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37232U -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 Google Patents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37232U
CN217737232U CN202221144868.5U CN202221144868U CN217737232U CN 217737232 U CN217737232 U CN 217737232U CN 202221144868 U CN202221144868 U CN 202221144868U CN 217737232 U CN217737232 U CN 2177372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pipe
boilers
boiler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4486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宗路超
孙春娥
孔明亮
孟丽娟
狄宗婷
李赛
常跃辉
肖赛刚
王峥
杨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nstruction Second Engineering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14486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372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372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372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20/00Combustion technologies with mitigation potential
    • Y02E20/30Technologies for a more efficient combustion or heat usage

Landscapes

  • Incineration Of Wast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包括:多组燃气锅炉,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每个所述燃气锅炉设有供水管、回水管和排烟管,所述回水管向所述燃气锅炉内供水,并被所述燃气锅炉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由所述供水管排出,所述排烟管用于排出燃气燃烧后的废气;热水回水主管,连接到每个所述燃气锅炉的回水管;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燃气锅炉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并将每组的燃气锅炉排烟管连接到一根主烟气管道排烟,可减少烟气管道的布设难度和具体操作时的安装难度,并减小管道的占用面积,提高狭小空间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Description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背景技术
燃气供暖锅炉是指利用燃气燃烧把炉水加热从而满足人们采暖的锅炉,燃气包括天然气、城市煤气、液化气和沼气等。目前建筑物采暖大多都是以热水为热媒,采用燃气锅炉加温热水供用户使用,一栋楼的供暖一般由楼底地下室的多个燃气锅炉供暖。
随着地下空间开发与利用,越来越多的设备机房设置于地下室,以某工程为例,热水机房内部原设计16个燃气锅炉,每个锅炉外接一根DN150的锅炉排烟气管,16根排烟管需穿越走廊和泳池除湿机房后经地下室外墙预留套管引至室外地面。
由此可见,在空间有限的条件下,多根排烟管道给初期的管道布置以及后期的具体安装及施工带来了较大的难度和劳动量,人们希望得到一种能提高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的新型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包括:
多组燃气锅炉,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每个所述燃气锅炉设有供水管、回水管和排烟管,所述回水管向所述燃气锅炉内供水,并被所述燃气锅炉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由所述供水管排出,所述排烟管用于排出燃气燃烧后的废气;
热水回水主管,连接到每个所述燃气锅炉的回水管;
热水供水主管,连接到每个所述燃气锅炉的供水管;
与每组燃气锅炉对应数量的主烟气管道,每根所述主烟气管道连接到对应一组燃气锅炉的所有排烟管;
其中,所述主烟气管道的通径面积大于等于连接到所述主烟气管道的所有排烟管通径面积之和。
优选的,所述排烟管的上端设有支管,所述支管和所述主烟气管道之间具有45°倾角。
优选的,每组燃气锅炉的多个排烟管倾斜角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支管与主烟气管道之间通过斜接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烟气管道的末端设有离心风机,用于在所述主烟气管道的末端形成负压,使管道内的气体被抽出。
优选的,所述离心风机的输出端连接烟气过滤装置,使烟气被过滤后排出至室外。
优选的,所述主烟气管道和离心风机之间通过变径接头连接。
优选的,多个所述燃气锅炉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所述燃气锅炉的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为600mm,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分布在所述燃气锅炉的纵向方向。
优选的,所述供水管和回水管上设有闸阀和止回阀。
优选的,所述主烟气管道具有1%-5%的向上坡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燃气锅炉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并将每组的燃气锅炉排烟管连接到一根主烟气管道排烟,可减少烟气管道的布设难度和具体操作时的安装难度,并减小管道的占用面积,提高狭小空间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
