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3622U - 滑动装置 - Google Patents

滑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3622U
CN217743622U CN202090000662.8U CN202090000662U CN217743622U CN 217743622 U CN217743622 U CN 217743622U CN 202090000662 U CN202090000662 U CN 202090000662U CN 217743622 U CN217743622 U CN 2177436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r
guide path
sliding device
transfer pin
p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6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斗勉
李露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kes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ikes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kes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ikesi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36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36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73Braking devices, e.g. linear or rotational dampers or friction brakes; Buffers; End stop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53Actuated drawers
    • A47B88/46Actuated drawers operated by mechanically-stored energy, e.g. by springs
    • A47B88/467Actuated drawers operated by mechanically-stored energy, e.g. by springs self-clos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40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 A47B88/483Sliding drawers; Slides or guides therefor with single extensible guides or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88/00Drawers for tables, cabinets or like furniture; Guides for drawers
    • A47B88/9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drawers
    • A47B88/919Accessories or additional elements for drawers, e.g. drawer lighting
    • A47B88/931Rails or rods mounted above the drawer walls, e.g. for stabilisation of the drawer or for suspension of the cont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BTABLES; DESKS; OFFICE FURNITURE; CABINETS; DRAWERS; GENERAL DETAILS OF FURNITURE
    • A47B2210/00General construction of drawers, guides and guide devices
    • A47B2210/0091Drawer movement damping
    • A47B2210/0094Drawer damping device with 2 relatively movable parts to convert kinetic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rawers Of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导轨,固定并设置在本体;移动导轨,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可进行滑移;主体,配置在所述固定导轨的一侧端部区域,并且配置有引导路径;滑动件,与所述主体结合,而且所述移动导轨滑移时可选择性沿着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滑移;传送销,可转动地结合于所述滑动件,并且可沿着所述引导路径移动;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滑动件之间,并且在所述滑动件移动时弹性压缩或者拉长;及阻尼件,配置在所述主体,并且所述阻尼件的杆端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Description

滑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装置,更详细地说,涉及一种以自动关闭(self-closing)方式和缓冲关闭(soft-closing)方式收回收纳件,并且将传送销和阻尼部件分开进而将零部件及结构简单化的滑动装置。
背景技术
通常,滑动型收纳件以滑动方式可开关地设置在家具、冰箱或各种整理箱等的本体,从而用于放入所需物品进行保管。
对于滑动型收纳件,在本体设置有收纳件设置空间,通过滑动装置进行开关操作,所述滑动装置分别设置在该设置空间内侧的壁面与收纳件的两侧面之间,可通过相互滚动接触(Rolling Contact)滑移。
这种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导轨,固定并设置在本体;移动导轨,可相对于固定导轨进行滑移,以引导收纳件的打开或关闭动作。在固定导轨设置有额外的缓冲部件,以便将移动导轨的进出速度下降至预定以下。
