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9421U -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9421U
CN217789421U CN202221672498.2U CN202221672498U CN217789421U CN 217789421 U CN217789421 U CN 217789421U CN 202221672498 U CN202221672498 U CN 202221672498U CN 217789421 U CN217789421 U CN 2177894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or
segments
permanent magnet
axial direction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7249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宇航
吴施汛
王天陆
刘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7249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94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94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94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4Electric machine technologies in electromobility

Landscapes

  • Permanent Field Magnets Of Synchronous Machiner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转子总成、电机和具有该电机的车辆,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转子铁芯包括多个转子分段,多个转子分段在轴向方向叠加设置,每个转子分段包括多个叠放设置的环状的转子片,每个转子分段包括多个安装槽,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转子分段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每个安装槽内均设有永磁体,每个转子分段设有不同材料的永磁体和/或至少两个转子分段的永磁体的材料不同。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转子总成,通过混用永磁体来降低成本、减少涡流损耗和降低热退磁风险,转子铁芯分段模块化便于安装以及维修,且转子铁芯内形成斜极,以针对NVH性能指标优化。

Description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总成、具有该转子总成的电机和具有该电机的车辆。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电机输出转矩受齿槽转矩影响大,进而导致输出转矩波动较大,不同分段的气隙磁密波形不一致,直接叠加后整体转子磁场谐波变大,导致转矩波动变大,影响电机NVH性能及传动系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子总成,可以通过混用永磁体来降低电机成本以及减少永磁体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另外,转子铁芯分段模块化可以便于安装以及维修,并且转子铁芯分段之间可以形成斜极,可以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提高产品对需求的适应性。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前述转子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电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总成,该转子总成包括转子铁芯和永磁体,所述转子铁芯包括多个转子分段,所述多个转子分段在轴向方向叠加设置,每个所述转子分段包括多个叠放设置的环状的转子片,每个所述转子分段包括多个安装槽,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每个所述安装槽内均设有所述永磁体,每个所述转子分段设有不同材料的所述永磁体和/或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的所述永磁体的材料不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总成,可以通过混用永磁体来降低电机成本以及减少永磁体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另外,转子铁芯分段模块化可以便于安装以及维修,并且转子铁芯分段之间可以形成斜极,可以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提高产品对需求的适应性。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中的转子总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可选地,在轴向方向上,所述转子分段为三个及以上,每个所述转子分段的内周壁设有装配部,所述装配部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配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的所述装配部错位设置。
可选地,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相邻的所述转子分段的装配部的几何中心分别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圆心形成连接线,所述相邻的所述转子分段的连接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斜极角度。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子分段包括多组安装槽,所述多组安装槽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上分布设置,每组所述安装槽包括多个所述安装槽,每组的多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间隔设置。
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转子分段内的所述安装槽内设有分段设置的多个所述永磁体。
可选地,每组所述安装槽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安装槽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方向的宽度不同。
可选地,所述转子铁芯设有在轴向上贯穿其的减重孔。
可选地,所述装配部形成为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延伸的矩形块。
