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809203U -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809203U
CN217809203U CN202221697060.XU CN202221697060U CN217809203U CN 217809203 U CN217809203 U CN 217809203U CN 202221697060 U CN202221697060 U CN 202221697060U CN 217809203 U CN217809203 U CN 2178092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clone
carbide slag
air
roasting
cyclone coo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9706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庞焕军
张林进
杨占春
沈浩
王超
唐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ongshe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Zhongshe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Zhongshe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Zhongshengyu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9706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8092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8092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8092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urnace Detai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仓、悬浮焙烧炉、第一旋风分离器以及除杂装置,其中,悬浮焙烧炉被配置为对原料仓中的电石渣进行焙烧;第一旋风分离器被构造为与悬浮焙烧炉的出口连通,以进行气固分离;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被配置为在除杂装置中进行除杂。对煅烧后的成品进行选粉除杂,由于物料已经进行了分解,除杂选粉负荷得到降低,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避免了煅烧前除杂时由于有物料团聚结块问题,使更多的合格物料随杂质一起去除,导致的合格品收率降低。

Description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化工建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升级,在利用电石进行生产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电石渣,电石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可能还包含镁、铝、铁、硅等物质,属于一种可回收再利用的物质。
在对电石渣回收利用的多种途径中,就包括利用电石渣焙烧制备化工产品,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烘干煅烧前的除杂工艺,电石渣原料容易团块,且原料量远大于成品量,除杂效果差,大量原料随杂质排出,造成原料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包括:
原料仓;
悬浮焙烧炉,所述悬浮焙烧炉被配置为对原料仓中的电石渣进行焙烧;
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被构造为与所述悬浮焙烧炉的出口连通,以进行气固分离;
除杂装置,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被配置为在除杂装置中进行除杂。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杂装置为风选机,所述风选机被构造为通过风选对所述固相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成品被配置为送入成品仓进行储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风选机筛选后的成品被配置为经所述布袋除尘器中收集后送入成品仓进行储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下方,且被配置为用于输送从布袋除尘器落下的成品;
