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2570U -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2570U
CN217772570U CN202220165339.7U CN202220165339U CN217772570U CN 217772570 U CN217772570 U CN 217772570U CN 202220165339 U CN202220165339 U CN 202220165339U CN 217772570 U CN217772570 U CN 2177725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suction tube
suction part
pen
capill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16533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疆
周嘉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22016533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25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25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25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ntal Tools And Instruments Or Auxiliary Dent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吸引管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吸引部以及后端手持部,前端吸引部与后端手持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前端吸引部与后端手持部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区域相连;前端吸引部的前端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的斜口,斜口的上侧开设有沿着前端吸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毛细缝,毛细缝径向上的两端贯穿前端吸引部,毛细缝的前端贯穿前端吸引部,毛细缝的后端与一气孔导通。本实用新型术者提供根尖部断根区良好操作视野和操作空间的同时,提高术区血液或唾液的吸引效率。在吸出狭窄术区血液或唾液时,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和堵塞吸引管。

Description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是吸引管。
背景技术
牙齿位于牙槽窝中,通过牙周膜与牙槽骨牢固的结合一起,具有独特的解剖结构与生理特点。牙齿拔除术是口腔科常见的手术之一,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拔牙过程中的断根是拔牙时常见的并发症,而且由于客观原因比如死髓牙、根端弯曲或根分叉大等原因,拔牙断根在临床上极易发生。取出断根的方法有多种,如根尖挺取出法、高速涡轮机磨骨取出法等,所有的取断根方法都需要清晰的视野,否则容易损伤正常组织或者容易误将断根推入窦腔/间隙。而牙槽窝内会不断渗血以及患者口腔内会不断分泌唾液,因而狭小牙槽窝内的断根区域很难暴露出清晰的视野,临床上常用的吸引管尖端内径为3mm,而据研究显示磨牙牙根距根尖4mm处直径约2mm,因此普通吸引管往往无法伸达窄而深的牙槽窝根段,或者伸进去之后影响视野,以及较低的吸引效率,尤其是多根牙狭小的根尖部牙槽窝,不仅断根取出的手术难度大,而且容易出现术中并发症。
常见的牙科吸引器分为斜口和平口。平口吸引器会阻挡部分术野,而且吸引口前端容易吸住周围软组织,造成组织损伤或者堵塞吸引口。斜口吸引器可克服平口吸引器存在的上述问题,但斜口吸引器吸引的效率不高,断根区表面的血液即便只有微升数量级,也会阻挡根尖区狭小的术区视野,影响断根取出。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以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吸引部以及后端手持部,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区域相连;
所述前端吸引部的前端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的斜口,所述斜口的上侧开设有沿着前端吸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毛细缝,所述毛细缝径向上的两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毛细缝的前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毛细缝的后端与一气孔导通。
本专利通过优化吸引管的结构,前端吸引部的前端为斜口,斜口开口朝向术者,斜口设计保证术者视野清晰并且为微创器械进入提供空间。通过毛细缝的增设,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引导液体往吸引管流动,从而提高吸引效率。当斜口被软组织堵塞时,气孔可平衡气压,防止对软组织造成损伤,另外气孔起到应力中断作用,防止毛细缝向上开裂。同时通过毛细缝的增设有可以实现斜口的端部圆钝,避免损伤组织,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端吸引部的内径小于所述后端手持部的末端的内径。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端吸引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周向排布的辅助吸引缝,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前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辅助吸引缝径向上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后端与辅助气孔导通。
或者,所述前端吸引部上开设有至少三个辅助吸引缝,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前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后端与所述气孔导通。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毛细缝的宽度为0.25mm,所述毛细缝的长度为7.5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毛细缝的宽度,且小于毛细缝宽度的3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气孔的内径为1mm。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的夹角为130°-14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斜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前端吸引部的内径为2mm。便于伸达窄而深的牙槽窝根段。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吸引管本体的材质为不锈钢。由耐高温且能反复消毒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兼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另一视角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1另一视角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2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3局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前端吸引部,2为后端手持部,3为弧形过渡区域,11为毛细缝,12为气孔,13为辅助吸引缝,14为辅助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至图3,具体实施例1: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吸引管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吸引部1以及后端手持部2,前端吸引部1的内径为2mm。所述前端吸引部1的内径小于所述后端手持部2的末端的内径。吸引管本体的壁厚为0.1mm-0.2mm。可以是,前端吸引部的内径从前至后递增。前端吸引部的外径从前至后递增。前端吸引部的最前端的内径为2mm。
前端吸引部1与后端手持部2之间的夹角为135°,前端吸引部1与后端手持部2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区域3相连。
前端吸引部1的前端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的斜口,斜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也就是,斜口的顶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120°。
斜口的上侧开设有沿着前端吸引部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毛细缝11,毛细缝11的宽度为0.25mm,毛细缝11的长度为7.5mm。毛细缝11径向上的两端贯穿前端吸引部1,毛细缝11的前端贯穿前端吸引部1,毛细缝11的后端与一气孔12导通。气孔的内径为1mm。气孔径向上贯穿前端吸引部。
吸引管本体的材质为不锈钢。由耐高温且能反复消毒的不锈钢材料制成,兼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与力学稳定性。
后端手持部2的末端与牙椅上的负压系统连接。后端手持部2的末端的内径大于后端手持部2其余区域的内径。
有益效果:通过优化吸引管的结构,前端吸引部1的前端为斜口,斜口开口朝向术者,斜口设计保证术者视野清晰并且为微创器械进入提供空间。通过毛细缝的增设,利用液体表面张力,引导液体往吸引管流动,从而提高吸引效率。当斜口被软组织堵塞时,气孔可平衡气压,防止对软组织造成损伤,另外气孔起到应力中断作用,防止毛细缝向上开裂。
本实用新型旨在为术者提供根尖部断根区良好操作视野和操作空间的同时,提高术区血液或唾液的吸引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吸出狭窄术区血液或唾液时,避免损伤周围软组织和堵塞吸引管。
本实用新型中针对于前后上下说明是以图3为右视图作为参考基准的。在使用过程中,吸引管会在图3的基础上上下翻转,缺口朝上,毛细缝在下。
参见图4,具体实施例2,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前端吸引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周向排布的辅助吸引缝13,辅助吸引缝13的前端贯穿前端吸引部,辅助吸引缝13径向上贯穿前端吸引部,辅助吸引缝13的后端与辅助气孔14导通。提高吸引效率。
参见图5,具体实施例3,在具体实施例1的基础上,前端吸引部上开设有至少三个辅助吸引缝13,辅助吸引缝13的前端贯穿前端吸引部,辅助吸引缝的后端与气孔导通。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包括吸引管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包括前后设置的前端吸引部以及后端手持部,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通过弧形过渡区域相连;
所述前端吸引部的前端为从前至后倾斜向下的斜口,所述斜口的上侧开设有沿着前端吸引部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毛细缝,所述毛细缝径向上的两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毛细缝的前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毛细缝的后端与一气孔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吸引部上开设有至少两个周向排布的辅助吸引缝,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前端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辅助吸引缝径向上贯穿所述前端吸引部,所述辅助吸引缝的后端与辅助气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缝的宽度为0.25mm,所述毛细缝的长度为7.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内径大于所述毛细缝的宽度,且小于毛细缝宽度的3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孔的内径为1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吸引部与所述后端手持部之间的夹角为130°-14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口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吸引部的内径为2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引管本体的材质为不锈钢。
CN202220165339.7U 2022-01-21 2022-01-21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Active CN2177725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5339.7U CN217772570U (zh) 2022-01-21 2022-01-21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165339.7U CN217772570U (zh) 2022-01-21 2022-01-21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2570U true CN217772570U (zh) 2022-11-11

