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42794U - 一种增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增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42794U
CN217742794U CN202221130242.9U CN202221130242U CN217742794U CN 217742794 U CN217742794 U CN 217742794U CN 202221130242 U CN202221130242 U CN 202221130242U CN 217742794 U CN217742794 U CN 21774279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aming
oxygenation
speed reducing
reducing motor
power supp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3024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志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oqing Acousto Opt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oqing Acousto Opt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oqing Acousto Opt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oqing Acousto Optic Electronic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3024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4279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4279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4279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氧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机构、电源活接器和发泡增氧机构;其中,支撑主体机构,包括旋转平台和减速电机,旋转平台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转轴上,减速电机与外部电源连通;电源活接器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减速电机外壳固定连接,上盖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上盖内设置有金属环,下盖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转轴上,下盖内设置有碳刷,金属环底部与碳刷顶部抵接配合以通电;发泡增氧机构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包括若干个发泡组件,发泡组件与电源活接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电源活接器,能够解决增氧装置的电缆固定供电而用电器在旋转所带来的稳定驳接问题,使其不会发生捆绕现象,从而保证增氧装置正常工作,提高水下发泡增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增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质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增氧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是鱼塘生态系统的必须物质,氧气在鱼塘水中的浓度直接影响着鱼虾类的生长环境、存活率以及品质。尤其是在夏天,受低气压天气的影响,鱼塘内的溶氧浓度低,以致于鱼塘内鱼虾类缺氧窒息而亡,造成巨大的损失。
增氧机常常被应用于处理鱼塘内溶氧浓度低的问题,通过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抑制水中厌氧菌生长,防止水体变质而影响鱼虾类生存环境。
现有的发泡平台上的用电器,例如发泡机,用电时需要靠外部电源输入,但现有增氧机是通过输送电源电缆进行供电的,而用电器随着平台旋转的,因此,输送电源电缆容易出现捆绕现象,而发生阻滞,导致增氧机无法正常工作,增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增氧装置,通过设置电源活接器,能够解决增氧装置的电缆固定供电而用电器在旋转所带来的稳定驳接问题,使其不会发生捆绕现象,从而保证增氧装置正常工作,提高水下发泡增氧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增氧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机构、电源活接器和发泡增氧机构;
其中,支撑主体机构包括旋转平台和减速电机,旋转平台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转轴上,减速电机与外部电源连通,减速电机用于带动旋转平台转动;
电源活接器设置在减速电机与旋转平台之间,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减速电机外壳固定连接,上盖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上盖内设置有若干个金属环,下盖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转轴上,下盖内设置有若干个与金属环相对应的碳刷,金属环底部与碳刷顶部抵接配合以通电;
