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3509U -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3509U
CN217743509U CN202221263758.0U CN202221263758U CN217743509U CN 217743509 U CN217743509 U CN 217743509U CN 202221263758 U CN202221263758 U CN 202221263758U CN 217743509 U CN217743509 U CN 2177435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frame
cross
crossbeam
cross beam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26375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叶董通
傅玉梅
吴海洋
张猛
龚迪鑫
童宇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ealthkey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ealthkey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ealthkey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ealthkey Mo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26375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35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35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35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ackaging Of Machine Parts And Wound Produc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包括桌腿、桌板和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桌板下方,桌腿固定在处于安装状态的支撑框架上,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装置,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2,L1<L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既可以在安装状态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位置,实现定位功能,又可以在包装状态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收缩,缩小运输时的体积。

Description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用家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背景技术
现有升降桌的支撑框架一般包括两个横梁和一个用于连接两个横梁的支撑板,支撑板位于两个横梁的中间,支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梁焊接固定,使三者焊接成一个整体的支撑框架。由于支撑框架采用了焊接工艺,增加了支撑框架的生产工序和制作成本,在支撑框架需要包装运输时,也增加了支撑框架的包装体积和包材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兼顾包装和安装便捷性的支撑框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用于连接桌子的桌腿和桌板,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装置,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2,L1<L2,所述支撑框架的安装状态用于与桌子的桌板和/或桌腿进行安装预定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装置组成支撑框架,可以实现支撑框架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在安装状态下,终端用户可以快速装配桌腿等其他配件;在包装状态下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间距缩小,可以缩小支撑框架运输时的体积,减少包装体积,减少包装成本。连接装置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具有可调的间距,可以适配多种不同尺寸和型号的桌腿。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相互紧贴。在包装状态下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紧贴,既可以尽可能缩小支撑框架运输时的体积,便于运输,又可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包装状态下相互支撑,不容易变形,减少运损。
作为优选,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装置限制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支撑框架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结构可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定位功能,使支撑框架可以快速从包装状态向安装状态切换到位,减少了装配时在长度方向上的定位时间,便于快速装配桌腿等其他配件。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板体,相邻板体可相对翻折,首尾两端的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至少两个板体相对翻折并包裹在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外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为硬质材料,可以保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仅能沿支撑框架的宽度方向翻转,在安装状态下,保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位于中间的板体的数量和宽度可以根据安装状态下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间距进行设置。板体为扁平状平板结构,支撑框架在包装状态下,板体包裹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侧,几乎不会增加支撑框架折叠时的尺寸,也不会过多的凸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包装成本,也可以避免凸出的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问题。在包装状态下,在支撑框架不会增加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连接装置可以在安装状态下,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保持一定的间距,同时,在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相对位置也可以确定,不会歪斜,进一步方便工人安装。
作为优选,相邻板体间的连接部分为与板体一体成型的薄片结构;或者,相邻板体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相邻板体间的连接部分为与板体一体成型的薄片结构,可以使连接部分的刚度低于板体的刚度,便于相邻板体进行相对翻折。所述铰接件既可以采用铰链将相邻板体铰接,也可以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软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块板体,或者其他既能够实现相邻板体可相对翻折,又可以限制相邻的两块板体在其他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结构。所述结构可以使板体在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刚性,使展开后的支撑框架具有更准确的位置关系,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保持平行位置关系。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连接装置的至少两个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外轮廓贴合。
