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2982U - 药物球囊导管 - Google Patents

药物球囊导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2982U
CN217772982U CN202220680246.8U CN202220680246U CN217772982U CN 217772982 U CN217772982 U CN 217772982U CN 202220680246 U CN202220680246 U CN 202220680246U CN 217772982 U CN217772982 U CN 217772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sacculus
drug
medicin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68024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朝生
张志军
李斌
徐利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omai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68024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2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2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29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包括预扩张球囊、给药球囊和连接管,给药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套设于第一球囊上的第二球囊,第一球囊和第二球囊的表面均设有刺针,预扩张球囊和给药球囊依次设置在连接管上,连接管的内部形成相互分隔的四个通道,其中,第二供药通道用于给第一球囊进行充卸压,第一充压通道用于给预扩张球囊进行充卸压,第二充压通道用于给第一球囊进行充卸压。采用上述药物球囊导管对血管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只需一次介入操作,先对血管的狭窄病变部位进行预扩张,后实现两种药物的联合给药,将药物注入到血管内膜和中膜内,提高扩张贴壁后药物的利用率,有效缩短手术时长,降低手术风险,而且治疗效果较好。

Description

药物球囊导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药物球囊导管是一种用于血管介入治疗的医疗器具,药物球囊导管通常包括球囊、导管和管座,通过在球囊的表面涂布一层药物,当球囊被送至血管的病变部位时可迅速充盈,使得球囊表面的药物紧贴血管的病变区域的内壁,使得药物通过球囊表面渗出,以对血管的病变部位进行治疗。药物球囊导管不仅操作简便,而且对支架内再狭窄、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和严重弯曲钙化病变等具有独特优势。但是,传统的药物球囊导管存在着以下问题:
1、在某些病例中,需要利用两种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对病变血管进行治疗,然而,在两种药物由于不相容性问题而不能一起储存时,传统的药物球囊导管则无法实现两种药物的联合给药,而分两次给药会大大增加了手术的时长和手术风险;
2、在处理较为狭窄的病变血管时,传统的药物球囊导管的给药球囊难以到达血管的狭窄病变部位,导致该部位接触不到药物以及药物的释放量达不到要求,限制了药物球囊导管的应用范围,有时还会使血管损伤,使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药物球囊导管,旨在解决现有的药物球囊导管无法分两次给药而导致增加了手术的时长和手术风险以及无法接触到血管的狭窄病变部位而导致治疗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球囊导管包括:
预扩张球囊,内部形成第一充压腔;
给药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球囊上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一球囊与所述第二球囊之间形成第一供药通道,所述第一球囊的内部形成第二充压腔,所述第一球囊正对所述第二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一刺针,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二刺针,所述第二刺针与所述第一刺针相互错位设置;
连接管,内部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二供药通道、第一充压通道、第二充压通道和导丝通道,所述预扩张球囊和所述给药球囊依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第一供药通道与所述第二供药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充压腔与所述第一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充压腔与所述第二充压通道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球囊导管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第二球囊套设于第一球囊上,第二球囊携带第一种药物,并且使第一球囊与第二球囊之间形成第一供药通道,在使用时,当给药球囊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时,通过将第二种药物经由第二供药通道注射进入第一供药通道内,使得第二球囊扩张,此时,第二球囊的第二刺针逐渐刺入血管内壁,在第二球囊对血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第一种药物释放到血管组织中,随后通过连接管的第二充压通道向第一球囊的第二充压腔充压,使第一球囊扩张,第一球囊的第一刺针刺破第二球囊后逐渐刺入血管内壁,同样在