Family

ID=83905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165339.7U Active CN217772570U (zh) 2022-01-21 2022-01-21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25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09219B1 (en) Periotome
JP5162663B2 (ja) 上顎洞膜挙上用ドリル
US20210330426A1 (en) Endodontic file
EP2593155B1 (en) Suction device for evacuating fumes
US20100279251A1 (en) Flexible needle housing
JP4446182B2 (ja) 歯科治療用吸引チップ
CN217772570U (zh) 适用于牙科使用的钢笔尖式吸引管
US20030017433A1 (en) Suction tools
KR20110104750A (ko) 치조골용 버
US11986372B2 (en) Dental surgery method
JP3182420U (ja) 歯科根管治療用ドリル
KR20100019276A (ko) 임플란트 시술용 본캐리어
CN209422133U (zh) 一种用于拔除下颌阻生牙胚的装置
CN209847417U (zh) 牙齿根髓切断器
CN218500818U (zh) 一种牙根牙本质切割器
CN214285275U (zh) 牙科用移除装置
CN2559328Y (zh) 一种镍钛合金牙根锉
CN217066660U (zh) 用于口腔科吸唾管的变径连接头
CN218391301U (zh) 一种简易的牙根尖切除引导器
CN217938402U (zh) 一种唇侧牙根片龈下成型钻
CN213851170U (zh) 一种牙种植用定位钻
US20220183808A1 (en) Removing Device for Dentistry
CN215079961U (zh) 牙齿冠根分离挺
US9456880B1 (en) Dental wedge with a flexible tubing suction line
CN211355979U (zh) 一种骨凿骨膜翻瓣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