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4007U -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4007U
CN217794007U CN202220503469.7U CN202220503469U CN217794007U CN 217794007 U CN217794007 U CN 217794007U CN 202220503469 U CN202220503469 U CN 202220503469U CN 217794007 U CN217794007 U CN 2177940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type suction
outer wrapping
wrapping type
deliver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5034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春艳
曲木诗玮
贺若曦
李勇
黄可
杨汀
李晓盼
苏雅
王子楠
赵芮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China 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2205034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40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40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40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tainers And Packaging Bodies Having A Special Means To Remove Cont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包括外包式吸嘴,变径管以及吸气阀,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孔,其设置吸气阀的朝向外包式吸嘴的一侧,其中,外包式吸嘴用于与患者嘴部外周紧密贴合;变径管的一端与外包式吸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药管连接;出气孔的位置,位于远离变径管的中心线并且在环形区域内部,环形区域是用于患者嘴部与外包式吸嘴紧密贴合的区域。增加外包式吸嘴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封闭性,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同时改善用户体验以促进气雾剂给药装置的广泛使用,也降低成本,以满足一次性使用的目的,有利于推广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最常用的支气管舒张试验吸药方法是定量气雾剂单剂量吸入法,该方法是将支气管舒张剂摇匀后倒置,使吸嘴开口距离口腔2-4cm,通过按压支气管舒张剂的同时让患者做吸气动作,使药物吸入患者下呼吸道。目前常用的支气管舒张剂为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支装有200揿的剂量,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时,每人每次只需吸入2~4揿的剂量,因此多人共用一支硫酸沙丁胺醇气雾剂,就会有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定量气雾剂单剂量吸入法需要患者高度配合,对于存在严重气道受限或配合差的老人或儿童患者此法药物利用率偏低。
对此指南中指出可以借助储雾罐帮助吸入药物,图5显示了一种面罩式口鼻气雾剂给药器(即,储雾罐)。该给药器利用面罩接触口鼻,利用吸气以打开环形吸气膜片,从而将后插座上插入的气雾剂内的药液,从吸筒吸入,再经环形吸气膜片到面罩,最后从口腔进入呼吸道。但储雾罐的最小长度为 15cm,其结构复杂、不易储存和携带。而且储雾罐价格昂贵不适合一次性使用,若重复使用储雾罐其口嘴端依然有交叉感染风险,消毒反复使用操作复杂。因此,设计一种具有高药物利用率、高安全性、低成本的一次性气雾剂给药装置,具有日趋重大的实际意义与迫切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其包括外包式吸嘴,变径管以及吸气阀,以及至少一个出气孔,其设置所述吸气阀的朝向所述外包式吸嘴的一侧,
其中,所述外包式吸嘴用于与患者嘴部外周紧密贴合;
所述变径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包式吸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药剂罐套连接;
所述出气孔的位置,位于远离所述变径管的中心线并且在环形区域内部,所述环形区域是用于患者嘴部与所述外包式吸嘴紧密贴合的区域。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
呼气阀,其位于所述外包式吸嘴的内侧的与所述出气孔对应的位置,
所述吸气阀和所述呼气阀均为单向阀,并且既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也不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较优地,还包括变径管,
所述变径管包括过渡部,以及大径部和小径部,形成在从所述药剂罐套到所述外包式吸嘴的方向上管径逐渐变大的腔道。
其中较优地,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大径部的靠近所述外包式吸嘴的一侧;所述呼气阀位于所述大径部的靠近所述过渡部的一侧。