对血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第二种药物释放血管组织中,这样不仅可实现对第一种药物和第二种药物进行分隔,而且只需实施一次对药物球囊导管的介入操作即可将第一种药物和第二种药物分别输入血管组织中,并且在给药时通过刺针刺入血管的内壁,再通过压力注射药物到血管组织中达到给药目的,使药物可直接进入血管壁的内膜和中膜,药物量可调整,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了手术的时长,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预扩张球囊,在对给药球囊进行介入操作时,预扩张球囊与给药球囊先后通过血管病变处,通过连接管的第一充压通道先向预扩张球囊的第一充压腔充压,使预扩张球囊扩张以将血管的位于给药球囊前方的狭窄部位撑开,使得给药球囊能够与血管的病变部位充分接触,从而实现了对血管的所有病变部位进行给药,而且可避免给药球囊对血管造成损伤,有效提升了给药球囊对血管的病变部位的治疗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一亲水涂层,所述第一亲水涂层开设有储药凹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刺针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储药凹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刺针与多个所述储药凹口一一对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刺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刺针呈阵列结构分布于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相邻两列所述第二刺针之间形成用于布置储药凹口的布置区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每一个所述布置区域中,所述储药凹口的分布密度范围为4个/mm2-8个/mm2,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储药凹口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为0.08mm-0.2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刺针的长度范围为0.5mm-1.5mm,所述第二刺针的长度范围为0.1mm-1mm,所述第一刺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刺针的长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包括外管体和第一内管体,所述第一内管体穿设于所述外管体内,所述第一内管体的内部形成所述导丝通道,并且所述第一内管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预扩张球囊形成导入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二亲水涂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显影环、第二显影环、第三显影环和第四显影环,所述第一显影环位于所述预扩张球囊的一端,所述第二显影环位于所述预扩张球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显影环位于所述给药球囊的一端,所述第四显影环位于所述给药球囊的另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药物球囊导管还包括管座,所述管座包括座体、注药管、第一充压管、第二充压管和导丝管,所述座体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注药管、所述第一充压管和所述第二充压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注药管与所述第二供药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第一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第二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导丝管与所述导丝通道相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球囊为半顺应性球囊或顺应性球囊,所述第二球囊为非顺应性球囊;和/或,所述预扩张球囊为顺应性球囊。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药物球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药物球囊导管中的给药球囊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给药球囊中的第二球囊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药物球囊导管中的连接管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药物球囊导管中的给药球囊与连接管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药物球囊导管中的给药球囊处于收缩状态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药物球囊导管中的连接管与管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0、药物球囊导管;110、预扩张球囊;111、第一充压腔;120、给药球囊;121、第一球囊;1211、第二充压腔;1212、第一刺针;1213、第一凹腔;122、第二球囊;1221、第二刺针;1222、第一亲水涂层;12221、储药凹口;1223、第二凹腔;123、第一供药通道;130、连接管;131、外管体;1311、第二供药通道;1312、第二充压通道;132、第一内管体;1321、导丝通道;1322、导入端;133、第二内管体;1331、第一充压通道;134、第一显影环;135、第二显影环;136、第三显影环;137、第四显影环;140、管座;141、座体;142、注药管;143、第一充压管;144、第二充压管;145、导丝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药物球囊导管100,请结合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该药物球囊导管100包括预扩张球囊110、给药球囊120和连接管130。