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7763U - 一种除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除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7763U
CN217797763U CN202220235186.9U CN202220235186U CN217797763U CN 217797763 U CN217797763 U CN 217797763U CN 202220235186 U CN202220235186 U CN 202220235186U CN 217797763 U CN217797763 U CN 2177977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ve pressure
negative pressure
air
dust removing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235186.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荣锦
郑魁明
毛齐宁
冯亮
吴九江
张晓东
唐洁
刘鑫
罗品申
陈立
蹇城城
吴鑫鑫
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ongqing BOE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235186.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77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77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77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有正压腔和负压腔,所述壳体开设与所述正压腔连通的正压吹气口和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负压吸气口。上述除尘装置,正压腔为正压吹气口提供正压,进而通过正压吹气口破坏待除尘表面空气层,将非粘性颗粒等异物从待除尘表面吹起脱离悬浮在空中;负压腔为负压吸气口提供负压,进而通过负压吸气口将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等异物吸入,实现了吹气与吸气同步进行,达到为待除尘表面除尘的目的,确保了异物的有效清洁,不仅有效降低了LCM贴合时的异物不良率,还大大地降低了破片、PS Mura等不良,降低了资材损失和人力成本,提高了除尘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除尘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液晶显示器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显示效果的追求不断提升,利用光学胶(OCA)全贴合成为液晶显示器模块(LCM)显示必不可少的工艺。然而在OCA全贴合中,异物不良是导致OCA 全贴合工艺的第一大原因。一般地,OCA贴合中总不良率在2%左右,其中异物不良占比1%,占总不良的50%~60%。异物不良的来源主要有三大类:LCM带入、设备磨损以及人员带入,经调研测试发现LCM带入异常占异物总量70%,不仅严重影响贴合品质,而且会导致产品报废,造成物料损失及人力损失,不利用生产线的精益运营。如何对LCM进行除尘是解决异物不良的主要手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的LCM贴合过程中由于LCM带来的表面异物导致的异物不良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除尘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清洁头,所述清洁头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有正压腔和负压腔,所述壳体开设与所述正压腔连通的正压吹气口和与所述负压腔连通的负压吸气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气口与所述正压吹气口并列或交错设置地设置在所述壳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气口绕设在所述正压吹气口的四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负压吸气口呈环状绕设在所述正压吹气口的四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
空气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正压腔和所述负压腔连通,利用负压将气体引入所述正压腔以控制所述正压腔的正压压力和利用负压将气体从所述负压腔引出以控制所述负压腔的负压压力;
净化系统,设置在所述空气循环系统中,用于净化从所述负压腔引出的气体和净化向所述正压腔引入的气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设有补气孔,所述补气孔通过所述空气循环系统与所述正压腔连通。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
伺服夹具系统,与所述壳体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正压吹气口和所述负压吸气口相对于待除尘表面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内设有正压流道,所述正压流道连通所述正压腔和所述正压吹气口。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压流道的截面从所述正压腔向所述正压吹气口逐渐缩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正压吹气口的孔宽度为30mm~35mm;所述负压吸气口的宽度为20 mm~30mm。
