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467U -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467U
CN217737467U CN202221884766.7U CN202221884766U CN217737467U CN 217737467 U CN217737467 U CN 217737467U CN 202221884766 U CN202221884766 U CN 202221884766U CN 217737467 U CN217737467 U CN 2177374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frame
air
air conditione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8847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小平
黄康
林勇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nkage All Thing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8847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4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Blowing Cold Air, Devices For Blowing Warm Air, And Means For Preventing Water Condensation In Air 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包括:框体;藻类生长区,藻类生长区设置于框体内,且藻类生长区用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进水口和排水口,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于框体上,且藻类生长区连通于进水口和排水口之间。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为了节省水资源,本净化仓被设计成利用空调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作为藻类生长区内藻类生长所需的水分,无需用户进行额外地补水,二次利用冷凝水,有效地节省水资源。更为重要,冷凝水随着开空调则会产生,以实现边空气净化边补水的效果,且能自动化补水,无需用户人工定期补水。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净化仓需要加水时,通常都是用户进行人工补水,长期以往,所需要的补水量大,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水资源的损耗,存在改进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提高净化效果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包括上述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包括:
框体;
藻类生长区,所述藻类生长区设置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藻类生长区用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
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所述藻类生长区连通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
其中,所述进水口用以与空调蒸发器的冷凝水槽连通,所述排水口用以与空调的排水管连通,用以将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进水口导通至所述藻类生长区,再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为了节省水资源,空调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会从冷凝水槽流出,通过进水口流入至藻类生长区内,补充藻类所需的水分,藻类在藻类生长区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最后由排水口流出,再通过空调的排水管导流出空调外,因此本净化仓被设计成利用空调蒸发器所产生的冷凝水作为藻类生长区内藻类生长所需的水分,无需用户进行额外地补水,二次利用冷凝水,有效地节省水资源。更为重要,冷凝水随着开空调则会产生,以实现边空气净化边补水的效果,且能自动化补水,无需用户人工定期补水。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排水口设置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用以调节所述排水口的出水量,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以检测水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框体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内框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可拆卸,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外框设置有外进风格栅和外出风口,所述内框设置有内进风格栅和内出风口;
所述藻类生长区包括藻类附着网和顶盖,所述藻类附着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底部,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内框顶部且可拆卸,所述藻类附着网设置于所述内框内且用以藻类附着生长;
所述外框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连通于所述外出风口,用以使气流依次流经所述外进风格栅、所述内进风格栅、所述藻类附着网、所述内出风口和所述外出风口,再由所述排风扇排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外框的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水口所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水口所设置的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空调,包括上述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还包括:
壳体,所述净化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凝水槽,所述冷凝水槽连通于所述进水口;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口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壳体包括中框、面板和底盘,所述中框、所述面板和所述底盘围设形成供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净化仓设置的腔体;