然而,现有的滑动装置采用缓冲件的杆端部连接于子传送销的结构,但是在该情况下,在滑动件应设置有子传送销及传送销,所述子传送销用于与阻尼件的杆端部结合,所述传送销可转动地结合于子传送销并且可沿着引导路径移动。
即,现有的滑动装置因上述的内容存在零部件多并且结构变得比预定的更加复杂的缺点,不仅如此阻尼件的杆端部和传送销及滑动件全部结合于子传送销,因此也存在在长时间往返移动时滑动装置的耐久性下降的缺点。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授权专利第10-1742643号(2017.05.26.)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用于解决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动装置,能够以自动关闭(self-closing)方式和缓冲关闭(soft-closing)方式收回收纳件,并且将传送销和阻尼部件分开,进而将零部件及结构简单化。
技术内容
为了达到如上所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滑动装置,包括:固定导轨,固定并设置在本体;移动导轨,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可进行滑移;主体,配置在所述固定导轨的一侧端部区域,并且配置有引导路径;滑动件,与所述主体结合,而且所述移动导轨滑移时可选择性沿着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滑移;传送销,可转动地结合于所述滑动件,并且可沿着所述引导路径移动;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滑动件之间,并且在所述滑动件移动时弹性压缩或者拉长;及阻尼件,配置在所述主体,并且所述阻尼件的杆端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引导路径具有:第一引导路径,沿着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及第二引导路径,在所述第一引导路径的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一引导路径连接,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路径弯曲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传送销具有:销主体;旋转轴部,形成在所述销主体的一端部并且与滑动件结合;上侧凸起,在所述销主体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的一面凸出,并且可插入于形成在所述滑动件的贯通部;及下侧凸起,在所述销主体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的另一面凸出,以与所述上侧凸起相对应,并且在滑动件移动时可沿着所述引导路径移动;其中,所述传送销相对于所述滑动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状态下,由固定所述下侧凸起的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内侧固定面S和连接所述下侧凸起和所述旋转轴部的线L构成的角度θ1为70°至12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下侧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状态下,所述传送销能够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旋转的角度θ2为10°至4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阻尼件的杆端部具有结合于滑动件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具有剖面面积相对缩小地凹陷的颈(neck)部,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侧配置有第一插入部及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对应的形状以插入并结合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插入部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插入所述颈部的颈部插入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入部具有相互间隔的至少两个柱部,在所述柱部之间形成插入槽,以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滑动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一侧。
技术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侧面,本实用新型构成为使阻尼件的杆端部直接连接于滑动件,进而可将传送销的结构简单化,并且可增大耐久性。
另外,本实用新型配置有传送销随着移动导轨的往返移动相对于滑动件可进行旋转的结构,进而将周边结构和传送销的结合结构进一步简单化,进而容易结合及分开。
然后,本实用新型使由固定下侧凸起的第二引导路径的内侧固定面与连接下侧凸起和旋转轴部的线构成的角度形成在预定范围以内,进而在操作时改善对传送销的约束力,并且可防止振动等引起的传送销松动现象。
对于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应该理解为不限于上述的效果,而是包括可从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或者在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实用新型的结构推测的所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及部分扩大图。
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一部分的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主体的主视图、滑动件的后视图及滑动件的部分扩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送销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一部分的主视图、后视图及部分扩大图。
