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8919U -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8919U
CN217778919U CN202221713899.8U CN202221713899U CN217778919U CN 217778919 U CN217778919 U CN 217778919U CN 202221713899 U CN202221713899 U CN 202221713899U CN 217778919 U CN217778919 U CN 2177789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generation
wind power
fixedly connected
cabin body
floating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1389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施惠庆
曹春潼
冯小星
刘旦
梅卫东
洪思武
匡友军
季鹏
陶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ONGYUAN ZHENHU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LONGYUAN ZHENHU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LONGYUAN ZHENHU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LONGYUAN ZHENHUA MARINE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1389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89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89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89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7Offshore wind turbin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属于风力发电领域,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包括三个呈环状分布的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本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撑杆,它可以本方案通过挤压阻尼舱内的海水来应对海水突然上涨给该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平台带来的冲击力,利用海水自身的压强可以有效削弱海水突增浮力带来的冲击,有效实现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进一步保证了该装置能正常工作,不受海水的影响,使得该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也节省了由于需要阻尼效果而带来额外的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背景技术
鉴于海上风能资源丰富、风速大、主导风向稳定、不占用土地资源、环境影响小等优点,与陆上风电相比,海上风电的发展更加迅猛。目前海上风力发电平台大多采用桩基,而桩基适用于沿海滩涂和几十米深的浅海海域,超过百米的海域基本不适用,因此由浅海向深海发展,海底锚索固定的半潜漂浮式风力发电平台正越来越受海上工业者们青睐。
然而,对于浮式风力发电机来说,由于海水浮力经常易改变,长期以往会对该风力发电基础平台造成一定程度的晃动,导致该平台受到不易避免的损伤,进而导致风机发电效率受到影响;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有良好阻尼效果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它可以通过挤压阻尼舱内的海水来应对海水突然上涨给该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平台带来的冲击力,利用海水自身的压强可以有效削弱海水突增浮力带来的冲击,有效实现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进一步保证了该装置能正常工作,不受海水的影响,使得该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也节省了由于需要阻尼效果而带来额外的制作成本。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包括三个呈三角分布的立柱本体,所述立柱本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舱,相邻两个所述立柱本体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撑杆,所述阻尼舱包括内腔呈直槽口形的舱体,所述舱体的底端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柱,所述承载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所述舱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一对所述隔板之间滑动连接有挤液板,所述连杆的顶端与挤液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舱体的顶端开设有多个靠近挤液板的出水口,所述舱体的侧端开设有多个靠近隔板的进水口,所述舱体的内底壁与挤液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
进一步的,所述舱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舱体的侧壁与活动板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性绳,所述隔板开设有位于挤液板下方的进气口。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绳初始状态下均呈自然拉直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承载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载盘,所述压载盘的外圈直径等于舱体的外圈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压载盘与舱体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囊,所述弹性囊内部呈不饱和填充状态。
进一步的,一对所述隔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挤液板下方。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方案通过挤压阻尼舱内的海水来应对海水突然上涨给该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平台带来的冲击力,利用海水自身的压强可以有效削弱海水突增浮力带来的冲击,有效实现了对该装置的保护效果,进一步保证了该装置能正常工作,不受海水的影响,使得该装置不仅具有良好的阻尼效果,也节省了由于需要阻尼效果而带来额外的制作成本。
(2)当海水给该平台一个向上的推力时,承载柱会将该推力通过连杆传递给挤液板,挤液板通过挤压其上方的海水,从而获得足够的反作用力,以此来对海水对该平台的冲击进行有效削减,由于挤液板与舱体之间的腔体与其上方的海水是相互连通的,因此挤液板在向上的移动过程中,还将受到舱体上方的海水压力,进一步加强了该装置的阻尼效果。
(3)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利用挤压液压油方式进行阻尼的方案,该方案可以因地制宜地利用海水自身的压强来削弱海水浮力突然上升带来的冲击力,进而节省成本。
(4)通过设置弹性囊,不仅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效果,而且由于多个弹性囊之间固定连接且相通,可以避免海水通过承载柱与舱体之间的活动缝隙进入舱体内部,有效实现了该舱体的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舱内部初始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舱内部运动后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阻尼舱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立柱本体、2阻尼舱、21舱体、22承载柱、221压载盘、23连杆、24挤液板、25出水口、26隔板、27进水口、28活动板、29弹性绳、3横撑杆、5弹性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包括三个呈三角分布的立柱本体1,立柱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舱2,相邻两个立柱本体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撑杆3。
风机和塔筒位于首部立柱顶部,维护登乘便捷
