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8234U - 一种按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8234U
CN217788234U CN202221624819.1U CN202221624819U CN217788234U CN 217788234 U CN217788234 U CN 217788234U CN 202221624819 U CN202221624819 U CN 202221624819U CN 217788234 U CN217788234 U CN 2177882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inge
shell
piece
key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2481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木凡
刘大勇
欧阳正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Leg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Leg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Leg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Leg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2481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82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82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82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put From Keybo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按键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外壳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按键帽,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一平衡件,所述第一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第二平衡件,所述第二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件与所述第一平衡件铰接;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平衡件之间、以及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平衡件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且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均通过多个连接件对所述按键帽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按键帽在下压或弹起时均能够平稳且顺畅地移动,而不会出现歪斜导致卡键的情况。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按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按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按键在电子产品和电器设备上随处可见,但是很多具有较大按键帽的按键结构在使用过程中体验并不好,例如,按键帽在按压过程中容易歪斜、并产生卡键现象,导致按键帽卡在外壳内而无法恢复正常位置。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按键在按压时按键帽容易歪斜并产生卡键现象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外壳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按键帽,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第一平衡件,所述第一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第二平衡件,所述第二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件与所述第一平衡件铰接;
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平衡件之间、以及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平衡件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连接件。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第一平衡件包括:
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相对立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平衡件包括:
两个第二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相对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一一对应铰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四个所述连接件呈矩阵设置。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立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且任意一个所述夹持部在朝向另一所述夹持部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夹持部上的凹槽相对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时卡嵌于两个所述凹槽中。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铰接杆朝向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
所述第一铰接杆朝向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上设置腰形孔,所述铰接轴活动设置于所述腰形孔内。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铰接杆设置有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
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的下方和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以铰接件的一端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有若干个弹性支撑条,各所述弹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起。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LED灯珠,所述按键帽上嵌设有透光件。
所述按键结构,其中,所述透光件呈弧形状,所述透光件上朝向所述LED灯珠的一侧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筋,且在远离所述LED灯珠的方向上,所述凸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凸筋用于聚集光线以增加所述透光件上相应位置的亮度。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且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均通过多个连接件对所述按键帽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按键帽在下压或弹起时均能够平稳且顺畅地移动,而不会出现歪斜导致卡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按键结构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按键结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第一平衡件和第二平衡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按键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壳;2、按键帽;3、按压柱;4、轻触开关;5、连接件;51、夹持部;6、第一平衡件;61、第一铰接杆;62、第一连接杆;63、第一加固杆;7、第二平衡件;71、第二铰接杆;72、第二连接杆;73、第二加固杆;8、容纳槽;9、凹槽;10、铰接轴;11、铰接部;12、连接部;13、腰形孔;14、第一限位块;15、第二限位块;16、第一弯弧段;17、第二弯弧段;18、弹性支撑条;19、支撑凸起;20、PCB板;21、LED灯珠;22、透光件;23、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键结构,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外壳1和按键帽2,所述按键帽2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1上,所述按键帽2可沿所述外壳1的内壁滑动;所述按键帽2的形状与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形状相适配,例如,所述按键帽2呈圆形,所述外壳1呈筒状,所述按键帽2的直径稍小于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直径,所述按键帽2可在所述外壳1内沿所述外壳1的轴线方向滑动;如图4所示,所述按键帽2朝向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一侧设置有按压柱3,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设置有轻触开关4,所述轻触开关4与所述按压柱3相对应,例如,为保证按压所述按键帽2时的平衡性,按压柱3设置在所述按键帽2的圆心处,所述轻触开关4也对应设置在外壳1内的中心处。