所述中框设置有框进风口和框出风口,所述框进风口和所述外进风格栅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所述框出风口和所述排风扇的排风口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些实施例,所述框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侧面,所述框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中框的顶部,所述框进风口和所述框出风口异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仓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仓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仓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仓的进水口和冷凝水槽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净化仓的排水口和排水管相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的内部状态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空调的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框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净化仓,11-框体,111-外框,1111-外进风格栅,1112-外出风口,112-内框,1121-内进风格栅,1122-内出风口,12-藻类生长区,121-藻类附着网,122-顶盖,13-进水口,14-排水口,15-排风扇,151-排风口,16-节流阀,17-水位传感器,200-空调,21-壳体,211-中框,2111-框进风口,2112-框出风口,212-面板,213-底盘,22-蒸发器,221-冷凝水槽,23-排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附图1-图9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应用于空调200的净化仓100及空调200。
其中根据图1-图5示出了应用于空调200的净化仓100的一种实施例,其中应用于空调200的净化仓100包括框体11;藻类生长区12,藻类生长区12设置于框体11内,且藻类生长区12用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设置于框体11上,且藻类生长区12连通于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之间;其中,进水口13用以与空调200蒸发器22的冷凝水槽221连通,排水口14用以与空调200的排水管23连通,用以将空调200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进水口13导通至藻类生长区12,再通过排水口14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水资源,空调200蒸发器22所产生的冷凝水会从冷凝水槽221流出,通过进水口13流入至藻类生长区12内,补充藻类所需的水分,藻类在藻类生长区12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最后由排水口14流出,再通过空调200的排水管23导流出空调200外,因此本净化仓100被设计成利用空调200蒸发器22所产生的冷凝水作为藻类生长区12内藻类生长所需的水分,无需用户进行额外地补水,二次利用冷凝水,有效地节省水资源。更为重要,冷凝水随着开空调200则会产生,以实现边空气净化边补水的效果,且能自动化补水,无需用户人工定期补水。
其中排水口14和空调200的排水管23连通,借助空调200的排水管23将水排出,则无需再额外在空调200上再设置一条管路来排水,结构紧凑,也降低制作成本。
具体地,根据图9,排水口14设置有节流阀16,节流阀16用以调节排水口14的出水量,框体11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17,水位传感器17用以检测水位。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藻类生长区12中的藻类能补充到足够的水分,需要在藻类生长区12中形成一定量的水,供藻类补水,因此在框体11内所形成的水位需与藻类生长区12至少部分接触,因此为了保持水位的稳定,可通过水位传感器17和节流阀16的联动来调控水位的高度,例如当水位传感器17监测到水位上涨,则通过节流阀16使排水口14的流量增加,以降低水位,还例如当水位传感器17监测到水位下降,则通过节流阀16使排水口14的流量减少,以提高水位,因此在藻类生长区12内,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形成流入和流出的动态平衡,以保持水位的稳定,为藻类的生产提供充足的水分。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口13的进水口径小于排水口14的排水口径。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的流量不同,进水口13由于进水口径大,因此流入量大,排水口14的排水口径相对较小,因此流出量小。
具体地,根据图1-图3,框体11包括外框111和内框112,内框112设置于外框111内且可拆卸,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设置于外框111上;外框111设置有外进风格栅1111和外出风口1112,内框112设置有内进风格栅1121和内出风口1122;藻类生长区12包括藻类附着网121和顶盖122,藻类附着网121可拆卸连接于顶盖122的底部,顶盖122盖合于内框112顶部且可拆卸,藻类附着网121设置于内框112内且用以藻类附着生长;外框111设置有排风扇15,排风扇15连通于外出风口1112,用以使气流依次流经外进风格栅1111、内进风格栅1121、藻类附着网121、内出风口1122和外出风口1112,再由排风扇15排出。具体地,水位传感器17设置于外框111内。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为了便于更换藻类附着网121,外框111和内框112采用可拆卸连接,顶盖122和内框112采用可拆卸连接,藻类附着网121和顶盖122采用可拆卸连接,在对藻类附着网121进行更换时,可先将内框112从外框111内拆卸下来,再将顶盖122从内框112上拆卸下来,最后将藻类附着网121从顶盖122上拆卸下来,多个零部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将藻类附着网121进行定期更换。其中可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或螺栓连接实现以可拆卸功能。
其中本净化仓100中气流的流向为:外进风格栅1111-内进风格栅1121-藻类附着网121-内出风口1122-外出风口1112-排风扇15,因此流经藻类附着网121的空气能得以净化,通过藻类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提高空气中的含氧量。
具体地,根据图1-图3,进水口13、排水口14和排风扇15位于外框111的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为了结构更紧凑,进水口13、排水口14和排风扇15三者均设置于外框111的同一侧,在对进水口13和蒸发器22的冷凝水槽221相连接,以及对排水口14和空调200的排水管23相连接,由于位于同一侧,便于对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两者进行同侧操作,提高安装的工作效率。并且,由于进水口13和排水口14自身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将排风扇15设置于同一侧,合理利用结构空间,使结构更紧凑,降低整体的占据空间,以实现空调200的小型化。
具体地,根据图1-图3,藻类附着网121沿气流流经方向延伸成波纹状。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为了提高藻类附着网121与空气的接触面积,藻类附着网121被设计成波纹状,具体地截面呈Z字形的弯折面,能有效地增加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以进一步地净化和改善空气。当然,截面也可具体呈锯齿状。
具体地,根据图1-图3,进水口13所设置的位置高于排水口14所设置的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在进水和排水之间形成流水高度差,因此进水口13所设置的位置会高于排水口14所设置的位置,从进水口13流入的水流会流经藻类附着网121后,给予藻类附着网121上藻类充足的水分后,再从排水口14流出,巧妙地利用高度差对藻类进行补水。
其中根据图4-图8示出了空调200的一种实施例,其中空调200包括上述的应用于空调200的净化仓100,还包括:壳体21,净化仓100设置于壳体21内;蒸发器22,蒸发器22设置于壳体21内,蒸发器22包括冷凝水槽221,冷凝水槽221连通于进水口13;排水管23,排水管23的一端连通于排水口14且另一端延伸至壳体21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节省水资源,空调200的蒸发器22所产生的冷凝水会从冷凝水槽221流出,通过进水口13流入至藻类生长区12内,补充藻类所需的水分,藻类在藻类生长区12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更多的氧气,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最后由排水口14流出,再通过空调200的排水管23导流出空调200外,因此充分利用蒸发器22所产生的冷凝水对藻类进行补水,有效地节省水资源。