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上述除尘装置,正压腔为正压吹气口提供正压,进而通过正压吹气口破坏待除尘表面空气层,将非粘性颗粒等异物从待除尘表面吹起脱离悬浮在空中;负压腔为负压吸气口提供负压,进而通过负压吸气口将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等异物吸入,实现了吹气与吸气同步进行,达到为待除尘表面除尘的目的,确保了异物的有效清洁,不仅有效降低了LCM贴合时的异物不良率,还大大地降低了破片、PS(液晶面板周边柱状隔垫物,Post Spacer)Mura(由于异物或受力不均则液晶面板周边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现象)等不良,降低了资材损失和人力成本,提高了除尘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除尘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3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4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的仰视图;
图5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的右视图;
图6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在除尘过程中的气体流向图;
图7示出了图1中除尘装置的FLUENT软件模拟气流分布图;
附图标记:
100、清洁头;110、壳体;111、正压吹气口;112负压吸气口;113、安装孔位;114、正压流道;120、正压腔;121、正压腔连接管口;130、负压腔;131、负压腔连接管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下面结合附图并参考具体实施例描述本申请:
如图1至图5所示,本申请提出的一实施例的除尘装置,该除尘装置包括清洁头100,清洁头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有正压腔120和负压腔130,壳体110开设与正压腔120连通的正压吹气口111和与负压腔130连通的负压吸气口。
上述除尘装置,正压腔120为正压吹气口111提供正压,进而通过正压吹气口111破坏待除尘表面空气层,将非粘性颗粒等异物从待除尘表面吹起脱离悬浮在空中;负压腔130为负压吸气口提供负压,进而通过负压吸气口将悬浮在空中的颗粒等异物吸入,实现了吹气与吸气同步进行,达到为待除尘表面除尘的目的,确保了异物的有效清洁,不仅有效降低了LCM贴合时的异物不良率,还大大地降低了破片、PS(液晶面板周边柱状隔垫物,PostSpacer)Mura (由于异物或受力不均则液晶面板周边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现象)等不良,降低了资材损失和人力成本,提高了除尘效果。
传统的存在采用人员擦拭清洁或风刀清洁进行除尘的方式,人员擦拭清洁或风刀清洁虽然一定程度能清除部分异物,但是人员擦拭清洁往往由于人员主观性导致清洁效果不稳定,还容易因为受力不均,脱泡后易导致破片、PS(液晶面板周边柱状隔垫物,PostSpacer)Mura(由于异物或受力不均则液晶面板周边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现象)、Tape、发黄等功能性不良;风刀清洁方式只是使LCM表面的异物与LCM表面分离,并不能将异物及时有效地排出设备,导致设备大环境异物超标,对LCM的除尘不彻底,并且清洁强度若,传递能量少,只能清洁表面异物,针对LCM边缘毛丝异物清洁效果不佳。
相比于人员擦拭清洁的除尘方式,本申请的除尘装置不存在由于主观性导致清洁效果不稳定的缺陷,大大提高了除尘效果和除尘稳定性;同时,除尘装置不与LCM表面直接接触,对LCM表面的作用力小,不会产生由于受力不均引起的脱泡后易导致破片、PS(液晶面板周边柱状隔垫物,Post Spacer)Mura(由于异物或受力不均则液晶面板周边厚度不均匀,容易引起的显示亮度不均匀的现象)、Tape、发黄等功能性不良。进一步地,本申请的除尘装置相对于人员擦拭清洁的除尘方式,每条生产线可以减少LCM擦拭岗人员两人,即每条生产线每年可以节约人力成本约15万元。
相比于风刀清洁的除尘方式,本申请的除尘装置不仅使颗粒等异物从LCM表面脱离,还及时将脱离的颗粒等异物吸走以避免换洗净异物超标引起的二次污染;同时,本申请的除尘装置还能对LCM边缘毛丝异物进行有效清洁,提高了除尘效果。
本申请中,除尘装置至少包括一个清洁头100。即除尘装置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清洁头 100。当清洁头100为多个时,多个清洁头100可以依次排列形成清洁头100组对待除尘表面进行除尘操作,多个清洁头100并列设置的方式可以增大同步除尘的面积,提高除尘效率。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负压吸气口与正压吹气口111并列或交错设置地设置在清洁头 100上。
在该实施例方式中,当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分别一个时,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可以并列设置,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除尘时,正压吹气口111通过正压吹气将LCM表面的颗粒异物吹起后,负压吸气口通过负压作用将悬浮的颗粒异物吸入。即使负压吸气口与正压吹气口111存在一定的距离,通过负压吸气口的负压吸附作用和正压吹气口111的正压吹气作用,会在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之间形成一定的气体流动,将颗粒异物带入负压吸气口中。
