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9770U -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 Google Patents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9770U
CN217789770U CN202221551115.6U CN202221551115U CN217789770U CN 217789770 U CN217789770 U CN 217789770U CN 202221551115 U CN202221551115 U CN 202221551115U CN 217789770 U CN217789770 U CN 217789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anel
optical fiber
fiber
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5111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潮文
曾东初
邓刚
刘斌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Topway Video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Topway Vide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Topway Video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Topway Video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5111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9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97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面板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包括面板外壳和网口模块,面板外壳主面设有网线输出口,其侧面设有包括间隔设置的TV传输口和数据传输口的光纤输出口,面板外壳背面设有光纤输入口及网口安装孔;面板外壳内腔设有用于盘绕光纤的盘纤区,盘纤区内设有光纤热缩管卡槽;网口模块包括一端设置具有用于插接六类网线的RJ‑45接口开口的壳体,面板外壳内腔于邻近网口安装孔处设有安装卡子,网口模块的壳体上于开口端经网口安装孔插入面板外壳内腔,壳体外表面与安装卡子限位配合。该组合面板将光纤与网线结合起来,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可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信息面板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背景技术
信息面板是用于固定模块、保护信息出口线缆的装置,对于布线系统来说,信息面板不影响系统的性能,但作为系统中为数不多的外置产品之一,信息面板决定了系统中线缆固定的稳定性,并直接提供了用户的操作端口。信息面板主要包括光纤面板、网线面板以及有线电视终端面板,其中,光纤面板用于通信与广电行业中通信与视频的传输、分发,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等优点,但缺乏对光纤的有效保护,无法向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网线面板是通信行业与有线电视行业主流的通信与视频传输介质,多采用CAT5e技术体系的RJ-45接口,其传输速率低、无法提供稳定的电源支持、可持续发展性差;有线电视终端面板则采用射频接口,其传输速率低、易受干扰、可持续发展性差。目前,根据信息传输的需求,用户往往是选用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面板进行安装,由于各类面板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面板的安装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而同时安装多种面板,将增加布线系统的安装成本以及用户的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单一面板存在局限性、多面板安装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该组合面板将光纤与网线结合起来,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可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性强等优点。
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包括:
面板外壳,所述面板外壳的主面设有网线输出口,面板外壳的侧面设有光纤输出口,所述光纤输出口包括间隔设置的TV传输口和数据传输口,面板外壳的背面开设有光纤输入口和网口安装孔,所述网口安装孔与网线输出口对应连通;所述面板外壳的内腔设有用于盘绕由光纤输入口穿入的光纤的盘纤区;以及
网口模块,所述网口模块包括一端设置开口的壳体,所述开口内设有用于插接六类网线的RJ-45接口,所述面板外壳的内腔于邻近网口安装孔的部位设有安装卡子,所述网口模块位于面板外壳的背面,且壳体上于开口所在端经网口安装孔插入面板外壳的内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安装卡子限位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面板外壳包括前壳以及与前壳装配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所述网线输出口开设于所述前壳的中部,所述网口安装孔开设于后壳的中部,所述光纤输入口为开设于后壳上的条形孔,所述光纤输出口开设于前壳的边侧或后壳的边侧,或前壳的边侧和后壳的边侧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弧形缺口以围合形成所述光纤输出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的内侧面设有用于盘绕光纤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周围形成所述盘纤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柱,TV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穿入前壳与后壳之间并在一所述导向柱上盘绕,TV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TV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一热缩管,所述TV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TV传输口穿出;数据