可选地,每个所述转子分段的所述转子铁芯上沿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安装槽,每两个所述安装槽组合呈V型结构,任意两个所述转子分段在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所述转子斜极的角度为α,满足关系式:0.5°≤α≤3°。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转子总成和定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为包括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与所述转子总成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所述的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转子总成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转子总成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六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七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第八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第九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第十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一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第十二实施例中转子分段的一极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转子总成100,转子铁芯10,转子分段11,中间转子分段11a,安装槽111,装配部112,永磁体20,减重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转子总成、具有该转子总成的电机和具有该电机的车辆,可以通过混用永磁体来降低电机成本以及减少永磁体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另外,转子铁芯分段模块化可以便于安装以及维修,并且转子铁芯分段之间可以形成斜极,可以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提高产品对需求的适应性。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总成100,该转子总成100包括转子铁芯10和永磁体20,转子铁芯10包括多个转子分段11,多个转子分段11在轴向方向叠加设置,每个转子分段11包括多个叠放设置的环状的转子片,每个转子分段 11包括多个安装槽111,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每个安装槽111内均设有永磁体20,每个转子分段11设置有不同材料的永磁体20 和/或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的永磁体20的材料不同,可以降低电机成本,减少永磁体 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风险,且还可以便于安装和维修。
具体而言,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当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在与电机轴装配连接时,可以通过改变至少一个转子分段11对应的所述连线与转子分段11磁极特征中轴线(d轴)的夹角,以使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之间错开一定的角度,从而产生斜极,因此,通过对斜极角度和斜极分段排列方式的扫掠仿真分析,便可以针对不同的转子铁芯10以及分段方式获得最优的斜极角度范围,从而可以降低转矩波动、径向力、切向力等NVH性能指标,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其次,还可以通过调整不同分段的转子片的叠放层数,即转子分段11的高度来调整电机的扭矩、动力等性能参数,便于转子分段11系列化。
另外,转子分段11中的安装槽111可以设置永磁体20,且每个转子分段11中可以设置有不同材料的永磁体20和/或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的永磁体20的材料不同,用以降低电机的综合成本和提高电机的性能,例如,当可以通过混合使用矫顽力和抗退磁性能好的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和矫顽力相对小和抗退磁性能相对低的低性能稀土永磁体,来降低电机的成本,当然,也可以使用稀土永磁体和铁氧体永磁体等其它的永磁体20来降低稀土永磁体的用量,从而降低电机的成本。
再者,通过设置多个转子分段11,使转子铁芯10可以分段模块化,从而可以提高安装和维修的效率。
因此,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转子总成100,可以通过混用各类永磁体20来降低电机成本以及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另外,转子铁芯10 分段模块化可以便于安装以及维修,并且转子铁芯10的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之间可以形成斜极,可以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如,降低转矩等),提高产品对需求的适应性。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轴向方向上,转子分段11 为三个及以上,每个转子分段11的内周壁设置有装配部112,装配部112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配合,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错位设置,可以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提高转子总成100对需求的适应性。
具体而言,每个转子分段1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装配部112,当至少三个的转子分段11在轴向方向上叠加形成转子铁芯10时,转子分段11中的装配部112可以与电机的电机轴配合连接以使得转子总成100可以被电机驱动转动。
其中,在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错位设置,也就是说,在轴向方向上,可以通过改变每个转子分段11对应的所述连线与转子分段11磁极特征中轴线(d轴)的夹角,使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错位设置,以使转子铁芯10中的至少两个转子分段11之间在装配后错开一定角度,产生斜极,然后通过对斜极角度和斜极分段排列方式的扫掠仿真分析,便可以针对不同的转子铁芯10以及分段方式获得最优的斜极角度范围,进而可以降低转矩波动、径向力、切向力等NVH性能指标,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从而提高转子总成100对需求的适应性。
