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93517U -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93517U
CN217793517U CN202220186487.7U CN202220186487U CN217793517U CN 217793517 U CN217793517 U CN 217793517U CN 202220186487 U CN202220186487 U CN 202220186487U CN 217793517 U CN217793517 U CN 21779351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ing device
support
fixing
movable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8648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辰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 Kunjian
Original Assignee
Chen Kunji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 Kunjian filed Critical Chen Kunjian
Priority to CN20222018648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9351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9351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9351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移动板、电机、转轮、同步带、同步带轮、花键轴和支撑筒组成,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花键轴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内周与花键轴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通过升降机构来对骨骼复位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有效的降低人为手动调节高度时的人力消耗,提高调节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骨折通常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两大类,闭合性骨折指皮肤软组织相对完整,骨折端尚未和外界连通;开放性骨折则是指骨折处有伤口,骨折端已与外界连通,全身各个部都可发生骨折,但最常见的还是四肢骨折。
专利号CN202021348766.6公布了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可以通过转动把手一能够实现支撑板的升降,有效的调节高度。
该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存在以下弊端:现有技术中在需要对骨科临床患者的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时,一般都会使用到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然后由医护人员手动摇动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内自带的把手从而对它的高度进行调节,方便患者对其进行使用,但是这样调节起来较为消耗医护人员精力,且调节的效率也较低。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由移动板、电机、转轮、同步带、同步带轮、花键轴和支撑筒组成,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花键轴和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所述转轮通过同步带与同步带轮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内周与花键轴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机构,所述支撑筒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由转盘、转轴、导向轮、支撑板、下夹板和上夹板组成,所述支撑筒顶部设置有转盘,所述转盘与支撑筒之间设置有转轴和导向轮,且导向轮有多组,所述转盘远离支撑筒的一面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转盘的一面安装有下夹板,所述下夹板顶部设置有上夹板;通过固定机构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顶部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底部设置的转盘、转轴和导向轮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能有效的降低转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相对的一面均粘接有海绵垫层;通过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板与下夹板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内均开设有螺孔,所述螺孔内设置有固定螺丝;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块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升降机构来对骨骼复位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有效的降低人为手动调节高度时的人力消耗,提高调节效率,通过促使支撑柱内移动板底部的电机通电运作,电机运作带动转轮旋转,转轮通过同步带带动同步带轮转动,同步带轮与花键轴相配合,能有效的促使移动板变更位置,移动板变更位置从而带动支撑筒顶部的固定机构变更位置,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通过人为手动对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操作起来颇为消耗人力的问题;通过固定机构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顶部设置的上夹板和下夹板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底部设置的转盘、转轴和导向轮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能有效的降低转盘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通过上夹板和下夹板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和固定块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和下夹板进行固定,通过在上夹板和下夹板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通过此机构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中在对患者进行骨骼复位固定时,固定装置需要随着患者的位置方便进行调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的内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支撑柱;3、升降机构;301、移动板; 302、电机;303、转轮;304、同步带;305、同步带轮;306、花键轴;4、支撑筒;5、固定机构;501、转盘;502、转轴;503、导向轮;504、支撑板;505、下夹板;506、上夹板;6、海绵垫层;7、固定块;8、螺孔;9、固定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所示,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 内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由移动板301、电机302、转轮303、同步带304、同步带轮305、花键轴306和支撑筒4组成,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花键轴306和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底部安装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303,所述转轮303通过同步带304与同步带轮305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305内周与花键轴306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301 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4。