作为优选,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b,在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c,所述第二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d,a>c,b>d,以使连接装置在支撑框架包装状态下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平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框架在包装状态下时,多边形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侧均至少包裹有一个板体,可以增加包装状态下支撑框架的结构稳定性,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不容易散开。由于板体是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要向安装状态切换时,需要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一边转动一边外移(即翻转动作),才能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远离,在运输过程中,支撑框架一般处于堆叠状态,一般不会同时受到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转动和外移的两个外力,因此,在包装状态下,支撑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更不容易散开。所述多边形的边数越少,连接装置每翻开一个板体需要转动的角度越大,支撑框架包装状态下的稳定性越好。支撑框架在安装状态下时,板体脱离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可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远离,方便支撑框架与其他配件快速定位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第一横梁的一个外轮廓面与第二横梁的一个外轮廓面紧贴,第一横梁的另外三个外轮廓面均贴合有板体,第二横梁的另外三个外轮廓面均贴合有板体。在包装状态下,所述结构使横截面为正方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露的外侧面上均包裹有一个板体,可以尽可能地增加支撑框架在包装状态下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板体连接的卡接孔,位于首尾两端的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卡接孔卡接。所述板体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卡接,方便板体的快速安装,可以减少焊接工序,减少制作成本。且可以根据最终产品中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间距,选择合适长度的板体进行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成可卷曲的长条状,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长条状的连接装置以卷绕方式分别包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条状的连接装置除了在卷绕方向上,其他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刚性,在安装状态下,保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支撑框架在包装状态下,长条状的连接装置可以包裹在各种外轮廓形状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侧,几乎不会增加支撑框架折叠时的尺寸,也不会过的凸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包装成本,也可以避免凸出的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问题。与安装状态的支撑框架相比,包装状态下的支撑框架在的长度方向上不会增加尺寸。上述方案中的连接装置可以使支撑框架在安装状态下具有确定的宽度,支撑框架在长度方向上也可以定位,不会歪斜,进一步方便工人安装。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铰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接板相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转动,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连接板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弧槽,另一个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伸入第一限位弧槽,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限位轴处于第一限位弧槽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横梁和连接板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弧槽,另一个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伸入第二限位弧槽,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限位轴处于第二限位弧槽的极限位置。所述结构可以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极限位置,便于工人快速使支撑框架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下切换,且保证在安装状态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具有准确的定位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滑动轴,滑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横梁上的通孔和第二横梁上的通孔,滑动轴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滑动连接,滑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定位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位置的定位环,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相对滑动轴滑动,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滑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下防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松动的弹性限位扣,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滑动轴两端的弹性限位扣和定位环分别卡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结构可以在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准确的卡在弹性限位扣和定位环之间,保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位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滑动轴完全设置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内部。在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所述结构使滑动轴完全设置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内部,不会凸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不会在运输途中被撞击损坏。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链接连接的连杆,位于首尾两端的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相邻连杆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杆相对铰接点转动,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装置沿第一横梁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支撑框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支撑框架在安装状态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之间定位位置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管状结构。
一种桌子,包括桌腿、桌板和上述内容所述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桌板下方,桌腿固定在处于安装状态的支撑框架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框架上的连接装置可以保证支撑框架在展开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保持准确的间距,可以直接将桌腿对准支撑框架,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再将支撑框架固定到桌板上,完成整体安装。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装置可以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位置,实现定位功能,终端用户可以快速装配桌腿等其他配件,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可以缩小运输时的体积,减少包装体积,减少包装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桌腿包括可伸缩地升降桌腿和用于驱动升降桌腿伸缩的升降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连接装置既可以在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位置,实现定位功能,使终端用户可以快速装配桌腿等其他配件,又可以在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缩小支撑框架运输时的体积,减少包装体积,减少包装成本。(2)在包装状态下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紧贴,既可以尽可能缩小运输时的体积,不容易散开,便于运输,又可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包装后相互支撑,不容易变形,减少运损。