图7至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根据收回动作的动作过程的主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主体的主视图、滑动件的后视图及滑动件的部分扩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0:滑动装置
100:固定导轨
200:移动导轨
210:传送销固定部
300:主体
310:引导路径
320:阻尼件容纳部
400:滑动件
410:贯通部
420:第一插入部
430:第二插入部
500:传送销
510:销主体
520:旋转轴部
530:上侧凸起
540:下侧凸起
600:阻尼件
610:外壳
620:杆
700:弹性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更加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然而,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在此公开的实施例,而是以互不相同的多种形态实现,然后,为了明确说明本实用新型,在附图中省略与说明无关的部分,在说明书全文中对于类似的部分赋予类似的附图标记。
在说明书全文中,在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连接”时,这不仅是包括“直接连接”的情况,也包括中间隔着其他部件的“间接连接”的情况。另外,在某一部分“包括”某一构件时,除非有特别反对的记载,否则还可具有其他构件,并非是要将其他构件除外。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滑动装置1000是为使抽屉式冰箱或者各种家具的抽屉能够以前后方向顺畅滑移而配置的。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为使用人员推入被推出状态的收纳件进而相对于本体可自动关闭(self-closing)收纳件,再则还采用了通过阻尼件600的缓冲力可缓冲关闭(soft-closing)的结构。
在此,自动关闭是指在使用人员收回推出状态的收纳件时通过简单推入的动作自动收回;缓冲关闭是指在收纳件收回本体内部的初期以A速度进入预定距离以上之后最终以B速度进入,其中B速度相对小于A速度。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及部分扩大图;图2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一部分的分解图。
参照图1至图3,所述滑动装置1000包括:固定导轨100,固定设置在本体;移动导轨200,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100能够滑移,以引导打开或者关闭收纳件的动作;主体300,配置在所述固定导轨100的一侧端部区域,并且配置有引导路径310;滑动件400,与所述主体300结合,而且在所述移动导轨200滑移时可选择性沿着所述主体300的长度方向滑移;传送销500,可转动地结合于所述滑动件400,并且可沿着所述引导路径310移动;弹性部件700,连接所述主体300和所述滑动件400之间,在所述滑动件400移动时弹性压缩或者拉长;阻尼件600,配置在所述主体300,并且杆620端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400。
固定导轨100利用螺丝等可固定在冰箱的内侧壁面、家具的内侧壁面等各种本体内侧壁。移动导轨200配置成连接于收纳件,以相对于本体收回或者推出收纳件,而且可相对于固定导轨100进行滑移。这种移动导轨200利用单独的支架(未示出)等可固定在收纳件。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主体的主视图、滑动件的后视图及滑动件的部分扩大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传送销的立体图及侧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一部分的主视图、后视图及部分扩大图。
参照图4至图6,主体300固定配置在固定导轨100的一侧端部区域,具体地说固定配置在后方端部区域,并且具有引导路径310、阻尼件容纳部320。
引导路径310具有:第一引导路径311,沿着主体300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第二引导路径312,在第一引导路径311的端部区域与第一引导路径311连接,而且相对于第一引导路径311弯曲配置。
在导出移动导轨200的状态下,后述的传送销500的下侧凸起540处于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固定面S的状态。之后,在导入移动导轨200的动作时,下侧凸起540随着移动导轨200的移动通过配置在移动导轨200的传送销固定部210和配置在滑动件400的传送销500的上侧凸起530结合位置发生改变,从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固定面S的状态变为位于第一引导路径311侧。
为了在这种下侧凸起540的移动,即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的状态下能够流畅地向第一引导路径311侧移动,在连接第一引导路径311和第二引导路径312的角落部分可形成预定曲率以上的圆弧。另外,第一引导路径311和第二引导路径312相互可构成锐角,以提高对传送销500的约束力。
阻尼件容纳部320沿着主体300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并且可与引导路径构成平行。然后,阻尼件容纳部320作为容纳后述的阻尼件600的外壳610的空间,可形成为与外壳610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另外,在阻尼件容纳部320的一端部可形成可用于阻尼件600的杆620贯通的槽部。即,外壳610构成为容纳并固定于阻尼件容纳部320;杆620构成为一端部位于外壳610内部,而另一端部固定在后述的滑动件400,进而可与滑动件400一同以长度方向移动。
图7至图9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收回动作的动作过程的主视图。
参照图7至图9,本实用新型在移动导轨200做收回动作时,结合于滑动件400的传送销500的下侧凸起540沿着第一引导路径311移动,此时上侧凸起530保持结合于传送销固定部210的状态,通过后述的弹性部件700的弹性恢复力实施自动关闭动作。另外,如上所述,通过阻尼件600的缓冲力在实施自动关闭动作时还可实施缓冲关闭动作。