斗提机,所述斗提机被配将输送带输送过来的成品送入所述成品仓进行储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与所述布袋除尘器连通的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被配置为将布袋除尘器的烟气送入烟囱进行排放。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冷却系统,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进入所述除杂装置。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固相依次进入到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中进行冷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的气流反向依次经过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后被预热,被预热的气流被配置为送入悬浮焙烧炉作为助燃空气。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旋风冷却器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三旋风冷却器;所述固相依次经过第一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三旋风冷却器进行逐级冷却。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外部的气流反向依次经过第三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一旋风冷却器后被固相逐级预热,被预热的气流被配置为送入悬浮焙烧炉作为助燃空气。
本公开的一个有益效果在于,相比于在焙烧前对电石渣进行除杂,将除杂系统后置到煅烧后,煅烧后的固体物料量远小于原料量,降低了除杂负荷,同时,物料更松散,提高了除杂效果,且成品浪费少,提高了成品收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悬浮焙烧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破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旋风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冷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除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至图6各组件名称和附图标记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如下:
1-原料仓,2-悬浮焙烧炉,211-燃烧器,212-第一进气口,221-第二进气口,23-第一进料口,24-悬浮焙烧炉的出口,25-第二进料口,3-第一旋风分离器,4-破碎装置,5-补热炉,6-旋风预热器,7-第二旋风分离器,81-第一旋风冷却器,82-第二旋风冷却器,83-第三旋风冷却器,9-除杂装置,101-布袋除尘器,102-排风机,103-烟囱,104-传送带,105-斗提机,106-成品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在本文中,“上”、“下”、“前”、“后”、“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关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非限定这些相关部分的绝对位置。
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重要程度及顺序、以及互为存在的前提等。
在本文中,“相等”、“相同”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本公开提供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包括原料仓、悬浮焙烧炉、第一旋风分离器以及除杂装置,悬浮焙烧炉被配置为对原料仓中的电石进行焙烧,第一旋风分离器与悬浮焙烧炉的出口连通,以对悬浮焙烧炉排出的气固混合物进行气固分离。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被配置为在除杂装置中进行除杂。
由此可知,本公开的系统,对煅烧后的成品进行选粉除杂,由于物料已经进行了分解,除杂选粉负荷得到降低,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避免了煅烧前除杂时由于有物料团聚结块问题,使更多的合格物料随杂质一起去除,导致的合格品收率降低。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参考图1至图6,结合实施例详细的说明本公开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
参考图1和图2,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本公开的系统包括原料的烘干系统、预热系统、焙烧系统、冷却系统、除杂系统等。本公开的系统包括原料仓1、悬浮焙烧炉2、第一旋风分离器3。
原料仓1可以用于对电石渣进行储存,原料仓具体结构可以为本领域常见的小型、中型、大型的仓库结构,或者是由多个仓库集合而成的仓库集群,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原料仓1除了用于储存电石渣之外,还可以用于储存其他原料,对此不做限制。