(3)在安装状态下,可以使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定位功能,使支撑框架可以快速从包装状态向安装整体切换到位,减少了装配时在长度方向上的定位时间,便于快速装配桌腿等其他配件。(4)支撑框架在包装状态下,板体包裹在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外侧,几乎不会增加支撑框架折叠时的尺寸,也不会过的凸出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包装成本,也可以避免凸出的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问题。(5)支撑框架要向安装状态切换时,需要将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一边转动一边外移(即翻转动作),才能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远离,在运输过程中,支撑框架一般处于堆叠状态,一般不会同时受到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转动和外移的两个外力,因此,在包装状态下,支撑框架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更不容易散开。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和实施例7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中支撑框架展开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支撑框架收缩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4中支撑框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4中支撑框架收缩时的剖视图;
图6是实施例5中支撑框架展开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7是实施例5中支撑框架收缩时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实施例6中支撑框架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实施例6中支撑框架收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桌板1、桌腿3、支撑框架4、第一横梁4.1、第一限位弧槽4.1.1、第二横梁4.2、第二限位弧槽4.2.1、连接装置5、连接板6、第一限位轴6.1、第二限位轴6.2、滑动轴7、定位环7.1、弹性限位扣7.2、连杆8、板体9、连接孔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用于连接桌子的桌腿3和桌板1,所述支撑框架4包括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装置5,所述支撑框架4通过连接装置5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2,L1<L2,所述支撑框架4的安装状态用于与桌子的桌板1和/或桌腿3进行安装预定位,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上设有用于与桌腿3和/或桌板1连接的连接孔10。所述第一横梁4.1和所述第二横梁4.2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相互紧贴。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装置5限制所述第一横梁4.1和所述第二横梁4.2在支撑框架4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图1中X方向为支撑框架4、第一横梁4.1和所述第二横梁4.2的宽度方向,Y方向为支撑框架4、第一横梁4.1和所述第二横梁4.2的长度方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横梁4.1、第二横梁4.2和连接装置5组成支撑框架4,可以实现支撑框架4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之间的切换。在安装状态下,终端用户可以快速装配桌腿3等其他配件;在包装状态下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间距缩小,可以缩小支撑框架4运输时的体积,减少包装体积,减少包装成本。在包装状态下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紧贴,既可以尽可能缩小运输时的体积,不容易散开,便于运输,又可以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在包装状态下相互支撑,不容易变形,减少运损。在安装状态下,所述结构可以使第一横梁4.1和所述第二横梁4.2在长度方向上具有定位功能,使支撑框架4可以快速从包装状态向安装状态切换到位,减少了装配时在长度方向上的定位时间,便于快速装配桌腿3等其他配件。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装置5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接装置5沿第一横梁4.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支撑框架4的整体结构稳定性,支撑框架4在安装状态时,还可以进一步增加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之间定位位置的准确性。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均为管状空心结构。
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5个依次连接的板体9,相邻板体9可相对翻折,首尾两端的板体9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固定。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支撑框架4处于包装状态时,5个板体9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外轮廓贴合,所述第一横梁4.1上与板体9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3,所述第二横梁4.2上与板体9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2。在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横梁4.1上与板体9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1,所述第二横梁4.2上与板体9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1,连接装置5在支撑框架4包装状态下限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平移。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板体9为硬质材料,可以保证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仅能在支撑框架4的宽度方向翻转,在安装状态下,保证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位于中间的板体9的数量和宽度可以根据安装状态下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间距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需要展开对应个数的板体9,使在安装状态下的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具有不同的相对稳定的间距,适配不同尺寸的桌腿。板体9为扁平状平板结构,支撑框架4在包装状态下,板体9包裹在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外侧,几乎不会增加支撑框架4折叠时的尺寸,也不会过多的凸出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包装成本,也可以避免凸出的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问题。在包装状态下,在支撑框架4不会增加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上述方案中的连接装置5可以在展开时确定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间距,在支撑框架4的长度方向上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相对位置也可以定位,不会歪斜,进一步方便工人安装。支撑框架4在包装状态下时,正方形的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外侧包裹有板体9,可以增加包装状态下支撑框架4的结构稳定性,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不容易散开。由于板体9是以包裹的形式设置在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外侧,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要有包装状态向安装状态切换时,需要将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一边转动一边外移(即翻转动作),才能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对远离,在运输过程中,支撑框架4一般处于堆叠状态,一般不会同时受到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转动和外移的两个外力,因此,在包装状态下,支撑框架4具有很好的稳定性,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更不容易散开。支撑框架4在安装状态下时,板体9不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贴合,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具有确定的间距,方便支撑框架4与其他配件快速定位安装。
