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3936U - 一种担架式背心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担架式背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3936U
CN217723936U CN202221997695.1U CN202221997695U CN217723936U CN 217723936 U CN217723936 U CN 217723936U CN 202221997695 U CN202221997695 U CN 202221997695U CN 217723936 U CN217723936 U CN 2177239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st
stretcher
hook
main body
sl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769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ay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ay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ay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ayi Ruid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9769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39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39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39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担架式背心,涉及救援穿戴设备技术领域。一种担架式背心,包括背心主体、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挂钩组件包括挂绳和钩体,第一安全扣能与钩体扣接,背心主体内开设有存储腔,挂绳一端与背心主体连接,另一端与钩体连接。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背心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背心主体的背面上的滑轨,两个滑动杆对应设置于滑轨上,能沿滑轨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之间连接有托接件,托接件位于远离背心主体的滑动杆一端。该担架式背心能够在被救援过程中作为担架使用,可克服特殊情况下无担架使用或无法使用担架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担架的效果,能够极大的提升救援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担架式背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担架式背心。
背景技术
救援是指个人或人们,在遭遇灾难或其他非常情况(含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突发危险事件等)时,获得实施解救行动的整个过程;而救援事业是指能够做长久完善地准备和随时随地能够及时实施解救行动的事务。
在实际救援中,例如在战场救援、山地救援和河流救援等情况下,一般采用人力借助一些适用的工具进行救援。这些工具为救援设备。目前,在救援过程中,一般会对被救伤员采用担架转移。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很多时候并没有担架使用,或者担架使用受到限制。此时,只能通过人工转移,人工转移过程中,很容易造成对被救伤员的二次伤害,且更加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担架式背心,其能够在被救援过程中作为担架使用,可克服特殊情况下无担架使用或无法使用担架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担架的效果,又能够省去被救伤员上担架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救援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担架式背心,包括背心主体、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多个第一安全扣对称设置于背心主体的两侧;
挂钩组件包括挂绳和钩体,第一安全扣能与钩体扣接,背心主体内开设有存储腔,挂绳设置于存储腔内,挂绳一端与背心主体连接,另一端与钩体连接;
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背心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背心主体的背面上的滑轨,两个滑动杆一一对应设置于滑轨上,且能沿滑轨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之间连接有托接件,托接件位于远离背心主体的滑动杆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轨为柱体结构,滑轨固定设置于背心主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动杆为筒体结构,滑动杆套设在滑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远离背心主体的滑动杆一端与背心主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件,可拆卸件用于实现滑动杆与背心主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可拆卸件包括魔术贴,魔术贴包括子面和母面,子面设置于滑动杆上,母面设置于背心主体上,子面与母面能够粘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子面上设置有第二安全扣,第二安全扣能与钩体扣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滑轨与滑动杆之间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滑动杆沿滑轨滑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U型限位块和复位弹簧,滑轨上开设有与限位杆适配的限位孔,限位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滑动杆,且能伸入到限位孔内,U型限位块的两端均设置于滑动杆的外侧壁上,且U型限位块套设在限位杆上,弹簧套设在限位杆上,限位杆上套设有挡板,弹簧的一端与挡板连接,另一端与限位块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稳固带组件,稳固带组件包括五点式安全带,五点式安全带穿设于背心主体的内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五点式安全带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兜设腿的兜腿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担架式背心,包括背心主体、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上述背心主体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上述背心主体穿设在人体上后,可起到遮掩和保暖等基本作用。上述背心主体穿戴在人体上后,可用于固定在人体上。上述扣接组件用于与挂钩组件或其他能够扣接的物件扣接。上述挂钩组件与扣接组件配合适用,用于扣接在扣接组件上。上述担架组件用于将背心主体变形为一种担架结构,能够用于直接转移穿戴该背心主体的被救援伤员。上述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多个上述第一安全扣对称设置于上述背心主体的两侧。上述背心主体两侧的第一安全扣可与以下构体或其它挂钩件连接后用于侧面拖行,同时两侧的安全扣均用于连接后可在背心主体四周固定好后用于抬起被救人员。上述挂钩组件包括挂绳和钩体,上述第一安全扣能与上述钩体扣接,上述背心主体内开设有存储腔,上述挂绳设置于上述存储腔内,上述挂绳一端与上述背心主体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钩体连接。上述构体用于与第一安全扣扣接,上述背心主体内开设的存储腔用于存储挂绳。在救援时可抽出挂绳在远距离挂钩其它物件,也能够用于与对应的救援人员身上的第一安全扣扣接。上述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上述背心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的背面上的滑轨,两个滑动杆一一对应设置于上述滑轨上,且能沿上述滑轨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之间连接有托接件,上述托接件位于远离上述背心主体的上述滑动杆一端。上述两个滑动杆沿各自对应的滑轨滑出后,可进行伸长动作。在上述伸长动作过程中,托接件也会随着两个滑动杆同步移动,知道滑动杆停止移动后,只需要将被救伤员的臀部或腿部位置搭在托接件上,即可通过其它救援人员穿戴的背心主体上的钩体来扣接在该被救伤员的背心主体上的第一安全扣上,同时其它队员抬动上述伸出的滑动杆,即可使该背心主体与担架组件配合形成一个担架结构,并用于转移伤员。
