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58028U -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58028U
CN217758028U CN202221761074.3U CN202221761074U CN217758028U CN 217758028 U CN217758028 U CN 217758028U CN 202221761074 U CN202221761074 U CN 202221761074U CN 217758028 U CN217758028 U CN 21775802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path
branch
drying system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76107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灼文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Yizhi Ho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76107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5802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5802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5802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包括:主风路;至少两分支风路;风路切换件,其位于主风路与分支风路的连接处,用以选择主风路与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空气回路;加热装置;风机;在烘干模式下,风机将筒体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回路抽至加热装置加热,形成的干热空气依次流经主风路、风路切换件及分支风路后输送至筒体内并形成循环,主风路与分支风路之间通过风路切换件进行通断,以切换烘干系统的通风状态。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一套烘干系统实现衣物护理装置各个筒体的独立烘干功能,优化衣物护理装置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整机体积和重量,降低衣物护理装置的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衣物护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以及一种衣物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洗衣机行业技术的发展,洗衣机的洗涤方式越来越多样化,用户对于具备烘干功能的多筒洗衣机的需求越来越大。
目前,在多筒洗衣机中,有些仅有一个筒体设有烘干功能,这就导致了用户使用时需要将一个筒内的衣物拿到另一个筒内后再进行烘干,操作繁琐使用不便,用户的使用体验感差;而各筒均具备烘干功能的洗衣机,又通常被设置为各筒各自具备一套烘干系统,这就导致了洗衣机整体结构复杂、占用空间增大且制造成本提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结构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通过一套烘干系统实现衣物护理装置各个筒体的独立烘干功能,优化衣物护理装置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整机的体积和重量,降低衣物护理装置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包括:
主风路,用以输送烘干气流;
至少两分支风路,其一端与所述主风路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筒体,以将气流输送至对应筒体内;
风路切换件,其位于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空气回路,其与所述筒体连通并用以输出所述筒体内的气流;
加热装置,其与所述空气回路连通;
风机,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主风路之间;
在烘干模式下,所述风机将筒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回路抽至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形成的干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主风路、所述风路切换件及所述分支风路后输送至所述筒体内并形成循环,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之间通过所述风路切换件进行通断,以切换烘干系统的通风状态。
优选的,所述风路切换件通过单一的控制件切换多通路。
优选的,单一的控制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用以与所述主风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连通;
旋转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切换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通风状态,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优选的,还包括:
步进电机,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旋转件转动切换通路。
密封件,其夹持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件之间,用以减少烘干气流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风路切换件通过独立控制件切换对应通路的通风状态。
优选的,所述相互独立的两控制件为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框体,用以固定安装所述风门组件,且所述框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风门,所述风门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将所述出气口分隔形成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用以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连接;
