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495U -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495U
CN217737495U CN202221061320.4U CN202221061320U CN217737495U CN 217737495 U CN217737495 U CN 217737495U CN 202221061320 U CN202221061320 U CN 202221061320U CN 217737495 U CN217737495 U CN 2177374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in
vent
connecting rod
support piece
proof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6132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常青
段常福
向子友
谭艳芳
陈进深
彭少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Banzho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Banzho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Banzho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Banzho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6132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4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其包括支撑件、防雨帽、挡雨板和导向组件,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换气设备的通风口,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支撑件侧边处,所述挡雨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或所述防雨帽相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接受外部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雨板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的周向转动,还包括换气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换气设备主体上的出风口,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安装所述出风口上;该通风口防雨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可提高换气设备使用便捷性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气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供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又或者为了减少工作人员暴露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危险物质的空气环境下,因此会为工作环境或实验室配备通风设备来通风或者称之为换气;即,通过通风设备向室内或实验室内的空间中送入新鲜空气,同时把室内不符合要求的空气通过通风出口排出,使室内的空气满足相应的需求,即,达到换气的目的;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通风设备在使用时存在着一定的不便,即,通风设备的出风口容易出现雨水倒灌的问题。
具体来说,通风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即使通风设备的出风口或者称之为通风口处于露天的刮风下雨的环境中,此时由于空气从出风口的不断排出而产生的动能会将雨水吹离出风口,即,此时的雨水并不会对换气设备造成影响。然而,换气设备一般并不是处于全天候工作的状态,也就是说当换气设备处于非工作状态时,且此时处于刮风下雨的环境中,则会造成雨水从通风口倒灌的问题;进一步来说,换气设备的通风口的止方通常也会配备防雨帽,但是为了保证换气的通畅或者说减少通风口的排风阻力,因此,防雨帽需要与通风口维持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当下雨时,没有风或风相对较小时,雨水可是说是一种垂直下落的状态,此时通过防雨帽阻隔就可以达到防止雨水通过通风口倒灌的问题;而当雨时的风较大时,此时的雨水往往是呈倾斜的状态飘落,即,此时的雨水往往会从防雨帽与通风口之间的间距中切入最终形成雨水的倒灌。而雨水从通风口倒灌后则往往会孳生细菌而产生异味或者造成换气设备的锈蚀,进而给换气设备的使用造成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包括支撑件、防雨帽、挡雨板和导向组件,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换气设备的通风口,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支撑件侧边处,所述挡雨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或所述防雨帽相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接受外部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雨板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的周向转动。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防雨帽转动连接,所述挡雨板与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雨帽转动连接。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与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纵向方向上,所述防雨帽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支撑件的投影向积。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防雨帽的下方,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防雨帽的投影范围之内。
作为对所述通风口防雨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雨板呈圆弧形,且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尾翼与所述挡雨板之间。
一种换气设备,其包括换气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换气设备主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如上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了与出风口相互配合的挡雨板以及导向组件,进而使得挡雨板可以随着风向的变动而驱动挡雨板相对于支撑件进行转动;进一步来说,例如以地图方向为参照,当下雨时且刮的是西风时,此时导向组件的尾翼受风力影响而吹向支撑件的左侧,同时导向组件带动挡雨板移动到支撑件的右侧,即,使得挡雨板朝向飘落的雨水,从而避免雨水穿过支撑件而进入到通风口内而引起设备内的细菌孳生或设备的锈蚀,进而提高换气设备使用的便捷。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更具体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且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实用新型中所使用的术语“安装”、“一端”、“另一端”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包括支撑件1、防雨帽2、挡雨板3和导向组件4,防雨帽2与支撑件1的第一端相连接,支撑件1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换气设备的通风口,挡雨板3位于支撑件1侧边处,挡雨板3与导向组件4或防雨帽2相连接,导向组件4用于接受外部风力并驱动挡雨板3相对于支撑件1的周向转动。本实施例中的支撑件1包括多根杆体,杆体呈纵向设置并间隔排列,例如,杆体沿着换气设备或者说通风设备的出风口围成环圈状;即,支撑件1的底端与换气设备的出风口固定,而防雨帽则连接在支撑件1的顶部,也就是说,当下雨时且没有什么风时,雨水此时则会垂直落下,此时防雨帽2则可以在垂在方向上对下落的雨水进行阻挡,避免雨水直接落到换气设备的出风口中。具体来说,在沿支撑件1的周侧位置处设置了与出风口相互配合的挡雨板3以及导向组件4,进而使得挡雨板3可以随着风向的变动而驱动挡雨板3相对于支撑件1进行转动;进一步地,例如以地图方向为参照,当下雨时且刮的是西风时,此时导向组件4的尾翼41受风力影响而吹向支撑件1的左侧,同时导向组件4带动挡雨板3移动到支撑件1的右侧,即,使得挡雨板3朝向飘落的雨水,从而避免雨水穿过支撑件1而进入到换气设备的通风口。当然,相对于高度方向来说,挡雨板3会对防雨帽2与换气设备通风口之间的距离形成覆盖。
如图1-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防雨帽2与支撑件1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进一步地,导向组件4与防雨帽2通过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挡雨板3与导向组件4通过螺栓或是焊接固定。具体来说,导向组件4包括尾翼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一端与尾翼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雨板3固定连接,连接杆42位于防雨帽的顶部并与防雨帽2通过转轴形成转动连接。具体来说,当吹过尾翼41时,如果尾翼41与风向产生夹角,那么此时的尾翼41便会受到一个切向力,进而这个力会推动尾翼41相对于支撑件1或是防雨帽2进行转动并通过连接杆42带动挡雨板3进行转动,直到尾翼41与风向的夹角为0,即,使的导向组件4自动适应风向,也就是说在风力的驱动下实现自动导向并使得挡雨板3始终迎向雨水,进而避免水雨以倾斜的角度从防雨帽2与换气设备的通风口的间隔位置中切入,即,形成雨水的倒灌。
