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把立管,特别是涉及一种把立管锁紧装置内用于驱动把立管锁紧或解锁的驱动结构。
背景技术
把立管包括供手持的把横管和设置于把横管中部用以连接前叉立管的把竖管。传统把竖管与前叉立管固定连接,而随着自行车技术的发展并满足各类人群的使用需要,越来越多的把立管采用了可装拆和调节式的结构。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13147986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把立管锁紧装置,如图1所示,其把竖管101一端插入前叉立管内并连接斜螺母102,另一端安装带有端盖孔131的端盖103,螺杆104穿过端盖孔且末端与斜螺母螺接,螺杆头抵于端盖外侧,而螺杆位于端盖内侧处还设有卡簧105;通过螺杆带动斜螺母与把竖管末端相抵而产生压迫力,从而令两者错位并与前叉立管锁紧,当需要解锁时,螺杆反向转动直至卡簧与端盖相抵,此后,螺杆继续转动时即可带动斜螺母脱离把竖管末端,从而解锁。该种把立管锁紧装置能够方便、有效地实现把立管的锁紧和解锁,但卡簧的安装操作较为困难且受力强度较低,把立管解锁时较为容易脱落,且为了卡簧的安装,螺杆上还需要在相应位置开设卡簧的安装槽,但这样会降低螺杆的强度和安全性,甚至影响自行车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卡簧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以提高产品结构强度和受力强度,从而提高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包括把竖管,把竖管的其中一端处设有涨紧块,另有驱动涨紧块指向或背向把竖管端部移动的驱动杆,驱动杆设置于把竖管内且其中一端为连接端并与涨紧块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并受阻于把竖管内,把竖管背向涨紧块的一端设有连通至驱动端的驱动孔。
进一步地,涨紧块上设有螺孔,驱动杆为螺杆,螺杆头设置于把竖管内。
进一步地,把竖管背向涨紧块的一端装有端盖,驱动孔设置于端盖上。
进一步地,端盖的内侧设有限位台阶,驱动杆的驱动端设置于限位台阶内。
进一步地,驱动杆的驱动端背向涨紧块的一侧开有驱动槽,端盖上的驱动孔指向驱动槽设置。
进一步地,把竖管沿轴向开有供驱动杆穿过的轴孔,把竖管的外侧端设有与轴孔连通的内螺纹孔,内螺纹孔底部开有朝涨紧块方向凹陷的凹台,凹台内放置有垫片,端盖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把竖管螺接,驱动杆的驱动端与垫片或端盖相抵以带动涨紧块朝向或背向把竖管移动。
进一步地,把竖管的端部倾斜设置,涨紧块为斜螺母,斜螺母与把竖管相邻的一侧为斜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螺杆的螺杆头设置于把竖管内并与端盖的内侧相邻,当需要锁紧把竖管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螺丝刀、扳手等驱动螺杆转动的工具,从驱动孔插入并驱动螺杆转动,螺杆的螺杆头抵于垫片上无法沿轴向移动,从而带动涨紧块朝向把竖管移动,直至涨紧块与把竖管端部相互压紧并与前叉立管内壁压紧而实现锁紧;当需要解锁时,同样将工具末端穿过驱动孔驱动螺杆进行反向转动,螺杆头将与端盖的内侧相抵而无法退出,从而带动涨紧块背向把竖管移动,直至与把竖管端部脱离而解除锁紧。该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结构简单但连接强度、受力强度都较高,且工作稳定性强、操作方便,并能够有效有效提高螺杆的结构强度,并降低整体安装难度,以及避免因卡簧脱落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也可以使把竖管包括连接把横管的竖管上段,和设置于前叉立管内的竖管下段,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的其中一端相邻设置并通过连接件可装拆地连接,驱动杆的连接端穿过连接件和竖管下段与涨紧块连接,驱动杆的驱动端设置于竖管上段另一端内且竖管上段的该端部封闭设置并开有驱动孔,或竖管上段的端部设有一体化设置的阻挡驱动杆的挡件;所述的连接件为螺纹管,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分别与螺纹管螺接。