当然,在本实用新型中的转子的斜极可通过将转子铁芯10的装配部112在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形成斜极,同时也可以通过在转子铁芯10上设置不同角度的固定孔也可以实现转子斜极。因此,通过不同形式实现转子的斜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设置,上述不同形式的转子斜极的实现方法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不仅仅局限于本申请中提到的通过转子铁芯10的装配部112的错位设置而实现的转子斜极。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转子铁芯10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相邻的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的几何中心分别与转子铁芯10的圆心形成连接线,相邻的转子分段11的连接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斜极角度,具体而言,在相邻的两个转子分段11中,其中一个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的几何中心与转子铁芯10 的圆心之间的连接线为第一连线,另一个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的几何中心与转子铁芯10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为第二连线,第一连线和第二连线之间的夹角即为斜极角度。因此,可以通过对斜极角度以及斜极的排列方式针对不同的转子铁芯10以及分段方式获得对应最优的斜极角度范围,使转矩波动、径向力、切向力等NVH性能指标降低,且还可以针对不同的目标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中间转子分段11a与其两侧的转子分段11之间的斜极角度相同,可以提高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当然,根据实际设计需求,中间转子分段11a与其两侧的转子分段11之间的斜极角度可以不相同,使三个转子分段11叠加后产生不同的斜极排列方式。
如图1、图3至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个转子分段11包括多组安装槽111,且多组安装槽111在转子铁芯10的周向上分布设置,使永磁体20可以均匀设置在转子分段11中,从而可以提高电机的磁通密度,以及提高电机的转矩密度。
进一步地,每组安装槽111包括多个安装槽111,每组的多个安装槽111在转子铁芯10的径向上间隔设置,便于根据实际需求,在转子分段11中可以混用不同的永磁体 20,在降低电机成本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
其中,结合前述实施例,每个转子分段11中设置有不同材料的永磁体20,针对不同材料的永磁体20可以对不同的转子分段11采用不同的拓扑结构进行优化,因此,多组安装槽111可以布置成多种形式,使转子分段11可以形成不同的拓扑结构,以便于对转子总成100进行优化设计,例如,如图,转子分段11中的安装槽111排列形式可以是单V形槽排列形式,转子分段11中的安装槽111也可以是双V形槽排列形式,或者可以是U型槽排列形式、一字槽排列形式等。
如图4、图6、图10、图11、图12和图1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转子分段11内的安装槽111内设有分段设置的多个永磁体20,因此,便可以根据设计需求,针对转子分段11中安装槽111和永磁体20中的尺寸和/或材料的不同,对设置在安装槽111中的永磁体20进行尺寸的增减,从而可以提高电机的转矩和功率,还可以保证电机的性能,或者使安装槽111内的多个永磁体20中的至少两个的材料不同,从而在降低电机的综合成本和保证电机的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降低热退磁风险。
举例而言,当退磁余量较大时,可以通过降低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矫顽力和抗退磁性能好)的尺寸,则相对的减少转子分段11中安装槽111的宽度尺寸,以便于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可以设置在安装槽111中,从而可以减小永磁体20过剩时的退磁安全余量,另外,在相同成本下,可以提高电机的转矩和功率。
当退磁余量不足时,可以通过减少低性能稀土永磁体的比例,则相对的减少转子分段11中安装槽111的宽度尺寸,以便于低性能稀土永磁体或铁氧体永磁体可以设置在安装槽111中,从而提高退磁安全余量,保证电机的性能。
又如,如图6、图10、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转子分段11内的安装槽111内的至少两个永磁体20的材料不同,使至少两个永磁体20可以混合使用,从而在降低电机的综合成本和保证电机的性能的同时,还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降低热退磁风险。
具体地,由于稀土永磁体的价格较高,因此,可以将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矫顽力和抗退磁性能好)和低性能永磁体(矫顽力相对较小和抗退磁性能相对较低)进行混合使用,以降低电机的成本。另外,还可以将高性能稀土永磁体与铁氧体永磁体等其它的永磁体20来降低稀土永磁体的用量,以降低电机的成本。
举例而言,如图4和图8所示,转子分段11中的安装槽111排列形式可以为单V 形槽排列形式,其中,转子分段11中的一极中具有两个安装槽111,每个安装槽111 中设置有分段设置的两个永磁体20,两个永磁体20中的一个可以是稀土永磁体,两个永磁体20中的另外一个可以是铁氧体永磁体,以便于在保证电机性能的同时,可以降低电机的成本,且还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的风险。
因此,将稀土永磁体和其它的永磁体20混合使用可以同时结合两种永磁电机的优点,在降低成本保证性能的同时,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风险,且还可以针对转子分段11中稀土永磁体和其它的永磁体20的类型和用量进行优化,以提高电机的性能。
如图6、图7、图9至图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安装槽111中至少有两个安装槽111在转子铁芯10的径向方向的宽度不同,便于针对不同材料的永磁体20的具体特性,在安装槽111中设置不同的永磁体20,通过对永磁体20的混用,使转子总成100可以在最低成本下达到最大的性能和满足安全裕度。
