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69503U -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69503U
CN217769503U CN202222634827.0U CN202222634827U CN217769503U CN 217769503 U CN217769503 U CN 217769503U CN 202222634827 U CN202222634827 U CN 202222634827U CN 217769503 U CN217769503 U CN 2177695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wiring port
metering device
power
wi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63482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丽敬
季宇
刘海涛
吕广宪
邢通
高波
魏琛
蔺圣杰
刘国宇
王海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Online Shanghai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Online Shanghai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Online Shanghai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Online Shanghai Energy Internet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63482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695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695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695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Power-Distribution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涉及电网分配箱技术领域,包括: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一次主电路的第一计量装置两端分别为第一接线口以及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第二计量装置两端分别为第二接线口以及通过第二开关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第三计量装置两端分别为第三接线口以及通过第三开关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第四计量装置两端分别为第四接线口以及通过第四开关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第五计量装置两端分别为第五接线口通过与第四开关连接;二次控制模块用于将一次主电路采集的电网数据进行处理传输。至少解决目前移动电源设备界面没有实现标准化,以及无法实现一二次融合配电分接的问题,实现了配电分接箱的智能化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网分配箱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背景技术
用电设备的不断增多,使得用户对于用电需求和电能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供电可靠性问题和电能质量问题势必会对社会生产、国家安全、人民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一方面,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事务参与度的不断提升,我国承办了越来越多的重大国际赛事、政治会议、国际会展等一系列重要活动。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地质、气候类型多样,因此我国有巨大的应急保供电需求。
随着配电网运行方式灵活性需求、故障或灾害快速恢复要求与日俱增,对移动柴发、移动储能等移动应急电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多,但是移动电源设备的界面还未像电动汽车充电桩那样实现标准化;另一方面,由于移动电源设备功率范围跨度大,配变接入方案多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具备一二次融合功能的配电分接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现有的移动电源设备界面没有实现标准化,以及无法实现一二次融合配电分接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其中
一次主电路用于实现多模式下的电网、负荷、发电机以及移动电源的连接,并采集电网的电网数据;
二次控制模块用于将一次主电路采集的电网数据进行处理传输,其中
一次主电路包括计量单元,用于采集电网的电网数据,其中计量单元包括:第一计量装置、第二计量装置、第三计量装置、第四计量装置以及第五计量装置,其中
第一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通过第一开关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第二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通过第二开关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第三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三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关,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第四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四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开关,通过所述第四开关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第五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五接线口,另一端与第四开关连接。
可选地,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第三接线口、第四接线口以及第五接线口通过预先设置在一次主电路的展示界面的快插接头进行快速插接。
可选地,二次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单元以及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单元,其中
处理单元与计量单元连接,用于从计量单元接收电网数据并进行处理,并根据电网数据产生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其中电网数据包括电网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子、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以及积累电量;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电网数据。
可选地,二次控制模块还包括:与处理单元通过预先设置的标准转换器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单元,其中
标准转换器用于将控制信号类型进行转换并传输至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可选地,通信单元包括:有线通信子单元以及无线通信子单元,其中
有线通信子单元用于完成配电分接箱与移动储能车、主站的通信;
无线通信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有线方式将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可选地,还包括独立两路模式,其中
第四开关断开,第一开关、第二开关以及第三开关闭合,第四接线口和第五接线口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以及第三接线口分别接入负荷。
可选地,还包括一源四荷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闭合,第四接线口/第五接线口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第三接线口以及第五接线口/第四接线口分别接入负荷。