发泡增氧机构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包括若干个发泡组件,发泡组件与电源活接器电连接,发泡组件用于水下发泡增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增氧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旋转平台与减速电机之间设置电源活接器,电源活接器分为上盖和下盖两部分,上盖部分与外电相通且固定于减速电机的定子体,而下盖部分套装在减速电机的转轴上,上盖内设置有金属环,下盖内设置有碳刷,金属环与碳刷配合接触以进行通电,进而,平台上用电器的供电由电缆固定通电进行供电,转变为,通过电源活接器平面的二维摩擦驳接通电进行供电,因此,增氧装置不会发生捆绕现象,解决了增氧装置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即使用电器在旋转,也能保证增氧装置的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水下发泡增氧效率。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发泡组件包括发泡机和气软管,发泡机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发泡机与下盖电连接,气软管的一端与发泡机连接,气软管一端出气。
有益的是:发泡机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且与气软管一端连接,进而,发泡机能够通过气软管在水下进行发泡,能够起到增氧效果,增加水中的溶氧浓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伸缩主杆和若干出气筒,伸缩主杆安装在旋转平台下方,伸缩主杆中部设置有安装座,出气筒一端安装在安装座上,出气筒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出气孔,出气筒上设置有连接孔,气软管通过连接孔与出气筒连接。
有益的是:伸缩主杆在水中能够进行上下伸缩,不仅能搅动水体,增加水体流动性,而且能够进行不同深度的发泡,增加水中不同深度的溶氧;通过设置出气筒,能够连接并固定气软管,使得发泡机所产生的气泡从出气孔进入水中,持续地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伸缩主杆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下盖电连接。
有益的是:将伸缩主杆设置为电动伸缩杆,进而,无需手动控制伸缩主杆,而可远程对水下的伸缩主杆进行深度调节,提高增氧装置的适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支撑主体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悬浮组件,若干悬浮组件呈放射形设置,悬浮组件包括浮球和连接杆,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浮球、减速电机固定连接,浮球受外力牵引静置于水面。
有益的是:若干悬浮组件呈放射形设置,且旋转平台处于悬浮组件的中心位置,进而,使旋转平台稳定地悬浮在水面上,提升了增氧装置自身结构的稳固性;并且,浮球受外力牵引静置于水面,浮球通过连接杆与减速电机固定连接,进而,减速电机能够固定在旋转平台上方,使得减速电机能够带动旋转平台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包括水体循环机构,水体循环机构包括潜水泵、出水管和射水器,潜水泵安装在伸缩主杆的底部,出水管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管、射水器连接,射水器安装在旋转平台边缘。
有益的是:潜水泵抽取的水经出水管后,由射水器向四周射出,使水体循环流动,且水喷出后呈降雨状落下,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使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入水中,达到增加溶氧的目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金属环设置有三个,三个金属环具有不同的直径,各金属环相互同轴且绝缘隔离,碳刷与金属环对应设置有三个,且各碳刷相互绝缘隔离。
有益的是:电源活接器内设置有三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环和与金属环相对应的碳刷,使得增氧装置能够采用三相交流电输送电能,而在用电方面,具有性能平稳可靠、结构简单、电能损耗小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旋转平台上设置有平衡块,平衡块用于纠正偏重。
有益的是:通过在旋转平台设置平衡块,能够使旋转平台保持平衡状态,解决了在旋转平台上放置用电器所造成偏重的问题,能够避免对减速电机的转轴造成偏心负载,进而,这样设置提高了旋转平台的稳定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出气筒沿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出气。
有益的是:出气筒的出气方向为沿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进而,能够产生助推力,具有助推旋转平台自转的作用,进而,减轻了减速电机的总负载,使得增氧装置安全节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伸缩主杆与出气筒之间连接有侧杆,侧杆用于支撑出气筒。
有益的是:侧杆设置在伸缩主杆与出气筒之间,对出气筒具有支撑作用,提升了辅助机构的结构的稳固性,保证了水下发泡过程顺畅,提高增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增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上盖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源活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旋转平台100、减速电机110、电源活接器120、上盖130、下盖140、金属环150、碳刷160、发泡组件170、发泡机180、气软管190、伸缩主杆200、出气筒210、安装座220、出气孔230、悬浮组件240、浮球250、连接杆260、潜水泵270、出水管280、射水器290、平衡块300、侧杆3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以一个具体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一种增氧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仅是示例性说明,而不是对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制。
如图1所示,一种增氧装置,包括支撑主体机构、电源活接器120和发泡增氧机构;
其中,支撑主体机构包括旋转平台100和减速电机110,旋转平台100套装在减速电机110的转轴上,减速电机110与外部电源连通,减速电机110用于带动旋转平台100转动;