预扩张球囊110的内部形成第一充压腔111。给药球囊120包括第一球囊121和第二球囊122,第二球囊122套设于第一球囊121上,第一球囊121与第二球囊122之间形成第一供药通道123,第一球囊121的内部形成第二充压腔1211,第一球囊121正对第二球囊122的表面设有第一刺针1212,第二球囊122背向第一球囊121的表面设有第二刺针1221,第二刺针1221与第一刺针1212相互错位设置。连接管130内部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二供药通道1311、第一充压通道1331、第二充压通道1312和导丝通道1321,预扩张球囊110和给药球囊120依次设置在连接管130上,可以理解的,以药物球囊导管100介入血管的方向为基准,预扩张球囊110在连接管130上的位置前于给药球囊120在连接管130上的位置。第一供药通道123与第二供药通道1311相连通,第二种药物经由第二供药通道1311输送至注射进入第一供药通道123内。第一充压腔111与第一充压通道1331相连通,第一充压通道1331用于向第一充压腔111充压以使预扩张球囊110扩张或者用于对第一充压腔111进行泄压以使预扩张球囊110收缩。第二充压腔1211与第二充压通道1312相连通,第二充压通道1312用于向第二充压腔1211充压以使第一球囊121扩张或者用于对第二充压腔1211进行泄压以使第一球囊121收缩。导丝通道1321用于供导丝穿过,药物球囊导管100沿着导丝顺延的方向输送到血管内。
通过将第二球囊122套设于第一球囊121上,第二球囊122携带第一种药物,并且使第一球囊121与第二球囊122之间形成第一供药通道123,在使用时,当给药球囊120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时,通过将第二种药物经由第二供药通道1311注射进入第一供药通道123内,使得第二球囊122扩张,此时,第二球囊122的第二刺针1221逐渐刺入血管内壁,在第二球囊122对血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第一种药物释放到血管组织中,随后通过连接管130的第二充压通道1312向第一球囊121的第二充压腔1211充压,使第一球囊121扩张,第一球囊121的第一刺针1212刺破第二球囊122后逐渐刺入血管内壁,同样在对血管内壁的挤压作用下第二种药物释放到血管组织中,这样不仅可实现对第一种药物和第二种药物进行分隔,而且只需实施一次对药物球囊导管100的介入操作即可将第一种药物和第二种药物分别输入血管组织中,并且在给药时通过刺针刺入血管的内壁,再通过压力注射药物到血管组织中达到给药目的,使药物可直接进入血管壁的内膜和中膜,药物量可调整,保证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缩短了手术的时长,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同时,通过设置预扩张球囊110,在对给药球囊120进行介入操作时,预扩张球囊110与给药球囊120先后通过血管病变处,通过连接管130的第一充压通道1331先向预扩张球囊110的第一充压腔111充压,使预扩张球囊110扩张以将血管的位于给药球囊120前方的狭窄部位撑开,使得给药球囊120能够与血管的病变部位充分接触,从而实现了对血管的所有病变部位进行给药,而且可避免给药球囊120对血管造成损伤,有效提升了给药球囊120对血管的病变部位的治疗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药物、第二种药物中的一种药物是mTOR抑制剂,而另一种药物是NF-K抑制剂。具体地,mTOR抑制剂是雷帕霉素或雷帕霉素类似物,而另一种NF-K抑制剂是姜黄素或姜黄素类似物。mTOR抑制剂与NF-K抑制剂联合给药,可有效治疗给药的管腔区域中的细胞增殖或再狭窄。NF-K抑制剂可以包括氨甲蝶呤,S-亚硝基谷胱甘肽,胶质毒素,姜黄素,磺胺嘧啶,舒林酸,吲哚美辛,双氯芬醛,依托度酸,甲氯芬酯,甲芬那酸,依他西普,英夫利昔单抗,子囊霉素,纳米酮,吡罗昔康,苯丁腙,环孢菌素,来氟米特,雌二醇,罗格列酮,曲格列酮,吡格列酮,美洛昔康,地塞米松,倍他米松二丙酸酯,二氟沙松二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氟氯米特,戊酸倍他米松,曲安奈德,卤倍他索丙酸酯,氨氯米特,倍氯米松二丙酸酯,青霉素胺,羟基氯喹,磺胺嘧啶,硫唑嘌呤,二甲胺四环素,环磷酰胺中一种或多种。mTOR抑制剂是PEG化的,聚乙二醇化mTOR抑制剂包括聚乙二醇化干扰素和干扰素。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药物、第二种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抗再狭窄,促增生或抗增生,抗炎,抗凝剂,血管生成,细胞保护,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抗纤维蛋白,抗凝血酶,细胞抑制剂,抗肿瘤,抗有丝分裂,抗血小板,抗生素,抗酶,抗代谢,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和/或心脏保护药物。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药物、第二种药物药物选自肝素,肝素衍生物,肝素片段,秋水仙素,甾族化合物,可的松,紫杉醇,盐酸多柔比星,丝裂霉素,类肝素,水蛭素,苏拉明,血清素阻断剂,硫蛋白酶抑制剂,三唑嘧啶,帕米司特钾,阿加曲班,福司可林,伐普前列素,前列环素,前列环素类似物,右旋糖酐,双嘧达莫,重组水蛭素,组胺拮抗剂,多西他赛,氨甲蝶呤,阿扎硫平,长春新碱,长春碱,氟尿嘧啶,洛伐他汀,双嘧达莫,单克隆抗体,地塞米松,放射性同位素和阿司匹林。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药物、第二种药物选自血管肽(促生长素抑制素类似物),钙通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卡托普利,西拉普利),秋水仙碱和紫杉醇(抗微管蛋白抗增殖药),以及c-myc和c-myb反义寡核苷酸,环孢菌素,曲匹地尔(抗心绞痛药,抗血小板药),特比萘芬(抗真菌药)。