可选地,还包括两源三荷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闭合,第四接线口和第五接线口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以及第三接线口接负荷。
可选地,还包括不停电作业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闭合,第四接线口/第五接线口接入电网,第四接线口、第五接线口分别接与电网连接的并网开关两侧,第三接线口接入移动储能,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分别经过断路器、静态开关接入储能。
可选地,还包括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以及第四开关闭合,第四接线口和第五接线口分别接入电网和发电机,第一接线口、第二接线口以及第三接线口接移动电源。
从而本申请提出一种具备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的一二次融合功能的配电分接箱,实现了配电分接箱的智能化目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的示意性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中独立两路模式接线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中一源四荷模式接线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中两源三荷模式接线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中不停电作业模式接线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中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接线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外观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公开。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图1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的示意性图。其中,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其中
一次主电路用于实现多模式下的电网、负荷、发电机以及移动电源的连接,并采集电网的电网数据;
二次控制模块用于将一次主电路采集的电网数据进行处理传输。
从而本申请提出一种具备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的一二次融合功能的配电分接箱,实现配电分接箱的智能化目标。
其中,参考图1所示,一次主电路包括计量单元,用于采集电网的电网数据,其中计量单元包括:第一计量装置、第二计量装置、第三计量装置、第四计量装置以及第五计量装置,其中
第一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口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K1,通过第一开关K1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第二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口2,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K2,通过第二开关K2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第三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三接线口3,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关K3,通过第三开关K3与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第四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四接线口4,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开关K4,通过第四开关K4与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第五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五接线口5,另一端与第四开关K4连接。
可选地,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第四接线口4以及第五接线口5通过预先设置在一次主电路的展示界面的快插接头进行快速插接。
从而配电分接箱一次主电路中增加快插接头,既能满足快插需求,也能通过铜鼻子接线方式,满足传统接线需求。
可选地,二次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单元以及与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单元,其中
处理单元与计量单元连接,用于从计量单元接收电网数据并进行处理,并根据电网数据产生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其中电网数据包括电网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子、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以及积累电量;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处理单元处理后的电网数据。
具体地,其中控制信号可以是如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的分合闸信号。二次控制模块的处理单元通过与一次主电路的计量单元连接,用于处理一次主电路的电网数据。并且显示单元实现了配电分接箱的可视化目标。
可选地,二次控制模块还包括:与处理单元通过预先设置的标准转换器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单元,其中
标准转换器用于将控制信号类型进行转换并传输至通信单元,通信单元用于将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可选地,通信单元包括:有线通信子单元以及无线通信子单元,其中
有线通信子单元用于完成配电分接箱与移动储能车、主站的通信;
无线通信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有线方式将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具体地,通信单元,包含有线通信模块和4G/5G无线通信模块,有线通信模块完成配电分接箱与移动储能车、主站的通信,采用专用技术标准;4G/5G无线通信模块将数据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上传,通信内容为控制命令、运行数据、计量数据等。
可选地,参考图2所示,还包括独立两路模式,其中
第四开关K4断开,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以及第三开关K3闭合,第四接线口4和第五接线口5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以及第三接线口3分别接入负荷(负荷三、负荷二、负荷一)。
具体地,多功能配电分接箱适用于不同功率等级的移动电源、负荷、柴油发动机、电网的分接任务,且满足多种应用场景。参考图2所示,独立两路模式,第四开关K4断开,可以同时构建一进一出回路和一进两出回路,且两个回路间可独立运行。
可选地,还包括一源四荷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以及第四开关K4闭合,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以及第五接线口5/第四接线口4分别接入负荷。
具体地,参考图3所示,一源四荷模式,在第四接线口4(或者第五接线口5)接入交流源,其余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第五接线口5(或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以及第四接线口4)分别接负荷三、负荷二、负荷一以及负荷四,可以实现一个电源为四个负荷(负荷一、负荷二、负荷三、负荷四)供电功能。
可选地,参考图4所示,还包括两源三荷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以及第四开关K4闭合,第四接线口4和第五接线口5接入电网,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以及第三接线口3接负荷。具体地,参考图4所示,两源三荷模式可以实现两个电源为三个负荷(负荷一、负荷二、负荷三)供电,采用双源模式提高了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可选地,还包括不停电作业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以及第四开关K4闭合,第四接线口4和第五接线口5接入电网,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分别接与电网连接的并网开关S1两侧,第三接线口3接入移动储能车,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分别经过断路器、静态开关接入储能。
