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70050U -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70050U
CN217770050U CN202221787474.1U CN202221787474U CN217770050U CN 217770050 U CN217770050 U CN 217770050U CN 202221787474 U CN202221787474 U CN 202221787474U CN 217770050 U CN217770050 U CN 217770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
key
port
field effect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8747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邓邦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uo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ongjie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ongjie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ongjie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8747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70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70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70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包括:所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有唤醒端口WKUP和采集端口AD_KEY,所述接头P2的任意两个引脚之间依次串联有调速键S2和电阻R10,所述调速键S2和所述电阻R10上并联有开关键S1,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所述电池BT1的正极端口P+连接在所述接头P1的两个引脚上,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于所述采集端口AD_KEY,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于所述唤醒端口WKUP,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于地线GND。其在电池包对外接口上,只需要增加一个引脚就可以实现按键激活和按键信息识别,减少了引脚的使用数量,尺寸小成本低,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可靠性强。

Description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控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吸尘器产品用的锂电池包,为了安全的需要,要求在待机和停止工作时,断开电压输出,在正常工作时,打开电压输出。为了实现这些工作状态,需要在芯片上设置多种采集和控制端口,采集不同状态的下的电压,判断待机、停止工作状态或者正常工作状态。人为控制设备的多种工作状态时,需要设置多个按键或旋拧开关,这样就增加了电池包对外接口上所需要的引脚及回路,系统复杂性高,容易出现失控的现象。且更多的引脚及回路,则意味着更大的尺寸和成本,不利于产品的最优化。
因而,设计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就显得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其在电池包对外接口上,只需要增加一个引脚就可以实现按键激活和按键信息识别,减少了引脚的使用数量,尺寸小成本低,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可靠性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包括:保护芯片、接头P1、接头P2、场效应管Q2和电池BT1;所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有唤醒端口WKUP和采集端口AD_KEY,所述接头P2的任意两个引脚之间依次串联有调速键S2和电阻R10,所述调速键S2和所述电阻R10上并联有开关键S1,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所述电池BT1的正极端口P+连接在所述接头P1的两个引脚上,且分别对应于所述接头P2被使用的两个引脚,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于所述采集端口AD_KEY,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于所述唤醒端口WKUP,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于地线GND。
作为优选的,所述唤醒端口WKUP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4和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唤醒端口WKUP至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
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所述采集端口AD_KEY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6和电阻R8,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阻R8的连接节点与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7,所述电阻R7上并联有电阻C2。
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
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Q2为N沟道增强性场效应管。
作为优选的,所述接头P1包括1号引脚、6号引脚和7号引脚,所述正极端口P+连接在1号引脚上,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在6号引脚上,所述电池BT1的负极端口P-连接在7号引脚上;所述接头P2包括1号引脚和6号引脚,所述开关键S1和所述调速键S2并联在1号引脚和6号引脚之间。
作为优选的,所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控制端口DSG I,所述电池BT1的负极和所述负极端口P-之间连接有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所述控制端口DSG I上,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电池BT1的负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在所述负极端口P-上。