在再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种药物是速释药物,第二种药物是缓释药物。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示,第二球囊122背向第一球囊121的表面设有第一亲水涂层1222,第一亲水涂层1222开设有储药凹口12221,其中,第一亲水涂层1222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涂层、聚丙烯酰胺(PAM)涂层、聚环氧乙烷(PEO)涂层或者聚乙烯醇(PVA)涂层。第一种药物存放在储药凹口12221内,在第一亲水涂层1222的亲水作用下,第一种药物能够被有效地吸附在储药凹口12221内,避免在对药物球囊导管100进行介入操作时第一种药物脱离第二球囊122的情况发生,使更多的第一种药物能够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进一步提升了给药球囊120对血管的病变部位的治疗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结合图2所示,第一刺针1212的数量为多个,储药凹口12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刺针1212与多个储药凹口12221一一对应设置,可以理解的,各个第一刺针1212的位置与各个储药凹口12221的位置一一对应。在第一球囊121处于扩张状态时,第一刺针1212由储药凹口12221穿出,使第一供药通道123内的第二种药物通过储药凹口12221向外渗出,使得第二药物能够直接接触病变部位并渗入血管组织中。通过将各个第一刺针1212的位置与各个储药凹口12221的位置一一对应设置,可确保第一刺针1212能够刺穿第二球囊122,以保证第二种药物能够向外渗出。
具体地,多个第一刺针1212呈阵列结构分布在第一球囊121正对第二球囊122的表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请结合图3所示,第二刺针12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刺针1221呈阵列结构分布于第二球囊122背向第一球囊121的表面,相邻两列第二刺针1221之间形成布置区域,布置区域内分布有上述储药凹口12221,这样使得储药凹口1222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二刺针1221,当第二刺针1221刺入血管内壁后,储药凹口12221中的第一种药物能够充分渗入血管组织内,从而可进一步提升了给药球囊120对血管的病变部位的治疗效果。
具体地,在每一个布置区域中,储药凹口12221的分布密度范围为4个/mm2-8个/mm2,例如储药凹口12221的分布密度为4个/mm2、6个/mm2或者8个/mm2,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储药凹口12221的分布密度为5个/mm2
具体地,在每一个布置区域中,相邻两个储药凹口12221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为0.08mm-0.25mm,例如相邻两个储药凹口12221之间的最小间距围为0.08mm、0.15mm或者0.25mm,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需要进行设定,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储药凹口12221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为0.1mm-0.15mm。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刺针1212的长度范围为0.5mm-1.5mm,例如第一刺针1212的长度为0.5mm、1mm或者1.5mm。第二刺针1221的长度范围为0.1mm-1mm,例如第二刺针1221的长度为0.1mm、0.5mm或者1mm。第一刺针1212的长度大于第二刺针1221的长度,这样可保证第一刺针1212能够充分刺穿第二球囊122。当然,第一刺针1212的长度和第二刺针1221的长度并不仅限于此,还可以根据不同部位的血管调整刺针的长度,使得第一刺针1212和第二刺针1221只是刺入血管内壁的内膜或中膜,而不会刺穿血管壁,减小医生的操作风险,并保障患者的安全。再者,由于刺针阵列的分布广、面积大,因此使药物的注射分布更加均匀,治疗更加有效,能够更好的防止再次狭窄。
具体地,第一刺针1212可由高分子聚合物、无机硅或金属材料成型,第二刺针1221可由高分子聚合物、无机硅或金属材料成型。第一刺针1212可通过胶水、粘接剂或焊接方式直接固定在第一球囊121的表面,同理,第二刺针1221可通过胶水、粘接剂或焊接方式直接固定在第二球囊122的表面。可以理解的,第一刺针1212、第二刺针1221的成型材料、固定方式,均不以为本实施方式中的为限,可根据需要灵活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6所示,在第一球囊121处于收缩状态下,第一球囊121的囊壁形成第一凹腔1213,第一刺针1212容置于第一凹腔1213内,即第一球囊121的囊壁包裹住第一刺针1212,在第一球囊121处于扩张状态下,第一刺针1212凸出于第一球囊121正对第二球囊122的表面;请结合图6所示,在第二球囊122处于收缩状态下,第二球囊122的囊壁形成第二凹腔1223,第二刺针1221容置于第二凹腔1223内,即第二球囊122的囊壁包裹住第二刺针1221,在第二球囊122处于扩张状态下,第二刺针1221凸出于第二球囊122背向第一球囊121的表面,当给药球囊120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后,通过向第一供药通道123注射第二种药物,使得第二球囊122可由折叠状态转化为扩张状态,此时,使第二刺针1221凸出于扩张后的第二球囊122的表面,随后向第二充压腔1211充压,使得第一球囊121可由折叠状态转化为扩张状态,进而使第一刺针1212凸出于第一球囊121的表面,并且第一刺针1212可穿出第二球囊122的表面。给药球囊120的这种特殊折叠方式使得折叠状态下将刺针全部包覆在给药球囊120里面,因此在进行介入操作过程中不会损伤血管,并在给药球囊120泄压后,给药球囊120可再次恢复折叠状态,从而再次将所有刺针均包覆在给药球囊120的内部,不仅可以避免刺针留在血管壁中,还使得回撤更方便。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所示,连接管130包括外管体131和第一内管体132,第一内管体132穿设于外管体131内,第一内管体132的内部形成上述导丝通道1321,并且第一内管体132的一端穿过预扩张球囊110形成导入端1322。具体地,导入端1322与导丝通道1321相连通,在对药物球囊导管100进行介入操作时,导丝先进入血管,在导丝的引导作用下导入端1322进入血管内,同时药物球囊导管100进入到血管病变处,从而可提高介入效率,进一步缩短了手术时长,降低了手术风险。