具体地,参考图5所示,不停电作业模式,将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分别接在并网开关S1两侧。在配电网接入与退出的过程中配合移动储能车, 可以实现为负荷不间断供电、不停电续航增容、并离网无缝切换等功能。
可选地,还包括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其中
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以及第四开关K4闭合,第四接线口4和第五接线口5分别接入电网和柴油发动机,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以及第三接线口3接移动电源。
具体地,参考图6所示,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在第四接线口4(或者第五接线口5)接入配电网母线,其余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第五接线口5(或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以及第四接线口4)接移动储能车一、移动储能车二、移动储能车三、柴油发动机,可以实现多路电源并联,满足大功率负荷的保电需求。
从而,归纳提炼出配电分接箱的5种典型运行模式,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保电需求。
此外,开关S1、开关S2、开关S3为电路设计默认的规则,在接设备前,需要设计开关随时断开电路,开关是由负荷的接入接出来决定。
此外,参考图5和图7所示,不停电作业模式接线示例如下: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由灵活分合的一次主电路、灵活控制的二次控制模块构成。一次主电路由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可为机械开关,也可为静态开关)、展示界面、计量单元、一次接线口(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构成;二次控制模块由标准转换器、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显示单元构成,其中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通过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的快插接口连接市电或者负荷,接入配电网方式如图5不停电作业接线示意图所示。开关S1、开关S2、开关S3为配电网母线上的开关,开关S2负责重要负荷一的接入与切出,开关S3负责重要负荷二的接入与切出;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为配电分接箱内部开关,第一开关K1控制第一接线口1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二开关K2控制第二接线口2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三开关K3控制第三接线口3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其中第一接线口1与移动储能车相连,第三接线口3和第二接线口2与储能相连。本实施例以额定电压为AC380V(三相四线),额定功率为630kW,额定频率为50Hz的配电分接箱为例,但不限于此功率等级,配电分接箱外观如图7所示(此外,配电分界线的外部应设置为可视材料的箱门,从而便于观察配电分界箱内部结构),图1中的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端子是从后面引入(图7中没有表示),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与图7中的三组快插口对应。快插口的型号选择如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表1
此外,参考图6所示,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接线示例如下: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由灵活分合的一次主电路、灵活控制的二次控制模块构成。一次回路由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可为机械开关,也可为静态开关)、展示界面、计量单元、一次接线口(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第四接线口4、第五接线口5)构成;二次控制模由标准转换器、处理单元、通信单元、显示单元构成。其中第四接线口4连接市电,第五接线口5为柴油发动机接入口,接入配电网方式如图6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接线示意图所示。开关S1、开关S2、开关S3为配电网母线上的开关,开关S2负责重要负荷的接入与切出,开关S3负责配电分接箱所连的保电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为配电分接箱内部开关,第一开关K1控制第一接线口1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二开关K2控制第二接线口2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三开关K3控制第三接线口3所接设备的接入与切出。第一接线口1、第二接线口2、第三接线口3与移动储能车一、移动储能车二、移动储能车三连接。本实施例以额定电压为AC380V(三相四线),额定功率为630kW,额定频率为50Hz的配电分接箱为例,但不限于此功率等级。
参考图6所示,基于本申请提出的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的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配电网正常工作时,此时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闭合,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断开,此时重要负荷由配电网供电,移动储能车一、移动储能车二、移动储能车三、柴油发动机处于备用状态。
当配电网发生故障无法正常工作时,此时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闭合,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断开。配电网无法供电,移动储能车二、移动储能车三分别通过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为重要负荷供电。当配电网故障时间较长或者重要负荷功率较大,移动储能车二和移动储能车三无法满足功率需求时,闭合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接入移动储能车一和柴油发动机,增加容量,延长保电时长。
当配电网故障修复正常工作时,此时开关S1、开关S2、开关S3闭合,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闭合,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状态根据实际保电情况确定。重要负荷切换至配电网供电状态,移动储能车一、移动储能车二、移动储能车三自动进入后备状态。断开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撤出移动储能车一和柴油发动机,完成保电工作。
从而,本申请所述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增加有快插接头的展示界面,丰富配电分接箱的接线方式,满足即插即用的实际工程需求,简化现场施工人员的接线步骤,提高接线效率。另外,采用快插接头,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人员与铜鼻子等导体的接触,提高接线方式的安全性。
本申请所述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增加显示单元(例如触摸屏)、计量单元、通信单元,可显示5个分支的电压、电流、功率、电量、通信等工作情况;可记录5个回路的工作电量,包含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及积累电量等参数;可将数据通过有线和无线的方式上传控制命令、运行数据、计量数据等。
