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800681U -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 Google Patents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800681U
CN203800681U CN201320851555.8U CN201320851555U CN203800681U CN 203800681 U CN203800681 U CN 203800681U CN 201320851555 U CN201320851555 U CN 201320851555U CN 203800681 U CN203800681 U CN 2038006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circuit
voltage
r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85155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房旗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32085155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38006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8006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80068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检测电路,电位逐点跟踪电路,充电电源电路与控制保护电路;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池极性的检测;所述电位逐点跟踪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变化;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用于实施对电池充电;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整体电源电路。本实用新型利用低频正相脉动电流做输入能源,间歇充电。用电位逐点跟踪法对电池的电位每个变化都进行甄别判定,通过“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充电方法”对电池的充电电源进行实时通断控制,达到间断式循环充电。

Description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学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电位逐点跟踪法充电的电池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充电器的充电电路为开关电源电路,是自激和反激的拓扑电路,这个电路的电路特性决定了电路效率只能达到68%-85%,因在某个充电阶段只耗电并不做功,所以在整个充电过程中的总效率只有68-70%,用高频直流充电,这种高频直流充电是靠电流慢慢的抬升电池电压,这个过程会造成大量的热量,并且伴随大量的析气。大量析气会导致电池失水。电池失水会导致不可逆硫酸铅晶体结晶,循环寿命随结晶上升而下降。电池的循环寿命除去外力因素损坏外,主要的老化失效全部来自于失水后的容量下降,用普通充电方式充电平均循环寿命在150-250次。远远没有到达铅酸电池的设计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应用电位逐点跟踪法原理进行充电的电池充电系统,以提高充电系统的充电效率及电池的循环使用寿命。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极性检测电路,电位逐点跟踪电路,充电电源电路与控制保护电路;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池极性的检测;所述电位逐点跟踪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变化;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用于实施对电池充电;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整体电源电路。
本发明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组成包括二极管D3、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稳压二极管Z1、三端稳压管Z2、电容C5;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充电电池正极连接,负极连接VCC端,VCC端与保险丝BX连接;所述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依次串联后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容C5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出端链接,另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管Z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正5V,所述单片机的负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电位逐点跟踪电路连接在充电电池的两极,由电阻R15、电阻R15B、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和电容C9以及单片机信号检测脚PVOL构成,所述电阻R15与电阻R15B串联;所述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电容C9相互并联后与电阻R15、电阻R15B串联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3的正极与单片机信号检测检测脚PVOL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3的负极接地处理;所述单片机检测脚PVOL用于检测稳压二级管Z3正极端R16的电压逐点变化;以间接准确的得到电池电压的变化值。
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由交流电的火线AVL、交流电的地线ACL、保护电阻RT、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3、放电电阻R8和桥堆组成;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通过继电器K1,电容C3与放电电阻R8并联后接在桥堆的第1脚;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经过保护电阻RT、继电器K2接到桥堆的第3脚;所述桥堆的第2脚得到一个正向波的脉动电流,用于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由输入双路控制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1、电容C2、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稳压二级管Z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二极管D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PACL控制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3、R4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2与连接电阻R4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4负极接地,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依次串联的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两端并联有释放二极管D1;所述继电器K1用于控制电火线AVL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继电器K2用于控制地线ACN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稳压二极管Z4用于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电压。