通过独立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开启与关闭,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优选的,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均包括有可转动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翻转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开口大小。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一盒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
优选的,所述空气回路上设置有一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能够与流经所述空气回路中的热风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后排出。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通过设置主风路、分支风路、空气回路以及共同使用的加热装置和风机,风机将筒体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回路抽出到加热装置加热后,形成的干热空气由主风路流向分支风路以进入到对应筒体内,如此,仅设置一套烘干系统就能够实现衣物护理装置多个筒体的烘干功能,优化衣物护理装置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衣物护理装置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衣物护理装置的制造成本。
2.本实用新型在主风路和分支风路之间设置一风路切换件,通过控制主风路和分支风路的连通状态,以选择对衣物护理装置一个或多个筒体进行烘干操作,实现了衣物护理装置各个筒体的独立烘干功能,提高该衣物护理装置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衣物护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工作状态图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工作状态图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工作状态图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所述的风路切换件的风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冷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衣物护理装置;
10、筒体;11、上筒;111、第一进风口;112、第一排风口;12、下筒;121、第二进风口;122、第二排风口;
20、主风路;21、分支风路;211、第一风路;212、第二风路;
30、风路切换件;31、壳体;311、第一管路;312、第二管路;313、第三管路;314、腔体;315、缺口;316、安装块;317、底盖;32、旋转件;321、通孔;33、步进电机;34、密封件;341、翻边;35、框体;351、进气口;352、出气口;3521、第一出气口;3522、第二出气口;353、安装板;36、风门;361、第一风门;362、第二风门;363、支撑架;3631、开口;36311、凸边;364、挡风板;
40、空气回路;41、主回路;421、第一回路;422、第二回路;
50、加热装置;51、盒体;511、空气入口;512、空气出口;52、蒸发器;53、冷凝器;
60、风机;
70、冷凝装置;71、隔板;711、通风口;72、第一风道;73、第二风道;74、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于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结合图1-11所示,包括:
主风路20,用以输送烘干气流;
至少两分支风路21,其一端与所述主风路20连通,另一端连通至衣物护理装置1筒体10,以将气流输送至对应筒体10内;
风路切换件30,其位于所述主风路20与所述分支风路21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所述主风路20与所述分支风路21的通风状态;
空气回路40,其与所述筒体10连通并用以输出所述筒体10内的气流;
加热装置50,其与所述空气回路40连通;
风机60,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50与所述主风路20之间;
在烘干模式下,所述风机60将筒体10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回路40抽至所述加热装置50加热,形成的干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主风路20、所述风路切换件30及所述分支风路30后输送至所述筒体10内并形成循环,所述主风路20与所述分支风路30之间通过所述风路切换件30进行通断,以切换烘干系统的通风状态。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风路20、分支风路21、空气回路40以及共同使用的加热装置50和风机60,风机60将筒体10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回路40抽出到加热装置50加热后,形成的干热空气由主风路20流向分支风路21以进入到对应筒体10内,如此,仅设置一套烘干系统就能够实现衣物护理装置1多个筒体10的烘干功能,优化衣物护理装置1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衣物护理装置1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衣物护理装置1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主风路20和分支风路21之间设置一风路切换件30,通过控制主风路20和分支风路21的连通状态,以选择对衣物护理装置1一个或多个筒体10进行烘干操作,实现了衣物护理装置1各个筒体10的独立烘干功能,提高该衣物护理装置1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本实用新型以具备上下布设双筒的衣物护理装置1为例进行展开,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上筒11和下筒12。
所述分支风路21包括第一风路211和第二风路212,所述空气回路40包括主回路41、第一回路421和第二回路422;其中,
所述主风路20、第一风路211、上筒11、第一回路421以及主回路41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上筒11烘干循环风路;
所述主风路20、第二风路212、下筒12、第二回路422以及主回路41依次首尾连通形成下筒12烘干循环风路。