在该实施方式中,当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分别为多个时,负压吸气口和正压吹气口111可以并列设置、也可以交错的设置。例如,可以是一列负压吸气口、一列正压吹气口 111、一列负压吸气口的排列方式,也可以是一个正压吹气口111、一个负压吸气口交错排列的方式,还可以是正压吹气口111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一个负压吸气口、负压吸气口的前后左右分别设置一个正压吹气口111的排列方式。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负压吸气口绕设在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在该实施方式中,正压吸气口可以为一个,负压吸气口为多个。多个负压吸气口绕设在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在除尘装置工作时,负压吸气口的设置位置使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形成负压环境,当正压吹气口111将LCM表面的颗粒等异物吹起悬浮后,在四周负压环境的作用下被吸入负压吸气口中,达到即刻清除悬浮的颗粒异物的目的。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负压吸气口呈环状绕设在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如图4所示,在该实施例中,正压吹气口111呈矩形地设置在壳体110上,相应地,负压吸气口呈矩形环状地设置在正压吹气口111的周围。正压吹气口111向待除尘的LCM表面吹气时,LCM表面空气层破坏分离非粘性颗粒等异物,使其悬浮于空中,与此同时,位于正压吹气口111四周的负压吸气口将悬浮的非粘性颗粒等异物,及时对非粘性颗粒等异物进行清除,即避免其再次沉降在LCM表面,又避免其逸散到环境中导致的设备大环境异物超标。在该实施例中,由于负压吸气口呈环状绕设在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因此能够吸附非粘性颗粒等异物从而完全避免被正压吹气口111吹气的非粘性颗粒等异物逸散到周围环境中。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除尘装置还包括空气循环系统(图中未示出)和净化系统(图中未示出)。其中,空气循环系统分别与正压腔120和负压腔130连通,利用负压将气体引入正压腔120以控制正压腔120的正压压力和利用负压将气体从负压腔130引出以控制负压腔130的负压压力。可选的,在壳体110上设有与正压腔120连通的正压腔连接管口121,正压腔连接管口121再通过管道与空气循环系统连通,从而实现空气循环系统与正压腔120的连通;在壳体110上设有与负压腔130连通的负压腔连接管口131,负压腔连接管口131再通过管道与空气循环系统连通,从而实现空气循环系统与负压腔130的连通。净化系统设置在空气循环系统中,用于净化从负压腔130引出的气体和净化向正压腔120引入的气体。
在该实施例中,除尘装置工作时,空气循环系统开始运作产生负压从负压腔130内引出气体,从而使负压腔130内产生负压;与此同时,空气循环系统将从负压腔130引出的空气引入正压腔120,从而使正压腔120内产生正压。在空气循环系统利用负压将气体从负压腔130导入正压腔120的过程中,净化系统对气体进行净化处理。可选的,净化系统可以是过滤网或过滤袋,设置在空气循环系统连通负压腔130和正压腔120的路径上,例如可以设置在负压腔连接管口131处、正压腔连接管口121处或空气循环系统的连接管路中,从而实现对气体的过滤净化,定期对净化系统更换以确保净化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空气循环系统还设有补气孔,补气孔通过空气循环系统与正压腔 120连通。本申请的除尘装置工作时,负压腔130内的负压压力和正压腔120内的正压压力需要根据使用要求进行调整,往往负压腔130内的负压压力和正压腔120内的正压压力大小是不同的。一般地,为了使正压吹气口111的产生的气流足够吹动待除尘表面的颗粒等异物,正压吹气口111需要的正压压力相对于负压吸气口需要的负压压力要大,故在空气循环系统设有补气孔,使空气循环系统能够通过补气孔吸入空气并输入正压腔120中。优选的,通过补气孔进入空气循环系统的空气需要经过净化系统净化,以确保进入正压腔120的气体为洁净气体,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除尘装置还包括:伺服夹具系统,与壳体110连接,用于调整清洁头100相对于待除尘表面的位置。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伺服夹具系统与壳体110连接,进而调整清洁头100相对于待除尘表面的位置,既能解决传统机械结构手动调整不精确的问题,提升了除尘装置控制的精确化,提高了除尘装置的清洁效果及人员操作便利性。优选的,伺服夹具系统为多方向伺服夹具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正压吹气口111、负压吸气口与待除尘表面的距离,通过调整正压吹气口111、负压吸气口与待除尘表面的距离优化除尘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3所示,清洁头100的壳体110的外壁上设有安装孔位112负压吸气口;113,安装空位用于壳体110与其他设备的连接安装。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6所示,壳体110内设有正压流道114,正压流道114连通正压腔120和正压吹气口111。优选的,正压流道114的截面从正压腔120向正压吹气口111逐渐缩小。即在该实施例中,正向流道为变截面的流道,在气体的流动方向上逐渐由大变小,气体体积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气体流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当气体到达并越过正压吹气口 111的一瞬间体积迅速膨胀,气体经激流震荡生成超声波,达到一种“微型爆炸”的效果,在高速气流和气体激流震荡产生的超声波的共同作用下,能够使待除尘表面的污物微粒脱离悬浮,超声波的反射作用将微粒带动起来,由负压吸气口吸走并分离,能够有效提高对待除尘表面的颗粒异物的吹气悬浮,并杜绝异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作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正压吹气口111的孔宽度(图中上下方向)为30 mm~35mm;负压吸气口的宽度(图中上下方向)为20mm~30mm。需要说明的是,负压吸气口与正压吹气口111之间的间距可以根据制备工艺条件和实施条件进行设定和调整。负压吸气口与正压吹气口111之间的间距不易过宽,过宽则容易导致负压吸气口对悬浮异物的吸附力下降。
在本申请中,除尘装置的除尘效果与除尘装置与待除尘表面之间的距离、正压吹气口111 的吹气气压和负压吸气口的吸气气压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本申请根据DOE实验和FLUENT 软件模拟分析了除尘装置的较佳工作条件。其中,DOE实验条件和结果如表1所示,FLUENT 软件模拟分析结果如图7所示。从表1和图7中可以看出,本申请的除尘装置在除尘装置与待除尘表面之间的距离为5mm、吸气气压为50MPa、吸气气压-150MPa时,除尘率效果较高。