在另一实施例中,防雨帽2与支撑件1通过转轴形成转动连接,此时的导向组件4则与述防雨帽2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导向组件4包括尾翼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一端与尾翼4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挡雨板3固定连接,连接杆42与防雨帽2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或者,导向组件4包括尾翼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的一端与尾翼41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另一端与防雨帽2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挡雨板3与防雨帽2通过焊接或是螺栓固定。在该实施例中,导向组件4则是驱动防雨帽2进行转动进而带动挡雨板3相对于支撑件1进行转动,以实现挡雨的目的。
如图1-2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在纵向方向上,防雨帽2的投影面积大于支撑件1的投影向积,本实施例中的防雨帽2呈锥形设置。进一步的,挡雨板3位于防雨帽2的下方,在纵向方向上挡雨板3位于防雨帽2的投影面积或者说投影范围之内。进一步的,挡雨板3呈圆弧形,且支撑件1位于尾翼41与挡雨板3之间,圆弧形的挡雨板3可以对气流进行引导进而减少挡雨板3的受风阻力,从而减少作用在连接杆2与防雨帽2的连接点处的偏置力矩;进一步来说,由于挡雨板3偏离连接杆42与防雨帽2的旋转基点,因此当挡雨板3的受风阻力越大,而反作用在旋转基点上的偏置力矩也就越大,进而容易造成连接杆42的转动不畅或是连接杆42与防雨帽2的连接易于磨损。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换气设备,其包括换气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换气设备主体上的出风口,出风口上连接有如上所的通风口防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产生的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通过设置了与出风口相互配合的挡雨板以及导向组件,进而使得挡雨板可以随着风向的变动而驱动挡雨板相对于支撑件进行转动;进一步来说,例如以地图方向为参照,当下雨时且刮的是西风时,此时导向组件的尾翼受风力影响而吹向支撑件的左侧,同时导向组件带动挡雨板移动到支撑件的右侧,即,使得挡雨板朝向飘落的雨水,从而避免雨水穿过支撑件而进入到通风口内而引起设备内的细菌孳生或设备的锈蚀,进而提高换气设备使用的便捷性。
在本说明书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优选实施例”、“再一实施例”、“其他实施例”或“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件、防雨帽、挡雨板和导向组件,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的第一端相连接,所述支撑件的第二端用于连接换气设备的通风口,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支撑件侧边处,所述挡雨板与所述导向组件或所述防雨帽相连接,所述导向组件用于接受外部风力并驱动所述挡雨板相对于所述支撑件的周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与所述防雨帽转动连接,所述挡雨板与所述导向组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雨帽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与所述支撑件转动连接,所述导向组件与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挡雨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或者,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尾翼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尾翼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所述挡雨板与所述防雨帽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方向上,所述防雨帽的投影面积大于所述支撑件的投影向积。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防雨帽的下方,在纵向方向上所述挡雨板位于所述防雨帽的投影面积之内。
9.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呈圆弧形,且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尾翼与所述挡雨板之间。
10.一种换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换气设备主体以及设置在换气设备主体上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上连接有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口防雨装置。
CN202221061320.4U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Active CN2177374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1320.4U CN217737495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61320.4U CN217737495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495U true CN217737495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70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61320.4U Active CN217737495U (zh) 2022-05-05 2022-05-05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4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37457B2 (en) Airfoil ventilation system for a building and the like
CN210317851U (zh) 一种节能高效玻璃钢离心式屋顶风机
CN217737495U (zh) 一种通风口防雨装置及换气设备
US7487620B2 (en) Wind directional skylight vent
CN201520195U (zh) 一种客车防雨通风装置
JPH06221632A (ja) 風向きにより向きを変える換気装置
CN214469101U (zh) 一种屋顶通风机
CN215312150U (zh) 一种高塔冷却通风系统
CN213178676U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屋顶通风器
CN211313500U (zh) 改进型的公交站台
CN210068397U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的风冷管道和风力发电机组
CN209746787U (zh) 一种带有防护机构的高速汽车流量检测传感设备
TWM335659U (en) Against wind air-conducting device
CN215582020U (zh) 一种用于计算机科技开发设备的电气控制箱
CN209672533U (zh) 一种岩棉厂房的通风系统
CN213143642U (zh) 一种易于散热的屋面结构
CN218323036U (zh) 一种预装式变电站用排水结构
CN210425475U (zh) 防风雨型自开闭风阀
CN220612073U (zh) 一种铝片冲压废料回收利用收集装置
CN218243695U (zh) 一种数字摄像机
CN212802732U (zh) 装配式尖顶箱房檐槽用一体梁
CN216380772U (zh) 一种汽车用智能环保遮阳棚
CN214092409U (zh) 一种新型散热无动力风帽
CN216409146U (zh) 一种空调排风百叶窗
CN215054920U (zh) 一种耐高温烟囱防雨帽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utility model: A Rainproof Device and Ventilation Equipment for Vents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22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104

Pledgee: Bank of China Co.,Ltd. Nansha Branch of Guangdong Free Trade Pilot Area

Pledgor: Guangdong banzhou laboratory equipment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3573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