由此使把竖管的连接端隐藏于前叉立管内,既可以避免非专业人员对锁紧装置进行错误操作,又可以使得把竖管一体化的上端具备更好的美观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把立管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一,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包括把竖管1,把竖管的其中一端处设有涨紧块2,另有驱动涨紧块指向或背向把竖管端部移动的驱动杆3,驱动杆设置于把竖管内且其中一端为连接端并与涨紧块连接,驱动杆的另一端为驱动端并受阻于把竖管内,把竖管背向涨紧块的一端设有连通至驱动端的驱动孔4。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涨紧块2上设有螺孔,驱动杆3为螺杆,螺杆头31设置于把竖管1内。另外,把竖管1背向涨紧块2的一端装有端盖5,驱动孔4设置于端盖上。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把竖管中空设置且两端开口,其下端插入自行车的前叉立管内,前叉立管内与把竖管端部相邻处还设有涨紧块,而把竖管的另一端连接有端盖,螺杆则设置于把竖管内,且螺杆的下端穿过把竖管与涨紧块的螺孔螺接,螺杆上端的螺杆头则设置于端盖内侧,同时,端盖上还设有驱动孔,操作人员可以将螺丝刀、扳手等驱动螺杆转动的工具,从驱动孔插入并驱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涨紧块朝向把竖管移动,直至涨紧块与把竖管端部相互压紧并与前叉立管内壁压紧而实现锁紧;当需要解锁时,同样将工具末端穿过驱动孔驱动螺杆进行反向转动,且转动过程中,因螺杆头与端盖内侧相抵而无法退出,将直接带动涨紧块背向把竖管移动,直至与把竖管端部脱离而解除锁紧。该种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利用螺杆的螺杆头与端盖相互作用即可带动涨紧块解锁,且两者之间的受力强度高,工作稳定性强,同时还无需螺杆退出一定距离后才能驱动涨紧块移动,极大地提高了操作效率;另外,螺杆上无需安装卡簧,也无需开设安装卡簧的安装槽,可以有效有效提高螺杆的结构强度,并降低整体安装难度,以及避免因卡簧脱落而带来的不良影响,提高自行车使用的安全性。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端盖5的内侧设有限位台阶51,驱动杆3的驱动端设置于限位台阶内;且驱动杆3的驱动端背向涨紧块2的一侧开有驱动槽,如螺杆头上的一字槽、十字槽、内六角槽等,端盖5上的驱动孔4指向驱动槽设置。利用限位台阶对螺杆头进行限位,可以避免螺杆在把竖管内沿径向移动而造成错位,导致操作人员无法将螺丝刀等工具的末端与螺杆头的驱动槽对准,同时也使得驱动孔可以更准确的与螺杆头的驱动槽对准,以便螺杆转动的操作。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把竖管1沿轴向开有供驱动杆3穿过的轴孔11,把竖管的外侧端设有与轴孔连通的内螺纹孔12,内螺纹孔底部开有朝涨紧块2方向凹陷的凹台13,凹台内放置有垫片6,端盖5上设有外螺纹并与把竖管螺接,驱动杆的驱动端与垫片或端盖相抵以带动涨紧块朝向或背向把竖管移动;螺杆的螺杆头锁紧时压住垫片,迫使涨紧块锁紧,打开时在限位台阶内与端盖抵紧,以驱动涨紧块脱开,该种结构紧凑,美观性高,且可有效提高零件之间的连接强度,以及提高操作方便性。
所述的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把竖管1的端部倾斜设置,涨紧块2为斜螺母,斜螺母与把竖管相邻的一侧为斜面,通过两个斜面的设置使把竖管和涨紧块相对压迫时产生相对错位,从而使斜螺母和把竖管的外壁面与前叉立管的内壁相互压紧而实现锁紧,其操作简单且工作稳定。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
一种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把竖管1包括连接把横管的竖管上段,和设置于前叉立管内的竖管下段,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的其中一端相邻设置并通过连接件7可装拆地连接,驱动杆3的连接端穿过连接件和竖管下段与涨紧块2连接,驱动杆的驱动端设置于竖管上段另一端内且竖管上段的该端部封闭设置并开有驱动孔4,或竖管上段的端部设有一体化设置的阻挡驱动杆的挡件;所述的连接件7为螺纹管,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分别与螺纹管螺接;其余与实施例一相同。
该种把立管锁紧装置驱动结构,将把竖管设置为分体式的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它们的相邻端设有反向的内螺纹,并通过内螺纹与螺纹管的外螺纹连接,使竖管上段和竖管下段连接为一体,且连接端隐藏于前叉立管内,既可以避免非专业人员对锁紧装置进行错误操作,又可以使得把竖管一体化的上端具备更好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