在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板体9间的连接部分为与板体9一体成型的薄片结构。所述相邻板体9间的连接部分为与板体9一体成型的薄片结构,可以使连接部分的刚度低于板体9的刚度,便于相邻板体9进行相对翻折。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相邻板体9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所述铰接件既可以采用铰链将相邻板体9铰接,也可以采用软质材料制成的软连接件连接相邻的两块板体9。或者其他既能够实现相邻板体9可相对翻折,又可以限制相邻的两块板体9其他方向上的相对运动的连接结构。所述结构可以使板体9在支撑框架4的长度方向上具有刚性,使展开后的支撑框架4具有更准确的位置关系,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保持平行位置关系。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板体9连接的卡接孔,位于首尾两端的板体9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上的卡接孔卡接。
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装置5设置成可卷曲的长条状,支撑框架4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长条状的连接装置5以卷绕方式分别包裹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以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互靠近。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长条状的连接装置5除了在卷绕方向上,其他方向上保持一定的刚性,在安装状态下,保证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在长度方向上相对位置的准确性。支撑框架4在包装状态下,长条状的连接装置5可以包裹在各种外轮廓形状的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外侧,几乎不会增加支撑框架4折叠时的尺寸,也不会过的凸出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主体结构,既可以减少包装成本,也可以避免凸出的结构容易在运输过程中损坏的问题。在包装状态下,在支撑框架4的长度方向上也不会增加尺寸。
实施例4: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一个连接板6,连接板6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铰接,铰接结构的铰接轴与支撑框架4的长度方向垂直,支撑框架4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接板6相对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转动,以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互靠近。所述第一横梁4.1上设有第一限位弧槽4.1.1,连接板6上设有第一限位轴6.1,第一限位轴6.1伸入第一限位弧槽4.1.1,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限位轴6.1处于第一限位弧槽4.1.1的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横梁4.2上设有第二限位弧槽4.2.1,连接板6上设有第二限位轴6.2,第二限位轴6.2伸入第二限位弧槽4.2.1,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限位轴6.2处于第二限位弧槽4.2.1的极限位置。
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4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连接板6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长度方向垂直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间距最大。所述结构可以限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极限位置,便于工人快速使支撑框架4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下切换,且保证在安装状态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具有准确的定位位置。
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5: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滑动轴7,滑动轴7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横梁4.1上的通孔和第二横梁4.2上的通孔,滑动轴7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滑动连接,滑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定位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对位置的定位环7.1,支撑框架4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分别相对滑动轴7滑动,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互靠近。所述滑动轴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下防止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松动的弹性限位扣7.2,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滑动轴7两端的弹性限位扣7.2和定位环7.1分别卡紧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支撑框架4处于包装状态时,滑动轴7完全设置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内部。
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4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所述结构可以在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将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准确地卡在弹性限位扣7.2和定位环7.1之间,保证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对位置的准确性。在支撑框架4处于包装状态时,所述结构使滑动轴7完全设置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内部,不会凸出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不会在运输途中被撞击损坏。
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6: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连接装置5包括三个连杆8,位于首尾两端的连杆8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连接,相邻连杆8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支撑框架4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杆8相对铰接点转动,使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相互靠近。所述结构可以实现对支撑框架4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两种状态的切换。
本实施例未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考实施例1。
实施例7:如图1所示,一种桌子,包括桌腿3、桌板1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支撑框架4,所述支撑框架4固定在桌板1下方,桌腿3固定在处于安装状态的支撑框架4上。所述桌腿3包括可伸缩的升降立柱和用于驱动升降立柱伸缩的升降机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桌腿3还包括用于固定升降机构中的电机的固定架,固定架与升降立柱固定,电机设置在固定架内,固定架在上设有与支撑框架4上的连接孔对应的安装孔。连接装置5可以保证支撑框架4在展开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保持准确的间距,可以直接将桌腿3上的固定架上的安装孔对准支撑框架4上的连接孔,然后通过螺栓固定。再将支撑框架4固定到桌板1上,完成整体安装。支撑框架4处于安装状态时,连接装置5可以限制第一横梁4.1和第二横梁4.2的位置,实现定位功能,终端用户可以快速装配桌腿3和桌板1,支撑框架4处于包装状态时,可以缩小运输时的体积,减少包装体积,减少包装成本。

Claims (20)