另外在主烟气管道的末端设置离心风机和烟气过滤装置可降低排放污染,提高排放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主烟气管道和支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主烟气管道与热水供水主管、热水回水主管的分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烟气过滤装置的分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示的燃气锅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燃气锅炉;11、供水管;12、回水管;121、闸阀;122、止回阀;13、底座;14、排烟管;15、支管;20、热水回水主管;30、热水供水主管;40、主烟气管道;41、变径接头;42、斜接头;50、离心风机;60、静压箱;61、烟气过滤装置;70、室外排烟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目前的建筑施工中,各功能模块趋向于向集成方向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设备机房设置于地下室,在热水机房空间中,包含有其他排风、给水、消防、通信等管道设施,当燃气锅炉数量较多时,无疑增加了排烟管道的设计布置和具体施工难度。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能将2-4个燃气锅炉10的排烟管14集中到一个管道进行排烟,以降低多个小径管道的布设难度。
结合图1所示,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主要包括多组燃气锅炉、热水回水主管20、热水供水主管30和主烟气管道40,可选的,每组燃气锅炉包含2-4个燃气锅炉10,每个燃气锅炉10设有供水管11、回水管12和排烟管14,回水管12向燃气锅炉10内供水,并被燃气锅炉10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由供水管11排出,排烟管14用于排出燃气燃烧后的废气。
其中,热水回水主管20连接到每个燃气锅炉10的回水管12,热水供水主管30连接到每个燃气锅炉10的供水管11,如此,热水回水主管20用于汇集外部冷水源或多余的回流水,并最终流向回水管12为燃气锅炉10供水,燃气锅炉10内的燃烧器被控制燃烧将进入的水加热到预设温度,再由供水管11流向热水供水主管30,由热水供水主管30供入用户。
具体的,供水管11和回水管12上设有闸阀121和止回阀122。可通过闸阀121和止回阀122控制进入和排出燃气锅炉10的流量。
优选的,多个燃气锅炉10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燃气锅炉10的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为600mm,供水管11和回水管12分布在燃气锅炉10的纵向方向。
如此,可为燃气锅炉10以及供水管11和回水管12的检修创造有利的空间条件。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每个燃气锅炉10的下方通过混凝土结构形成底座13,底座13中有预埋的螺栓连接件,可有利于后期通过螺母将燃气锅炉10固定到底座13。
进一步的,主烟气管道40的数量对应多组燃气锅炉,每组燃气锅炉配置一根主烟气管道40,每根主烟气管道40连接到对应一组燃气锅炉的所有排烟管14;其中,主烟气管道40的通径面积优选大于等于连接到主烟气管道40的所有排烟管14通径面积之和。
如此,主烟气管道40不会对上升的烟气造成排烟的阻力,保证每个排烟管14的烟气顺利排放。
可选的,主烟气管道40具有1%-5%的向上坡度,使烟气顺利上升流动。管道的材质均选用焊接钢管,管道外部设置50mm石棉保温层及3mm不锈钢板。以阻止管道的热量向周围的空间进行辐射。
进一步的,结合图2-3所示,排烟管14的上端设有支管15,支管15和主烟气管道40之间具有45°倾角。优选的,每组燃气锅炉10的多个排烟管14倾斜角度相同。
定义空间上的高度方向为Z轴,水平方向为X轴、Y轴,其中,支管15在X轴、Y轴和Z轴上均倾斜45°,如此,可降低排烟管14中的烟气在转向时产生的阻力,减少气流的速度损耗。
进一步的,支管15与主烟气管道40之间通过斜接头42连接。斜接头42的第一端与支管15对接,另一端连接到主烟气管道40,其中,斜接头42的直径也逐渐由支管15的直径变为主烟气管道40的直径,使烟气进入到主烟气管道40的过程中尽量减少速度损耗,防止烟气流动慢、密度大,影响燃烧效率。
若烟气燃烧不充分而产生一氧化碳等废气,且在管道内堆积无法排出时容易导致出现中毒、火灾等安全事故,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结合图4所示,主烟气管道40的末端设有离心风机50,用于在主烟气管道40的末端形成负压,使管道内的气体被抽出。通过外加离心风机50的方式对主烟气管道40内的烟气进行抽吸,可提高烟气的排放速度,提高燃烧效率和设备运行的安全性。
在具体的实施例中,根据《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计算,1m3天然气完全燃烧产生的废气量约为ρ=10.89m3,每台燃气锅炉10最大功率运行时的天然气消耗量V1=9.9T(2000Pa)立方米,烟气膨胀系为av≈0.00366,考虑燃气锅炉废气温度H=150℃,根据锅炉说明书按照2倍的空气吸入量,因此计算每台锅炉废气排放量S=(2ρ-1)×V1×(1+H×ac)即S=(2×10.89-1)×9.9(1+150×0.00366)≈318m3/h。
考虑20%安全预留系数,3台BTR338机组并联时废气量S0=3×S×1.2=1144.8m3/h,选用排风量为1200m3/h的离心风机。2台燃气锅炉10并联时废气量S0=2×S×1.2=763.2m3/h。选用排风量为800m3/h的离心风机。每台离心风机50均安装压力开关,并与燃气锅炉10联动控制,在离心风机50未正常启动时,燃气锅炉10不启动,任何一台燃气锅炉10在运行时,离心风机50就不能停止。
可选的,主烟气管道40和离心风机50之间通过变径接头41连接。变径接头41优选为可伸缩折弯的金属波纹管,便于施工安装。
优选的,离心风机50的输出端连接烟气过滤装置61,使烟气被过滤后排出至室外。烟气过滤装置61可选为多层活性炭过滤网,可将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气体过滤。
进一步的,烟气过滤装置61的输出端设有静压箱60,静压箱60上连接有室外排烟管70,将过滤后的烟气排出到室外。
可选的,烟气过滤装置61与离心风机50、静压箱60采用卡箍连接,超过使用期限后可实现模块化快速替换。
结合以上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将多个燃气锅炉分为若干组,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并将每组的燃气锅炉排烟管连接到一根主烟气管道排烟,可减少烟气管道的布设难度和具体操作时的安装难度,并减小管道的占用面积,提高狭小空间的空间利用率,达到提高施工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降低成本、缩短工期的目的;另外在主烟气管道的末端设置离心风机和烟气过滤装置可降低排放污染,提高排放的安全性。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燃气锅炉(10),每组包含2-4个燃气锅炉(10),每个所述燃气锅炉(10)设有供水管(11)、回水管(12)和排烟管(14),所述回水管(12)向所述燃气锅炉(10)内供水,并被所述燃气锅炉(10)加热到预定温度后由所述供水管(11)排出,所述排烟管(14)用于排出燃气燃烧后的废气;
