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438U -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438U
CN217737438U CN202220433823.3U CN202220433823U CN217737438U CN 217737438 U CN217737438 U CN 217737438U CN 202220433823 U CN202220433823 U CN 202220433823U CN 217737438 U CN217737438 U CN 21773743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heat exchange
screw rod
air supply
supply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4338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海新
张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ein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ein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ein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einuan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4338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3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43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43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包括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其中,第一组成部内安装有第二组成部;第二组成部内设置有安装仓,其中,安装仓内设置有丝杆;丝杠上安装有叶片;丝杆上设置有至少各第一螺纹面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面,其中,第一螺纹面和第二螺纹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叶片。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可以实现低噪音和低振动幅度的运转,提高了使用时室内的舒适度;避免了噪音过大和风速过快的问题;叶片相对运动产生的涡流更舒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极小;用于高温高湿地区夏季室内舒适性空调,兼顾冬季工况,采用低品位能源代替现有各类舒适度较低、或无法处理夏季湿负荷的末端设备。

Description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末端的送风机构,特别涉及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背景技术
目前空调等设备大多都采用换热末端进行室内环境的调节,现有的很多换热末端大多采用单一的辐射换热或对流换热,存在功能单一和舒适性及节能性较差的缺点,中国专利CN201110348078.9公开了一种对流/辐射一体化换热末端,将对流和辐射换热方式结合为一体,利用毛细管作为末端换热设备,实现高温冷水的梯级利用,满足节能和舒适的要求。
但是中国专利CN201110348078.9公开的换热末端中对于空气驱动装置未进行具体选择,常规的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等转速较高,振动幅度及噪音都过大,会严重影响到室内的舒适度,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产品对于低噪声、低吹风感的效果;此外,该专利的技术方案的被动式工况无法适应设备启动阶段和夏季高温阶段的需求,如果完全采用被动式满足设计负荷,则最终将需要安装大量的设备,而全年达到设计负荷的时间段极短,导致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过低;如采用“强制空气循环”来增强设备换热能力,则需要增加空气驱动设备。如果采用传统的风机来实现强制循环,则将出现上述问题:高噪声、冷风感、高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包括第一组成部和第二组成部,其中,
所述第一组成部内安装有所述第二组成部;
所述第二组成部内设置有安装仓,其中,
所述安装仓内设置有丝杆;
所述丝杠上安装有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上设置有至少各第一螺纹面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面,其中,
所述第一螺纹面和所述第二螺纹面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叶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成部与所述第二组成部之间的两端安装有端盖,其中,
两个所述端盖上均设置有安装板;
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的边侧安装有驱动机构,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
另一个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辅助机构,其中,