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穿入前壳与后壳之间并在另一所述导向柱上盘绕,数据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数据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二热缩管,所述数据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数据传输口穿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以及用于卡接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还开设有跳线盘纤卡槽,且后壳的内侧面于跳线盘纤卡槽的边缘设有跳线盘纤卡块,所述跳线盘纤卡块呈倒L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壳上于网口安装孔所在部位滑动设置有弹簧卡板,所述弹簧卡板上于背向后壳一面的端部设有拨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后壳上开设有用于穿接螺钉的固定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卡子包括螺钉固定在前壳内侧面的安装部,以及盖设在安装部上的限位部,安装部上开设有与网线输出口连通的方孔,安装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滑动插接弹簧卡板的限位空间。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在同一面板内布置网口模块、TV传输口以及数据传输口,用户通过同一面板可以实现光纤和网线的安装,并可传输电视信号,综合了光纤和网线的优点,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可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可持续性发展性强等优点,通过一个面板即可满足用户对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的需求,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减少了面板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布线系统的安装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适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组合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组合面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壳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前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壳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后壳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网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10,该组合面板将光纤与网线结合起来,在同一面板内同时设置光纤和网线,满足用户对信号传输速率、信号稳定性等性能的需求,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可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以及可持续性发展性强等优点,同时通过TV跟数据两个光输出口的分开传输,使有线电视业务传输更加高速、稳定,同时简化用户家终端设备安装难度,有利于用户使用与确保用户家整体美观。
具体的,请结合图1、图2以及图5,本实施例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10包括面板外壳100和网口模块200,其中,面板外壳100作为布线系统与用户的交互部件,用于提供用户插接光纤和网线等连接线的端口,并对布线系统中铺设的光纤和网线的端部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面板外壳100采用PC环保阻燃材料,其表面抛光设计,适合86型底盒的安装。墙体内铺设的光纤通过固定在墙面的面板外壳100的背面传入面板外壳100内,并通过面板外壳100上开设的管口与外部电气设备连接,网口模块200与预设的网线连接,并以标准模块的形式插装在面板外壳100上,以提供用户插接网线的端口。请结合图3至图6,面板外壳100的主面设有网线输出口110,该网线输出口110适用于六类网线(CAT6),面板外壳100的侧面设有光纤输出口,光纤输出口包括间隔设置的TV传输口120和数据传输口130,TV传输口120和数据传输口130分别为圆形孔洞,二者的直径均介于3.0-3.1mm之间。当然,也可视情况进一步调整二者的尺寸。面板外壳100的背面开设有光纤输入口140和网口安装孔150,网口安装孔150与网线输出口110对应连通;面板外壳100的内腔设有用于盘绕由光纤输入口140穿入的光纤的盘纤区。本实施例中,面板外壳100的主面是指面板外壳100安装后,背向安装面(如:墙壁)的一面,即面向用户的一面,面板外壳100的背面是指面板外壳100上邻近安装面的一面,其他实施例中可参照此解释。本实施例中,在面板外壳100的侧面同时设置TV传输口120和数据传输口130,可同时将TV传输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穿入面板外壳100内,以便用户根据需要选择TV传输光纤或/和数据传输光纤进行连接,从而接入电视信号和数据信号。光纤输入口140用于提供铺设在外部墙体内管道内光纤(TV传输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的接入通道,以便将光纤接入面板外壳100内。盘纤区用于在两种光纤分开后,对TV传输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分别进行收束,避免光纤在面板外壳100内散乱设置造成的光纤安装困难问题,本实施例的盘纤区应能满足盘绕大于1.5米光纤(即皮线光缆),光纤尺寸为截面2.0×3.0mm。