具体地,根据图6-图8,壳体21包括中框211、面板212和底盘213,中框211、面板212和底盘213围设形成供蒸发器22和净化仓100设置的腔体;中框211设置有框进风口2111和框出风口2112,框进风口2111和外进风格栅1111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框出风口2112和排风扇15的排风口151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为了更好地进风和出风,在中框211被设计有框进风口2111和框出风口2112,因此本净化仓100中气流的流向为:框进风口2111-外进风格栅1111-内进风格栅1121-藻类附着网121-内出风口1122-外出风口1112-排风扇15-框出风口2112,形成一条完整的空气流动路径,更好地对空气进行导向和净化。
具体地,根据图6-图8,框进风口2111设置于中框211的侧面,框出风口2112设置于中框211的顶部,框进风口2111和框出风口2112异面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为了适配外进风格栅1111和排风扇15的位置,在净化仓100内,外进风格栅1111和排风扇15分别设置于外框111相向设置的两侧,例如外框111的前后两测或左右两侧,且排风扇15的排风口151朝上设置,即朝向中框211的顶部,因此框进风口2111被设计在中框211的侧面,能够和外进风格栅1111的位置相适配导通,框出风口2112内设计在中框211的顶部,能够和排风扇15的排风口151相适配导通,结构设计合理,更好地进行导风。
其中框211进风口和框出风口2112异面设置,因此从外界所吸入的空气和净化后的空气相当于处于相垂直的状态,能够有效地避免从外界所吸入的空气和净化后的空气相接触混淆,能够以更快地效率净化空气。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包括:
框体;
藻类生长区,所述藻类生长区设置于所述框体内,且所述藻类生长区用以对流经的空气进行净化;
进水口和排水口,所述进水口和排水口设置于所述框体上,且所述藻类生长区连通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之间;
其中,所述进水口用以与空调蒸发器的冷凝水槽连通,所述排水口用以与空调的排水管连通,用以将空调所产生的冷凝水通过所述进水口导通至所述藻类生长区,再通过所述排水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口设置有节流阀,所述节流阀用以调节所述排水口的出水量,所述框体内设置有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用以检测水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包括外框和内框,所述内框设置于所述外框内且可拆卸,所述进水口和所述排水口设置于所述外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设置有外进风格栅和外出风口,所述内框设置有内进风格栅和内出风口;
所述藻类生长区包括藻类附着网和顶盖,所述藻类附着网可拆卸连接于所述顶盖的底部,所述顶盖盖合于所述内框顶部且可拆卸,所述藻类附着网设置于所述内框内且用以藻类附着生长;
所述外框设置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连通于所述外出风口,用以使气流依次流经所述外进风格栅、所述内进风格栅、所述藻类附着网、所述内出风口和所述外出风口,再由所述排风扇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所述排水口和所述排风扇位于所述外框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所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排水口所设置的位置。
7.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所述净化仓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蒸发器,所述蒸发器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蒸发器包括冷凝水槽,所述冷凝水槽连通于所述进水口;
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排水口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壳体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面板和底盘,所述中框、所述面板和所述底盘围设形成供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净化仓设置的腔体;
所述中框设置有框进风口和框出风口,所述框进风口和所述外进风格栅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所述框出风口和所述排风扇的排风口相导通且位于同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框进风口设置于所述中框的侧面,所述框出风口设置于所述中框的顶部,所述框进风口和所述框出风口异面设置。
CN202221884766.7U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Active CN2177374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766.7U CN2177374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884766.7U CN2177374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467U true CN217737467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501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884766.7U Active CN217737467U (zh) 2022-07-18 2022-07-18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4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14667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及控制方法
CN217737467U (zh) 一种应用于空调的净化仓及空调
CN207262576U (zh) 空调器
CN210118920U (zh) 加湿器
CN214038718U (zh) 智能中央三恒一体机
CN214249899U (zh) 一种恒温恒湿调节用加湿除湿机
CN211781718U (zh) 一种加湿装置及新风空调器
CN2438038Y (zh) 加湿式分体落地式空调器
CN212431075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1781577U (zh) 一种带空气净化装置泳池除湿热泵机组
CN210801428U (zh) 一种吊顶恒湿机组
CN210128444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08794614U (zh) 一种具有加湿功能的空气净化装置
CN206160305U (zh) 窗式空调器
CN220817928U (zh) 工业空调外机
CN218495281U (zh) 一种水洗空气装置及空调器
CN212457171U (zh) 风管机及空调机组
CN211703248U (zh) 一种用于驴舍的除湿机
CN217235817U (zh) 用于空调器的新风净化装置、空调器
CN2453291Y (zh) 一种家用空气净化器
CN213040665U (zh) 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CN213272917U (zh) 空气处理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0303777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255010Y (zh) 空气质量控制柜
CN217685821U (zh) 用于空调器的加湿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