所述输出单路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3、电容C7、电容C8、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二极管D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单片机PCHCR控制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3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2、R13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4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8与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4正极相连,集电极与继电器K3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3线圈两端并联有释放二极管D2;所述继电器K3与二极管D2并联。
所述火线AVL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单片机PZERO检测脚连接,所述单片机PZERO检测脚用于检测火线AVL输入端的电压信号。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利用低频正相脉动电流做输入能源,间歇充电。用电位逐点跟踪法对电池的电位每个变化都进行甄别判定,通过“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充电方法”对电池的充电电源进行实时通断控制,达到间断式循环充电。这样的充电方式可以没有温升并且减少大量的析气,降低失水。同样温度条件下,本发明充电的析气量只有普通充电器直流充电析气量的10%以下,而这种数量级析出的气体可以完全被电池自身的催化剂中和,不会失水。这就避免了普通充电器在充电过程中的高热和大量的析气,高热又促使析气增加,从而解决了电池自身催化剂来不及完全中和的难题。解决了析气就是解决了失水,解决了失水就解决了电池容量下降的难题。使得电池循环寿命可以达到千次以上。超过现在250次的平均寿命。并且为了提高充电电路的安全性,对输入实行双路控制(PZERO信号检测),双路控制的优点是无论任何状态下确保断电彻底。对输出实行单路控制(INITO信号检测)保护电池。确保在任何情况下的使用安全。本发明实际综合效率比现有普通充电器充电方式高出30%左右,即节约大量的能源。又可以使电池的循环寿命到1100次以上,可以节省因电池的生产对铅污染的排放;且无电磁辐射;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充电电路系统电路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解释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其结构特点在于包括极性检测电路,电位跟踪电路,电源电路和控制保护电路;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池极性的检测;所述电位跟踪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变化;所述电源电路用于实施电池充电;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用于保护电源电路。
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组成包括二极管D3、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稳压二极管Z1、三端稳压管Z2以及电容C5;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充电电池正极连接,负极连接VCC端,VCC端与保险丝BX连接;所述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依次串联后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容C5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出端链接,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极性检测电路输出端与电阻R19连接。
所述电位跟踪电路连接在充电电池的两极,由电阻R15、电阻R15B、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和电容C9构成,所述电阻R15与电阻R15B串联,所述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电容C9相互并联后与电阻R15、电阻R15B串联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3的正极与单片机信号检测地脚PVOL连接;所述稳压二级管Z3的负极接地处理;所述检测地脚PVOL用于检测稳压二级管Z3正极端的R16的变化电压。所述Z3是5.1V稳压管,为了保护单片机的采样电压不至于超过5.1V,其中所述电容C9用于信号滤波。
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由交流电的火线AVL,交流电的地线ACL保护电阻RT继电器K1K2电容C3放电电阻R8和桥堆组成。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通过K1经过C3和R8并联后接在桥堆的1脚。所述交流电的火线经过RT、K2到桥堆的3脚。这样可以从桥堆的2脚得到一个正向波的脉动电流给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由输入双路控制电路和输出单路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输入双路控制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1、电容C2、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稳压二级管Z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二极管D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PACL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3、R4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2与连接电阻R4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4负极接地,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依次串联的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两端并联有续流二极管D1;所述继电器K1用于电源AVL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继电器K2用于电源ACN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电源AVL输入端依次连接继电器K1、并联连接的电阻R8和电容C3和整流桥电路,所述电源ACN输入端依次连接的继电器K2、整流桥电路;所述电源经整流桥整流后为VCC提供电压。所述Z4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电压。
