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80552U -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80552U
CN217780552U CN202222135031.0U CN202222135031U CN217780552U CN 217780552 U CN217780552 U CN 217780552U CN 202222135031 U CN202222135031 U CN 202222135031U CN 217780552 U CN217780552 U CN 2177805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foundation pit
door
hinge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503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利彬
赖雪远
龙平
贺永明
杨志勇
蒋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503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805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805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805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涉及基坑施工设备领域,包括门式吊机和支撑台,支撑台设置在基坑边坡处,门式吊机设置在支撑台上,门式吊机用于在基底与基坑顶部之间进行物料的吊运;支撑台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柱和锚固式支撑脚,操作平台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支撑柱,操作平台另一端搭设在基坑顶部,锚固式支撑脚包括纵板和横板,纵板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支撑柱嵌入设置在连接套内;纵板与横板均通过若干锁脚锚杆固定在基底。其解决了传统小基坑未进行支护的情况下,在其边坡处设置吊装装置时,土崩或者外力等容易对吊装装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等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施工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承台桩基施工时,待地底部分的桩柱浇筑好后,就会进行下一步基坑施工,需要先在预定位置向下挖掘基坑,再人工清理出基底,一般采用机械开挖(反铲挖掘机)、辅以人工清底找平的方式。一般机械挖至基底以上20cm,由人工挖除,以防止扰动地基。开挖坡度要以保证边坡的稳定为原则,根据地质条件、开挖深度、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在1:0.33-1:1左右,还要注意基坑排水,必要时需要对坑壁进行支护。
通常基坑开挖深度和面积均不会太大,深度通常在5米左右,由于场地和实际施工量考虑,没有必要修建大型的起吊装置,而在人工清理基底时,产生的渣土仍需要转运出去,进而需要一种简单方便的吊装设施来对清理处的渣土进行吊装转运,同时由于小基坑边坡开挖后,未进行支护的话,即便是坡度足够,但难免遇到雨水等侵蚀和外力破坏等造成基坑边坡坍塌,容易引发吊装装置倾覆等问题,同时吊装装置对其支撑结构的稳定性要求也非常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解决了传统小基坑未进行支护的情况下,在其边坡处设置吊装装置时,土崩或者外力等容易对吊装装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包括门式吊机和支撑台,所述支撑台设置在基坑边坡处,所述门式吊机设置在所述支撑台上,所述门式吊机用于在基底与基坑顶部之间进行物料的吊运;
所述支撑台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柱和锚固式支撑脚,所述操作平台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支撑柱,所述操作平台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基坑顶部,两根所述支撑柱均竖直设置,所述锚固式支撑脚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底部,所述锚固式支撑脚铺设在所述基底;
所述锚固式支撑脚包括纵板和横板,所述纵板与所述横板垂直连接,所述纵板一端设置有连接套,所述支撑柱嵌入设置在所述连接套内;
所述纵板与所述基坑边坡垂直设置,所述横板与所述基坑边坡平行设置;所述纵板与所述横板均通过若干锁脚锚杆固定在所述基底。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中部上板面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纵板靠近所述连接套一端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相互咬合;所述纵板与所述横板通过若干螺栓固定。
进一步的,还包括滑套和若干支撑杆,所述滑套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柱上,所述支撑杆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销孔,所述滑套通过第一插销与所述支撑柱连接;
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纵板远离所述连接套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套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横板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杆之外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套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位于所述基坑边坡和支撑柱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套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位于两根支撑柱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另一端与所述滑套铰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锁套,所述锁套间隔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上,所述支撑柱穿设在所述锁套内,所述支撑柱通过第二插销与所述锁套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采用H型钢。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套上端为喇叭状。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和纵板的底面均设有若干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基坑边坡搭建支撑台,在支撑台上设置门式吊机,并且支撑台包括操作平台、支撑柱和锚固式支撑脚,支撑柱用于对操作平台进行支撑,锚固式支撑脚通过锚杆以及防滑纹等增大与基底接触的摩擦力,防止打滑,同时锚固式支撑脚呈T形结构,并通过若干支撑杆增强支撑柱与锚固式支撑脚,以及操作平台之间的结构强度,进而增大了整体的稳定性,解决了传统小基坑未进行支护的情况下,在其边坡处设置吊装装置时,土崩或者外力等容易对吊装装置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等问题。