如图1、图3至图1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转子铁芯10设置有在轴向上贯穿转子铁芯10的减重孔30,可以用于减小转子铁芯10的重量,从而可以节省转子总成100的成本,另外,减重孔30的设置还可以降低电机的机械损耗,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装配部112形成为沿转子铁芯10的轴向延伸的矩形块,以便于转子铁芯10可以与电动机轴配合连接在一起,也就是说,该矩形块可以便于转子铁芯10和电动机轴在沿转子铁芯10周向方向上进行定位,使转子铁芯10和电动机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进而可以对转子铁芯10中的不同转子分段11与电动机轴的周向相对位置进行控制,便于调整斜极角度,且该矩形块还提高了电动机轴与转子铁芯10的连接强度,以及连接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每个转子分段11的转子铁芯10上沿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安装槽111,每两个安装槽111组合呈V型结构,任意两个转子分段11在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转子斜极的角度为α,满足关系式:0.5°≤α≤3°,可以根据对不同阶次转矩波动或者是转矩波动百分比的需求,在关系式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斜极角度进行针对性优化。
例如,在单V形槽内混合磁钢排列中,混合使用两种不同性能的永磁体20,在使用不同的斜极角度时,其转矩及转矩波动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5673672000007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56736720000081
对于单V形槽内混合磁钢排列,当斜极导致的转矩损失小于3N·m且转矩波动百分比小于5%时,认为可以采用其斜极角度,即1°至3°,根据对不同阶次转矩波动或转矩波动百分比的需求,可在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斜极角度进行针对性优化。
又如,双V形混合磁钢排列中,混合使用两种不同性能的永磁体20,在使用不同的斜极角度时,其转矩及转矩波动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56736720000082
对于双V形混合磁钢排列,当斜极导致的转矩损失小于3N·m且转矩波动百分比小于3.5%时,认为可以采用其斜极角度,即0.75°至3°,根据对不同阶次转矩波动或转矩波动百分比的需求,可在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斜极角度进行针对性优化。
再如,双V形槽内混合磁钢排列中,混合使用两种不同性能的永磁体20,在使用不同的斜极角度时,其转矩及转矩波动如下: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856736720000083
对于双V形槽内混合磁钢排列,当斜极导致的转矩损失小于3N·m且转矩波动百分比小于3.5%时,认为可以采用其斜极角度,即0.5°至3°,根据对不同阶次转矩波动或转矩波动百分比的需求,可在范围内选择不同的斜极角度进行针对性优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电机,该电机包括转子总成100和定子总成,转子总成100为包括前述实施例中任一项的转子总成100,定子总成与转子总成100配合,可以使电机中的转矩波动、径向力、切向力等NVH性能指标降低,从而可以延长电机的寿命,且还可以针对不同需求进行调整,使电机可以稳定、安静地运行。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前述的电机,该车辆可以保证驾驶者在驾驶车辆时,车辆内部的静谧性,使驾驶者以及乘客具有良好的乘坐体验。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转子铁芯10具有加强筋,可以提高转子片的径向抗拉强度,从而提高转子铁芯10的结构强度,保证电机可以正常运行。另外,转子铁芯10中还具有隔磁桥,通过减小隔磁桥的宽度可以使该位置的磁场饱和,以便于减少磁路中的漏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稀土永磁体由于磁能积高,可靠性好被广泛应用于内置式永磁电机中,但由于稀土元素资源少,价格持续上涨,导致电机成本提高,竞争力下降。所以通过混合使用矫顽力和抗退磁性能好的高性能稀土永磁体和矫顽力相对小和抗退磁性能相对低的低性能稀土永磁体或稀土永磁体和铁氧体永磁体等其他的永磁体20来降低稀土永磁体的用量,降低电机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在转子总成100中混合使用其他的永磁体20和稀土永磁体可以综合成本和性能要求,同时结合两种永磁电机的优点,在降低成本保证性能的同时,可以减少永磁体20涡流损耗,从而降低热退磁风险。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转子分段11模块化,在不同转子分段11中可以分别安装铁氧体永磁体等其他永磁体20和稀土永磁体,便于共用工装安装和后期维修,缩短安装和维修周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在转子铁芯10中的不同磁钢分段(即转子分段11)使用不同的冲片设计,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永磁体20进行针对性优化,提高磁钢利用效率,进一步降低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可通过调整不同转子分段11的叠片层数,即转子分段11高度来调整电机的扭矩、功率等性能参数,便于系列化。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转子分段11形成斜极,可以通过调整斜极角度和排列方式,以此针对不同的NVH性能指标进行优化,以提高产品对需求的适应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转子总成100使用分段式设计,转子铁芯10与电机轴通过键(即装配部112)与键槽形成圆周定位,电机轴上的键槽与电机轴线平行无扭转,通过改变转子冲片(即转子片)的键槽(即装配部112)与转子冲片(即转子片) 磁极特征之间的夹角,使不同的转子铁芯10分段的磁极之间产生一定的角度,不同转子分段11叠加后整体产生不同的斜极的排列方式。斜极角度的具体数值和斜极的排列方式可通过计算机参数扫掠仿真优化得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不同的转子分段11可以针对不同的磁钢类型和用量进行优化设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例,混合使用稀土永磁体和铁氧体永磁体其他永磁体,或混用不同牌号的稀土永磁体,可在不同转子分段11分别采用不同的永磁体20,或在同一转子分段11中,第一永磁体采用矫顽力和抗退磁性能好的高性能稀土永磁体,第二永磁体采用矫顽力相对小和抗退磁性能相对低的低性能稀土永磁体或稀土永磁体和铁氧体永磁体等其他永磁体20,或在同一转子分段11中,第一永磁体采用低性能稀土永磁体或铁氧体永磁体,第二永磁体采用高性能稀土永磁体,或在具有三层及以上磁障的转子铁芯10中,任意排列组合使用三种及以上的不同类型永磁体20,以在最低成本下达到最大性能和满足安全裕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铁芯(10),所述转子铁芯(10)包括多个转子分段(11),所述多个转子分段(11)在轴向方向叠加设置,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包括多个叠放设置的环状的转子片,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包括多个安装槽(111),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11)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