请参阅图2-4,阻尼舱2包括内腔呈直槽口形(图4的俯视图可以看出)的舱体21,舱体21的底端开设有活动孔,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柱22,承载柱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23,舱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26,一对隔板26之间滑动连接有挤液板24,连杆23的顶端与挤液板24的底端固定连接,舱体2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靠近挤液板24的出水口25,舱体21的侧端开设有多个靠近隔板26的进水口27,舱体21的内底壁与挤液板2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29。
舱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8,舱体21的侧壁与活动板28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性绳29,隔板26开设有位于挤液板24下方的进气口。
弹性绳29初始状态下均呈自然拉直状态,在海水的挤压后,开始进行拉伸运动。
承载柱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载盘221,压载盘221的外圈直径等于舱体21的外圈直径,从而使得海水向上挤压时会先对压载盘221进行挤压。
压载盘221与舱体2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囊5,弹性囊5内部呈不饱和填充状态,补充说明:弹性囊5靠近承载柱22的部分与舱体21、压载盘221固定连接,弹性囊5远离承载柱22的部分与舱体21、压载盘221呈接触状态。
通过设置弹性囊5,不仅可以提高该装置的缓冲效果,同时可以避免海水通过承载柱22与舱体21之间的活动缝隙进入舱体21内部,有效实现了该舱体的防水效果。
一对隔板2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挤液板24下方。
限位板可以起到承载柱22下移过程中不会脱离舱体21,同时也避免过多的水进入舱体21,导致阻尼舱2浮力过小。
工作效果:当海水给该平台一个向上的推力时,先挤压压载盘221,压载盘221带着承载柱22向上运动,承载柱22会将该推力通过连杆23传递给挤液板24,此时弹性囊5开始挤压,变扁,同时挤液板24通过挤压其上方的海水,从而获得足够的反作用力(阻尼力),以此来对海水对该平台的冲击进行有效削减,而在压强的作用下,两个活动板28开始向舱体21中心移动,由于挤液板24与舱体21之间的腔体与其上方的海水是相互连通的,因此挤液板24在向上的移动过程中,还将受到舱体21上方的海水压力,进一步加强了该装置的阻尼效果,而当达到弹性绳29的最大形变量时,此时挤液板24排水完毕,海水的冲击力削减到最小值,当冲击力撤销时,在多个弹性绳29的作用下,挤液板24开始向下运动,活动板28也开始回归原处,等待下一次对海水进行阻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包括三个呈三角分布的立柱本体(1),所述立柱本体(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阻尼舱(2),相邻两个所述立柱本体(1)之间均固定连接有横撑杆(3),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舱(2)包括内腔呈直槽口形的舱体(21),所述舱体(21)的底端开设有活动孔,所述活动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承载柱(22),所述承载柱(2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多个连杆(23),所述舱体(2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一对隔板(26),一对所述隔板(26)之间滑动连接有挤液板(24),所述连杆(23)的顶端与挤液板(24)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舱体(21)的顶端开设有多个靠近挤液板(24)的出水口(25),所述舱体(21)的侧端开设有多个靠近隔板(26)的进水口(27),所述舱体(21)的内底壁与挤液板(24)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绳(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21)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活动板(28),所述舱体(21)的侧壁与活动板(28)之间同样固定连接有弹性绳(29),所述隔板(26)开设有位于挤液板(24)下方的进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绳(29)初始状态下均呈自然拉直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柱(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载盘(221),所述压载盘(221)的外圈直径等于舱体(21)的外圈直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载盘(221)与舱体(21)之间固定连接有弹性囊(5),所述弹性囊(5)内部呈不饱和填充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其特征在于:一对所述隔板(26)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挤液板(24)下方。
CN202221713899.8U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Active CN2177789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3899.8U CN217778919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13899.8U CN217778919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8919U true CN217778919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38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13899.8U Active CN217778919U (zh) 2022-06-28 2022-06-28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891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8938A (zh) * 2023-08-19 2023-11-03 南通贝卡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上环境的风电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988938A (zh) * 2023-08-19 2023-11-03 南通贝卡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上环境的风电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CN116988938B (zh) * 2023-08-19 2024-04-26 南通贝卡迪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海上环境的风电机组及其使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026551B (zh) 基于调谐液柱振荡阻尼器的新型漂浮式风力机基础平台
CN111469992B (zh) 一种具有阻尼效应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结构基础及控制稳定性方法
KR101660695B1 (ko) 에너지 생산을 위한 부유식 정박시설
US9624899B2 (en) Reaction body for wave energy apparatus
CN108240280B (zh) 基于模块化的超大型浮式平台与波浪能装置集成系统
US8421254B2 (en) Stream flow hydroelectric generator system, and method of handling same
EP2684792A1 (en) Spar type floating structure
GB2378679A (en) Floating offshore wind turbine
CN103925172B (zh) 张力腿式海上浮动式风力机的整体安装方法
KR102144423B1 (ko) 반잠수식 풍력발전기 및 이의 설치 및 해체 방법
KR102632315B1 (ko) 부이 및 그 부이를 위한 설치 방법
CN217778919U (zh) 一种三立柱半潜式浮式风力发电基础
CN212243735U (zh) 一种具有阻尼效应的漂浮式海上风电结构基础
CN112127384A (zh) 悬挂压载式海上风机浮式基础结构
CN203439238U (zh) 新型Spar浮式海上风电平台
CN111557260A (zh) 一种基于风机单桩基础进行网箱养殖的网箱结构及升降式网箱结构
CN109927857A (zh) 一种自稳型多柱式海上浮式风电Spar平台
CN115503896A (zh) 一种带运动抑制舱的浮式风力发电平台
CN210437359U (zh) 一种半漂浮式带桩腿和压载系统的海上风电机组基础
CN102454553A (zh) 一种漂浮式风电场
CN218816768U (zh) 一种漂浮式风机基础及漂浮式风机
CN112032002A (zh) 一种海上风力发电系统及调节方法
CN108791738B (zh) 一种大型海上风机整体浮托安装方法
CN212022920U (zh) 一种消波式基础海上风力机
CN103925171A (zh) 深吃水多立柱海上浮动式风力机基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