其中,主风路20以及空气回路40中的主回路41作为上筒11循环风路和下筒12循环风路的共用风路,且上筒11循环风路和下筒12循环风路共同使用加热装置50和风机60。
可以理解为,通过设置一风路切换件30,能够选择性导通本实施例中的上筒11循环风路和/或下筒12循环风路,从而进行上筒11和/或下筒12的独立循环烘干。
所述上筒11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1和第一排风口112,所述下筒12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1和第二排风口122;其中,
第一进风口111与第一风路211连接,第一排风口112与第一回路421连接;
第二进风口121与第二风路212连接,第二排风口122与第二回路422连接。
实施例1
所述风路切换件30通过单一的控制件切换多通路。
结合图3-7所示,所述单一的控制件包括:
壳体31,所述壳体31包括有第一管路311、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其中,所述第一管路311用以与所述主风路20连通,所述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21连通;
旋转件32,其设置于所述壳体31内部;
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32切换所述第一管路311与所述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的通风状态,以选择所述主风路20与所述分支风路21的通风状态。
具体的,壳体31整体呈一三通管道状,且所述壳体31内部形成有一腔体314,所述第一管路311、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均与所述腔体314连通,烘干气流由第一管路311进入到所述腔体314内后,再经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分流作用进入到对应的分支风路21中;其中,所述腔体314形状与所述旋转件32外形相适配,旋转件3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321,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32以将其上通孔321对应到不同的管路,以导通不同的分支风路21。
其中,分支风路21包括第一风路211和第二风路212,安装所述风路切换件30时,可以是所述第二管路312与第一风路211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13与第二风路212连通,也可以是所述第二管路312与第二风路212连通,所述第三管路313与第一风路211连通。
本实施例以第二管路312与第一风路211连通,第三管路313与第二风路212连通为例,结合图5-7所示:
当旋转件32转动到如图5所示位置时,所述第一管路311与所述第二管路312导通,所述第三管路313封闭,此时,烘干气流由主风路20进入到第一风路211中,以实现上筒11烘干;
当旋转件32转动到如图6所示位置时,所述第一管路311与所述第三管路313导通,所述第二管路312封闭,此时,烘干气流由主风路20进入到第二风路212中,以实现下筒12烘干;
当旋转件32转动到如图7所示位置时,所述第一管路311与所述第二管路312和第三管路313均导通,此时,烘干气流由主风路20分流至第一风路211和第二风路212中,同时进行上筒11和下筒12内衣物的烘干。
进一步地,结合图3和图4所示,所述风路切换件30还包括:步进电机33,其与所述旋转件32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旋转件32转动切换通路。具体的,所述壳体31上表面开设有一缺口315,所述步进电机33的输出轴通过所述缺口315与位于壳体31内部的旋转件32固定连接;当衣物护理装置1获取到烘干指令后,启动步进电机33,所述步进电机33驱动所述旋转件32转动连通对应通路,以使烘干气流进入到对应的筒体10内。优选的,所述壳体31上表面还形成用于安装所述步进电机33的安装块316,其通过紧固件将所述步进电机33安装至所述壳体31上,此安装结构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及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风路切换件30还包括:密封件34,其夹持于所述壳体31与所述旋转件32之间,用以减少烘干气流的损失。所述密封件34与所述壳体31内形成的腔体314形状相适配,且所述密封件34紧贴于所述腔体314的内侧壁上,当旋转件32与壳体31装配完成后,密封件34受挤压以保证旋转件32与壳体31之间的密封性能。
优选的,所述壳体31还包括一可打开所述腔体314的底盖317,通过设置此底盖317,以便于壳体31与密封件34、旋转件32的装配,有效降低生产装配难度。
其中,密封件34的边缘处形成有翻边341,安装所述密封件34时,所述翻边341卡紧于所述腔体314的边缘处,盖合所述底盖317后,底盖317能够覆盖于所述翻边341上,即所述翻边341夹持于所述底盖317与所述腔体314之间,以保证所述底盖317连接处的密封性能。
实施例2
所述风路切换件30通过相互独立的两控制件切换对应通路的通风状态。
结合图8-10所示,所述相互独立的两控制件为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框体35,用以固定安装所述风门组件,且所述框体35上形成有进气口351和出气口352;
风门36,所述风门36包括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将所述出气口352分隔形成第一出气口3521和第二出气口3522,用以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21连接;
通过独立控制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的开启与关闭,以选择所述主风路20与所述分支风路21的通风状态。
具体的,所述进气口351与主风路20连通,所述第一出气口3521和第二出气口3522分别与第一风路211和第二风路212连通,通过调节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的开启与关闭,控制所述第一出气口3521和第二出气口3522的导通与封闭,从而可以选择性开启任一或全部分支风路21;可以理解为,由于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为独立控制,则主风路20与第一风路211或第二风路212的连通也是独立控制,以实现上筒11和下筒12的独立烘干功能。
当第一风门361开启,第二风门362关闭时,风门组件的进气口351与第一出气口3521导通,此时,主风路20就与第一风路211导通,烘干气流进入到上筒11烘干循环风路中,实现上筒11的烘干;
当第一风门361关闭,第二风门362开启时,风门组件的进气口351与第二出气口3522导通,此时,主风路20就与第二风路212导通,烘干气流进入到下筒12烘干循环风路中,实现下筒12的烘干;