具体地,请结合图4所示,连接管130还包括第二内管体133,外管体131的内部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二供药通道1311和第二充压通道1312,第二内管体133的内部形成第一充压通道1331,第二内管体133穿设于第二充压通道1312内,第一内管体132穿设于第一充压通道1331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药物球囊导管100的介入效率,连接管130的外管壁上设有第二亲水涂层,其中,第二亲水涂层可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涂层、聚丙烯酰胺(PAM)涂层、聚环氧乙烷(PEO)涂层或者聚乙烯醇(PVA)涂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所示,连接管130上设有第一显影环134、第二显影环135、第三显影环136和第四显影环137,第一显影环134位于预扩张球囊110的一端,第二显影环135位于预扩张球囊110的另一端,第三显影环136位于给药球囊120的一端,第四显影环137位于给药球囊120的另一端。在对药物球囊导管100进行介入操作时,在显影仪器的辅助下,医护人员可直观地观察到预扩张球囊110和给药球囊120在血管内的位置,从而可将预扩张球囊110和给药球囊120准确地推送至血管的病变部位,实现对血管的病变部位进行精准给药,进一步提升了给药球囊120对血管的病变部位的治疗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7所示,药物球囊导管100还包括管座140,管座140包括座体141、注药管142、第一充压管143、第二充压管144和导丝管145,座体141与连接管130相连接,注药管142、第一充压管143和第二充压管144分别设置在座体141上,注药管142与第二供药通道1311相连通,第二种药物依次经由注药管142、第二供药通道1311输送并存放在第一供药通道123内。第一充压管143与第一充压通道1331相连通,第二充压管144与第二充压通道1312相连通。导丝管145与导丝通道1321相连通。当向第一充压管143充压时,流体依次经由第一充压管143、第一充压通道1331进入到第一充压腔111内,此时,预扩张球囊110处于扩张状态,当对第一充压管143泄压时,流体自第一充压腔111依次经由第一充压通道1331和第一充压管143向外排出,此时,预扩张球囊110处于收缩状态。同理,当向第二充压管144充压时,流体依次经由第二充压管144、第二充压通道1312进入到第二充压腔1211内,此时,第一球囊121处于扩张状态,当对第二充压管144泄压时,流体自第二充压腔1211依次经由第二充压通道1312和第二充压管144向外排出,此时,第一球囊121处于收缩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球囊121为半顺应性球囊或顺应性球囊,第二球囊122为非顺应性球囊。如此,相同压力的作用下第一球囊121的直径的增加幅度大于第二球囊122的直径的增加幅度,因此,当给药球囊120到达血管的病变部位并转化为扩张状态后,向第一供药通道123内注入一定量的第二种药物,即可使第二球囊122扩张,进而使第二刺针1221刺入血管内膜和中膜内,但不刺穿血管,由于第二球囊122充分扩张,第二刺针1221和储药凹口12221全部舒展,储药凹口12221中的第一种药物释放到血管病变处并进入血管内膜和中膜内。而当第二充压腔1211内充压之后,可使第一球囊121扩张,此时第二球囊122几乎不扩张,使第一刺针1212刺穿第二球囊122,使第二球囊122上产生形成针孔,随着第一球囊121的扩张,使第一供药通道123内的第二种药物通过第二球囊122的针孔释放到血管病变处并进入血管内膜和中膜层,实现二次给药。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扩张球囊110为顺应性球囊,这样可增加预扩张球囊110的扩张幅度,从而可有效将血管的狭窄部位撑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球囊导管包括:
预扩张球囊,内部形成第一充压腔;
给药球囊,包括第一球囊和套设于所述第一球囊上的第二球囊,所述第一球囊与所述第二球囊之间形成第一供药通道,所述第一球囊的内部形成第二充压腔,所述第一球囊正对所述第二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一刺针,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二刺针,所述第二刺针与所述第一刺针相互错位设置;
连接管,内部形成相互分隔的第二供药通道、第一充压通道、第二充压通道和导丝通道,所述预扩张球囊和所述给药球囊依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上,所述第一供药通道与所述第二供药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充压腔与所述第一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充压腔与所述第二充压通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设有第一亲水涂层,所述第一亲水涂层开设有储药凹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刺针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储药凹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刺针与多个所述储药凹口一一对应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刺针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刺针呈阵列结构分布于所述第二球囊背向所述第一球囊的表面,相邻两列所述第二刺针之间形成用于布置储药凹口的布置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布置区域中,所述储药凹口的分布密度范围为4个/mm2-8个/mm2,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储药凹口之间的最小间距范围为0.08mm-0.