永磁体(20),每个所述安装槽(111)内均设有所述永磁体(20),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设有不同材料的所述永磁体(20)和/或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11)的所述永磁体(20)的材料不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在轴向方向上,所述转子分段(11)为三个及以上,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的内周壁设有装配部(112),所述装配部(112)适于与电机的电机轴配合,在所述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转子分段(11)的所述装配部(112)错位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在垂直于所述转子铁芯(10)轴向方向的横截面上,相邻的所述转子分段(11)的装配部(112)的几何中心分别与所述转子铁芯(10)的圆心形成连接线,所述相邻的所述转子分段(11)的连接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斜极角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包括多组安装槽(111),所述多组安装槽(111)在所述转子铁芯(10)的周向上分布设置,每组所述安装槽(111)包括多个所述安装槽(111),每组的多个所述安装槽(111)在所述转子铁芯(10)的径向上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转子分段(11)内的所述安装槽(111)内设有分段设置的多个所述永磁体(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安装槽(111)中至少有两个所述安装槽(111)在所述转子铁芯(10)的径向方向的宽度不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铁芯(10)设有在轴向上贯穿其的减重孔(30)。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部(112)形成为沿所述转子铁芯(10)的轴向延伸的矩形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转子分段(11)的所述转子铁芯(10)上沿圆周方向形成多个安装槽(111),每两个所述安装槽(111)组合呈V型结构,任意两个所述转子分段(11)在轴向方向上错位设置以形成转子斜极,所述转子斜极的角度为α,满足关系式:0.5°≤α≤3°。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总成,所述转子总成为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转子总成;
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与所述转子总成配合。
1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机。
CN202221672498.2U 2022-06-29 2022-06-29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Active CN2177894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2498.2U CN217789421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72498.2U CN217789421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9421U true CN217789421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6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72498.2U Active CN217789421U (zh) 2022-06-29 2022-06-29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94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23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1234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子和电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380788C (zh) 旋转电机
CN103715801B (zh) Ipm型旋转电动机
EP2741402B1 (en) Motor and rotor thereof
CN102684337B (zh) 分段斜极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
US11699931B2 (en) Rotor structure of interior permanent magnet motor
CN110504811B (zh) 一种错位双转子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及发电设备
CN217789421U (zh) 转子总成、电机和车辆
CN110994834B (zh) 一种交直轴电感可变式永磁无刷电机及其广域高效优化设计方法
CN111092503B (zh) 电机转子和磁阻电机
CN103715799B (zh) Ipm型旋转电动机
CN112271839A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CN214479907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
CN218997797U (zh) 转子总成、电机以及车辆
CN210724356U (zh) 电机的转子、驱动电机和车辆
CN112583153B (zh) 电机的转子、驱动电机和车辆
CN111092501B (zh) 转子装置及具有该转子装置的磁阻马达
CN208675081U (zh) 一种高功率密度高效率高可靠性的磁爪电机
CN112688518A (zh) 一种多盘式结构轴向磁场混合永磁型记忆电机
CN112072872A (zh) 切向与径向永磁组合式磁极驱动电机转子生产方法
CN112510868A (zh) 一种磁阻电机转子铁芯及磁阻电机
CN111416455A (zh) 一种车用高速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冲片及电机
CN110556995A (zh) 一种新型高功率密度爪极永磁电机
CN217010466U (zh) 一种伺服电机用转子铁芯
CN216794723U (zh) 电机转子、电机和电动汽车
CN110994836A (zh) 电机转子和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