悬浮焙烧炉2包括炉膛,炉膛作为焙烧电石渣的主要区域,按照炉膛的延伸方向,可以将炉膛划分为主燃烧区21以及燃尽区22,燃尽区22位于主燃烧区21的上方。主燃烧区21被配置为对来自原料仓1的电石渣进行欠氧焙烧,欠氧焙烧可以理解为通入主燃烧区21中的燃料在欠氧燃烧的情况下,产生热量对电石渣进行焙烧,欠氧燃烧指的是助燃空气不足以将燃料完全燃烧,以减少在高温环境下,氮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氮氧化物,同时在欠氧环境中还会生成大量含有HCN、OH、CH等还原性物质,以此可进一步将氮氧化物还原,进一步减少氮氧化物。
燃尽区22被配置为对经过主燃烧区21焙烧后的电石渣进行焙烧,可以理解为主燃烧区21中未被燃烧的燃料在燃尽区22被完全燃烧,在此过程中进一步增加了热量,使得经过主燃烧区21焙烧后的电石渣被进一步焙烧,以得到最终的产物。在本公开一个实施例中,电石渣经过主燃烧区和燃尽区之后,被焙烧成为氧化钙。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中主燃烧区21的欠氧燃烧已经将燃料的大部分燃烧完成,在此过程中生成的还原物质可以将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氮氧化物还原,在燃尽区22还会留存少量的燃料,仅需要少量的助燃空气即可将燃料完全燃烧,与现有技术的焙烧工艺相比,在此过程中即使还会生成少量的氮氧化物,但是通过主燃烧区21和燃尽区22的配合减少了整体过程中氮氧化物的生成,在此构造下,也使得炉温更加均匀,提高了生产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继续参见图1,炉膛的主燃烧区21包括伸入主燃烧区中的燃烧器211以及第一进气口212,燃烧器211可以向主燃烧区21通入燃料,例如燃气、煤粉等可以提供热量的燃料,燃烧器211还可以在含有助燃空气的状态下点燃通入主燃烧区21的燃料,第一进气口212被配置为将助燃空气通入到主燃烧区,为燃料提供燃烧环境,第一进气口212还可以具有调节功能,可以调节通入主燃烧区21的助燃空气的量,在本公开中第一进气口211被配置为向主燃烧区21通入不足量的助燃空气,使得通入到主燃烧区21的燃料进行欠氧燃烧。
继续参见图1,炉膛还包括与外来料管连通的第一进料口23,外来料管用来输送来自原料仓的电石渣或者是连接电石渣的预处理设备,为了使得更好的对电石渣进行焙烧,可以在对电石渣进行焙烧之前进行相应的预处理,例如,将电石渣原料打散、烘干、预热等,以提高电石渣的焙烧效果,方便制备产品。第一进料口23位于主燃烧区21的对应位置,例如,可以位于主燃烧区21中燃烧器211的上方,使得电石渣由第一进料口23进入主燃烧区21后会落在燃烧器211喷发的火焰的上方,并被烟气携带向燃尽区22的方向运动。
继续参见图1,电石渣经过主燃烧区21的焙烧后,会进入到燃尽区22,燃尽区22位于距离燃烧器预定的高度位置,燃尽区22的侧壁开设有第二进气口221,第二进气口221被配置为通入助燃空气,使得由主燃烧区21进入到燃尽区22的燃料被完全燃烧,将燃料完全燃烧进一步提高了热量,保证了电石渣的焙烧效果。
在上述过程中,参见图1,主燃烧区21燃烧产生的烟气向上喷腾,以烟气带动由第一进料口23进入到主燃烧区21的电石渣向上运动;燃尽区22进一步通入助燃空气,焙烧经主燃烧区21焙烧的电石渣的同时,产生烟气会进一步带动焙烧后产生的固相向上运动,最后由悬浮焙烧炉2的出口24将焙烧产生固相随烟气一起排出。
继续参见图1,第一旋风分离器3与悬浮焙烧炉2的出口连通,由悬浮焙烧炉2焙烧产生的固相与烟气共同进入第一旋风分离器3,第一旋风分离器3会进行气固分离,以分离出固相,方便进行下一步处理。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分离出的固相被配置为以比例可调的方式送入悬浮焙烧炉2中进行重复焙烧,以及送入冷却系统进行冷却,以形成活性氧化钙,或者形成过烧氧化钙。
详细地,参见图1,在悬浮焙烧炉2的侧壁还开设由第二进料口25,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固相出口端具有两条管道,其中一条为与第二进料口25连通,以将分离出的固相送入到悬浮焙烧炉2中进行重复焙烧,另一条与冷却系统连通,以将分离出的固相送入到冷却系统中进行冷却。可通过一调节装置来调节固相进入悬浮焙烧炉2中进行重复焙烧,以及进入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的比例。该调节装置例如可以是调节阀,该调节阀可以将分离出的部分固相送入悬浮焙烧炉2中进行重复焙烧,部分固相进入冷却系统进行冷却,由此可得到过烧产品,即过烧氧化钙。
通过调节阀可以控制物料进入悬浮焙烧炉2的比例,从而达到调节物料循环倍率的目的。通过调节合适的物料循环倍率,由此可控制本公开的电石渣焙烧系统来制成过烧氧化钙。
在本公开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出的固相也可以不送入悬浮焙烧炉2进行过烧,而是全部送入冷却系统中进行冷却。当需要焙烧电石渣生成活性石灰时,从悬浮焙烧炉2出来的混合物料经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后,全部送入冷却系统进行冷却,该成品则为活性石灰。当需要焙烧电石渣生成过烧石灰时,从悬浮焙烧炉2出来的混合物料经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后,部分物料送入悬浮焙烧炉2进行重复焙烧,循环的次数可以根据具体参数而定,只要满足可以生成过烧石灰即可,从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的过烧石灰则进入到冷却系统进行冷却。