进一步的,面板外壳100包括前壳160以及与前壳160装配的后壳170,前壳160与后壳170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当前壳160与后壳170卡扣连接时,后壳170的内侧面(即后壳170上与前壳160配合的一面)间隔设有多个凸柱171,每个凸柱171上沿凸柱17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卡槽,前壳160上于邻近后壳170的一面设有多个卡钩161,每个卡钩161对应与一个凸柱171的卡槽卡接配合,以实现前壳160与后壳170的卡扣连接。当前壳160与后壳170螺钉连接时,前壳160上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柱,每个定位柱上分别开设有一螺纹孔,后壳170上开设有一一对应各定位柱的圆孔,后壳170通过穿设圆孔和螺纹孔的螺钉与前壳160螺钉连接。当然,也可在前壳160上开设圆孔,在后壳170上设置定位柱,于此不再赘述。网线输出口110开设于前壳160的中部,网口安装孔150开设于后壳170的中部,光纤输入口140为开设于后壳170上的条形孔,光纤输出口开设于前壳160的边侧或后壳170的边侧,或前壳160的边侧和后壳170的边侧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弧形缺口以围合形成光纤输出口。进一步优选的,当前壳160的内侧面或后壳170的内侧面设有凸台,凸台上开设有弧形槽以形成弧形缺口,或凸台上开设有圆柱通道,以形成光纤输出口,通过设置凸台并在凸台上开槽或开孔,实现了对光纤的定位,防止光纤在其输出口部位产生晃动,以提高光纤设置的稳定性。本实施例中,将光纤输入口140设计为条形孔,其目的在于,光纤由外部接入面板外壳100内时,为TV传输光纤和数据传输光纤混绞形成的光纤束,其宽度较大,光纤输入口140条形孔的设计,便于将光纤束顺利穿入面板外壳100,降低光纤束在面板外壳100内的设置难度。
一实施例中,后壳170的内侧面设有用于盘绕光纤的导向柱172,导向柱172的周围形成盘纤区,该盘纤区内设有光纤热缩管卡槽。导向柱172用于对光纤的一端进行定位,并提供光纤另一端卷绕的中心,以便将光纤有序收束于面板外壳100的内腔。进一步的,后壳170上设置至少两个导向柱172,TV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140穿入前壳160与后壳170之间并在一导向柱172上盘绕,TV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TV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一热缩管,TV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TV传输口120穿出,即TV传输光纤与TV传输光纤尾纤在后壳170内熔接成端,并在成端处设置第一热缩管进行保护。数据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140穿入前壳160与后壳170之间并在另一导向柱172上盘绕,数据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数据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二热缩管,数据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数据传输口130穿出,即数据传输光纤与数据传输光纤尾纤在后壳170内熔接成端,并在成端处设置第二热缩管进行保护。如此,不同类型的光纤分别经过不同导向柱172盘绕分开,在实现对光纤定位收纳的同时,实现了光纤的分离,以便用户根据需求将不同类型的光纤与电气设备连接。
请参阅图6,一实施例中,后壳170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173,以及用于卡接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174,本实施例中,光纤热缩管卡槽(即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173和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174)为通槽,用于固定光纤热缩管,即用于皮线光纤与尾纤连接端的热缩管固定。通过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173卡接第一热缩管,实现了对第一热缩管的定位,通过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174卡接第二热缩管,实现了对第二热缩管的定位,以避免组合面板安装、接线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连接部位松动或断裂问题的发生,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适应不同外形的热缩管,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173或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174的内表面既可以设置齿纹结构,也可以为十字结构,以实现对第一热缩管和第二热缩管的定位。
进一步的,后壳170上还开设有跳线盘纤卡槽175,且后壳170的内侧面于跳线盘纤卡槽175的边缘设有跳线盘纤卡块176,跳线盘纤卡块176呈倒L形结构。在组合面板的安装过程中,为了实现尾纤(TV传输光纤尾纤和数据传输光纤尾纤)与终端设备的连接,还需要设置跳线,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跳线盘纤卡槽175,提供了跳线的安装通道。进一步的,将跳线盘纤卡块176设计为倒L形结构,当跳线穿设跳线盘纤卡槽175后,可在跳线盘纤卡块176处绕设半周或半周以上,以实现对跳线的定位,防止跳线松动。
请再次参阅图3,一实施例中,前壳160上于网口安装孔150所在部位滑动设置有弹簧卡板162,弹簧卡板162上于背向后壳170一面的端部设有拨块163。进一步的,弹簧卡板162上于远离拨块163的一端设有与前壳160内侧面抵接的弹簧,如此,拨块163在未受到外部作用力时,弹簧处于自由伸长状态,弹簧卡板162由塑料材质制成,其在弹簧的作用下封堵网口安装孔150,以避免外部灰尘进入面板外壳100内,即实现对面板外壳100的防尘保护。当需要进行网线连接时,可拨动拨块163,弹簧受到挤压并带动弹簧卡板162相对于网口安装孔150滑动,使得网口安装孔150打开,以便用户插接网线。后壳170上开设有用于穿接螺钉的固定孔177,以便将后壳170安装在外部墙壁或安装面上,以实现面板外壳100的安装固定。
请结合图2、图4、图5与图7,网口模块200包括一端设置开口的壳体210,壳体210采用PC环保阻燃材料制成,开口内设有RJ-45接口220,面板外壳100的内腔于邻近网口安装孔150的部位设有安装卡子180,网口模块200位于面板外壳100的背面,且壳体210上于开口所在端经网口安装孔150插入面板外壳100的内腔,壳体210的外表面与安装卡子180限位配合。本实施例中,RJ-45接口220所连接的网线为六类网线,其采用CAT6的标准,支持千兆传输,RJ-45接口220内的针片采用50U整体镀金,压线夹子采用磷青铜,兼容568A和568B两种接线标准,且能够兼容国内大多数86型网络面板。需要说明的是,在对后壳170上的网口安装孔150进行尺寸设计的情况下,可将网口模块200替换成市面上常见的非屏蔽免打线六类网口模块,即实现面板外壳100与常规非屏蔽免打线六类网口模块的兼容,以降低组合面板的生成及安装成本。