作为优选的,所述控制端口DSG I和所述电池BT1的负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连接节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电池BT1的负极接地线GND,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3,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电阻R3和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的连接节点。
作为优选的,所述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增强性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其在电池包对外接口上,只需要增加一个引脚就可以实现按键激活和按键信息识别,减少了引脚的使用数量,尺寸小成本低,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标记说明:
开关键S1,调速键S2,接头P1,接头P2,正极端口P+,负极端口P-,唤醒端口WKUP,采集端口AD_KEY,控制端口DSG I,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10,电容C1,电容C2,二极管D1,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2,电池BT1,地线GN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包括:
保护芯片、接头P1、接头P2、场效应管Q2和电池BT1。
其中,上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有唤醒端口WKUP和采集端口AD_KEY。接头P2的任意两个引脚之间依次串联有调速键S2和电阻R10,调速键S2和电阻R10上并联有开关键S1。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电池BT1的正极端口P+连接在接头P1的两个引脚上,且分别对应于接头P2被使用的两个引脚。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于采集端口AD_KEY。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于唤醒端口WKUP。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于地线GND。保护芯片在唤醒端口WKUP始终输出高电平,当开关键S1或调速键S2按下时,电池BT1的高电平依次经正极端口P+、接头P1、接头P2、开关键S1或调速键S2后,返回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场效应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会使唤醒端口WKUP和地线GND之间连通,唤醒端口WKUP变为低电平,唤醒保护芯片;保护芯片则通过采集端口AD_KEY则实时采集场效应管Q2的栅极的电压,因调速键S2上串联有电阻R10,所以调速键S2按下时的电压小于开关键S1按下时的电压,开关键S1和调速键S2断开时的电压小于任意一个开关按下时的电压,则保护芯片通过采集到的不同的电压,判断指令并控制设备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其在电池包对外接口上,只需要增加一个引脚就可以实现按键激活和按键信息识别,减少了引脚的使用数量,尺寸小成本低,降低了系统复杂度,可靠性强。
具体的,上述接头P1包括两个或三个引脚,即图1中所示的1号引脚、6号引脚和7号引脚,正极端口P+连接在1号引脚上,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在6号引脚上,电池BT1的负极端口P-连接在7号引脚上或直接连接在6号引脚上。接头P2包括两个引脚,即图1中所示的1号引脚和6号引脚,开关键S1和调速键S2并联在1号引脚和6号引脚之间。在插接时,接头P1的1号引脚和接头P2的1号引脚连通,接头P1的6号引脚和7号引脚与接头P2的6号引脚连通。在此过程中,接头P1和接头P2均仅使用了两个引脚,即能实现按键激活和按键信息识别。
上述唤醒端口WKUP和场效应管Q2的漏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4和二极管D1。二极管D1的导通方向为从唤醒端口WKUP至场效应管Q2的漏极。电阻R4和二极管D1能够隔离场效应管Q2对唤醒端口WKUP的反向扰动,提高激活的准确性。
上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采集端口AD_KEY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6和电阻R8。电阻R6和电阻R8的连接节点与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7。电阻R7上并联有电阻C2。电阻R6、电阻R7、电阻R8和电容C2能够分配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采集端口AD_KEY的电压,并滤除其中的交流部分,提高场效应管Q2的导通和采集端口AD_KEY的采集准确性。
上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电容C1能够滤除交流部分。
在保护芯片实现电路的连通与断开时,可以在保护芯片上设置控制端口DSG I。电池BT1的负极和负极端口P-之间连接有场效应管Q1。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控制端口DSGI上。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在电池BT1的负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在负极端口P-上。当保护芯片收到不同的电压信号时,经DSGI输出不同的电平,控制设备的工作状态。如一种控制方法是,当开关键S1和开关键S2均未被按下时,即设备处于停止工作状态,DSGI输出低电平,场效应管Q1处于截止状态,整个设备不工作;当仅有开关键S1按下时,即设备打开但处于待机状态时,DSGI输出低电平,场效应管Q1处于截止状态,整个设备不工作;当调速键S2按下时,DSG I输出高电平,场效应管Q1处于导通状态,整个设备开始按照设定的速度工作。
上述控制端口DSGI和电池BT1的负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2。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电阻R1和电阻R2的连接节点。通过调整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能够调整场效应管Q1的开启电压。
上述电池BT1的负极接地线GND。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3。电阻R2连接在电阻R3和场效应管Q1的源极的连接节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场效应管Q1和场效应管Q2为N沟道增强性场效应管。
工作原理:保护芯片在唤醒端口WKUP始终输出高电平,当开关键S1或调速键S2按下时,电池BT1的高电平依次经正极端口P+、接头P1、接头P2、开关键S1或调速键S2后,返回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场效应管Q2的栅极为高电平,场效应管Q2处于导通状态,此时会使唤醒端口WKUP和地线GND之间连通,唤醒端口WKUP变为低电平,唤醒保护芯片;保护芯片则通过采集端口AD_KEY则实时采集场效应管Q2的栅极的电压,因调速键S2上串联有电阻R10,所以调速键S2按下时的电压小于开关键S1按下时的电压,开关键S1和调速键S2断开时的电压小于任意一个开关按下时的电压,则保护芯片通过采集到的不同的电压,判断指令并控制设备进入相应的工作状态。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保护芯片、接头P1、接头P2、场效应管Q2和电池BT1;