2、横板中部上板面开设有第一凹槽,纵板靠近连接套一端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咬合,便于横板与纵板的快速连接;纵板与横板通过若干螺栓固定,使用时能快速组装在一起,不使用时,拆开后也便于转移和存放。
3、锁套间隔设置在操作平台上,用于支撑柱穿设在锁套内,支撑柱通过第二插销与锁套实现固定连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同时在面对不同基坑高度时,也可以通过第二插销将锁套与支撑柱上对应位置的销孔连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的锚固式支撑脚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纵板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横板示意图;
图标:1、门式吊机,2、支撑台,21、操作平台,22、支撑柱,221、销孔,3、基坑边坡,31、基底,32、基坑顶部,4、锚固式支撑脚,41、纵板,411、第二凹槽,42、横板,421、第一凹槽,43、连接套,44、锁脚锚杆,45、螺栓,5、滑套,6、支撑杆,7、锁套,8、第一插销,9、第二插销,10、防滑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包括门式吊机1和支撑台2,在安装前需要先把支撑台2设置在基坑边坡3处,随后将门式吊机1设置在支撑台2上,门式吊机1用于在基底31与基坑顶部32之间进行物料的吊运,主要用于吊运基坑底部的渣土等废料,以及一些施工工具吊入或者吊出基底31;
如图1和2所示,具体实施时,支撑台2包括操作平台21、支撑柱22和锚固式支撑脚4,由于操作平台21悬空一端需要对称设置两根支撑柱22,用以支撑操作平台21,进而需要先将操作平台21搭设在基坑顶部32,通过吊车将操作平台吊到基坑顶部32,并使其一端悬空,并采用吊车将悬空一端暂时提起,随后从悬空后的锁套7内插入支撑柱22,同时在支撑柱22连接上锚固式支撑脚4,锚固式支撑脚4需要铺设在基底31,待两根支撑柱22均竖直设置后,且操作平台处于近乎水平状态时,通过第二插销9将支撑柱22与锁套7固定,进而支撑台主体搭建大致完成。
如图1-5所示,锚固式支撑脚4包括纵板41和横板42,纵板41与横板42垂直连接成T形,用于增大与基底31接触的面积,避免锚固式支撑脚4陷入泥土或者打滑;同时,纵板41一端设置有连接套43,支撑柱22嵌入设置在连接套43内,连接套43上端为喇叭状,便于支撑柱22与锚固式支撑脚4快速连接。
具体实施时,纵板41与基坑边坡3垂直设置,横板42与基坑边坡3平行设置,整个锚固式支撑脚4呈T形,其顶部能与基坑边坡3底部与基底31交界处贴合,进而能保证操作平台最小悬空量的同时,保证对支撑柱22底部的支垫;纵板41与横板42均通过若干锁脚锚杆44固定在基底31,进一步增强了锚固式支撑脚4的稳定性,进而保证看支撑台2下端的稳定性,即便是基坑边坡3受到雨水以及较大震动或破坏而崩塌时,也难以对支撑柱22造成影响,进而增强了整体的安全性。
如图3-5所示,横板42中部上板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21,纵板41靠近连接套43一端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411,第一凹槽421与第二凹槽411相互咬合,便于横板42与纵板41的快速连接;纵板41与横板42通过若干螺栓45固定,使用时能快速组装在一起,不使用时,拆开后也便于转移和存放。
如图1和2所示,还包括滑套5和若干支撑杆6,在滑套5外壁环绕铰接若昂支撑杆6,用于分别与操作平台21和锚固式支撑脚4连接,进而增强支撑柱22和支撑台2整体的稳定性,滑套5可滑动的套设在支撑柱22上,支撑杆6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销孔221,滑套5调整到大致操作平台21到基底31的中部处,并通过第一插销8与支撑柱22连接;
具体实施时,支撑杆主要为空心钢管,其两端通过螺栓固定有连接套,连接套一端有铰孔,用于与对应铰座转动连接;
一支撑杆6的一端通过连接套与纵板41远离连接套43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滑套5铰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该侧的稳定性;
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横板42位于两根支撑杆6之外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滑套5铰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该侧的稳定性,与上一支撑杆6一起增强了支撑柱22与锚固式支撑脚4的结构稳定性;
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操作平台21位于基坑边坡3和支撑柱22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滑套5铰接,形成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强该侧的稳定性;
一支撑杆6的一端与操作平台21位于两根支撑柱22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滑套5铰接,同上一支撑杆6共同加强了支撑柱22与操作平台21的结构稳定性。
还包括锁套7,锁套7间隔设置在操作平台21上,用于支撑柱22穿设在锁套7内,支撑柱22通过第二插销9与锁套7实现固定连接,安装和拆卸都很方便,同时在面对不同基坑高度时,也可以通过第二插销9将锁套7与支撑柱22上对应位置的销孔221连接。
如图1和2所示,支撑柱22采用H型钢,H型钢相对于同等支撑强度的钢柱,其质量较轻,便于加工和使用。
如图4和5所示,横板42和纵板41的底面均设有若干防滑纹10,用以增大锚固式支撑脚4与基底31之间的摩擦力,有利于增强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包括门式吊机(1)和支撑台(2),所述支撑台(2)设置在基坑边坡(3)处,所述门式吊机(1)设置在所述支撑台(2)上,所述门式吊机(1)用于在基底(31)与基坑顶部(32)之间进行物料的吊运;