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刺针的长度范围为0.5mm-1.5mm,所述第二刺针的长度范围为0.1mm-1mm,所述第一刺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刺针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包括外管体和第一内管体,所述第一内管体的内部形成所述导丝通道,所述第一内管体穿设于所述外管体内,并且所述第一内管体的一端穿过所述预扩张球囊形成导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上设有第一显影环、第二显影环、第三显影环和第四显影环,所述第一显影环位于所述预扩张球囊的一端,所述第二显影环位于所述预扩张球囊的另一端,所述第三显影环位于所述给药球囊的一端,所述第四显影环位于所述给药球囊的另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球囊导管还包括管座,所述管座包括座体、注药管、第一充压管、第二充压管和导丝管,所述座体与所述连接管相连接,所述注药管、所述第一充压管、所述第二充压管和所述导丝管分别设置在所述座体上,所述注药管与所述第二供药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一充压管与所述第一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第二充压管与所述第二充压通道相连通,所述导丝管与所述导丝通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药物球囊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球囊为半顺应性球囊或顺应性球囊,所述第二球囊为非顺应性球囊;和/或,所述预扩张球囊为顺应性球囊。
CN202220680246.8U 2022-03-25 2022-03-25 药物球囊导管 Active CN217772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0246.8U CN217772982U (zh) 2022-03-25 2022-03-25 药物球囊导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680246.8U CN217772982U (zh) 2022-03-25 2022-03-25 药物球囊导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2982U true CN217772982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70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680246.8U Active CN217772982U (zh) 2022-03-25 2022-03-25 药物球囊导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29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440371U (zh) 双药物给药球囊
US11752313B2 (en) Balloon catheter including a drug delivery sheath
US6706013B1 (en) Variable length drug delivery catheter
US5049132A (en) Balloon catheter for delivering therapeutic agents
US6692466B1 (en) Drug delivery catheter with retractable needle
US9174030B2 (en) Weeping balloon catheter
US6344028B1 (en) Replenishable stent and delivery system
CN110548211B (zh) 一种带封堵功能的药物球囊导管
CN104857616A (zh) 一种可快速释放药物的载药球囊
WO2017083112A1 (en) Weeping balloon with flow channels for reduced infusion pressure
CN104857615A (zh) 一种新型双层药物球囊导管
CN114225185A (zh) 给药球囊及给药装置
US9155648B2 (en) Stent delivery system and method using the same
CN217772982U (zh) 药物球囊导管
CN214485274U (zh) 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
CN118178841A (zh) 利用球囊实现药物输送的装置、给药装置及微创医学系统
CN210750819U (zh) 可注药球囊扩张导管
CN113521505A (zh) 球囊导管及其制备方法
CA2901178C (en) Drug delivery balloon apparatus
CN211434679U (zh) 一种给药用球囊组件以及包含它的医疗器械
CN112155685A (zh) 一种防治动脉狭窄的扩张注射系统
CN112354069A (zh) 球囊扩张导管和药物递送装置
CN217612444U (zh) 单独或组合释放药物与安装支架的介入装置
CN212521956U (zh) 一种防治动脉狭窄的扩张注射系统
CN112827055B (zh) 一种给药用球囊组件以及包含它的医疗器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