表1FLUENT软件模拟分析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8199938000007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781999380000081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申请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包括:
清洁头(100),所述清洁头(100)包括壳体(110),所述壳体(110)内有正压腔(120)和负压腔(130),所述壳体(110)开设与所述正压腔(120)连通的正压吹气口(111)和与所述负压腔(130)连通的负压吸气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口与所述正压吹气口(111)并列或交错设置地设置在所述壳体(1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口绕设在所述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吸气口呈环状绕设在所述正压吹气口(111)的四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
空气循环系统,分别与所述正压腔(120)和所述负压腔(130)连通,利用负压将气体引入所述正压腔(120)以控制所述正压腔(120)的正压压力和利用负压将气体从所述负压腔(130)引出以控制所述负压腔(130)的负压压力;
净化系统,设置在所述空气循环系统中,用于净化从所述负压腔(130)引出的气体和净化向所述正压腔(120)引入的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循环系统还设有补气孔,所述补气孔通过所述空气循环系统与所述正压腔(120)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装置还包括:
伺服夹具系统,与所述壳体(110)连接,用于调整所述正压吹气口(111)和所述负压吸气口相对于待除尘表面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0)内设有正压流道(114),所述正压流道(114)连通所述正压腔(120)和所述正压吹气口(111)。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流道(114)的截面从所述正压腔(120)向所述正压吹气口(111)逐渐缩小。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除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压吹气口(111)的孔宽度为30mm~35mm;所述负压吸气口的宽度为20mm~30mm。
CN202220235186.9U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除尘装置 Active CN2177977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186.9U CN2177977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除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235186.9U CN2177977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除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7763U true CN217797763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92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235186.9U Active CN217797763U (zh) 2022-01-27 2022-01-27 一种除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77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6748B (zh) 消除tft‑lcd玻璃基板切割裂片粉尘的方法及装置
CN203610396U (zh) 自动吹气除尘装置及液晶面板自动组立设备
CN217797763U (zh) 一种除尘装置
CN105169822A (zh) 负压称量室的气帘隔断装置
CN105107385B (zh) 板式过滤膜组件
CN111940414A (zh) 干式超声波清洗装置及清洗方法
CN111672828A (zh) 一种干式清洁装置
CN104353553A (zh) 一种净化除尘装置
CN104500230B (zh) 一种用于燃气轮机进气系统的高效节能反吹装置
CN215745211U (zh) 一种基板清洁装置及基板清洁设备
CN213134299U (zh) 玻璃面板涂布制程用除尘装置
CN108532279A (zh) 压缩型蓬松面料专用裁剪设备
CN2510147Y (zh) 带前置过滤网的自洁式滤筒空气过滤器
CN213807865U (zh) 一种进气净化装置及直升机
CN208440898U (zh) 压缩型蓬松面料专用裁剪设备
CN102847404A (zh) 一种除尘器
CN209155445U (zh) 一种自适应式烟尘雾气处理装置
CN103143531A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表面微尘清除器
CN209655472U (zh) 一种方便拆卸维修的空气净化设备
CN111111332A (zh) 一种净化车间专用高效过滤器
CN112551875A (zh) 一种钢化玻璃生产线进风系统
CN205007750U (zh) 一种负压称量室的气帘隔断装置
CN214818074U (zh) 一种真空吸附治具
CN218743636U (zh) 一种倒装贴片机基板自动清洁装置
CN217888898U (zh) 一种导光板制程中的在线除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