其中,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由转盘501、转轴502、导向轮503、支撑板504、下夹板505和上夹板506组成,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转盘501,所述转盘501与支撑筒4之间设置有转轴502和导向轮503,且导向轮503有多组,所述转盘501远离支撑筒4的一面安装有支撑板504,所述支撑板504远离转盘501的一面安装有下夹板505,所述下夹板505顶部设置有上夹板506;通过固定机构5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4顶部设置的上夹板506 和下夹板505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505底部设置的转盘501、转轴502和导向轮503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503能有效的降低转盘501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
其中,所述上夹板506与下夹板505相对的一面均粘接有海绵垫层6;通过在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6,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其中,所述上夹板506与下夹板505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7内均开设有螺孔8,所述螺孔8内设置有固定螺丝9;通过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 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9和固定块7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进行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工作时,通过升降机构3来对骨骼复位固定装置进行高度调节,有效的降低人为手动调节高度时的人力消耗,提高调节效率,通过促使支撑柱2内移动板301底部的电机302通电运作,电机302运作带动转轮303旋转,转轮303通过同步带304 带动同步带轮305转动,同步带轮305与花键轴306相配合,能有效的促使移动板301变更位置,移动板301变更位置从而带动支撑筒4顶部的固定机构5变更位置,通过固定机构5来对患者骨骼进行复位固定,有效的促使固定装置可以随着患者的位置进行调节,通过支撑筒4顶部设置的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相配合,能有效的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固定,通过下夹板505底部设置的转盘501、转轴502和导向轮503相配合,患者在进行变更位置时,能有效的为其提供角度支持,减小固定装置在患者变更位置时产生的影响,通过多组导向轮503能有效的降低转盘501 在长时间使用的过程中,发生倾倒的可能性,通过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对患者骨折部位进行复位固定,固定好后通过固定螺丝9和固定块7相配合,能有效的对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进行固定,通过在上夹板506和下夹板505相对的一面粘接海绵垫层6,能有效的防止金属部件直接接触患者身体,从而对患者身体造成二次损伤的可能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柱(2),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升降机构(3),所述升降机构(3)由移动板(301)、电机(302)、转轮(303)、同步带(304)、同步带轮(305)、花键轴(306)和支撑筒(4)组成,所述支撑柱(2)内设置有花键轴(306)和移动板(301),所述移动板(301)底部安装有电机(302),所述电机(302)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轮(303),所述转轮(303)通过同步带(304)与同步带轮(305)相连接,所述同步带轮(305)内周与花键轴(306)外周相连接,所述移动板(301)顶部表面安装有支撑筒(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机构(5),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固定机构(5),所述固定机构(5)由转盘(501)、转轴(502)、导向轮(503)、支撑板(504)、下夹板(505)和上夹板(506)组成,所述支撑筒(4)顶部设置有转盘(501),所述转盘(501)与支撑筒(4)之间设置有转轴(502)和导向轮(503),且导向轮(503)有多组,所述转盘(501)远离支撑筒(4)的一面安装有支撑板(504),所述支撑板(504)远离转盘(501)的一面安装有下夹板(505),所述下夹板(505)顶部设置有上夹板(50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506)与下夹板(505)相对的一面均粘接有海绵垫层(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夹板(506)与下夹板(505)外侧壁表面均安装有固定块(7),且固定块(7)有多组,且多组固定块(7)内均开设有螺孔(8),所述螺孔(8)内设置有固定螺丝(9)。
CN202220186487.7U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Active CN21779351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6487.7U CN217793517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86487.7U CN217793517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93517U true CN217793517U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59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86487.7U Active CN217793517U (zh) 2022-01-24 2022-01-24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9351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793517U (zh) 一种基于骨科临床的骨骼复位固定装置
CN209713622U (zh) 仰卧式背部滚动起伏按摩病床
CN215022027U (zh) 一种妇产科临床超声治疗仪
CN112472135B (zh) 一种点阵式聚焦超声能量输出装置
CN215841273U (zh) 一种超声波治疗仪中辅助定位装置
CN213131616U (zh) 一种太赫兹波理疗仪固定支架
CN112089932A (zh) 一种用于骨伤康复治疗的高频雾化治疗仪
CN220695676U (zh) 一种妇产临床用辅助伤口愈合照射装置
CN215131899U (zh) 一种用于普外临床的下肢体抬高装置
CN214318534U (zh) 一种糖尿病医疗护理辅助式术后按摩康复器
CN219538857U (zh) 一种急救用心脏按压装置
CN220070043U (zh) 一种医疗护理装置
CN218871081U (zh) 一种放疗辅助装置
CN221013818U (zh) 一种换药台
CN218685112U (zh) 一种髋关节置换手术中腿部的支撑架
CN218187556U (zh) 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毫米波治疗仪
CN212699560U (zh) 一种甲状腺外科手术专用支架
CN215741407U (zh) 一种基于低频电子脉冲技术的智能声波理疗床
CN215350648U (zh) 一种中医临床艾疗定位机构
CN204671345U (zh) 一种骨科上下肢牵引治疗床
CN217245540U (zh) 一种艾灸机器人用的位置调节装置
CN213311637U (zh) 一种肿瘤化疗护理止吐装置
CN219646158U (zh) 一种甲状腺手术支架
CN216222226U (zh) 一种可调节骨科手术用腿部固定装置
CN219846991U (zh) 一种拼接式普外科用牵引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