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一平衡件6和第二平衡件7,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均位于所述外壳1内,且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均与所述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平衡件7与所述第一平衡件6铰接,且所述第二平衡件7和所述第一平衡件6的多个铰接处的连线通过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圆心,即,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对称地设置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按键帽2与所述第一平衡件6之间、以及所述按键帽2与所述第二平衡件7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连接件5,从而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能够对所述按键帽2进行多点支撑,使得所述按键帽2在被按压时不会产生歪斜和卡键的情况;当按压所述按键帽2时,所述按键帽2沿所述外壳1的内壁下沉,此时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上具有多处通过所述连接件5对所述按键帽2进行支撑,使得所述按键帽2能够平稳地被按下,且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均能够相对于所述外壳1的内壁转动,从而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在与所述按键帽2的连接处可以通过转动而配合所述按键帽2的移动,而不会阻止所述按键帽2移动。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外壳1内设置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且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均通过多个连接件5对所述按键帽2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按键帽2在下压或弹起时均能够平稳且顺畅地移动,而不会出现歪斜导致卡键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外壳1的内腔中具有一容纳槽8,所述容纳槽8由所述外壳1形成,所述容纳槽8用于容纳所述第一平衡件6、所述第二平衡件7以及所述轻触开关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平衡件6包括两个第一铰接杆61和一第一连接杆62,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相对立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均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均与所述容纳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6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杆6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相垂直;所述第一连接杆62与任意所述第一铰接杆61的连接处均位于所述第一铰接杆61远离所述第二平衡件7的一端;所述第一连接杆62与所述连接件5相连接。
所述第二平衡件7包括两个第二铰接杆71和一第二连接杆72,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相对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均与均与所述外壳1的内壁转动连接,具体地,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均与所述容纳槽8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一一对应铰接,那么,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第二平衡件7具有两个铰接点,两个铰接点的连线通过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圆心;所述第二连接杆72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杆72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杆72与任意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连接处均位于所述第二铰接杆71远离所述第一平衡件6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铰接杆71朝向所述第一铰接杆6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10,所述铰接轴10位于所述第二铰接轴10朝向另一所述第二铰接轴10的一侧,所述铰接轴10垂直于所述第二铰接轴10设置;所述第一铰接杆61朝向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部11,所述铰接部11与所述第一铰接杆61之间连接有连接部12,所述连接部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61的一端朝向所述第二铰接杆71、并朝向另一所述第一铰接杆61倾斜延伸;所述铰接部11连接所述连接部12远离所述第一铰接部11的一端,所述铰接部11平行于所述第二铰接部11;所述铰接部11上设置腰形孔13,所述铰接轴10活动设置于所述腰形孔13内;通过设置倾斜延伸的所述连接部12,以使所述铰接部11能够在所述第二铰接部11朝向所述第二连接杆7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铰接杆71连接,并且使得所述铰接部11在与所述第二铰接杆71铰接后,所述第一铰接杆61和对应的所述第二铰接杆71在同一个面内。
所述铰接部11上设置所述腰形孔13与所述铰接轴10连接,使得所述铰接轴10在所述腰形孔13内有活动的空间;在按压按键帽2或者按键帽2弹起时,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转动,此时所述铰接轴10在所述腰形孔13转动的同时还沿所述腰形孔13的长度方向有一定的活动空间,因而避免了产生运动干涉而导致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无法顺畅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帽2与所述第一连接杆62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5,两个所述连接件5在所述第一连接杆62上间隔设置;所述按键帽2与所述第二连接杆72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5,两个所述连接件5在所述第二连接杆72上间隔设置;所述按键帽2一共连接有四个所述连接件5,可选地,四个所述连接件5呈矩阵设置,从而在按压所述按键帽2时,所述按键帽2的各个方向都具有所述连接件5进行支撑,从而所述按键帽2能够平稳地沿所述外壳1滑动。
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连接件5包括相对立设置的两个夹持部51,所述夹持部51的一端与所述按键帽2朝向所述轻触开关4的一侧相连接,另一端向所述第一连接杆62或所述第二连接杆72延伸;任意一个所述夹持部51在朝向另一所述夹持部51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9,两个所述夹持部51上的凹槽9相对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62或所述第二连接杆72同时卡嵌于两个所述凹槽9中。
可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铰接杆71设置有所述铰接轴10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14,所述第一限位块14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所述第一铰接杆61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一端的下方、以及所述第二铰接杆71远离所述第以铰接件的一端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15,所述第二限位块15连接所述外壳1的内壁;当按压所述按键帽2时,所述按键帽2下降,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2向下移动,此时,所述第一铰接杆61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铰接杆71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61的一端均向所述外壳1的内腔的底部移动,直至所述第一铰接杆61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铰接杆71远离所述第一铰接杆61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限位块15抵接,则所述按键帽2不能再继续下压;当所述按键帽2弹起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杆62和所述第二连接杆72向上移动,此时所述第一铰接杆61和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铰接处下沉,直至所述第一铰接杆61和所述第二铰接杆71的铰接处与所述第一限位块14相抵接,所述按键帽2无法再继续弹起。