另外,在移动导轨200做收回动作时,后述的传送销500的上侧凸起530进入传送销固定部210的偏心移动槽211内侧,具体地说进入第一偏心移动槽212内侧。此时,传送销500的下侧凸起540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
接着,若移动导轨200再进一步收回,即通过弹性部件700的自动关闭动作,上侧凸起530配置位置发生改变,偏心地位于第二偏心移动槽213内侧,此时下侧凸起540因为上侧凸起530的偏心移动位于第一引导路径311内侧。据此,可转动地结合于滑动件400的传送销500卡在下侧凸起540的状态被解除,处于可与滑动件400一同沿着第一引导路径311移动的状态。
接着,若移动导轨200再更进一步收回,则下侧凸起540沿着第一引导路径311更加向后方移动。在该情况下,滑动件400及传送销500通过弹性部件700的弹性恢复力向后方移动,此时移动导轨200也通过弹性部件700的弹性恢复力自动关闭的同时通过阻尼件600的缓冲力可缓冲关闭。
即,本实用新型通过弹性部件700的弹性恢复力和阻尼件600的缓冲力可使移动导轨200自动关闭及缓冲关闭。
参照图1至图6,滑动件400配置成与主体300结合,在移动导轨200滑移时可选择性沿着主体300的长度方向滑移。更具体地说,在移动导轨200相对于固定导轨100被完全导出的状态下,滑动件400相对于主体300保持停止的状态,在移动导轨200收回动作中或者在已收回的状态下推出时,滑动件400沿着主体300滑移。另一方面,后述的传送销500处于结合于滑动件400的状态,因此在滑动件400移动时传送销500也与此联动来进行移动。
弹性部件700配置成连接主体300和滑动件400之间,这种弹性部件700在移动导轨200移动时被弹性压缩或者拉长。具体地说,通过移动导轨200的收回动作滑动件400、传送销500向后方移动时,弹性部件700因为恢复力而逐渐缩短长度。相反,在通过移动导轨200的推出动作滑动件400、传送销500向前方移动时,弹性部件700则逐渐被拉长。在移动导轨200推出的过程中,传送销500的下侧凸起540沿着第一引导路径311移动之后进入第二引导路径312侧。此时,上侧凸起530也向侧方偏心移动并位于传送销固定部210的第二偏心移动槽213内侧,在该状态下上侧凸起530向第一偏心移动槽212侧移动。通过这种上侧凸起530的移动,移动导轨200可从滑动件400分开的同时可向前方完全推出。
参照图1至图6,传送销500配置成可转动地结合于滑动件400,在移动导轨200滑移时可与滑动件400一同沿着引导路径移动。
更具体地说,传送销500包括:销主体510;旋转轴部520,形成在销主体510的一端部,并且与滑动件400结合;上侧凸起530,在销主体510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510的一面凸出,并且可插入于形成在滑动件400的贯通部410;及下侧凸起540,在销主体510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510的另一面凸出,以与上侧凸起530相对应,并且在滑动件400移动时可沿着引导路径移动。即,传送销500将旋转轴部520当作旋转轴可转动地结合于滑动件400。
上侧凸起530配置成可插入于形成在滑动件400的贯通部410。在此,贯通部410以与滑动件400相对于主体300进行移动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延长,上侧凸起530可沿着长孔形状的贯通部410的长度方向移动。
更具体地说,在移动导轨200的收回动作时,上侧凸起530进入后述的传送销固定部210的第一偏心移动槽212内侧,并且在移动导轨200进行收回动作的同时移动并进入第二偏心移动槽213内侧。此时,下侧凸起540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并且如上所述随着上侧凸起530的移动向第一引导路径311内侧移动。据此,固定配置在移动导轨200的传送销固定部210与传送销500及滑动件400一体地(以移动导轨200的收回方向)移动。
下侧凸起540与上侧凸起530相对应地配置在销主体510下部,如上所述通过与传送销固定部210结合联动于上侧凸起530的移动配置位置发生变化,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侧固定面S变为第一引导路径311侧。
另一方面,参照图6,由固定下侧凸起540的第二引导路径312的内侧固定面S与连接下侧凸起540和旋转轴部520的线L构成的角度θ1可以是70°至120°。即,在下侧凸起540固定在第二引导路径312的内侧固定面S的状态下固定面S与连接下侧凸起540和旋转轴部520的线L构成的角度形成70°,在下侧凸起540向第一引导路径311侧变动的状态下由固定面S与连接下侧凸起540和旋转轴部520的线L构成的角度形成120°。
由固定面S与连接下侧凸起540和旋转轴部520的线L形成的角度θ1在上述范围以内的情况下,在操作时改善对传送销500的约束力,并且可防止因为振动等引起传送销500松动的现象,因此可提高滑动装置1000的操作性能。在固定面S与连接下侧凸起540和旋转轴部520的线L形成的角度θ1超出上述范围的情况下,虽然可提高传送销500本身的操作性能,但是容易因为振动等出现松动现象等,可降低滑动装置1000整体的操作性能。
另外,在下侧凸起540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的状态下传送销500以旋转轴部520为中心可旋转的角度θ2可以是10°至45°。
若传送销500以旋转轴部520为中心可旋转的角度θ2不足10°,则对第二引导路径312的传送销500的约束力下降,并且容易因为振动出现松动现象等;若传送销500以旋转轴部520为中心可旋转的角度θ2超出45°,则传送销无法通过移动导轨收回动作顺畅地进行位置移动,因此可降低滑动装置1000的操作性能。
另一方面,参照图7至图9,在移动导轨200具有传送销固定部210,所述传送销固定部210在滑移时一侧端部与滑动件400及传送销500接触。
传送销固定部210具有偏心移动槽211,所述偏心移动槽211容纳传送销500的上侧凸起530,在传送销500通过滑动件400滑移的过程中将传送销500的上侧凸起530以偏心移动预定半径的状态滑移。
偏心移动槽211包括:第一偏心移动槽212,沿着传送销固定部210的长度方向延长配置,以在移动导轨200移动时能够容纳传送销500的上侧凸起530;第二偏心移动槽213,弯曲地配置在第一偏心移动槽212的端部。
第二引导路径312相对于第一引导路径311的弯曲方向和第二偏心移动槽213相对于第一偏心移动槽212的弯曲方向彼此相反。在移动导轨200收回移动初期状态下,上侧凸起530处于进入第一偏心移动槽212内侧,而下侧凸起540位于第二引导路径312内的状态。之后,若移动导轨200更加以收回的方向移动,则具有上侧凸起530处于向第二偏心移动槽213内侧偏心移动,而下侧凸起540位于第一引导路径311内的状态。
参照图3及图4,阻尼件600包括:外壳610,插入并结合于主体300的阻尼件容纳部320;杆620,配置成从外壳610可向长度方向移动,并且一端部固定在滑动件400。