所述丝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机构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螺纹面与所述第二螺纹面的方向相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组成部和所述第二组成部由具有透气孔的板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组成部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组成部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换热末端,具有前述的送风机构。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可以实现低噪音和低振动幅度的运转,提高了使用时室内的舒适度;避免了噪音过大和风速过快的问题;叶片相对运动产生的涡流更舒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极小;用于高温高湿地区夏季室内舒适性空调,兼顾冬季工况,采用低品位能源代替现有各类舒适度较低、或无法处理夏季湿负荷的末端设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中:1、第一组成部;2、第二组成部;3、安装仓;4、端盖;5、安装板;6、驱动机构;61、辅助机构;7、丝杆;71、第一螺纹面;72、第二螺纹面;8、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包括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其中,第一组成部1内安装有第二组成部2,第一组成部1与第二组成部2之间的两端安装有端盖4,端盖4实现对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的安装和固定;两个端盖4上均设置有安装板5,安装板5用于安装驱动机构6以及辅助机构61,具体的,其中一个安装板5的边侧安装有驱动机构6,其中,驱动机构6与丝杆7的一端连接,另一个安装板5上设置有辅助机构61,其中,丝杆7的另一端与辅助机构61连接,驱动机构6(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电机或往复电机)带动丝杆7进行运转,同时丝杆7的另一端可以安装在辅助机构6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轴承座)内,方便实现对丝杆的安装或固定;端盖4同时避免空气在未经换热的情况下从两端出入换热筒中部。
第二组成部2内设置有安装仓3,其中,安装仓3内设置有丝杆7,丝杠7上安装有叶片8。
具体的,丝杆7上设置有至少各第一螺纹面71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面72,其中,第一螺纹面71和第二螺纹面72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叶片8,第一螺纹面71与第二螺纹面72的方向相反,在运转时,驱动机构6带动丝杆7运转,由于丝杆7的第一螺纹面71和第二螺纹面72的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面71和第二螺纹面72上的叶片8会根据驱动机构6的旋转方向不同进行相向或相反方向的运动(平移),在叶片8相互靠拢时、叶片8之间的空气受到挤压、形成正压,将通过第一组成部1的孔板进入毛细管换热器(毛细管换热器位于第一组成部1与第二组成部2之间的空间内),被换热器冷却除湿或加热,进而通过外筒(第一组成部1)的孔板形成涡流进入室内,同时两叶片8外侧形成负压,因而室内的的空气则将进入换热筒(由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构成的空间)中部;叶片8相互分离时,两叶片8外侧的空气将同前述步骤一样被挤入换热筒(由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构成的空间),换热(由第一组成部1与第二组成部2之间毛细换热器进行)后进入室内,此时两叶片8内侧出现负压,将室内空气带入换热筒,驱动机构6的运转方向可以改变,实现叶片8相向或相反的往复运动(如丝杆7被驱动机构6带动顺时针旋转使叶片8相互靠拢、逆时针旋转使叶片8相互分离),实现了驱动空气往复运动,取得“扇风”的效果。相较于一般的风机(如贯流风机或轴流风机等)可以实现低噪音和低振动幅度的运转,提高了使用时室内的舒适度;避免了噪音过大和风速过快的问题;叶片相对运动产生的涡流更舒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极小。
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由具有透气孔的板制成,方便进行空气的流动,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网孔板。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组成部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可以对叶片8起到固定作用,方便叶片8在丝杆7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组成部2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形或矩形,亦可以实现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2
一种换热末端,具有前述的送风机构,可以实现低噪音和低振动幅度的运转,提高了使用时室内的舒适度;避免了噪音过大和风速过快的问题。
具体的,中国专利CN201110348078.9中技术方案的出发点,在于尽量利用设备自身与室内温差形成的表面辐射换热能力,和设备内部空气被冷却加热以后与室内空气比重不同而形成的“烟囱效应”,通过与室内环境“被动式”的热湿交换而达到提供室内舒适的效果,其特征是高舒适、低能耗,同时能在高温高湿地区提供除湿能力。但该设备的“被动式”工况无法适应设备启动阶段和夏季高温阶段的需求:如果完全采用被动式满足设计负荷,则最终将需要安装大量的设备,而全年达到设计负荷的时间段极短,设备使用效率过低;如采用“强制空气循环”来增强设备换热能力,则需要增加空气驱动设备。如果采用传统的风机来实现强制循环,则将出现上述问题:高噪声、冷风感、高能耗。
本实施例2中的换热末端采用实施例1中的往复送风机构,该机构可以将空气从正反两个方向推入或抽出毛细管换热筒,达到空气驱动的效果。而叶片8的运动过程由具有两个相反方向螺纹面的丝杆7,其运动速度较低,不会产生过大的噪声和风速,解决了风机带来的上述问题。