所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有唤醒端口WKUP和采集端口AD_KEY,所述接头P2的任意两个引脚之间依次串联有调速键S2和电阻R10,所述调速键S2和所述电阻R10上并联有开关键S1;
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所述电池BT1的正极端口P+连接在所述接头P1的两个引脚上,且分别对应于所述接头P2被使用的两个引脚,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于所述采集端口AD_KEY,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连接于所述唤醒端口WKUP,所述场效应管Q2的源极连接于地线GN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唤醒端口WKUP和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4和二极管D1,所述二极管D1的导通方向为从所述唤醒端口WKUP至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所述采集端口AD_KEY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6和电阻R8,所述电阻R6和所述电阻R8的连接节点与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7,所述电阻R7上并联有电阻C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2的漏极和源极之间并联有电容C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2为N沟道增强性场效应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P1包括1号引脚、6号引脚和7号引脚,所述正极端口P+连接在1号引脚上,所述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在6号引脚上,所述电池BT1的负极端口P-连接在7号引脚上;所述接头P2包括1号引脚和6号引脚,所述开关键S1和所述调速键S2并联在1号引脚和6号引脚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芯片上设置控制端口DSGI,所述电池BT1的负极和所述负极端口P-之间连接有场效应管Q1,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所述控制端口DSGI上,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电池BT1的负极,所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连接在所述负极端口P-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端口DSGI和所述电池BT1的负极之间依次串联有电阻R1和电阻R2,所述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在所述电阻R1和所述电阻R2的连接节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BT1的负极接地线GND,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地线GND之间串联有电阻R3,所述电阻R2连接在所述电阻R3和所述场效应管Q1的源极的连接节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按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效应管Q1为N沟道增强性场效应管。
CN202221787474.1U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Active CN217770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7474.1U CN21777005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87474.1U CN21777005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70050U true CN217770050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3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87474.1U Active CN217770050U (zh) 2022-07-12 2022-07-12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70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481069U (zh) 电池采样集成芯片唤醒电路和电池储能系统
CN101202468A (zh) 主备电源切换控制的方法及装置
CN109194317A (zh) 一种复位电路及可穿戴设备
CN103219893B (zh) 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电路
CN206559133U (zh) 电源切换电路
CN108173327A (zh) 一种自动断电节能保护装置
CN105896687B (zh) 基于pwm双闭环控制的智能充电装置
CN217770050U (zh) 一种多按键控制电路
CN203205908U (zh) 一种用于多种移动终端的充电器及充电线
CN210780130U (zh) 电源关断控制电路
CN206673631U (zh) 一种电池充电电路
CN206908363U (zh) 锂电池充电器输出电压低高压转换电路
CN204498066U (zh) 一种模块化智能光伏汇流数据采集装置
CN108258762A (zh) 一种预装电池系统的快速充电电路及智能终端
CN114006433A (zh) 电池装置
CN203233312U (zh) 一种开关电源控制器以及开关电源装置
CN208424190U (zh) 一种多路输出时序启动电路
CN215343891U (zh) 一种无刷控制器低功耗与低压采集开关信号的复合电路
CN207218342U (zh) 双通道usb专用充电端口控制器
CN217984638U (zh) 一种充电电路及充电装置
CN203800681U (zh)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CN218301225U (zh) 一种用于在线监测系统的电源板卡装置
CN218216747U (zh) 一种充电供电电路及电子设备
CN220673418U (zh) 一种电池单元保护电路及电池包管理电路
CN216351122U (zh) 锂电池组电压检测电路及锂电池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22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4955, East Taihu Road, Linh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uozhixi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15100 building 3, No. 4955, East Taihu Road, Linhu Town, Wuzhong District,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UZHOU YONGJIE MOTOR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