本申请提出基于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运行方法的5种典型工作模式,包括:独立两路模式、一源四荷模式、两源三荷模式、不停电作业模式、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可以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应用需求。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一次主电路以及二次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一次主电路用于实现多模式下的电网、负荷、发电机以及移动电源的连接,并采集所述电网的电网数据;
所述二次控制模块用于将所述一次主电路采集的所述电网数据进行处理传输,其中
所述一次主电路包括计量单元,用于采集支路电压、电流、开关位置数据,其中所述计量单元包括:第一计量装置、第二计量装置、第三计量装置、第四计量装置以及第五计量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一开关,通过所述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所述第二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开关,通过所述第二开关与所述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所述第三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三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三开关,通过所述第三开关与所述第四计量装置连接;
所述第四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四接线口,另一端设置有第四开关,通过所述第四开关与所述第五计量装置连接;
所述第五计量装置一端设置有第五接线口,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开关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三接线口、所述第四接线口以及所述第五接线口通过预先设置在所述一次主电路的展示界面的快插接头进行快速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控制模块包括:处理单元以及与所述处理单元进行通信连接的显示单元,其中
所述处理单元与所述计量单元连接,用于从所述计量单元接收电网数据并进行处理,并根据所述电网数据产生控制信号以及通信数据信息,其中所述电网数据包括所述电网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子、电压电流谐波畸变率以及积累电量;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所述处理单元处理后的所述电网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控制模块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单元通过预先设置的标准转换器进行通信连接的通信单元,其中
所述标准转换器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类型进行转换并传输至所述通信单元,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外部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单元包括:有线通信子单元以及无线通信子单元,其中
所述有线通信子单元用于完成配电分接箱与移动储能车、主站的通信;
所述无线通信子单元用于通过无线/有线方式将所述控制信号以及所述通信数据信息传输至所述外部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独立两路模式,其中
所述第四开关断开,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以及所述第三开关闭合,所述第四接线口和所述第五接线口接入所述电网,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以及所述第三接线口分别接入负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源四荷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闭合,所述第四接线口/所述第五接线口接入所述电网,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所述第三接线口以及所述第五接线口/所述第四接线口分别接入负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源三荷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闭合,所述第四接线口和所述第五接线口接入所述电网,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以及所述第三接线口接负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不停电作业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闭合,所述第四接线口和所述第五接线口接入所述电网,所述第四接线口、所述第五接线口分别接与所述电网连接的并网开关两侧,所述第三接线口接入移动储能,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分别经过断路器、静态开关接入储能。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配电分接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路电源并联增容模式,其中
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二开关、所述第三开关以及所述第四开关闭合,所述第四接线口和所述第五接线口分别接入所述电网和所述发电机,所述第一接线口、所述第二接线口以及所述第三接线口接移动电源。
CN202222634827.0U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Active CN2177695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827.0U CN2177695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634827.0U CN2177695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69503U true CN217769503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09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634827.0U Active CN217769503U (zh) 2022-10-09 2022-10-09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6950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2338B (zh) 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变电站用微网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2602134U (zh) 便携式直流系统负荷转移辅助箱
CN101599641B (zh) 利用高压直流向通信设备供电的系统和方法
CN104836327A (zh) 一种机房市电/ups集成配电柜
CN217769503U (zh) 一种多功能配电分接箱
CN211405071U (zh) 一种可移动自切电源可扩容的不间断电源综合配电装置
CN203164329U (zh) 一种电动汽车组合充电设备的测试系统
CN204391886U (zh) 机房市电/ups集成配电柜
CN218216769U (zh) 多功能集成电源
CN115693750A (zh) 一种井工煤矿交直流混合智能供配电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13585206U (zh) 一种基站供电系统及基站
CN212343336U (zh) 一种多路汇流的电源系统
CN203800696U (zh) 一种2n电源系统的并联交叉输入接线装置
CN113178869A (zh) 一种基站电源智能交流配电装置
CN109687535B (zh) 综合保障电源供电系统
CN206211655U (zh) 一种家用电源自动并网装置
CN218449590U (zh) 三电源切换电路及单相三电源切换控制装置
CN209516732U (zh) 一种具备双方向自动切换功能的厂用电源快速切换装置
CN215681799U (zh) 一种基站电源智能交流配电装置
CN218514151U (zh) 一种动态电力组网系统控制终端
CN213367410U (zh) 一种5g差异化备电设备
CN212627276U (zh) 一种充电柜及直流供电系统
CN220188882U (zh) 一种集控箱
CN220527876U (zh) 一种试验电源发生装置
CN215378113U (zh) 一种专用车辆通用型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