同时叶片8往复运动过程中将产生类似“扇扇子”的效应:在空气被间歇推动的过程中,将会出现相应的较为稳定的涡流,该涡流在流经换热筒,被冷却除湿后,将进一步稳定的进入室内,并在周边产生一种“自然风”的效果,与风机驱动空气产生大高频震荡风速相比,涡流对人体皮肤产生的刺激极小,并且其“自然风”的空气运动特征将使得人体产生户外接受舒适空气吹拂的愉悦感。
在“被动式”换热运行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开启上述装置(往复送风机构)增强设备换热能力,在设备启动阶段和全年高负荷阶段提供足够的换热能力。本实施例中驱动机构6优选为电机或直线往复电机,其功耗极小,在慢速运行下其能耗仅相当于常规照明设备的功耗。
本实用新型的送风机构可以实现低噪音和低振动幅度的运转,提高了使用时室内的舒适度;避免了噪音过大和风速过快的问题;叶片相对运动产生的涡流更舒适,对人体皮肤的刺激极小;用于高温高湿地区夏季室内舒适性空调,兼顾冬季工况,采用低品位能源代替现有各类舒适度较低、或无法处理夏季湿负荷的末端设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成部(1)和第二组成部(2),其中,
所述第一组成部(1)内安装有所述第二组成部(2);
所述第二组成部(2)内设置有安装仓(3),其中,
所述安装仓(3)内设置有丝杆(7);
所述丝杆(7)上安装有叶片(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杆(7)上设置有至少各第一螺纹面(71)和至少一个第二螺纹面(72),其中,
所述第一螺纹面(71)和所述第二螺纹面(72)上均至少设置有一个所述叶片(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部(1)与所述第二组成部(2)之间的两端安装有端盖(4),其中,
两个所述端盖(4)上均设置有安装板(5);
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5)的边侧安装有驱动机构(6),其中,
所述驱动机构(6)与所述丝杆(7)的一端连接;
另一个所述安装板(5)上设置有辅助机构(61),其中,
所述丝杆(7)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机构(6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面(71)与所述第二螺纹面(72)的方向相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组成部(1)和所述第二组成部(2)由具有透气孔的板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成部(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组成部(2)的横截面包括椭圆形或矩形。
8.一种换热末端,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所述的送风机构。
CN202220433823.3U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Active CN21773743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3823.3U CN217737438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433823.3U CN217737438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438U true CN217737438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5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433823.3U Active CN217737438U (zh) 2022-03-02 2022-03-02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43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17864C (zh) 一种基于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空调系统
CN201688514U (zh) 一种采用双冷源的温度和湿度独立控制的空调装置
CN217737438U (zh) 一种换热末端往复送风机构及换热末端
CN114353199A (zh) 一种余热驱动溶液除湿及多级间接蒸发冷风机组
CN206073396U (zh) 导风装置和空调柜机
CN215570851U (zh) 一种小型台式移动空调
CN211233200U (zh) 一种基于氯化锂固体吸湿板多级空气降温除湿系统
CN207247386U (zh) 直流变频除湿净氧装置
CN108800385B (zh) 基于建筑体结构的空调降温系统
CN113154584A (zh) 一种绿色建筑的通风节能设备
CN208475597U (zh) 一种移动空调风道引水槽结构
CN208519900U (zh) 一种光伏水冷溶液除湿空调系统
CN207501279U (zh) 一种物业用小区节能环保除湿机
CN2641509Y (zh) 一种高效节能环保空调
CN220947446U (zh) 一种双层流空调箱循环风门结构
CN212299999U (zh) 一种降噪节能型中央空调冷却塔
CN211903363U (zh) 一种新型空气源热泵
CN212362355U (zh) 一种用于制热领域的新风机
CN2229622Y (zh) 窗式空调器
CN216159243U (zh) 一种节能降噪换气机
CN219510924U (zh) 一种医院手术室净化恒温恒湿装置
CN101158498A (zh) 空调房间的间歇蓄热式新风换热器
CN212618967U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加湿功能的节能环保空调
CN220471775U (zh) 一种空气中尘埃粒子净化强滤式冷暖风扇
CN115127220A (zh) 一体式空调自然环境可节能通风及散热智能联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