本公开的系统,在不增加炉体长度的前提下,通过悬浮焙烧炉2可以制成活性石灰或者过烧石灰,由此提高了焙烧产品的多样性。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生产质量,在对电石渣进行焙烧之前,还需要对电石渣进行相应的处理,参见图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原料仓1与悬浮焙烧炉2之间设置的破碎装置4和补热炉5。破碎装置4与原料仓1连接,且被配置为将来自原料仓1的电石渣进行破碎;补热炉5与破碎装置4连接,补热炉5被配置为以功率可调的方式向破碎装置4供热,以对破碎装置4中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干燥。由此,悬浮焙烧炉2被配置为对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焙烧,并且将焙烧后产生的烟气通入破碎装置4中,对破碎装置4中的电石渣进行干燥。
在这种配置下,当电石渣含水量发生变化时,可以不对悬浮焙烧炉2的燃料和空气量进行调节,而只调节补热炉,可以保持焙烧炉工况的稳定,提高生产稳定性和产品品质。
详细地,参见图2,破碎装置4可以通过输送装置与原料仓1连接,输送装置还可以具有计量功能,用于计量进入破碎装置4的电石渣,例如输送装置可以是计量皮带。还可以是,通过运输设备将原料仓1中的电石渣送入破碎装置4,实现将电石渣由原料仓1转移到破碎装置4中的方式有多种,对此不做限制。
破碎装置4具有将电石渣由粘结料块破碎成粉体小颗粒的功能,可以将电石渣由粘结料块通过捶打、碾压等形式转变为粉体小颗粒,以方便对电石渣进行焙烧;破碎装置4还同时具备干燥功能,破碎装置4将电石渣破碎过程中,可以导入外部热烟气,对电石渣进行干燥加热,以此达到烘干以及预热的效果,方便后续对电石渣进行处理。例如,破碎装置4可以是烘干破碎机,在对电石渣进行破碎的同时,还可以将破碎后的电石渣烘干。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破碎装置4的外部热空气或者热烟气的来源可以是由补热炉5和悬浮焙烧炉2共同供给。补热炉5可以是热风炉,热风炉可以将通过燃烧产生热风,由热风炉吹出的热风可以与悬浮焙烧炉2焙烧后产生的烟气汇合后通入破碎装置4,以对破碎装置4中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干燥。
详细的,参见图2,来自补热炉5的气体管道和来自悬浮焙烧炉2的气体管道汇合,共同进入到破碎装置4的进气管道,由此实现共同对破碎装置4中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干燥。
对于电石渣的烘干与电石渣本身的湿度有关,本领域技术人员悉知,电石渣的湿度越小,则所需的热量越少;电石渣的湿度越大,则所述的热量越多。
为此,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电石渣的湿度小于阈值的情况下,可以仅通过悬浮焙烧炉2焙烧后产生的烟气对电石渣进行干燥。也就是说,当电石渣的湿度过小时,可以仅通过悬浮焙烧炉2焙烧后产生的烟气来进行干燥,而不需要开启补热炉5。
在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在电石渣的湿度大于阈值的情况下,通过悬浮焙烧炉2焙烧后产生的烟气及补热炉5进行干燥,在高于阈值时,仅通过来自悬浮焙烧炉2的烟气已经无法将破碎的电石渣完全烘干,因此,需要结合补热炉5中的热风,共同对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干燥。
本公开的系统中,当破碎装置4中电石渣的湿度较大时,可通过悬浮焙烧炉2中的烟气和补热炉5对电石渣进行共同烘干。另外,补热炉5的功率是可调的,可以在不改变悬浮焙烧炉2对破碎装置4的烟气通入量的情况下,仅通过调整补热炉5的功率,就可以满足对不同湿度电石渣的处理,进一步维持了悬浮焙烧炉2所需燃料和空气量的稳定。
参见图2,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来自悬浮焙烧炉2的烟气具体由第一旋风分离器3提供,第一旋风分离器3与悬浮焙烧炉2的出口连通,悬浮焙烧炉2会将焙烧后的固相和烟气共同排入到第一旋风分离器3中,第一旋风分离器2进行气固分离之后,分离出的烟气具有很高的温度,并且会由第一旋风分离器2上方的出气口排出,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出气口通过气体管道与破碎装置4的进气管道连通,以此使得第一旋风分离器3排出的烟气进入到破碎装置4中,以对破碎装置4中的电石渣进行干燥。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还包括预热系统,预热系统包括旋风预热器6,被破碎装置4破碎后的电石渣被配置为经过旋风预热器6预热后,进入到悬浮焙烧炉2中进行焙烧,在悬浮焙烧炉2对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焙烧之前需要对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预热。