其中较优地,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外包式吸嘴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药剂罐套连接,并且所述大径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径部。
其中较优地,所述变径管的长度为4-6cm。
其中较优地,所述药剂罐套包括储药部和连接部,
所述储药部用于固定药剂罐,
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小径部连接。
其中较优地,所述储药部的筒内设有条形凸棱,筒底设有卡槽,用于卡住药剂罐喷嘴。
其中较优地,所述连接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小径部的管径,以允许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小径部;
所述大径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外包式吸嘴的圆形管道的管径,以允许所述大径部插入所述外包式吸嘴。
其中较优地,所述外包式吸嘴采用软质胶材质,用于仅仅包围嘴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技术效果:增加外包式吸嘴在吸气和呼气过程中的封闭性,以提高药物利用率,同时改善用户体验以促进气雾剂给药装置的广泛使用。而且,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降低成本,以满足一次性使用的目的,有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气雾剂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患者吸气时药剂罐中的药雾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患者呼气时呼出气体从外包式吸嘴排出的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气雾剂给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技术的面罩式储雾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进行详细具体的说明。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其包括外包式吸嘴1,变径管2,药剂罐套3,吸气阀4和出气孔5。
所述外包式吸嘴1可采用透明软质胶材质或其他适于接触皮肤的材质。结合图2-3所示,外包式吸嘴1的形状为仅与患者嘴部皮肤紧密贴合(即,与嘴部皮肤相适形)的形状,但是不包围鼻部,其中与皮肤贴合的一侧为内侧。在本实施例中,外包式吸嘴1呈中间凹陷四周凸起的大致椭圆形,从上往下看内侧为弧形形状(如图3所示),外侧有一个凸出的圆形管道,长度大约为1-3cm。这样的设计使得外包式吸嘴1能与患者嘴部充分贴合,但是不与鼻子接触,在患者吸药的过程中可以防止患者舌头堵管和漏气。
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外包式吸嘴1也可以改为其他形状,例如内侧设有防脱凹槽,或者用圆形替代椭圆形,甚至采用卡通形状;同时,本专利并不限于外包式吸嘴,还可以用面罩代替,但是这样会增加成本。
所述变径管2可采用塑料、橡胶、硅胶或其他材料制成,包括过渡部21,大径部22和小径部23。过渡部21呈喇叭状,大径部22和小径部23呈圆筒状,且大径部22横截面大于小径部23。大径部22与外包式吸嘴1连接,且大径部22管径略小于外包式吸嘴1圆形管道的管径,使得大径部22可以刚好插接在外包式吸嘴1的圆形管道内,两部分紧密贴合且贴合部分较长。这样的连接方式方便拆卸和更换部件,并且两部分不易分离、可以防止药物外泄。变径管2的长度短,例如4-6cm,从给药方向发散式设计,能够最大程度上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减少路径损耗。
小径部23与药剂罐套3连接,过渡部21连接大径部22和小径部23,从而形成在从药剂罐套3到外包式吸嘴1的方向上管径逐渐变大的腔道,即,随着药物的传输方向横截面逐渐变大。同时变径管2很短,长度大约只有 4-6cm。这样的外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药物的传输,因为变径管长度尽可能短减少了药物的路径损耗,以充分提高药物的利用率,并且短小轻便的外形便于储存和携带。更进一步,紧凑的设计使得制造成本大大降低,能够满足一次性使用要求。
所述药剂罐套3包括储药部31和连接部32。储药部31和连接部32间呈钝角(非直角)以提高药液从储药部31进入连接部32的比例。储药部31 的横截面形状与药剂罐的规格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储药部31为筒形。
储药部31的筒内设有条形凸棱,用于固定药剂罐,使得药剂罐从筒的顶端插入可以刚好卡在药剂罐套3的储药部31内,不会向四周晃动,筒底设有卡槽,可以卡住药剂罐喷嘴,使得药剂罐不会从药剂罐套3中掉落。
连接部32与小径部23连接,且管径略微小于变径管2的小径部23的管径,使得连接部32可以刚好插接在小径部23内,两部分紧密贴合可以防止药物外泄。
所述吸气阀4安装在外包式吸嘴1或大径部22内,为单向阀门设计。如图2所示,在患者吸气时打开,呼气时关闭,以保障患者正常吸入药物,同时避免患者的呼出气体进入过渡部21或小径部23。由于是单向阀,所以能够防止呼出气污染支气管舒张剂,当再次使用时出现交叉感染。同时,吸气阀只有很微小的流动阻力,可以用最小的吸入力打开,老年、儿童患者也适用。