热水回水主管(20),连接到每个所述燃气锅炉(10)的回水管(12);
热水供水主管(30),连接到每个所述燃气锅炉(10)的供水管(11);
与每组燃气锅炉(10)对应数量的主烟气管道(40),每根所述主烟气管道(40)连接到对应一组燃气锅炉(10)的所有排烟管(14);
其中,所述主烟气管道(40)的通径面积大于等于连接到所述主烟气管道(40)的所有排烟管(14)通径面积之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14)的上端设有支管(15),所述支管(15)和所述主烟气管道(40)之间具有45°倾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燃气锅炉(10)的多个排烟管(14)倾斜角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15)与主烟气管道(40)之间通过斜接头(4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气管道(40)的末端设有离心风机(50),用于在所述主烟气管道(40)的末端形成负压,使管道内的气体被抽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50)的输出端连接烟气过滤装置(61),使烟气被过滤后排出至室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气管道(40)和离心风机(50)之间通过变径接头(4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燃气锅炉(10)呈矩形阵列分布,相邻的所述燃气锅炉(10)的纵向间距为900mm,横向间距为600mm,所述供水管(11)和回水管(12)分布在所述燃气锅炉(10)的纵向方向。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11)和回水管(12)上设有闸阀(121)和止回阀(122)。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烟气管道(40)具有1%-5%的向上坡度。
CN202221144868.5U 2022-05-12 2022-05-12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Active CN2177372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4868.5U CN217737232U (zh) 2022-05-12 2022-05-12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144868.5U CN217737232U (zh) 2022-05-12 2022-05-12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37232U true CN217737232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36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44868.5U Active CN217737232U (zh) 2022-05-12 2022-05-12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372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698186B (zh) 垃圾焚烧锅炉
CN106545876B (zh) 一种瓦斯蓄热氧化后烟气加热井筒方法
CN217737232U (zh) 地下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CN114838374A (zh) 地下机房燃气锅炉机械排烟系统
US4582042A (en) Ceiling radiation heater and methods of operating same
KR200474068Y1 (ko) 열교환 환기 기능을 하는 벽난로
CN106958943B (zh) 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和电加热固体蓄热系统
US5282457A (en) High efficiency gas furnace
RU149165U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RU2247902C2 (ru) Способы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микроклимата в помещениях (варианты)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их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CN204619705U (zh) 一种乏风瓦斯氧化装置
CN104906928B (zh) 一种乏风瓦斯氧化装置
RU151386U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CN215808579U (zh) 一种循环烟气管路
CN106940086B (zh) 燃煤锅炉改造成电加热固体蓄热锅炉的方法
WO2021075366A1 (ja) ボイラ、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発電プラント
JP7492359B2 (ja) ボイラ、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発電プラント
CN201126258Y (zh) 铸铁管式组合热风炉
RU149129U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RU56987U1 (ru) Котел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варианты)
RU2566467C1 (ru) Водогрейный котел
GB2281611A (en) Building flue systems
CN105486140A (zh) 取暖炉余热盘管
RU2257513C1 (ru) Котельная установка
Zorraquino et al. Indoor air quality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basque country (Spain) related to natural and/or liquid petroleum gas usage in individual heating installation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