所述输出单路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3、电容C7、电容C8、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二极管D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单片机PCHCR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3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2、R13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4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8与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4正极相连,集电极与继电器K3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3线圈两端并联有释放二极管D2;所述继电器K3与二极管D2并联。
所述电源AVL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单片机PZERO检测脚连接,所述单片机PZERO检测脚用于检测电源AVL输入端的电压信号。
下面就48V电动自行车电池充电举例;如图1所示,工作顺序如下;1起始极性检测,2电路附件检测,3逐点跟踪电路4充电电路实施方案,5控制保护电路
1、起始电池极性检测电路组成包括二极管D3,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稳压二极管Z1以及三端稳压管组成,当电池的极性正确时,利用二极管D3单项导电性给VCC提供电压,电流流经保险丝BX,经电阻R9、电阻RB分压限流、再经稳压二极管Z1、三端稳压管Z2稳压后给单片机提供稳压电路、保证单片机可以在5V电压下稳定工作。电容C5为单片机起到抗干扰作用;当电池的极性为反向时,D3不导通,VCC没有电压,单片机不工作。
2、电路附件检测:单片机工作后,PZERO和INITO就开始分别进行检测。单片机INTTO检测脚检测三极管Q5的的电压信号。单片机PZERO检测脚检测电阻R6的电压信号信号。R6为做探头用的电阻。当AVL有电压时R6就可以有感应电压。PZERO就可以检测到。INITO检测电路组成包括电阻R17、R19三极管Q5。电阻R17给Q5限流、电阻R19为Q5的钳制限压,以保证电压信号不超过5V。当D3有电流通过,R17即产生电压,三极管Q5的C脚集电极产生电压信号,通过INITO脚传给单片机。感应电压不应该为0V。PZEZO的检测电路是由电阻R6组成,利用R6的电阻得到电压感应信号,感应电压不应该为0V。上述检查后两种处理方式:一:如果单片机检查的值:INITO不为0V,PZERO不为0V,电池的电压在允许充电的范围内(单片机具有区别不同电压型号的电池的功能)则单片机通过PACL和PCHGR发出接通指令,接通控制K1、K2、K3的控制电路,给电池充电。B如果检查上述条件INITO和PZERO的电压有一个或者两个都为0,则整个电路处于检测状态,K1、K、2K3不接通;电路不充电。
3逐点跟踪电位电路:由电阻R15、电阻R15B、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和电容C9构成,电阻R15与电阻R15B串联组成限流分压电路,电阻R16、稳压二级管Z3、电容C9相互并联后与电阻R15、电阻R15B串联连接;在R16上可以得到一个分压,通过滤波电容C9的正极与信号检测脚PVOL连接。单片机则根据PVOL检测脚的传回的电压数据和单片机内设定的参数值进行逐点比对,单片机内的参数值为充电时间-电压曲线参数。参数内容包括电压和循环时间;自身保护和电路保护程序。单片机采样比对自身设定的参数后控制K1、K2、K3动作,当电池的电压达到充电的高点V1(为单片机内设的参数值为充电电池的1.1---2倍)时,单片机控制K1、K2、K3断开,当断开后电池会按自身特性电压下降,当下降到V2(为单片机内设的参数值是充电电池参数的0.8----1.1倍)时,单片机控制接通K1、K2、K3,如此间断式循环充电。间断循环的次数为A次,循环次数达到后结束。A是可以是1-20的自然数。当电池是退化的电池时,被充电电池的电压达会不到设定的V1,本设计对此类电池做了专门的技术处理,当到达某个电压不在上升的时候:允许充电T分钟后关闭,(T可以是1-120分钟)并且不再下面的循环。这样可以保护已经退化的电池不会损坏,任然可以物尽其用。普通的充电方式会因此而将电池充至报废。无法控制。
4:充电电路实施方案:电源充电电路由交流电的火线AVL、交流电的地线ACL、保护电阻RT、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3、放电电阻R8和桥堆组成;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通过继电器K1,经电容C3、并联放电电阻R8后接在桥堆的第1脚;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经过保护电阻RT、继电器K2接到桥堆的第3脚;所述桥堆的第4脚接到共地端;所述桥堆的第2脚得到一个正相波的脉动电流接到VCC端用于电池充电。其中C3为关键件决定充电电流的大小,通过并联的方式增加容量来增加电流。
5:控制电路实施方案;包括控制电路由输入双路控制电路和输出单路控制电路;输入双路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阻R1、R2、R3、R4、R5、电容C1、C2、三极管Q1、Q2、稳压二级管Z4组成。其中C1是Q1的触发电容,C2为Q2的触发电容。电阻R1给Q1限流、电阻R2为Q1的下偏执电阻起到钳制电压作用,R3给Q2限流分压、电阻R4为Q2限流分压、电阻R5为Q2的上偏执电阻,二极管D1为K1、K2的释放二极管,起到继电器释放时候减少继电器自感电压,消除干扰。Q1为Q2提供信号,Q2为继电器K1、K3提供驱动电压,控制K1、K2的通与断。Z4为双路控制电路提供稳压电源。在单片机在完成前述的检测过程并确认可以接通后,通过控制脚PACL给出5V脉冲正电压信号后,输入双路控制K1、K2接通。
输出单路控制电路由继电器K3、电容C7,C8、三极管Q3、Q4、二极管D2、电阻R10、R11、R12、R13、R14组成。其中C7是Q3的触发电容,C8是Q4的触发电容。R1O是Q3的限流电阻,R11是Q3的下偏执电阻起到钳制电压作用,R12、R13是Q4的分压限流电阻,R14是Q4的上偏执电阻起钳制电压用,单片机通过PCHGR脚给C7正电压脉冲信号后(同上),通过K3接通后可以给电池正常充电了。
保护电路组成包括保险丝BX、电阻R6、以及R17、R19、Q5。其中保护一:电子保险丝BX是为整个单片机控制电路的过流保护器。当有过流时,瞬间电阻为无穷大,断开了单片机的供电,单片机停止工作,脉冲信号停止。C1、C2、C7在没有单片机脉冲信号的状态下呈不导通状态,这样K1、K2、K3的线圈就没有了电能,继电器全部断开。至此起到整体电路的关断保护。其中保护二:当输入断开时:R6就没有了感应电压,单片机PZERO脚检测R6电压信号为0V时,通知单片机关闭K1K2K3。其中保护三:当输出断开既电池连接端断开时,R17的电压为0V,INITO通过R17、R19检测Q5的电压信号为0V,单片机也会按设定程序关断K1、K2、K3起到保护作用。其中保护四:充电前单片机会检测电池的电压是否在充电范围内。过高和过低,电池电压型号不对等,都不会不给电池充电。

Claims (1)

1.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极性检测电路,电位逐点跟踪电路,充电电源电路与控制保护电路;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用于对电池极性的检测;所述电位逐点跟踪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电压变化;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用于实施对电池充电;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用于保护整体电源电路; 
所述极性检测电路组成包括二极管D3、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稳压二极管Z1、三端稳压管Z2、电容C5;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与充电电池正极连接,负极连接VCC端,VCC端与保险丝BX连接;所述保险丝BX、电阻R9、电阻RB依次串联后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入端连接,负极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电容C5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输出端链接,另一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所述三端稳压管Z2的输出端连接单片机的正5V,所述单片机的负端与三端稳压管Z2的接地端连接; 
