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4038U -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 Google Patents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4038U
CN217744038U CN202221689594.8U CN202221689594U CN217744038U CN 217744038 U CN217744038 U CN 217744038U CN 202221689594 U CN202221689594 U CN 202221689594U CN 217744038 U CN217744038 U CN 2177440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ater outlet
cavity
heating device
h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8959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素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por Kitchen and Bathroo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8959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40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40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40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外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外胆上;内胆,内胆容纳在外胆内,内胆与外胆之间形成有外腔,内胆内形成内腔,内胆上设置有连通内腔和外腔的内胆进水口,进水口连通至外腔,出水口连通内腔;以及加热器,加热器伸于内腔内。当用户接取完水后,外腔内的水可以为内腔内的水提供保温的作用,以减缓内腔内的水的温度的降低。在用户下次接水时,可以适当地降低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从而减少能耗。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出水口流出的水流都是需要流经内腔的,所以在用户从出水口取水时,加热器才开始工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对内腔内的水反复加热的情况了。

Description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加热的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加热装置、具有该加热装置的水路系统和具有该水路系统的集成水槽。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取水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可以接取预定温度的水的加热装置。
加热装置可以包括即热式加热装置和储水式加热装置。即热式加热装置中设置有过水通道和加热器,在用户需要接取预定温度的水时,加热器工作,对流过加热器的水流进行加热。储水式加热装置包括储水箱和加热器,加热器先将储水箱内的水加热到预定温度,再供用户接取。
但是即热式加热装置的加热器的功率较大,耗能较多。储水式加热装置则会对储水箱内的水进行反复加热,形成“千滚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还包括:外胆,进水口和出水口设置在外胆上;内胆,内胆容纳在外胆内,内胆与外胆之间形成有外腔,内胆内形成内腔,内胆上设置有连通内腔和外腔的内胆进水口,进水口连通至外腔,出水口连通内腔;以及加热器,加热器伸于内腔内。
在一些方面,当用户接取完水后,外腔内的水可以为内腔内的水提供保温的作用,以减缓内腔内的水的温度的降低。在用户下次接水时,由于外腔内的水的保温作用,可以提高内腔内的水的初始温度,所以在出水口接取到相同温度的水时,可以适当地降低加热器的加热功率,从而减少能耗。另外,由于在上一次对内腔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时候,外腔内的水温也有所提高,所以当再有水流由进水口进去外腔后,可以与原有在外腔内的水流进行混合,提高新进入外腔内的水流温度,当外腔内的水进入到内腔内后,也可以适当地降低加热器的加热功率。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出水口流出的水流都是需要流经内腔的,所以在用户从出水口取水时,加热器才开始工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对内腔内的水反复加热的情况了。
示例性地,内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加热器和内胆进水口设置在第一端部,出水口在第二端部连接至内腔。由于加热器和内胆进水口都位于第一端部处,所以由内胆进水口进入的水流可以被加热器充分加热,从而稳定出水温度。
示例性地,第一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这样方便加热器的安装。
示例性地,第二端部设置在第一端部的上方,这样,当内胆内充满了水流后,水流才可以由出水口排出,防止了加热器出现干烧的情况。
示例性地,内胆呈“L”形,可以在内腔内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内胆的长度,增大内胆与外腔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