详细的,旋风预热器6可以将来自外部热源的热量转移到进入旋风预热器6的破碎后的电石渣上,以此达到对破碎后的电石渣进行预热的目的。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出气口与旋风预热器6的进气口通过气体管道连通,从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出的烟气被配置为通过旋风预热器6,以对位于旋风预热器6中的电石渣进行预热。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2,旋风预热器6的出气口通过气体通道与破碎装置4的进气通道连通,从旋风预热器6出来的烟气对电石渣进行预热后,温度可以降低至适应于用来烘干破碎装置4中的电石渣。即,从旋风预热器6出来的烟气被配置为进入破碎装置4中,以对破碎装置4中的电石渣进行干燥。同样的,电石渣在破碎装置4中进行干燥后,进入到旋风预热器6中进行预热,以提高电石渣的预热温度,直至其符合进入悬浮焙烧炉6中的温度。
旋风预热器6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以逐渐对进入到悬浮焙烧炉6之前的电石渣进行逐级预热,直至达到其进入悬浮焙烧炉6的标准。同样的,第一旋风分离器3分离出的烟气可以经过这些旋风预热器6逐级的降温,直至达到其进入破碎装置4的标准,从本公开在此对旋风预热器6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
在上述两例实施例中,参见图2,烟气由第一旋风分离器3依次进入旋风分离器6和破碎装置4,分别对旋风分离器6中的电石渣进行预热、对破碎装置4中破碎的电石渣进行干燥,烟气为来自悬浮焙烧炉2焙烧后产生的高温烟气,而且旋风预热器6的外部热量完全由高温烟气提供。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旋风分离器7,第二旋风分离器7连接在破碎装置4与旋风预热器6之间,破碎装置4中破碎后的电石渣和烟气以气固混合物的形式被送入到第二旋风分离器7中,第二旋风分离器7将气固混合物进行气固分离,分离后的固相被通入到旋风预热器6中进行预热,分离后的烟气被配置为从第二旋风分离器7的出气口排出到布袋除尘器8中进行收集。
布袋除尘器具有进气口、滤芯以及出气口,将烟气通入布袋除尘器后,可以通过滤芯将烟气中悬浮的杂质进行过滤和收集,过滤后的烟气可以通过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排出。
详细地,分离后的固相中大部分为破碎后的电石渣,通过第二旋风分离器7可以将气固混合物中破碎的电石渣分离出来;分离后的烟气中的固体杂质通过布袋除尘器进行收集,可以避免直接排放从而污染环境。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3,第二旋风分离器7与布袋除尘器101连通,还包括与布袋除尘器连通的排风机102,排风机102被配置为将布袋除尘器101中的烟气送入烟囱103进行排放。
详细地,排风机102的进气口与布袋除尘器101的出气口连接,排风机102在工作状态下通过进气口向布袋除尘器101的出气口提供负压,可以理解为排风机102将布袋除尘器101中过滤后的烟气抽出,排风机102的出气口与烟囱103连通,将过滤后的烟气鼓出烟囱103,以达到排放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悬浮焙烧炉2对电石渣的焙烧过程,以及在焙烧之前对电石渣的处理过程已经进行了详尽的说明,由悬浮焙烧炉2进入冷却系统中的固相即为焙烧后的产物,下面将结合本公开的结构及实施例对焙烧后的产物的冷却、除杂、收集过程进行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4,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例如可以为三级旋风冷却器,包括第一旋风冷却器81、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三旋风冷却器83,焙烧后的产物会依次经过第一旋风冷却器81、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三旋风冷却器83,最终降低为要求的温度。
需要说明的是,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除了被配置为对焙烧后的产物进行逐级冷却之外,还被配置为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热气流通入到悬浮焙烧炉,一方面热气流有助于提高温度,另一方面无需再对悬浮焙烧炉2加设补气装置,减小了占用的空间。
详细地,旋风冷却器的原理为通过吸入外部空气,使得外部空气与进入旋风冷却器中焙烧后的产物进行热交换,以此来降低焙烧后的产物的温度。
在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外部空气与高温状态下的固相发生了热交换,外部空气经过旋风冷却器之后,与固相交换热量,被加热后的外部空气进入到悬浮焙烧炉中,作为助燃空气辅助燃料进行燃烧。
更为详细的,参见图4,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出料口与第一旋风冷却器81的进料口连通,第一旋风冷却器81、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三旋风冷却器83的出料口与进料口依次通过管道连通,以使得来自第一旋风分离器3的固相可以依次通过第一旋风冷却器81、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三旋风冷却器83,并且在第三旋风冷却器83中被冷却为适合的温度,用于后续处理。
参见图4,外部气流反向经过三级冷却器,最终进入到悬浮焙烧炉2中作为助燃空气,也即,第三旋风冷却器83、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一旋风冷却器81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依次通过气体管道连通,外部气流会依次经过第三旋风冷却器83、第二旋风冷却器82、第一旋风冷却器81,以达到对固相冷却的目的。