电源活接器120设置在减速电机110与旋转平台100之间,包括上盖130和下盖140,上盖130与减速电机110外壳固定连接,上盖13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上盖130内设置有若干个金属环150,下盖140套装在减速电机110的转轴上,下盖140内设置有若干个与金属环150相对应的碳刷160,金属环150底部与碳刷160顶部抵接配合以通电;
发泡增氧机构安装在旋转平台100上,包括若干个发泡组件170,发泡组件170与电源活接器120电连接,发泡组件170用于水下发泡增氧。
在旋转平台100与减速电机110之间设置电源活接器120,电源活接器120分为上盖130和下盖140两部分,上盖130部分与外电相通且固定于减速电机110的定子体,而下盖140部分套装在减速电机110的转轴上,上盖130内设置有金属环150,下盖140内设置有碳刷160,金属环150与碳刷160配合接触以进行通电,进而,平台上用电器的供电由电缆固定通电进行供电,转变为,通过电源活接器120平面的二维摩擦驳接通电进行供电,因此,增氧装置不会发生捆绕现象,解决了增氧装置无法稳定供电的问题,即使用电器在旋转,也能保证增氧装置的用电器能够正常工作,提高水下发泡增氧效率。
具体地,发泡组件170包括发泡机180和气软管190,发泡机180安装在旋转平台100上,发泡机180与下盖140电连接,气软管190的一端与发泡机180连接,气软管190一端出气。
发泡机180安装在旋转平台100上且与气软管190一端连接,进而,发泡机180能够通过气软管190在水下进行发泡,能够起到增氧效果,增加水中的溶氧浓度。
需要说明的是,气软管190的长度大于伸缩主杆200的伸缩长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伸缩主杆200和若干出气筒210,伸缩主杆200安装在旋转平台100下方,伸缩主杆200中部设置有安装座220,出气筒210一端安装在安装座220上,出气筒210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出气孔230,出气筒210上设置有连接孔,气软管190通过连接孔与出气筒21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主杆200可通过手动或者电动的方式进行伸缩。
伸缩主杆200在水中能够进行上下伸缩,不仅能搅动水体,增加水体流动性,而且能够进行不同深度的发泡,增加水中不同深度的溶氧;通过设置出气筒210,能够连接并固定气软管190,使得发泡机180所产生的气泡从出气孔230进入水中,持续地增加水中的溶解氧。
优选地,伸缩主杆200为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与下盖140电连接。
将伸缩主杆200设置为电动伸缩杆,进而,无需手动控制伸缩主杆200,而可远程对水下的伸缩主杆200进行深度调节,提高增氧装置的适用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支撑主体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悬浮组件240,若干悬浮组件240呈放射形设置,悬浮组件240包括浮球250和连接杆260,连接杆260两端分别与浮球250、减速电机110固定连接,浮球250受外力牵引静置于水面。
若干悬浮组件240呈放射形设置,且旋转平台100处于悬浮组件240的中心位置,进而,使旋转平台100稳定地悬浮在水面上,提升了增氧装置自身结构的稳固性;并且,浮球250受外力牵引静置于水面,浮球250通过连接杆260与减速电机110固定连接,进而,减速电机110能够固定在旋转平台100上方,使得减速电机110能够带动旋转平台100转动。
具体地,还包括水体循环机构,水体循环机构包括潜水泵270、出水管280和射水器290,潜水泵270安装在伸缩主杆200的底部,出水管280的两端分别与出水管280、射水器290连接,射水器290安装在旋转平台100边缘。
另外,射水器290为管状射水器290,其截面可以是圆形、矩形等形状。
潜水泵270抽取的水经出水管280后,由射水器290向四周射出,使水体循环流动,且水喷出后呈降雨状落下,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进而,使空气中的氧气不断溶入水中,达到增加溶氧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出水管280的长度大于伸缩主杆200的伸缩长度。
参照图2-图3,金属环150设置有三个,三个金属环150具有不同的直径,各金属环150相互同轴且绝缘隔离,碳刷160与金属环150对应设置有三个,且各碳刷160相互绝缘隔离。
电源活接器120内设置有三个不同直径的金属环150和与金属环150相对应的碳刷160,使得增氧装置能够采用三相交流电输送电能,而在用电方面,具有性能平稳可靠、结构简单、电能损耗小的优点。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旋转平台100上设置有平衡块300,平衡块300用于纠正偏重。
通过在旋转平台100设置平衡块300,能够使旋转平台100保持平衡状态,解决了在旋转平台100上放置用电器所造成偏重的问题,能够避免对减速电机110的转轴造成偏心负载,进而,这样设置提高了旋转平台100的稳定性。
具体地,出气筒210沿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出气。
出气筒210的出气方向为沿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进而,能够产生助推力,具有助推旋转平台100自转的作用,进而,减轻了减速电机110的总负载,使得增氧装置安全节能。
优选地,伸缩主杆200与出气筒210之间连接有侧杆310,侧杆310用于支撑出气筒210。
侧杆310设置在伸缩主杆200与出气筒210之间,对出气筒210具有支撑作用,提升了辅助机构的结构的稳固性,保证了水下发泡过程顺畅,提高增氧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Claims (10)

1.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主体机构,包括旋转平台(100)和减速电机(110),所述旋转平台(100)套装在所述减速电机(110)的转轴上,所述减速电机(110)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减速电机(110)用于带动所述旋转平台(100)转动;
电源活接器(120),设置在所述减速电机(110)与所述旋转平台(100)之间,包括上盖(130)和下盖(140),所述上盖(130)与所述减速电机(110)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盖(13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上盖(130)内设置有若干个金属环(150),所述下盖(140)套装在所述减速电机(110)的转轴上,所述下盖(140)内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金属环(150)相对应的碳刷(160),所述金属环(150)底部与所述碳刷(160)顶部抵接配合以通电;