所述电位逐点跟踪电路连接在充电电池的两极,由电阻R15、电阻R15B、电阻R16、稳压二极管Z3和电容C9以及单片机信号检测脚PVOL构成,所述电阻R15与电阻R15B串联;所述电阻R16、稳压二极管Z3、电容C9相互并联后与电阻R15、电阻R15B串联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3的正极与单片机信号检测检测脚PVOL连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3的负极接地处理;所述单片机信号检测脚PVOL用于检测稳压二极管Z3正极端R16的电压逐点变化;以间接准确的得到电池电压的变化值; 
所述充电电源电路由交流电的火线AVL、交流电的地线ACL、保护电阻RT、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3、放电电阻R8和桥堆组成;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通过继电器K1,并经过并联的电容C3、放电电阻R8后接在桥堆的第1脚;所述交流电的火线AVL经过保护电阻RT、继电器K2接到桥堆的第3脚;所述桥堆的第4脚接到共地接地端;所述桥堆的第2脚得到一个正向波的脉动电流,用于电池充电; 
所述控制保护电路由输入双路控制电路和输出单路控制电路组成; 
所述输入双路控制包括继电器K1、继电器K2、电容C1、电容C2、NPN型三极管Q1、PNP型三极管Q2、稳压二极管Z4、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和二极管D1;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单片机PACL控制脚连接,另一 端通过电阻R1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电阻R2连接三极管Q1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3、R4与三极管Q2基极连接,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2与连接电阻R4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所述稳压二极管Z4负极接地,正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依次串联的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1、继电器K2线圈两端并联有释放二极管D1;所述继电器K1用于控制电火线AVL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继电器K2用于控制地线ACN输入端的通断;所述稳压二极管Z4用于为整个控制电路提供稳定电压; 
所述输出单路控制电路包括继电器K3、电容C7、电容C8、NPN型三极管Q3、PNP型三极管Q4、二极管D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电阻R13、电阻R14;所述电容C7的一端与单片机PCHCR控制脚连接,另一端通过电阻R10与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电阻R11连接三极管Q3的基级与发射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2、R13与三极管Q4基极连接,电阻R14连接三极管Q4的基级与发射极;电容C8与连接电阻R13的输入端和三极管Q4的发射极;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稳压二极管Z4正极相连,集电极与继电器K3线圈连接;所述继电器K3线圈两端并联有释放二极管D2;所述继电器K3与二极管D2并联; 
所述火线AVL输入端通过电阻R6与单片机PZERO检测脚连接,所述单片机PZERO检测脚用于检测火线AVL输入端的电压信号。 
CN201320851555.8U 2013-12-13 2013-12-13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06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1555.8U CN203800681U (zh) 2013-12-13 2013-12-13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20851555.8U CN203800681U (zh) 2013-12-13 2013-12-13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800681U true CN203800681U (zh) 2014-08-27

Family

ID=5138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851555.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800681U (zh) 2013-12-13 2013-12-13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38006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7146A (zh) * 2020-06-04 2020-09-2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低压蓄电池的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17146A (zh) * 2020-06-04 2020-09-29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无低压蓄电池的供电控制电路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82879B (zh) 恒流源转恒压源电路及使用该电路的灯具
CN103607016B (zh) 一种无极性自动判断充电电路及充电器
CN104348214A (zh) 具有过压过流保护的充电器及其保护方法
CN102496995B (zh) 一种锂电池充电电源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5098891A (zh) 一种同口电池管理系统充电唤醒电路
CN203984066U (zh) 智能充电器线路
CN105301478A (zh) 一种3.7v电池单串保护板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05622210U (zh) 带有过压保护的显示屏
CN104021978A (zh) 永磁真空开关分合闸电容恒流充电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1673956B (zh) 一种ups软启动电路及方法
CN106787058A (zh) 一种用于电池充电的接收端保护电路及充电设备
CN204089306U (zh) 一种全自动智能快速充电机
CN105098957B (zh) 一种太阳能控制器电路
CN206401966U (zh) 智能蓄电池充电器
CN206673569U (zh) 开关电源的输出保护电路
CN203800681U (zh)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CN104600763A (zh) 欠压保护电路以及灯具
CN205104922U (zh) 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锂电池智能充电电路
CN106357101A (zh) 电动汽车控制器滤波电容主动放电电路
CN100553070C (zh) 一种具有多重保护功能的不间断电源
CN203278384U (zh) 车载视频终端供电系统
CN207117155U (zh) 一种大电流启动设备的待机断电节能装置
CN103762704B (zh) 间歇式电位逐点跟踪式电池充电电路
CN204886735U (zh) 一种直流电源电路
CN210093113U (zh) 变频器充电继电器吸合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827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