当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均开启时,风门组件的进气口351与第一出气口3521和第二出气口3522均导通,此时,主风路20与第一风路211和第二风路212均导通,烘干气流同时进入到上筒11烘干循环风路和下筒12烘干循环风路中,同时实现上筒11和下筒12的烘干。
应当理解,上述实施例是以所述第一出气口3521与第一风路211连通,第二出气口3522与第二风路212连通为例,在实际装配中,也可以是第一出气口3521与第二风路212连通,第二出气口3522与第一风路211连通。
进一步地,框体35中还形成有用于安装所述风门36的安装板353,所述安装板353将所述框体35分隔形成与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相适配的安装区域,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通过卡接的方式安装至所述安装区域内,此安装方式简单快捷,降低生产制造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均包括有可转动的挡风板364,所述挡风板364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翻转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气口3521和第二出气口3522的开口3631大小。具体的,所述风门36包括支撑架363和挡风板364,所述第一风门361和第二风门362的支撑架363能够相互组合形成一整体结构,以整体安装所述风门36至所述框体35上;所述支撑架363上开设有开口3631,所述挡风板364能够覆盖于所述开口3631上并与开口3631一侧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挡风板364通过转动并定位至任一角度,以控制风门36的连通状态及通风量。
进一步地,所述开口3631面积小于所述挡风板364面积,以使得挡风板364能够完全覆盖所述开口3631;且所述挡风板364向所述进气口351方向翻转以实现打开,如此设置,当风门组件仅打开一个挡风板364导通烘干气流时,另一挡风板364能够在此烘干气流的压力下抵紧于所述开口3631上,以防止烘干气流进入无需进行烘干的筒体10中出现烘干气流的损失。
优选的,所述开口3631靠近所述进气口351的一侧形成有凸边36311,用以与所述挡风板364抵紧,以提高挡风板364覆盖所述开口3631时的密封效果。
实施例3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加热装置50为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一盒体51以及安装于所述盒体51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52及冷凝器53。
风机60将筒体10中的空气通过空气回路40抽出至热泵组件后经过冷凝加热形成干热空气后通过主风路20和分支风路21又重新送回至筒体10中从而形成循环;本实施例的热泵组件包括压缩机、蒸发器52及冷凝器53,通过压缩机使制冷剂在蒸发器52中气化吸热以及在冷凝器53中凝结放热,以蒸发器52作为冷源,冷凝器53作为热源。
盒体51内部具有容纳所述压缩机、蒸发器52和冷凝器53的容纳空间,盒体51顶部设有空气入口511,用以固定安装空气回路40,盒体51侧部设有空气出口512,用以固定安装风机60。通过一盒体51将所述压缩机、冷凝器53和蒸发器52放置在一起,在衣物护理装置1进行烘干时,减少管道的长度,降低热损失,使冷凝器53和蒸发器52更高效的工作,避免冷凝器53和蒸发器52采用分散布置导致的低效工作以及需占用较大的空间结构,优化衣物护理装置1的整体结构及体积。
实施例4
如图11所示,所述空气回路40上设置有一冷凝装置70,所述冷凝装置70能够与流经所述空气回路40中的热风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后排出。
具体的,所述冷凝装置70位于主回路41与第一回路421和第二回路422的连接处,所述冷凝装置70内设置有呈竖直状隔板71以分隔形成第一风道72和第二风道73,所述隔板71下部的一端不与所述冷凝装置70内壁抵靠以形成一通风口711连通所述第一风道72和第二风道73,第一回路421与所述第一风道72上部连通,第二回路422与所述第一风道72下部连通;衣物护理装置1进行烘干时,干热空气进入到筒体10中进行烘干衣物后再次排出时形成湿热空气,湿热空气在流经冷凝装置70时,冷凝装置70能够与湿热空气进行热交换,即形成冷凝水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湿热空气的湿度。
其中,将第二回路422与第一风道72下部连通,可以设置为上筒11和下筒12中湿热空气在第一风道72和第二风道73内产生的冷凝水均流动至下筒12的第二回路422后流经所述下筒12的排水口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冷凝装置70内设置有一过滤装置74,用于毛絮的过滤收集。具体的,所述过滤装置74位于所述第二风道73处,使得混合在气体中的毛絮等赃物被所述过滤装置74过滤掉,提高烘干气流的洁净度;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74设置为可拆卸安装于所述冷凝装置70上,以方便用户进行清理或更换过滤件。
实施例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衣物护理装置1,结合图1-11所示,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中的用于衣物护理装置1的可切换的烘干系统。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主风路20、分支风路21、空气回路40以及共同使用的加热装置50和风机60,风机60将筒体10内的空气通过空气回路40抽出到加热装置50加热后,形成的干热空气由主风路20流向分支风路21以进入到对应筒体10内,如此,仅设置一套烘干系统就能够实现衣物护理装置1多个筒体10的烘干功能,优化衣物护理装置1烘干系统的整体结构,减小衣物护理装置1的整体体积和重量,降低衣物护理装置1的制造成本。
此外,在主风路20和分支风路21之间设置一风路切换件30,通过控制主风路20和分支风路21的连通状态,以选择对衣物护理装置1一个或多个筒体10进行烘干操作,实现了衣物护理装置1各个筒体10的独立烘干功能,提高该衣物护理装置1的实用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风路,用以输送烘干气流;
至少两分支风路,其一端与所述主风路连通,另一端连通至筒体,以将气流输送至对应筒体内;
风路切换件,其位于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连接处,用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空气回路,其与所述筒体连通并用以输出所述筒体内的气流;
加热装置,其与所述空气回路连通;
风机,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与所述主风路之间;