示例性地,在外胆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排气口与内腔连通,加热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排气阀设置在排气口上,排气阀用于在加热器工作时打开。当加热器工作时,加热装置内将可以产生压力,如不及时将该压力释放,可能会对加热装置造成损坏。所以在加热器开始工作时,排气阀打开,以使加热装置内外的压力平衡。相对于将加热装置设计为能够承压的结构来说,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示例性地,外胆内还设置有溢流腔,溢流腔连通在内腔和排气口之间,溢流腔高于内腔。溢流腔连通在内腔和排气口之间可以对内腔加热后产生的水汽进行气液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溢流腔可以高于内腔。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气体从排气口排出。配合有排气口的溢流腔,可以防止具有气体的液体从出水口喷出,造成烫伤。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胆内的分隔件,分隔件与外胆的顶部合围形成溢流腔,内胆设置在溢流腔的下方,内胆、分隔件和外胆的下部合围形成外腔;以及穿过溢流腔的出水管,出水管的一端连通内胆,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出水口,在出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在出水管的内部和溢流腔之间的通孔。由于出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所以沸腾的具有气体的水可以利用通孔进行气液分离。气体可以通过通孔进入到溢流腔中。液体则可以沿出水管从出水口排出。设置出水管的作用是还可以对出水的速度进行限流,从而通过加热器对内腔中的水进行充分加热。
示例性地,通孔设置在出水管的靠近分隔件的一端,可以提高对从内腔流出的沸腾的水的气液分离效果。
示例性地,通孔呈沿出水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这样,在水流通过出水管时,可以更多地对水中的气体进行分离。
示例性地,通孔为多个且沿着出水管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这样,可以使水流从出水管的各个方向进入溢流腔,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设置在外腔内;以及第一控制器,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和加热器,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器的加热功率。通过对外腔内的水温的检测可以间接的得到内腔内的当前水温,从而对加热器的功率进行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接取到预设温度的水。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包括:温控器,温控器设置在外胆的外周壁上;以及第二控制器,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温控器和加热器,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温控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器的启停,温控器可以起到保险的作用,提高加热装置的使用安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水路系统,包括上文中任一种加热装置,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净水口,净水口连接进水口;以及出水装置,出水装置与出水口连接。具有该设置的水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具有预设温度的洁净的用水。
示例性地,在出水口和出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混水装置,混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混水出水口,第一进水口与净水口连接,第二进水口与出水口连接,混水出水口与出水装置连接。这样,可以根据用户期望接取到的水的温度,对第一进水口和第二进水口进入的水量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水槽,包括柜体,柜体设置有水槽和如上文中任一种水路系统,水路系统设置在水槽的下方和/或背面。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加热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热装置的剖视图,其中箭头示意性地示出了水流流动的方向;
图3为图1所示的加热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水路系统的示意图;以及
图5-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水槽的多个立体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加热装置;100、外胆;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排气口;110、外腔;120、溢流腔;200、内胆;201、内胆进水口;210、内腔;221、第一端部;222、第二端部;300、加热器;400、分隔件;500、出水管;501、通孔;610、排气阀;620、温度传感器;630、温控器;640、过滤装置;641、净水口;650、出水装置;660、混水装置;661、第一进水口;662、第二进水口;663、混水出水口;20、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加热装置,如图1-3所示。加热装置10具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进水口101可以用于与水箱或市政水管连接。出水口102可以用于与龙头或出水装置连接。
加热装置10还可以包括外胆100、内胆200和加热器300。
外胆100可以作为加热装置10的外壳。外胆100可以具有多种形状,例如方形或筒形等,不做具体限定。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可以设置在外胆100上。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设置在外胆上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进行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出水口102的高度可以高于进水口101的高度。