具体地说,在杆620的一端部具有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所述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分别插入于后述的滑动件400的第一插入部420和第二插入部430,在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之间配置有剖面面积相对缩小地凹陷形成的颈(neck)部623。此时,第一结合部621可以是形成在杆620末端部的直角六面体形状或者圆柱形状,第二结合部622可以是以杆620为轴而成的圆柱形状。
在滑动件400的一侧配置有第一插入部420及第二插入部430,所述第一插入部420形成为使杆620端部的第一结合部621和颈部623插入并结合,所述第二插入部430形成为结合第二结合部622。
具体地说,第一插入部420形成为与杆620端部的第一结合部621及颈部623相对应的形状,并且可具有用于颈部623通过的颈部插入槽421。此时,对于第一插入部420,从正面看时,大致可形成为“C”形状。从而,在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插入并结合于滑动件400的状态下,第一结合部621及颈部623处于插入于滑动件400的第一插入部420内侧的状态,此时阻尼件600的杆620卡在宽度相对窄的颈部插入槽421,进而可实现彼此之间的结合。即,通过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一插入部420的结合,能够以长度方向坚固地固定杆620端部。
另外,第二插入部430与第一插入部420间隔配置,并且可形成为与第二结合部622相对应的形状。此时,对于第二插入部430,在从侧面看时,大致可形成为“U”形状。即,第二插入部430的内面431形成为与第二结合部622的外面相对应的形状,可优选形成为曲面。
另外,在第二插入部430的两侧柱部432之间可形成插入槽,以使第二结合部622可插入到第二插入部430的内部,此时两侧柱部432之间的最短距离D1可形成为小于第二结合部622的直径D2。
然后,在柱部432的上端可配置有倾斜部433,所述倾斜部433在结合时与第二结合部622接触的同时引导进入第二插入部430内部。两侧倾斜部433之间的距离形成为从柱部432的上部到下部形成得越来越窄,进而可更加容易引导第二插入部430进入。
据此,在第二结合部622结合到第二插入部430内部时引导卡合,此时第二插入部430的两侧柱部432相互张开的同时第二结合部622安装并结合于第二插入部430内部。在第二结合部622结合到第二插入部430内部之后两侧柱部432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更加坚固地固定第二结合部622。即,通过第二结合部622和第二插入部430的结合以宽度方向坚固地固定杆620端部。
本实用新型构成为使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直接连接于滑动件400,将传送销500的结构简单化,并且配置随着移动导轨200的往返移动传送销500对于滑动件400可进行旋转的结构,将周边结构和传送销500的结合结构进一步简单化,因此不仅容易结合及分开,还可增大传送销500的耐久性。另外,相比于诸如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直接结合于传送销500的情况,本实用新型并非是将通过阻尼件600的动作产生的冲击直接传递于传送销500的结构,因此具有更加优秀的耐久性。
例如,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连接于传送销500的情况下,在传送销500应具备用于与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结合的结合结构及用于与滑动件400结合的结合结构。从而,出现尺寸相对小的传送销500的结构变得比预定的更加复杂的缺点,不仅如此阻尼件600的杆620端部和滑动件400都结合于传送销500,因此也出现在长时间往返移动时传送销500的耐久性下降的缺陷。进一步地,尺寸相对小的传送销500的制造过程中也要求精度,因此也存在制作上的困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滑动装置的立体图;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主体的主视图、滑动件的后视图及滑动件的部分扩大图。
参照图10,滑动装置1000的弹性部件700配置成连接主体300和滑动件400之间,这种弹性部件700在移动导轨200移动时被弹性压缩或者拉长。此时,弹性部件700可构成为设置在所述主体300的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一侧。
另外,参照图11,阻尼件600包括:外壳610,插入并结合于主体300的阻尼件容纳部320;杆620,配置成从外壳610可向长度方向移动,并且一端部固定在滑动件400。
具体地说,在杆620的一端部具有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所述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分别插入并固定于后述的滑动件400的第一插入部420和第二插入部430;在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二结合部622之间配置有使剖面面积相对缩小地凹陷形成的颈(neck)部623。此时,第一结合部621可以是形成在杆620末端部的直角六面体或者圆柱形状,第二结合部622可以是以杆620为轴而成的圆柱形状。
在滑动件400的一侧可配置有第一插入部420及安装部,所述第一插入部420形成为插入并结合杆620端部的第一结合部621和颈部623,所述安装部安装第二结合部622。由此,通过第一结合部621和第一插入部420的结合能够以长度方向坚固地固定杆620的端部。
上述的本实用新型的说明是用于示例的,并且应该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常规知识的人员在不改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或者必要特征的情况下可容易变形成其他具体形态。因此,应该只理解为以上说明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例如,以单数说明的各个构件也可分散实施,同样地说明为分散实施的构件也能够以结合的形态实施。
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应该由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体现,并且应该解释为从权利要求书的含义及范围、等同概念导出的所有改变或者变形的形态全部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导轨,固定并设置在本体;