详细地,参见图4,第一旋风冷却器81的出气口与悬浮焙烧炉2的第一进气口212连通,向悬浮焙烧炉2的主燃烧区21提供助燃空气;第二旋风冷却器82的包括两个出气口,其中一个出气口与第一旋风冷却器81的进气口连通,另一个出气口与悬浮焙烧炉2的第二进气口221连通,由此,向悬浮焙烧炉2的燃尽区22提供助燃空气,使得悬浮焙烧炉2中的燃料被完全燃烧。
由此可知,外部气流反向依次经过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后被预热,被预热的气流至少部分通过主燃烧区21,以在主燃烧区21对来自原料仓的电石渣进行欠氧焙烧;被预热后的气流至少部分通入燃尽区22,以使得燃尽区22对欠氧燃烧后的电石渣进行焙烧。通过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向悬浮焙烧炉2提供助燃空气,助燃空气在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中已经进行了预热,以使得助燃空气可以向悬浮焙烧炉2提供一部分热量,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还包括除杂装置9,除杂装置9与第三旋风冷却器83的出料口连通,且被配置为对旋风冷却器83冷却后的固相进行除杂。
详细地,参见图5,除杂装置9为风选机,风选机被构造为通过风选对固相进行筛选,并且将筛选后的固相吹入布袋除尘器101中,布袋除尘器101会将风选后的固相过滤收集,并且将收集的固相通过输送装置输送至成品仓,进行储存。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带104和斗提机105,输送带104位于布袋除尘器101的下方,布袋除尘器101收集的固相会通过下方的排料口排出,输送带104会承载从布袋除尘器101落下的固相,并且将固相输送至斗提机105;斗提机105被配置为将输送带104输送过来的固相送入成品仓106中进行储存。
当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收集后的固相转移到成品仓中进行储存,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5,还包括与布袋除尘器101连通的排风机102,排风机102被配置为将布袋除尘器101中的烟气送入烟囱103进行排放。
详细的,在固相进入除杂装置9时,还会伴随一些烟气,布袋除尘器101可以将固相过滤收集之外,还可以将烟气分离并排出,排出的烟气通过排风机102排入到烟囱103中进行排放。
在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见图6,原料仓1、破碎装置4、旋风预热器6、悬浮焙烧炉2、冷却系统、除杂装置9依次连通,由此来实现通过电石渣制备固相,因此,电石渣会依次经过破碎、预热、焙烧、冷却、除杂,最终得到满足要求的固相产品,固相产品可以为通过电石渣制备的活性氧化钙、过烧氧化钙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所有装置的连接关系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连接关系、构造以及功能均相同,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说明完全可以推断出来在本实施例中各个装置的作用。
本公开的系统,对煅烧后的成品进行选粉除杂,由于物料已经进行了分解,除杂选粉负荷得到降低,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同时,避免了煅烧前除杂时由于有物料团聚结块问题,使更多的合格物料随杂质一起去除,导致的合格品收率降低。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本公开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料仓;
悬浮焙烧炉,所述悬浮焙烧炉被配置为对原料仓中的电石渣进行焙烧;
第一旋风分离器,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被构造为与所述悬浮焙烧炉的出口连通,以进行气固分离;
除杂装置,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被配置为在除杂装置中进行除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杂装置为风选机,所述风选机被构造为通过风选对所述固相进行筛选,筛选后的成品被配置为送入成品仓进行储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布袋除尘器,所述风选机筛选后的成品被配置为经所述布袋除尘器中收集后送入成品仓进行储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输送带,所述输送带位于所述布袋除尘器的下方,且被配置为用于输送从布袋除尘器落下的成品;
