离底板3的转动板71在重力作用下与限位环6抵接,靠近底板3的转动板71在弹性件612的弹力作用下与限位环6抵接;当横管51内有从排水立管421流向直管52的水流时,转动板71保持与限位环6贴合的状态。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包括顶板(1)和底板(3),所述底板(3)四周连接有顶板(1),所述底板(3)和顶板(1)之间连接有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与连接板(2)和底板(3)与连接板(2)的连接处均设有腋板(41),所述腋板(41)相对底板(3)呈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垂直于底板(3)及顶板(1)设置,所述腋板(41)与连接板(2)连接的一端呈45度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连接有地漏管(5),所述地漏管(5)包括直管(52)和横管(51),所述直管(52)与横管(51)连通,所述横管(51)内转动连接有挡板(7),所述横管(51)内连接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位于挡板(7)靠近直管(52)的一端,所述挡板(7)与限位件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51)内连接有转轴(62),所述挡板(7)包括两块呈半圆形设置的转动板(71),两块所述转动板(71)以转轴(62)为轴线对称设置,所述转动板(71)呈直面的一端的开设有轴孔(711),所述轴孔(711)用于供转轴(62)穿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环(6),所述限位环(6)与横管(51)同轴设置,所述限位环(6)上连接有固定块(61),所述固定块(61)为两个,两个所述固定块(61)相对设置于限位环(6)的直径两端,所述固定块(61)上开设有供转轴(62)嵌入的放置沉孔(6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62)垂直于直管(52)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固定块(61)上连接有弹性件(612),所述弹性件(612)的一端位于固定块(61)内,所述弹性件(612)的另一端与靠近底板(3)的转动板(71)连接,所述弹性件(612)用于驱动转动板(71)向限位环(6)的方向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连接有过滤板(34),所述过滤板(34)位于直管(52)上方,所述过滤板(34)上开设有若干过滤孔(341),所述过滤板(34)上连接有凸块(35),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供凸块(35)滑移的滑槽(36),所述滑槽(36)包括垂直段(361)与水平段(362),所述垂直段(361)远离水平段(362)的一端延伸至底板(3)外。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局部降板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3)上开设有若干导流槽(37),所述导流槽(37)从底板(3)的顶面延伸至过滤板(34)的顶面。
CN202221963743.5U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Active CN2178118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3743.5U CN217811850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3743.5U CN217811850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11850U true CN217811850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0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3743.5U Active CN217811850U (zh) 2022-07-27 2022-07-27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118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905261U (zh) 防堵塞防噪音屋顶排水系统
CN217811850U (zh) 一种局部降板构造
CN110924509A (zh) 折返式超深检查井
CN204983100U (zh) 检查井
CN112081179A (zh) 埋地式一体化箱泵的抗浮泵站
CN109506489B (zh) 一种导风型高位收水冷却塔
CN206385741U (zh) 一种用于大型建筑物的虹吸排水系统
CN206015856U (zh) 旋转流自清池集成泵站
CN206034619U (zh) 一种地埋式污水提升装置
CN211113990U (zh) 一种架管式截污管道
CN108277936A (zh) 防堵塞防噪音屋顶排水系统
CN210976044U (zh) 一种用于截污工程的壁挂式微型排水泵站
CN110043737B (zh) 一种具有渗漏水连接口的预埋型旋流接头
CN207794244U (zh) 一种市政排水管
CN204850003U (zh) 雨水沉泥检查井
CN102562153A (zh) 一种电力隧道辅助系统的设置方法
CN205712445U (zh) 一种地下车库内置式隔油沉砂装置
CN205907794U (zh) 地漏
CN212896116U (zh) 水垫塘检修排水及回充水系统
CN212295648U (zh) 可调式立管专用止水节
CN218148791U (zh) 一种初期雨水分流井
CN210600614U (zh) 一种可预埋的防反水三通装置
CN217352798U (zh) 一种适用于架空管道的检查井
CN212202049U (zh) 一种矿山竖井井壁渗水疏排水系统
CN208718036U (zh) 变电站站区排水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