1.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用于连接桌子的桌腿和桌板,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框架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和连接二者的连接装置,所述支撑框架通过连接装置在安装状态和包装状态切换,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1,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在所述安装状态下的间距为L2,L1<L2,所述支撑框架的安装状态用于与桌子的桌板和/或桌腿进行安装预定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所述包装状态下相互紧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安装状态下,所述连接装置限制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在支撑框架长度方向上的相对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依次连接的板体,相邻板体可相对翻折,首尾两端的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至少两个板体相对翻折并包裹在第一横梁或第二横梁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相邻板体间的连接部分为与板体一体成型的薄片结构;或者,相邻板体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连接装置的至少两个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外轮廓贴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在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a,所述第二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b,在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所述第一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c,所述第二横梁上与板体贴合的侧面的数量为d,a>c,b>d,以使连接装置在支撑框架包装状态下限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向彼此远离的方向平移。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第一横梁的一个外轮廓面与第二横梁的一个外轮廓面紧贴,第一横梁的另外三个外轮廓面均贴合有板体,第二横梁的另外三个外轮廓面均贴合有板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分别设有用于与板体连接的卡接孔,位于首尾两端的板体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的卡接孔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设置成可卷曲的长条状,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长条状的连接装置以卷绕方式分别包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铰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接板相对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转动,以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连接板其中之一设有第一限位弧槽,另一个设有第一限位轴,第一限位轴伸入第一限位弧槽,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一限位轴处于第一限位弧槽的极限位置;
所述第二横梁和连接板其中之一设有第二限位弧槽,另一个设有第二限位轴,第二限位轴伸入第二限位弧槽,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第二限位轴处于第二限位弧槽的极限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滑动轴,滑动轴的两端分别伸入第一横梁上的通孔和第二横梁上的通孔,滑动轴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滑动连接,滑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时定位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位置的定位环,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分别相对滑动轴滑动,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滑动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在安装状态下防止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松动的弹性限位扣,支撑框架处于安装状态时,滑动轴两端的弹性限位扣和定位环分别卡紧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支撑框架处于包装状态时,滑动轴完全设置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内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两个链接连接的连杆,位于首尾两端的连杆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连接,相邻连杆之间通过铰接件转动连接,支撑框架从安装状态向包装状态下切换时,连杆相对铰接点转动,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互靠近。
1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装置的数量为多个,多个连接装置沿横梁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管状结构。
19.一种桌子,其特征是,包括桌腿、桌板和权利要求1至18之一所述的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在桌板下方,桌腿固定在处于安装状态的支撑框架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桌子,其特征是,所述桌腿包括可伸缩的升降立柱和用于驱动升降立柱伸缩的升降机构。
CN202221263758.0U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Active CN2177435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3758.0U CN217743509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263758.0U CN217743509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3509U true CN217743509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69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263758.0U Active CN217743509U (zh) 2022-05-20 2022-05-20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350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149A (zh) * 2022-05-20 2022-10-04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37149A (zh) * 2022-05-20 2022-10-04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CN115137149B (zh) * 2022-05-20 2024-03-26 宁波海仕凯驱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756956B1 (en) Rack assembly
US20170360209A1 (en) Foldable electric bed
CN108649318B (zh) 一种基于刚性剪叉机构的空间三棱台可展机构
CN217743509U (zh)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US3967330A (en) Folding bed
CA1161090A (en) Folding table, workbench or the like
WO2002038007A3 (en) Improved folding table
US10463160B2 (en) Lightweight modular bed
US4746041A (en) All purpose convertible rack
US6488119B1 (en) Folding sawhorse with locking shelf
CN115137149A (zh)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及桌子
US20030116072A1 (en) Collapsible boat transport system
CN111641020B (zh) 一种三棱柱单元模块化平面天线可展开机构
US4756385A (en) Fold together saw benches
CN211431728U (zh) 一种仓库储物架
CA2180127A1 (en) Mobile frame
CN210284660U (zh) 一种直升飞机用折叠托架
CN216995348U (zh) 简易折叠支架
CN207670445U (zh) 一种防刮碰手推车
CN220192456U (zh) 一种桌子的支撑框架
CN221064228U (zh) 一种折叠式钢筋调直机安全防护装置
JPH10262738A (ja) 携帯用折り畳みテーブル
CN216797061U (zh) 一种可折叠的摇摆底座
CN217228955U (zh) 滚筒输送单元和滚筒输送机
CN216256340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折叠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