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包括操作平台(21)、支撑柱(22)和锚固式支撑脚(4),所述操作平台(21)一端对称设置有两根所述支撑柱(22),所述操作平台(21)另一端搭设在所述基坑顶部(32),两根所述支撑柱(22)均竖直设置,所述锚固式支撑脚(4)设置在所述支撑柱(22)底部,所述锚固式支撑脚(4)铺设在所述基底(31);
所述锚固式支撑脚(4)包括纵板(41)和横板(42),所述纵板(41)与所述横板(42)垂直连接,所述纵板(41)一端设置有连接套(43),所述支撑柱(22)嵌入设置在所述连接套(43)内;
所述纵板(41)与所述基坑边坡(3)垂直设置,所述横板(42)与所述基坑边坡(3)平行设置;所述纵板(41)与所述横板(42)均通过若干锁脚锚杆(44)固定在所述基底(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2)中部上板面开设有第一凹槽(421),所述纵板(41)靠近所述连接套(43)一端的底面开设有第二凹槽(411),所述第一凹槽(421)与所述第二凹槽(411)相互咬合;所述纵板(41)与所述横板(42)通过若干螺栓(45)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套(5)和若干支撑杆(6),所述滑套(5)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支撑柱(22)上,所述支撑杆(6)上间隔开设有若干销孔(221),所述滑套(5)通过第一插销(8)与所述支撑柱(22)连接;
一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纵板(41)远离所述连接套(43)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套(5)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横板(42)位于两根所述支撑杆(6)之外的一端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套(5)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21)位于所述基坑边坡(3)和支撑柱(22)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套(5)铰接;
一所述支撑杆(6)的一端与所述操作平台(21)位于两根支撑柱(22)之间的部分铰接,该支撑杆(6)另一端与所述滑套(5)铰接。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锁套(7),所述锁套(7)间隔设置在所述操作平台(21)上,所述支撑柱(22)穿设在所述锁套(7)内,所述支撑柱(22)通过第二插销(9)与所述锁套(7)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22)采用H型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43)上端为喇叭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42)和纵板(41)的底面均设有若干防滑纹(10)。
CN202222135031.0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Active CN2177805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5031.0U CN217780552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5031.0U CN217780552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80552U true CN21778055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6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5031.0U Active CN217780552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805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191777B (zh) 钢板桩围堰结构及其逆做法施工方法
WO2019128155A1 (zh) 沉井施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7642041A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
CN110904956B (zh) 灌注桩施工工艺
CN210163032U (zh) 一种潜水泵支架
CN217780552U (zh) 一种门吊式提升出渣装置
CN107642040A (zh) 超大直径空心群桩锚碇的施工方法碇
CN218149651U (zh) 一种可重复利用的沉井施工用内悬挑支撑装置
KR20210053497A (ko) 무 파일 올림식 벽체 철거 공법
US2373276A (en) Foundation and method of constructing the same
CN202131602U (zh) 钢板桩围堰结构
CN108798508A (zh) 桩孔的开挖方法
CN113235645B (zh) 一种塔吊基础预留插筋装配式胎模施工方法
CN213267538U (zh) 浅滩u形砂岩河床钢栈桥用引孔平台
CN205116239U (zh) 工程桩基静载检测阻力锚锄
CN214328954U (zh) 一种柱形支撑节点
CN209854723U (zh) 一种锚杆嵌岩植桩调平三脚架装置
CN206625584U (zh) 用于设计柱顶位于既有地面以下的格构柱精确定位装置
CN111155782A (zh) 一种高水位既有地下室桩基施工工法
CN210597018U (zh) 一种深水裸岩区钢栈桥稳固装置
CN111058472A (zh) 一种塔机基础及其加固施工安装方法
CN205296177U (zh) 一种适用于人工挖孔抗滑桩桩孔的护壁支撑结构
CN218291946U (zh) 钻孔灌注桩钢筋笼安装装置
CN220890201U (zh) 一种竖井开挖支护施工安全操作平台
CN214614163U (zh) 一种方便施工的桩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610047 area a and B, 8th floor, Sichuan Expressway Building, No.90, West 1st section of 2nd Ri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area a and B, 8th floor, Sichuan Expressway Building, No.90, West 1st section of 2nd Ring Road, Wuhou District,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