内胆200可以容纳在外胆100内。内胆200的形状不做具体限定。内胆200与外胆100之间可以形成有外腔110。内胆200内可以形成内腔210。内胆200上可以设置有连通内腔210和外腔110的内胆进水口201。也就是说,外胆100可以将内胆200包裹住,且设置在内胆200上的内胆进水口201连通内胆200的内部(内腔210)和外部(外腔110)。
进水口101可以连通至外腔110。出水口102可以连通内腔210。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口101可以为设置在外胆100表面的开口,开口可以位于外胆100内外腔110所在的位置处。出水口102也可以为设置在外胆100表面的开口,开口则可以通过管路连接于内胆200,将内腔210与外胆100的外部连通。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00与外胆100可以具有相互共用的外壳,出水口102可以设置在相互共用的外壳处,以将内腔210与外胆100的外部连通。
加热器300可以伸于内腔210内。加热器300可以包括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一种加热器。加热器300的加热端可以设置在内腔210内,加热器300的电缆等部件则可以设置在内胆200或外胆100的外部。
这样,水流在由进水口101流向出水口102的过程中,则可以依次经过外腔110、内胆进水口201和内腔210。加热器300在加热过程中可以对内腔210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之后的热水可以通过出水口102排出。需要说明的是,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内腔210的热水的热量会向外扩散,从而使外腔110内的水温有所提高。在一些方面,当用户接取完水后,外腔110内的水可以为内腔210内的水提供保温的作用,以减缓内腔210内的水的温度的降低。在用户下次接水时,由于外腔110内的水的保温作用,可以提高内腔210内的水的初始温度,所以在出水口102接取到相同温度的水时,可以适当地降低加热器300的加热功率,从而减少能耗。另外,由于在上一次对内腔210内的水进行加热的时候,外腔110内的水温也有所提高,所以当再有水流由进水口101进去外腔110后,可以与原有在外腔110内的水流进行混合,提高新进入外腔110内的水流温度,当外腔110内的水进入到内腔210内后,也可以适当地降低加热器300的加热功率。在另一个方面,由于出水口102流出的水流都是需要流经内腔210的,所以在用户从出水口102取水时,加热器300可以才开始工作,这样就不会出现如现有技术中对内腔210内的水反复加热的情况了。
示例性地,内胆200可以具有第一端部221和第二端部222。加热器300和内胆进水口201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221。出水口102可以在第二端部222连接至内腔2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胆200可以呈长条的筒形,第一端部221和第二端部222可以为该长条的筒形的相对两个端部。当然,内胆200还可以呈其他形状,不做具体限定。水流可以由设置在一端的内胆进水口201进入内腔210,在流向另一端的出水口102的过程中被加热器300所加热。由于加热器300和内胆进水口201都位于第一端部221处,所以由内胆进水口201进入的水流可以被加热器300充分加热,从而稳定出水温度。
示例性地,第一端部221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如图2所示,第一端部221可以呈水平设置的筒形结构,加热器300可以水平地插入在该筒形结构内。需要说明的是,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端部221的一端与外胆100连接,所以加热器300可以从外胆100的外部安装至第一端部221内。方便加热器300的安装。
示例性地,第二端部222可以设置在第一端部221的上方。也就是水流在进入内胆200后,可以由下至上流动。这样,当内胆200内充满了水流后,水流才可以由出水口102排出,防止了加热器300出现干烧的情况。
示例性地,内胆200呈“L”形。这样,可以在内腔210内有限的空间内,增加内胆200的长度,增大内胆200与外腔110的接触面积,提高热传递的效率。
示例性地,在外胆100的顶部可以设置有排气口103。排气口103可以与内腔210连通。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排气阀610。排气阀610可以设置在排气口103上。排气阀610可以用于在加热器300工作时打开。排气阀610可以包括现有的任一种排气阀。当加热器300工作时,加热装置内将可以产生压力,如不及时将该压力释放,可能会对加热装置造成损坏。所以在加热器300开始工作时,排气阀610打开,以使加热装置10内外的压力平衡。相对于将加热装置设计为能够承压的结构来说,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降低成本。
示例性地,外胆100内还可以设置有溢流腔120。溢流腔120可以连通在内腔210和排气口103之间。溢流腔120可以是设置在加热装置内的独立的腔体,也可以与内腔210或外腔110结合,具有共用的外壳。溢流腔120连通在内腔210和排气口103之间可以对内腔210加热后产生的水汽进行气液分离。需要说明的是,溢流腔120可以高于内腔210。这样,可以更好地引导气体从排气口103排出。配合有排气口103的溢流腔120,可以防止具有气体的液体从出水口102喷出,造成烫伤。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分隔件400和出水管500。
分隔件400可以设置在外胆100内。分隔件400可以与外胆100的顶部合围形成溢流腔120。内胆200可以设置在溢流腔120的下方。内胆200、分隔件400和外胆100的下部可以合围形成外腔110。在如图1-2所示的实施例中,分隔件400可以呈板状结构,将外胆100的内部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上部形成溢流腔120,下部形成外腔110。
出水管500可以设置在溢流腔120内且穿过溢流腔120。出水管500的一端可以连通内胆200。出水管500的另一端可以连通出水口102。在出水管500的管壁上可以设置有连通在出水管500的内部和溢流腔120之间的通孔501。在内腔210内的水被加热之后,可以首先进入出水管500内,由于出水管500的管壁上设置有通孔501,所以沸腾的具有气体的水可以利用通孔501进行气液分离。气体可以通过通孔501进入到溢流腔120中。液体则可以沿出水管500从出水口102排出。设置出水管500的作用是还可以对出水的速度进行限流,从而通过加热器300对内腔210中的水进行充分加热。