所述第一平衡件6还包括第一加固杆63,所述第一加固杆6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61相连接;所述第一加固杆63的中间具有第一弯弧段16,所述第一弯弧段16朝向远离所述轻触开关4方向弯曲;所述第二平衡件7还包括第二加固杆73,所述第二加固杆7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71相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杆73的中间具有第二弯弧段17,所述第二弯弧段17朝向远离所述轻触开关4方向弯曲,且所述第二弯弧段17和所述第一弯弧段16相对立设置,所述第二弯弧段17和所述第一弯弧段16用于为所述轻触开关4的设置让位,避免在所述第一平衡件6和所述第二平衡件7运动时,所述第一加固杆63和所述第二加固杆73与所述轻触开关4互相干涉。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的内壁连接有若干个弹性支撑条18,各所述弹性支撑条18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起19,所述支撑凸起19背向所述弹性支撑条18的一端与所述按键帽2相抵接。通过设置所述弹性支撑条18和所述支撑凸起19,所述按键帽2可以设置为在初始状态下离所述轻触开关4更远,从而增大所述按键帽2的行程,使得所述按键帽2在按下时手感更好。例如,所述弹性支撑条18为四个,四个所述弹性支撑条18沿所述外壳1的内壁均匀第间隔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PCB板20,所述PCB板20位于所述容纳槽8的下方,所述PCB板20上设置有LED灯珠21;所述轻触开关4也设置在所述PCB板20上,且所述轻触开关4位于所述PCB板20的中心;所述LED灯珠21为两个,两个所述LED灯珠21间隔设置在所述PCB板20上,且两个所述LED灯珠21位于所述轻触开关4的一侧;所述按键帽2上嵌设有透光件22,所述透光件22为半透明的材质,LED灯珠21发出的光可以透过所述透光件22,以增加外观美感。并且所述LED灯珠21为3色LED灯珠21,从而可以组合触多种颜色的灯光,使得所述按键帽2每次亮起,都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所述透光件22呈弧形状,其具有一开口,而两个所述灯珠设置在与所述开口对应的一侧;所述透光件22上朝向所述LED灯珠21的一侧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筋23,所述凸筋23与所述透光件22一体设置,所述凸筋23与所述透光件22本身的材质相同,所述凸筋23用于聚集光线以增加所述透光件22上相应位置的亮度;所述透光件22在远离所述LED灯珠21的方向上,所述凸筋23间的间距逐渐减小,即,在正常情况下,所述透光件22上离所述LED灯珠21越远的位置,光线越弱,因此,为了保证所述透光件22整体出光的均匀性,所述透光件22在远离所述LED灯珠21的方向上,所述凸筋23间的间距逐渐减小,也就是凸筋23的密度更大,从而可以聚集更多的光线,从而保证透光件22整体的匀光性。
综上所述,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外壳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按键帽,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第一平衡件,所述第一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第二平衡件,所述第二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件与所述第一平衡件铰接;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平衡件之间、以及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平衡件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连接件。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所述外壳内设置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且所述第一平衡件和所述第二平衡件均通过多个连接件对所述按键帽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所述按键帽在下压或弹起时均能够平稳且顺畅地移动,而不会出现歪斜导致卡键的情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按键结构,其包括外壳和活动设置于所述外壳上的按键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结构还包括:
第一平衡件,所述第一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
第二平衡件,所述第二平衡件位于所述外壳内,并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所述第二平衡件与所述第一平衡件铰接;
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平衡件之间、以及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平衡件之间均连接有若干个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衡件包括:
两个第一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相对立设置,且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
第一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之间,且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衡件包括:
两个第二铰接杆,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相对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均与所述外壳的内壁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与两个所述第一铰接杆一一对应铰接;
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铰接杆之间,且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连接件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一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所述按键帽与所述第二连接杆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连接件,四个所述连接件呈矩阵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相对立设置的两个夹持部,且任意一个所述夹持部在朝向另一所述夹持部的一侧均设置有凹槽,两个所述夹持部上的凹槽相对立设置,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同时卡嵌于两个所述凹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杆朝向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轴;
所述第一铰接杆朝向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设置有铰接部,所述铰接部上设置腰形孔,所述铰接轴活动设置于所述腰形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铰接杆设置有所述铰接轴的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
所述第一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端的下方和所述第二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以铰接件的一端的下方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连接所述外壳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内壁连接有若干个弹性支撑条,各所述弹性支撑条朝向所述按键的一侧均设置有支撑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置有LED灯珠,所述按键帽上嵌设有透光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件呈弧形状,所述透光件上朝向所述LED灯珠的一侧依次间隔设置有若干个凸筋,且在远离所述LED灯珠的方向上,所述凸筋间的间距逐渐减小,所述凸筋用于聚集光线以增加所述透光件上相应位置的亮度。
CN202221624819.1U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按键结构 Active CN2177882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4819.1U CN21778823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按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24819.1U CN21778823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按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8234U true CN217788234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59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24819.1U Active CN217788234U (zh) 2022-06-27 2022-06-27 一种按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82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61507B (zh) 一种产生按压触感及快速回弹的薄型键盘开关键组结构
CN205282345U (zh) 一种产生按压触感及快速回弹的薄型键盘开关键组结构及键帽字符照明系统
CN102468074B (zh) 键盘
CN110998772A (zh) 一种键盘及电子设备
CN100524565C (zh) 具有导向功能的平动按键装置
CN204187535U (zh) 导光件、按键装置及操作面板
IT9020404A1 (it) Tastiera-interruttore per pannello di comando di un apparecchio elettrico
US6366275B1 (en) Push button structure of keyboard
CN217788234U (zh) 一种按键结构
JPH08124453A (ja) キースイッチ
CN104315457A (zh) 导光件、按键装置及操作面板
EP1632968A1 (en) Enhanced control device with drum and multiple switching channels
CN114999849A (zh) 一种按键结构
JP5741739B1 (ja) 照光スイッチ及びキーボード
CN108428583B (zh) 一种剪刀脚结构的按键开关
JP3649637B2 (ja) 電子機器の照光構造
JP2000215761A (ja) 多方向操作キ―構造
CN101414526A (zh) 具有多路转换通道的圆筒式控制装置
CN105206447B (zh) 按钮开关
CN2798284Y (zh) 一种电子设备的键盘组件
CN209804518U (zh) 一种薄型键盘开关
CN207353131U (zh) 可透视按键的支架结构
CN217306353U (zh) 一种防水启动开关
CN217227402U (zh) 一种用于汽车室内顶灯的开关
JP2933574B2 (ja) キーボ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