在烘干模式下,所述风机将筒体内的空气通过所述空气回路抽至所述加热装置加热,形成的干热空气依次流经所述主风路、所述风路切换件及所述分支风路后输送至所述筒体内并形成循环,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之间通过所述风路切换件进行通断,以切换烘干系统的通风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切换件通过单一的控制件切换多通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一的控制件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有第一管路、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其中,所述第一管路用以与所述主风路连通,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连通;
旋转件,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
通过转动所述旋转件切换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和第三管路的通风状态,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步进电机,其与所述旋转件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旋转件转动切换通路;
密封件,其夹持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旋转件之间,用以减少烘干气流的损失。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路切换件通过相互独立的两控制件切换对应通路的通风状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两控制件为风门组件,所述风门组件包括:
框体,用以固定安装所述风门组件,且所述框体上形成有进气口和出气口;
风门,所述风门包括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将所述出气口分隔形成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用以分别与两所述分支风路连接;
通过独立控制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的开启与关闭,以选择所述主风路与所述分支风路的通风状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门和第二风门均包括有可转动的挡风板,所述挡风板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翻转以调节所述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的开口大小。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为热泵组件,所述热泵组件包括一盒体以及安装于所述盒体内部的压缩机、蒸发器及冷凝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回路上设置有一冷凝装置,所述冷凝装置能够与流经所述空气回路中的热风进行热交换,形成冷凝水后排出。
10.一种衣物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筒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
CN202221761074.3U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Active CN21775802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1074.3U CN21775802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761074.3U CN21775802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58028U true CN21775802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70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761074.3U Active CN217758028U (zh) 2022-07-08 2022-07-08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5802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423376B1 (en) Laundry treating machine
JP4550747B2 (ja) 衣類乾燥機
US20210156072A1 (en) Clothes treating apparatus
KR20190082719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JP2007068870A (ja) 衣類乾燥機
CN112301709B (zh) 气流转换组件及以衣物护理装置
CN217758028U (zh)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CN212103389U (zh) 风口调节装置及衣物护理装置
JP4728834B2 (ja) 洗濯乾燥機
CN111748985A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117403425A (zh) 一种衣物护理装置的烘干系统及衣物护理装置
CN112302487B (zh) 门体组件及衣物护理装置
KR20190068428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KR20190068273A (ko) 의류 처리 장치
EP4296422A1 (en) Integrated washing and drying device
JP2008284142A (ja) 衣類乾燥機
CN113445251A (zh) 进风机构及衣物烘干装置
CN215887668U (zh) 具备干衣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KR20210063873A (ko) 의류 건조기
CN216129858U (zh) 具备干衣功能的衣物处理设备
CN112302486B (zh) 门体结构及衣物护理装置
CN217231218U (zh) 一种家用设备
EP3674474B1 (en) Laundry treating apparatus
CN112301708B (zh) 蒸汽发生组件及衣物护理装置
CN112301711B (zh) 过滤组件、护理部件及衣物护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