所述出气孔5位于外包式吸嘴1或大径部22的侧壁。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5位于大径部22的靠近外包式吸嘴的一侧;呼气阀51位于大径部22 的与出气孔5对应的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出气孔5左右对称位于变径管2 的两侧,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此设计。出气孔5可以设置在外包式吸嘴的四周,只需要位于吸气阀4的朝向外包式吸嘴1的一侧(即,患者使用时,出气孔与皮肤的距离小于吸气阀与皮肤的距离)。而且,出气孔5也可以是多个或1个,并不限于2个;也可以是上下设置或者单侧设置,并不限于左右设置。
结合图2和图3可见,在外包式吸嘴1或大径部22的内侧,与出气孔5 对应的位置,设有呼气阀51。所述呼气阀51为单向阀,在患者呼气时打开,吸气时关闭,这样通过出气孔5可以将患者的呼出气体排出,使得患者可以间歇吸药或呼气,无需拿开外包式吸嘴1换气(不会产生憋气的感觉),从而提高了吸药效率。并且由于吸气或呼气时外包式吸嘴均可以保持与皮肤的紧密接触,使得外界的空气不会进入外包式吸嘴1,既提高药物利用率也保证了给药装置内药剂的纯度。
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理解,出气孔5有多种设计方法,例如位于外包式吸嘴1的上下两侧,或者弧形出气孔。同时,呼气阀51随出气孔5的位置和形状也相应地改变其位置和形状。
在使用时,将外包式吸嘴1安装在变径管2的大径部22上,把小径部 23的端口安装在药剂罐套3的连接部32上,然后将患者使用的药剂罐通过药剂罐套3的开口端倒放于储药部31内部,将药剂罐的喷嘴卡在储药部 31底部的卡槽内,使喷嘴朝向变径管2方向并且固定不动。连接部的管径小于小径部的管径,以允许连接部插入小径部;大径部的管径小于外包式吸嘴的圆形管道的管径,以允许大径部插入所述外包式吸嘴。这样的设计,使得安装方便,并且保证密封性。
给药装置安装好后,将外包式吸嘴1放置在患者的嘴部,向下按压药剂罐,此时药剂罐开始喷出药雾,患者开始吸气,此时吸气阀4打开、呼气阀 51关闭,患者能够吸入装置内部的药雾,不会从出气孔5吸入空气。如图3 所示,当患者呼气时,吸气阀4关闭、呼气阀51打开,呼出的气体经过呼气阀51(如图3实线箭头所示)从出气孔5向多个方向(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排出,不会污染变径管2内部的药雾,同时让患者呼吸更加顺畅。
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呼气阀和吸气阀既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也不同时处于关闭状态,或者说两者中有且只有一个处于打开状态。因此,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提高药物利用率;2)可以在保持外包式吸嘴封闭性的前提下顺畅吸药或呼气,提高患者的接受度,有利于广泛使用;3)成本低廉,可以满足一次性使用的要求;4)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储存和携带。
<第二实施例>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其包括外包式吸嘴1,变径管2以及出气孔5。
其中,外包式吸嘴1用于与患者嘴部紧密接触,实现密封,使得使用过程中夹住鼻部时,患者只能从外包式吸嘴1进行呼气或吸气。外包式吸嘴1 的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
变径管2,一端与外包式吸嘴1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药剂罐套连接。例如,常用的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气雾剂。变径管2与外包式吸嘴1一体成型,以实现低成本制造。
出气孔5的位置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尽量远离变径管2的中心线;(2)在患者使用气雾剂给药装置时,嘴部微张的状态下,与口腔连通的位置(即,在患者嘴部与外包式吸嘴1紧密贴合的环形区域内部)。这样的位置可以实现,如图4所示,患者吸气时,气体沿着图中虚线所示从药剂罐流向外包式吸嘴1,直至进入口腔;患者呼气时,气体沿着图中实线所示从口腔边缘,通过出气孔5,向气雾剂给药装置之外流出。
综上所述,本专利具有以下优势:(1)外包式吸嘴1的外形充分考虑了患者的嘴部结构,能充分的与患者嘴部贴合,防止在患者吸药的过程中舌头堵管和漏气的现象;(2)采用一体式的外包式吸嘴和变径管设计,批量生产成本低,实际使用中能够满足一次性要求;(3)增加出气孔,使得各种患者均能在使用过程中感觉呼气和吸气顺畅,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疗效,扩大使用范围,例如低龄儿童或老年人;而且,保证了气雾剂给药装置内的药剂的纯度;(4)变径管2的外形设计充分考虑了药雾的传输,变径管2长度尽可能短减少了药雾的路径损耗,而且短小轻便的外形便于储存和携带。而且,本专利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吸气阀4内置于变径管2之中,为单向传输装置,在保障患者正常吸入药物的同时,患者的呼出气不会随着变径管污染药雾。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实质内容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0)

1.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包括外包式吸嘴,变径管以及吸气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一个出气孔,其设置所述吸气阀的朝向所述外包式吸嘴的一侧,
其中,所述外包式吸嘴用于与患者嘴部外周紧密贴合;
所述变径管的一端与所述外包式吸嘴连接,另一端用于与药剂罐套连接;
所述出气孔的位置,位于远离所述变径管的中心线并且在环形区域内部,所述环形区域是用于患者嘴部与所述外包式吸嘴紧密贴合的区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呼气阀,其位于所述外包式吸嘴的内侧的与所述出气孔对应的位置,