发泡增氧机构,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100)上,包括若干个发泡组件(170),所述发泡组件(170)与所述电源活接器(120)电连接,所述发泡组件(170)用于水下发泡增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组件(170)包括发泡机(180)和气软管(190),所述发泡机(180)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100)上,所述发泡机(180)与所述下盖(140)电连接,所述气软管(190)的一端与所述发泡机(180)连接,所述气软管(190)的另一端出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机构,所述辅助机构包括伸缩主杆(200)和若干出气筒(210),所述伸缩主杆(200)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100)下方,所述伸缩主杆(200)中部设置有安装座(220),所述出气筒(210)一端安装在所述安装座(220)上,所述出气筒(210)另一端设置有若干出气孔(230),所述出气筒(210)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气软管(190)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出气筒(210)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主杆(200)为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所述下盖(14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体机构还包括若干个悬浮组件(240),若干所述悬浮组件(240)呈放射形设置,所述悬浮组件(240)包括浮球(250)和连接杆(260),所述连接杆(260)两端分别与所述浮球(250)、所述减速电机(110)固定连接,所述浮球(250)受外力牵引静置于水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体循环机构,所述水体循环机构包括潜水泵(270)、出水管(280)和射水器(290),所述潜水泵(270)安装在所述伸缩主杆(200)的底部,所述出水管(28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出水管(280)、所述射水器(290)连接,所述射水器(290)安装在所述旋转平台(100)边缘。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环(150)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金属环(150)具有不同的直径,各所述金属环(150)相互同轴且绝缘隔离,所述碳刷(160)与所述金属环(150)对应设置有三个,且各所述碳刷(160)相互绝缘隔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平台(100)上设置有平衡块(300),所述平衡块(300)用于纠正偏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筒(210)沿旋转圆周的切线方向出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主杆(200)与所述出气筒(210)之间连接有侧杆(310),所述侧杆(310)用于支撑所述出气筒(210)。
CN202221130242.9U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增氧装置 Active CN21774279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0242.9U CN217742794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增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30242.9U CN217742794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增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42794U true CN217742794U (zh) 2022-11-08

Family

ID=83883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30242.9U Active CN217742794U (zh) 2022-05-11 2022-05-11 一种增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4279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048199U (zh) 一种龙虾养殖用增氧机
CN217742794U (zh) 一种增氧装置
CN209152025U (zh) 一种用于养鱼场的曝气装置
CN207072854U (zh) 一种潜水式曝气增氧机
CN114946746A (zh) 一种增氧装置
CN104067978B (zh) 叶轮式增氧机
CN204837581U (zh) 高效增氧机
CN211111331U (zh) 一种升降式旋转的水产养殖曝气装置
CN2408678Y (zh) 潜水曝气机
CN210328998U (zh) 一种传递大扭矩的水车型增氧机
CN212589695U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的增氧机
CN2612232Y (zh) 高效增氧机
CN211631422U (zh) 水面回转式增氧机
CN217089195U (zh) 一种易于装配的水产养殖用溶氧泵
CN205952271U (zh) 一种竹筏及其电动船用机
CN111964934A (zh) 船用救助艇舷外挂机测试水箱
CN211746305U (zh) 一种叶轮式增氧机
CN220157371U (zh) 一种溶氧均匀的叶轮式增氧机
CN212436982U (zh) 一种养殖用淡水虾池底增氧设备
CN210432662U (zh) 一种高效率的养殖池塘用可调节型自动增氧装置
CN211975435U (zh) 一种井用限流潜水电泵
CN2354361Y (zh) 潜水动力叶轮式增氧机
CN210610743U (zh) 单侧驱动式水车增氧机
CN217184437U (zh) 一种淡水鱼养殖用供氧系统
CN213214951U (zh) 一种鲟鱼暂养池用增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