移动导轨,配置成相对于所述固定导轨能够进行滑移;
主体,配置在所述固定导轨的一侧端部区域,并且配置有引导路径;
滑动件,与所述主体结合,而且在所述移动导轨滑移时能够选择性地沿着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滑移;
传送销,能够转动地结合于所述滑动件,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弹性部件,连接所述主体和所述滑动件之间,并且在所述滑动件移动时弹性压缩或者拉长;及
阻尼件,配置在所述主体,并且所述阻尼件的杆端部连接于所述滑动件,
其中,所述引导路径具有:第一引导路径,沿着所述主体的长度方向延长形成;及第二引导路径,在所述第一引导路径的端部区域与所述第一引导路径连接,而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路径弯曲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销具有:销主体;旋转轴部,形成在所述销主体的一端部并且与滑动件结合;上侧凸起,在所述销主体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的一面凸出,并且能够插入于形成在所述滑动件的贯通部;及下侧凸起,在所述销主体的另一端部从销主体的另一面凸出,以与所述上侧凸起相对应,并且在滑动件移动时能够沿着所述引导路径移动;
其中,所述传送销相对于所述滑动件能够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侧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状态下,由固定所述下侧凸起的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内侧固定面和连接所述下侧凸起和所述旋转轴部的线构成的角度为70°至1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侧凸起位于所述第二引导路径的状态下,所述传送销能够以所述旋转轴部为中心旋转的角度为10°至4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阻尼件的杆端部具有结合于滑动件的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在第一结合部和第二结合部之间具有剖面面积相对缩小地凹陷的颈部,在所述滑动件的一侧配置有第一插入部及第二插入部,所述第一插入部形成为与所述第一结合部相对应的形状以插入并结合所述第一结合部,所述第二插入部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插入部具有插入所述颈部的颈部插入槽。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插入部具有相互间隔的至少两个柱部,
在所述柱部之间形成有插入槽,以结合所述第二结合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主体的上侧或者下侧中的任意一侧。
CN202090000662.8U 2019-07-05 2020-07-03 滑动装置 Active CN217743622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081384A KR20210004644A (ko) 2019-07-05 2019-07-05 슬라이드 장치
KR10-2019-0081384 2019-07-05
PCT/KR2020/008723 WO2021006555A1 (ko) 2019-07-05 2020-07-03 슬라이드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3622U true CN217743622U (zh) 2022-11-08

Family

ID=74115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90000662.8U Active CN217743622U (zh) 2019-07-05 2020-07-03 滑动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5546B2 (zh)
EP (1) EP3995048A4 (zh)
KR (1) KR20210004644A (zh)
CN (1) CN217743622U (zh)
WO (1) WO2021006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609780B1 (ko) * 2021-04-26 2023-12-06 (주)세고스 슬라이드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82795B2 (ja) * 2004-11-05 2011-09-28 アキュライド インターナショナル,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制動メカニズム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むスライド
US7967402B2 (en) * 2005-04-28 2011-06-28 Thk Co., Ltd. Slide rail unit with retaining function
WO2007111424A1 (en) 2006-03-27 2007-10-04 Yoon Sik Park Self closing means
TWM300487U (en) * 2006-06-08 2006-11-11 Gslide Corp Automatic closing device of drawer rail
US20080100190A1 (en) * 2006-11-01 2008-05-01 Jui-Lien Yang Auto-returning track device
US8083304B2 (en) * 2007-07-18 2011-12-27 Accuride International, Inc. Self closing mechanism for drawer slides
US8147010B2 (en) * 2007-08-09 2012-04-03 King Slide Works Co., Ltd. Slide assembly having an automatic retractable device
US8132873B2 (en) * 2007-10-03 2012-03-13 Jui-Lien Yang Rail assembly
US20090091224A1 (en) 2007-10-05 2009-04-09 Tsung-Che Wu Slide module structure for a drawer