所述吸气阀和所述呼气阀均为单向阀,并且既不同时处于打开状态,也不同时处于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变径管,
所述变径管包括过渡部,以及大径部和小径部,形成在从所述药剂罐套到所述外包式吸嘴的方向上管径逐渐变大的腔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气孔位于所述大径部的靠近所述外包式吸嘴的一侧;所述呼气阀位于所述大径部的靠近所述过渡部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大径部与所述外包式吸嘴连接;所述小径部与所述药剂罐套连接,并且所述大径部的管径大于所述小径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变径管的长度为4-6cm。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药剂罐套包括储药部和连接部,
所述储药部用于固定药剂罐,
所述连接部用于与所述小径部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储药部的筒内设有条形凸棱,筒底设有卡槽,用于卡住药剂罐喷嘴。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小径部的管径,以允许所述连接部插入所述小径部;
所述大径部的管径小于所述外包式吸嘴的圆形管道的管径,以允许所述大径部插入所述外包式吸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雾剂给药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包式吸嘴采用软质胶材质,用于仅仅包围嘴部。
CN202220503469.7U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Active CN2177940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3469.7U CN217794007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503469.7U CN217794007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4007U true CN21779400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8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503469.7U Active CN217794007U (zh) 2022-03-08 2022-03-08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40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91776B2 (en) Nebulizer breathing system
US10960153B2 (en) Delivery device and kit, and method of use
US8746241B2 (en) Combination MDI and nebulizer adapter for a ventilator system
US20110253134A1 (en) Press-type medical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pressing mechanism for the same
US6718969B1 (en) Medication dosage inhaler system
US8973572B2 (en) Press-type medical nebulizer and pressing means thereof
JP2007511297A5 (zh)
GB2479823A (en) Respiratory device with helical gas delivery
WO2021185054A1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CN217794007U (zh) 一种气雾剂给药装置
CN201880153U (zh) 一种储雾罐
CN208405633U (zh) 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EP2388035B1 (en) Press-type medical aerosol generating device and pressing mechanism for the same
CN205598370U (zh) 一种设有多功能插接装置的雾化器
CN210583295U (zh) 一种减少药物流失的雾化器
CN208065546U (zh) 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装置
CN207837981U (zh) 一种基于讲话瓣膜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器
US11583654B1 (en) Multiple port and multiple configurational medical mask
JPH0211048Y2 (zh)
CA2207219A1 (en) Spacer device and method of it&#39;s use
CN215024654U (zh) 一种呼吸内科临床新型吸氧面罩
CN211561470U (zh) 气管导管内喷雾器
CN218187486U (zh) 一种传染性肺炎病人雾化呼吸器
CN212308593U (zh) 一种雾化器储雾罐
CN108114351A (zh) 一种医疗用口鼻气雾剂给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