斗提机,所述斗提机被配将输送带输送过来的成品送入所述成品仓进行储存。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布袋除尘器连通的排风机,所述排风机被配置为将布袋除尘器的烟气送入烟囱进行排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系统,经第一旋风分离器分离的固相经过冷却系统冷却后进入所述除杂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从所述第一旋风分离器出来的固相依次进入到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中进行冷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级所述旋风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悬浮焙烧炉的进气口连通,外部的气流反向依次经过至少一级的旋风冷却器后被预热,被预热的气流被配置为送入悬浮焙烧炉作为助燃空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风冷却器包括依次连通的第一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三旋风冷却器;所述固相依次经过第一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三旋风冷却器进行逐级冷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一旋风冷却器的出气口和进气口依次通过气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旋风冷却器的出气口与所述悬浮焙烧炉的第一进气口连通,外部的气流反向依次经过第三旋风冷却器、第二旋风冷却器、第一旋风冷却器后被固相逐级预热,被预热的气流被配置为送入悬浮焙烧炉作为助燃空气。
CN202221697060.XU 2022-07-01 2022-07-01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Active CN2178092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060.XU CN217809203U (zh) 2022-07-01 2022-07-01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97060.XU CN217809203U (zh) 2022-07-01 2022-07-01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809203U true CN21780920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60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97060.XU Active CN217809203U (zh) 2022-07-01 2022-07-01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8092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120645A (en) System for handling high sulfur materials
US4569831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calcining gypsum
CN203529952U (zh) 一种结晶氯化铝焙烧系统
DK152578B (da) Fremgangsmaade til fremstilling af portlandcement
CN107226627A (zh) 一种活性粉石灰二级悬浮煅烧装置
US4047884A (en) Mean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cement raw materials containing fuel of high volatile content
CN101870897A (zh) 一种褐煤的过热蒸汽强化循环分级粉碎提质工艺及其系统
US3986819A (en) Grate preheater kiln system
US3313534A (en) Method and furnace for heat treating minerals
CN114134316A (zh) 石煤钒矿粗细分级氧化焙烧提钒系统及氧化焙烧的方法
CN115111918A (zh) 电石渣悬浮焙烧系统
CN108585555B (zh) 一种工业化粉体熟料匀质煅烧制备设备及制备方法
CN208223178U (zh) 一种单一氧化稀土悬浮焙烧装置
CN217809203U (zh) 电石渣焙烧处理系统
JPS6325250A (ja) 微粉材の焙焼装置
CN217764490U (zh) 电石渣焙烧烘干系统
CN209669074U (zh) 一种粉状石灰制备系统
CN107285651A (zh) 一种活性粉石灰悬浮煅烧装置
CN111302673A (zh) 一种高温煅烧氧化镁装置及其煅烧方法
CN109809717A (zh) 一种粉状石灰制备系统
CN208218697U (zh) 一种高活性MgO焙烧专用装置
CN108483950A (zh) 一种高活性MgO焙烧工艺及其专用装置
CN212356568U (zh) 一种氢氧化铝焙烧系统
CN115340304A (zh) 一种五级悬浮预热窑外分解生产轻烧氧化镁的装置及方法
WO2020134535A1 (zh) 双热源旋流闪速煅烧系统及双热源旋流闪速煅烧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