请进一步结合图3、图4、图5以及图7,安装卡子180包括螺钉固定在前壳160内侧面的安装部181以及盖设在安装部181上的限位部182,安装部181上开设有与网线输出口110连通的方孔,安装部181与限位部182之间形成用于滑动插接弹簧卡板162的限位空间,如此,在实现网口模块200的壳体210在面板外壳100内壁的定位插接,使得RJ-45接口220精确对准网线输出口110的同时,实现了对弹簧卡板162的限位,防止弹簧卡板162产生晃动。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10,在同一面板内布置网口模块200、TV传输口120以及数据传输口130,用户通过同一面板可以实现光纤和网线的安装,并可传输电视信号,综合了光纤和网线的优点,具有传输速率高、传输稳定、可为终端设备提供电源支持、可持续性发展性强等优点,通过一个面板即可满足用户对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的需求,在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同时,减少了面板使用数量,从而降低了布线系统的安装成本以及使用成本,适于推广。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面板外壳,所述面板外壳的主面设有网线输出口,面板外壳的侧面设有光纤输出口,所述光纤输出口包括间隔设置的TV传输口和数据传输口,面板外壳的背面开设有光纤输入口和网口安装孔,所述网口安装孔与网线输出口对应连通;所述面板外壳的内腔设有用于盘绕由光纤输入口穿入的光纤的盘纤区;以及
网口模块,所述网口模块包括一端设置开口的壳体,所述开口内设有用于插接六类网线的RJ-45接口,所述面板外壳的内腔于邻近网口安装孔的部位设有安装卡子,所述网口模块位于面板外壳的背面,且壳体上于开口所在端经网口安装孔插入面板外壳的内腔,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与安装卡子限位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外壳包括前壳以及与前壳装配的后壳,所述前壳与后壳卡扣连接或螺钉连接;所述网线输出口开设于所述前壳的中部,所述网口安装孔开设于后壳的中部,所述光纤输入口为开设于后壳上的条形孔,所述光纤输出口开设于前壳的边侧或后壳的边侧,或前壳的边侧和后壳的边侧分别开设有相对应的弧形缺口以围合形成所述光纤输出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的内侧面设有用于盘绕光纤的导向柱,导向柱的周围形成所述盘纤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设置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柱,TV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穿入前壳与后壳之间并在一所述导向柱上盘绕,TV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TV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一热缩管,所述TV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TV传输口穿出;数据传输光纤经光纤输入口穿入前壳与后壳之间并在另一所述导向柱上盘绕,数据传输光纤的末端熔接数据传输光纤尾纤,并于熔接部位设置第二热缩管,所述数据传输光纤尾纤的末端由数据传输口穿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开设有用于卡接第一热缩管的第一光纤热缩管卡槽,以及用于卡接第二热缩管的第二光纤热缩管卡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还开设有跳线盘纤卡槽,且后壳的内侧面于跳线盘纤卡槽的边缘设有跳线盘纤卡块,所述跳线盘纤卡块呈倒L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上于网口安装孔所在部位滑动设置有弹簧卡板,所述弹簧卡板上于背向后壳一面的端部设有拨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壳上开设有用于穿接螺钉的固定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卡子包括螺钉固定在前壳内侧面的安装部,以及盖设在安装部上的限位部,安装部上开设有与网线输出口连通的方孔,安装部与限位部之间形成用于滑动插接弹簧卡板的限位空间。
CN202221551115.6U 2022-06-20 2022-06-20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Active CN217789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1115.6U CN217789770U (zh) 2022-06-20 2022-06-20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51115.6U CN217789770U (zh) 2022-06-20 2022-06-20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9770U true CN217789770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46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51115.6U Active CN217789770U (zh) 2022-06-20 2022-06-20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97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07835B2 (en) Angled patch panel assembly
US7979985B2 (en) Multi-port mounting bracket and method
EP2647095B1 (en) Strain relief device
US7147519B2 (en) Hybrid plug connector
JP6137845B2 (ja) ケーブル保持を改善するためのワイヤ封入キャップを有する通信コネクタ
JP2008518258A (ja) 光学的コネクタホルダーを有する光学的信号分配アセンブリ
US5838858A (en) Fiber optic connection unit
CN217789770U (zh) 有线电视信息传输组合面板
KR20220125012A (ko) 광커넥터
US20090059552A1 (en) Cable spool for use with glanded fiber trucks
US8670644B2 (en) Manifold for managing fiber optic cable and structures and systems therefor
CN214278513U (zh) 一种适应暂存的熔配一体化模块
CN213069275U (zh) 一种排布均匀的光缆交接箱
CN208334717U (zh) 光电混合式面板装置
CN202631788U (zh) 光纤跳线
CN219535535U (zh) 一种用于检修网络的接线机构
CN211293383U (zh) 一种新型高密度插框
CN220340462U (zh) 一种光纤理线架
CN217467271U (zh) 一种用于光纤通信产品上的尾纤束线装置
CN210155374U (zh) 垂直型光纤路由保护装置
CN220137463U (zh) 一种理线单元、理线圈及理线装置
CN213814061U (zh) 一种光纤终端盒理线架
CN216872790U (zh) 一种直角母线排线夹
CN210807420U (zh) 一种适用于爆炸危险环境采用光纤直接接入的摄像头
CN216646910U (zh) 一种可作为现场连接器使用的分光分纤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