TWM349712U (en) * 2008-07-30 2009-02-01 Nan Juen Int Co Ltd Automatic returning slide device
US8393693B2 (en) * 2008-12-30 2013-03-12 Sun Chain Metal Industry Co., Ltd. Return device for a drawer
US8277002B2 (en) * 2009-01-09 2012-10-02 Jonathan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 Self-closing slide assembly with dampening mechanism
KR101195510B1 (ko) * 2009-08-12 2012-10-29 박윤식 자동 폐쇄 장치
US20110043087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Hui-Chu Shih Slide rail buffering structure
US8459758B2 (en) * 2010-01-21 2013-06-11 Actron Manufacturing, Inc. Drawer slide auto-close dampening system with reset feature
JP5632645B2 (ja) * 2010-05-07 2014-11-26 株式会社ニフコ 引込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引込本体
US8590989B2 (en) * 2011-07-29 2013-11-26 Hardware Resources, Inc. Soft close mechanism in a drawer slide assembly
TWM440036U (en) * 2012-01-12 2012-11-01 Nan Juen Int Co Ltd Improved automatic homing rail buffer structure
KR101398126B1 (ko) * 2012-04-18 2014-05-27 박윤식 서랍용 슬라이드 장치
US9121633B2 (en) * 2012-07-23 2015-09-01 Lg Electronics Inc. Refrigerator
US8696077B2 (en) * 2012-09-14 2014-04-15 Nan Juen International Co., Ltd. Slide-track buffering device with a smoothly sliding carriage
US8939525B1 (en) * 2014-01-27 2015-01-27 Martas Precision Slide Co., Ltd. Self-closing buffer and automatic rebound mechanism for slide rail
WO2016186288A1 (ko) * 2015-05-19 2016-11-24 (주)세고스 슬라이드 장치
KR101742643B1 (ko) 2015-05-19 2017-06-07 (주)세고스 슬라이드 장치
TWI601499B (zh) * 2015-09-25 2017-10-11 Side lock slide automatic opening device
US10512328B2 (en) * 2016-03-16 2019-12-24 Paul Hettich Gmbh & Co. Kg Retraction device and pull-out guide
CN207411858U (zh) * 2017-04-19 2018-05-29 江井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检视视窗的自锁式滑轨组
CN108323969B (zh) * 2018-03-12 2023-05-12 无锡晶美精密滑轨有限公司 滑轨机械自锁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006555A1 (ko) 2021-01-14
EP3995048A4 (en) 2023-07-26
US20210169221A1 (en) 2021-06-10
KR20210004644A (ko) 2021-01-13
EP3995048A1 (en) 2022-05-11
US11395546B2 (en)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7047B (zh) 滑动装置
CN107849885B (zh) 用于可运动的家具部件的驱动装置
EP3023721B1 (en) Refrigerator
CN107847050B (zh) 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
US10941973B2 (en) Refrigerator
CN217743622U (zh) 滑动装置
EP2463465A2 (en) Opening and closing device of glovebox for automobile and glovebox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CN113167527B (zh) 冰箱
KR101810445B1 (ko) 푸쉬 오픈 슬라이드 장치
KR101620399B1 (ko) 냉장고
CN107847049B (zh) 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
US9233785B2 (en) Lid opening/closing mechanism and storage device
EP4321054A1 (en) Slide device
KR20100008271A (ko) 냉장고용 홈바도어의 잠금장치
CN208827664U (zh) 可多向开启的盖体与汽车扶手箱
KR100798453B1 (ko) 가구용 오토클로져
KR101195510B1 (ko) 자동 폐쇄 장치
KR101056874B1 (ko) 댐퍼가 부착된 자동폐쇄장치
KR101592311B1 (ko) 냉장고
KR101056919B1 (ko) 하부장착 슬라이드용 자동폐쇄장치
CN113660886B (zh) 用于可移动部件的缩回装置
CN220504748U (zh) 用于冷柜的把手组件及冷柜
KR101145311B1 (ko) 탄성이동기구 및 이를 이용한 휴대형 전자기기
JP6886373B2 (ja) ロック装置
KR20070093157A (ko) 측부에 댐퍼가 부착된 자동폐쇄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