示例性地,通孔501可以设置在出水管500的靠近分隔件400的一端。也就是说,在出水管500延伸的方向上,通孔501可以更加靠近分隔件400。这样,可以提高对从内腔210流出的沸腾的水的气液分离效果。
示例性地,通孔501可以呈沿出水管500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在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通孔501可以是竖直方向开设的长槽。这样,在水流通过出水管500时,可以更多地对水中的气体进行分离。
示例性地,通孔501可以为多个且沿着出水管500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这样,可以使水流从出水管500的各个方向进入溢流腔120,提高气液分离的效率。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温度传感器620和第一控制器。温度传感器可以包括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任一种温度传感器620。温度传感器620的测温端可以设置在外腔110内,以对外腔110内的水的温度进行检测。第一控制器可以与温度传感器620和加热器300电连接。第一控制器可以用于根据温度传感器620检测到的温度控制加热器300的加热功率。通过对外腔110内的水温的检测可以间接的得到内腔210内的当前水温,从而对加热器300的功率进行调节,以使用户可以接取到预设温度的水。
第一控制器可以采用计时器、比较器、寄存器、数字逻辑电路等电子元件搭建而成,或者采用单片机、微处理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LA)、专用集成电路(ASIC)等处理器芯片及其外围电路实现。
示例性地,加热装置还可以包括温控器630。温控器630可以设置在外胆100的外周壁上。第二控制器可以电连接温控器630和加热器300。第二控制器可以用于根据温控器630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器300的启停。其中,温控器630可以起到保险的作用。在一些实施例中,温控器630可以具有预设温度阈值,在温控器所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阈值时,温控器630可以断开,从而使加热器300断电。在温控器所检测到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阈值时,温控器630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的方式闭合,从而使加热器300也接通电源。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控制器和第二控制器可以为一个控制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水路系统,如图4所示。水路系统可以包括上文中任一种加热装置。水路系统还可以包括过滤装置640和出水装置650。过滤装置640可以包括净水口641。净水口641可以连接进水口101。出水装置650可以与出水口102连接。其中,过滤装置640可以包括现有的或外来可能出现的任一种滤芯。滤芯可以采用本领域已知的或者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类型的滤芯,例如碳纤维滤芯、PP滤芯、陶瓷滤芯、或者多种滤芯复合形成的复合滤芯等。出水装置650可以包括龙头或任意一种出水阀等。具有该设置的水路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具有预设温度的洁净的用水。
示例性地,在出水口102和出水装置650之间可以还设置有混水装置660。混水装置660可以包括第一进水口661、第二进水口662和混水出水口663。第一进水口661可以与净水口641连接。第二进水口662可以与出水口102连接。混水出水口663可以与出水装置650连接。混水装置660可以对由第一进水口661和第二进水口662进入的水流进行混合,再从混水出水口663排出。其中,第一进水口661可以为常温水,第二进水口662可以为加热的热水。在一些实施例中,水路系统还可以设置输入装置,用于输入用户期望接取到的水的温度。根据用户期望接取到的水的温度,对第一进水口661和第二进水口662进入的水量进行控制,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一种集成水槽,如图5-6所示。集成水槽可以包括柜体,柜体可以作为集成水槽的主体结构。柜体可以设置有水槽20和上文中任一种水路系统。水路系统可以设置在水槽20的下方和背面的任意位置处。这样,将该水路系统与集成水槽进行结合,可以方便用户使用,使用户可以方便接取所需温度的水,同时,还可以提高集成水槽的集成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2)

1.一种加热装置,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胆,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外胆上;
内胆,所述内胆容纳在所述外胆内,所述内胆与所述外胆之间形成有外腔,所述内胆内形成内腔,所述内胆上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腔和所述外腔的内胆进水口,所述进水口连通至所述外腔,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内腔;以及
加热器,所述加热器伸于所述内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具有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所述加热器和所述内胆进水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所述出水口在所述第二端部连接至所述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沿水平方向延伸;和/或
所述第二端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部的上方;和/或
所述内胆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胆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所述内腔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排气阀,所述排气阀设置在所述排气口上,所述排气阀用于在所述加热器工作时打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胆内还设置有溢流腔,所述溢流腔连通在所述内腔和所述排气口之间,所述溢流腔高于所述内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设置在所述外胆内的分隔件,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外胆的顶部合围形成所述溢流腔,所述内胆设置在所述溢流腔的下方,所述内胆、所述分隔件和所述外胆的下部合围形成所述外腔;以及
穿过所述溢流腔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内胆,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出水口,在所述出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连通在所述出水管的内部和所述溢流腔之间的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出水管的靠近所述分隔件的一端;和/或
所述通孔呈沿所述出水管的轴向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和/或
所述通孔为多个且沿着所述出水管的周向方向均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测温端设置在所述外腔内;以及
第一控制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一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加热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还包括: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设置在所述外胆的外周壁上;以及
第二控制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控器和所述加热器,所述第二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控器的检测信号控制所述加热器的启停。
10.一种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加热装置,还包括:
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净水口,所述净水口连接所述进水口;以及
出水装置,所述出水装置与所述出水口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出水口和所述出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混水装置,所述混水装置包括第一进水口、第二进水口和混水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净水口连接,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出水口连接,所述混水出水口与所述出水装置连接。
12.一种集成水槽,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所述柜体设置有水槽和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水路系统,所述水路系统设置在所述水槽的下方和/或背面。
CN202221689594.8U 2022-06-30 2022-06-30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Active CN2177440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594.8U CN2177440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89594.8U CN2177440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4038U true CN217744038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96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89594.8U Active CN217744038U (zh) 2022-06-30 2022-06-30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40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154149A3 (en) Integrated fuel pump and fuel filter
KR200430701Y1 (ko) 순간가열식 전기 보일러
CN205002351U (zh) 燃气热水器和用于燃气热水器的储水罐
CN217744038U (zh) 加热装置、水路系统和集成水槽
CN104941936B (zh) 花色机模具的清洗单元及其清洗设备
CN106016703B (zh) 一种与冲洗马桶盖相配合使用的电热水器
CN105387612B (zh) 一种节能型的淋浴装置
KR101091076B1 (ko) 비데 세정용 순간 온수장치
CN104633940A (zh) 一种有内循环回水管的恒温热水器
CN103994495A (zh) 储水式节能系统及节能方法
CN206755567U (zh) 双缸循环快速加热储水式电热水器
CN212117903U (zh) 一种多段加热控制系统及饮水机
CN210832571U (zh) 一种电热水器自动排污装置
CN221005469U (zh) 热水组件及水供给装置
CN104633744B (zh) 燃泵互补热水系统
CN208267024U (zh) 一种智能马桶用加热组件
CN215809374U (zh) 一种水温精准净饮机
CN110754939A (zh) 一种节能直饮机
CN207065868U (zh) 一种带有过滤装置的电热水器
CN111947310A (zh) 储水罐以及燃气热水器
CN205957461U (zh) 双腔交替加热式恒温热水供应机组
CN216693071U (zh) 管线机和具有其的饮水设备
CN221076776U (zh) 燃气热水炉用清洁系统及燃气热水炉
CN203731545U (zh) 储水式节能系统
KR200476273Y1 (ko) 정수기용 히터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