因此,该担架式背心能够在被救援过程中作为担架使用,可克服特殊情况下无担架使用或无法使用担架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担架的效果,又能够省去被救伤员上担架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救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五点式安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挂绳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钩体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背心主体,2-第一安全扣,3-挂绳,4-钩体,5-存储腔,6-滑轨,7-滑动杆,8-子面,9-母面,10-第二安全扣,11-限位杆,12-U型限位块,13-复位弹簧,14-挡板,15-五点式安全带,16-兜腿件,17-托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若出现“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5,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五点式安全带15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挂绳3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钩体4的安装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担架式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上述背心主体1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上述背心主体1穿设在人体上后,可起到遮掩和保暖等基本作用。上述背心主体1穿戴在人体上后,可用于固定在人体上。上述扣接组件用于与挂钩组件或其他能够扣接的物件扣接。上述挂钩组件与扣接组件配合适用,用于扣接在扣接组件上。上述担架组件用于将背心主体1变形为一种担架结构,能够用于直接转移穿戴该背心主体1的被救援伤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2,多个上述第一安全扣2对称设置于上述背心主体1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背心主体1两侧的第一安全扣2可与以下构体或其它挂钩件连接后用于侧面拖行,同时两侧的安全扣均用于连接后可在背心主体1四周固定好后用于抬起被救人员。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挂钩组件包括挂绳3和钩体4,上述第一安全扣2能与上述钩体4扣接,上述背心主体1内开设有存储腔5,上述挂绳3设置于上述存储腔5内,上述挂绳3一端与上述背心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钩体4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构体用于与第一安全扣2扣接,上述背心主体1内开设的存储腔5用于存储挂绳3。在救援时可抽出挂绳3在远距离挂钩其它物件,也能够用于与对应的救援人员身上的第一安全扣2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7,上述背心主体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1的背面上的滑轨6,两个滑动杆7一一对应设置于上述滑轨6上,且能沿上述滑轨6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7之间连接有托接件17,上述托接件17位于远离上述背心主体1的上述滑动杆7一端。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两个滑动杆7沿各自对应的滑轨6滑出后,可进行伸长动作。在上述伸长动作过程中,托接件17也会随着两个滑动杆7同步移动,知道滑动杆7停止移动后,只需要将被救伤员的臀部或腿部位置搭在托接件17上,即可通过其它救援人员穿戴的背心主体1上的钩体4来扣接在该被救伤员的背心主体1上的第一安全扣2上,同时其它队员抬动上述伸出的滑动杆7,即可使该背心主体1与担架组件配合形成一个担架结构,并用于转移伤员。
因此,该担架式背心能够在被救援过程中作为担架使用,可克服特殊情况下无担架使用或无法使用担架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担架的效果,又能够省去被救伤员上担架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救援效率。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滑轨6为柱体结构,上述滑轨6固定设置于上述背心主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滑轨6采用柱体结构,能够方便的将滑轨6安装在背心主体1上。
请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滑动杆7为筒体结构,上述滑动杆7套设在上述滑轨6上。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滑动杆7采用筒体结构能够套设在滑轨6上,可形成伸缩式的套筒结构,可方便滑动杆7在滑轨6上沿其轴线方向自由滑动。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远离上述背心主体1的上述滑动杆7一端与上述背心主体1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件,上述可拆卸件用于实现滑动杆7与上述背心主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可拆卸件用于实现滑动杆7与上述背心主体1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当通过可拆卸件使滑动杆7与上述背心主体1连接后,可使滑动杆7固定在背心主体1上,使其不会再沿着滑轨6滑动。此时,可正常穿戴背心主体1,可防止滑动杆7沿滑轨6滑出影响穿戴人员正常的走动等动作。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可拆卸件包括魔术贴,上述魔术贴包括子面8和母面9,上述子面8设置于上述滑动杆7上,上述母面9设置于上述背心主体1上,上述子面8与上述母面9能够粘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魔术贴用于实现滑动杆7与背心主体1的可拆卸连接。上述子面8设置在滑动杆7上,母面9设置在背心主体1上后,方子面8随滑动杆7移动到母面9处时,能够将子面8粘贴在母面9上,此时可使滑动杆7与背心主体1连接。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子面8上设置有第二安全扣10,上述第二安全扣10能与上述钩体4扣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二安全扣10作用与第一安全扣2作用相同,其设置在子面8上可方便其他穿戴有背心主体1的救援人员能够将其身上的钩体4扣接在一起,此时救援人员可通过上述拉绳来抬起滑动杆7。上述过程中,其他救援人员可将自己穿戴的背心主体1上的钩体4拉出后扣接在背心主体1上的第一安全扣2上,此时可背心和滑动杆7都轻松抬起。
请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滑轨6与滑动杆7之间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上述滑动杆7沿上述滑轨6滑脱。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件主要起到限位作用,可防止上述滑动杆7沿上述滑轨6滑脱。
请参照图1和图6,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11、U型限位块12和复位弹簧13,上述滑轨6上开设有与上述限位杆11适配的限位孔,上述限位杆11的一端能够穿过上述滑动杆7,且能伸入到上述限位孔内,上述U型限位块12的两端均设置于上述滑动杆7的外侧壁上,且上述U型限位块12套设在上述限位杆11上,上述弹簧套设在上述限位杆11上,上述限位杆11上套设有挡板14,上述弹簧的一端与上述挡板14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限位块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复位弹簧13一直处于压缩状态,通过拉动限位杆11可使限位杆11从限位孔内移出,此时,滑动杆7和滑轨6能够相对自由滑动。当限位杆11滑动到限位杆11处后,复位弹簧13能够在弹性势能作用下带动挡板14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杆11穿过滑动杆7,并进入到限位孔内。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此时限位杆11锁紧滑动杆7和滑轨6,使滑轨6和滑动杆7不再相对滑动。
请参照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稳固带组件,上述稳固带组件包括五点式安全带15,上述五点式安全带15穿设于上述背心主体1的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五点式安全带15是一种安全装置,通过两边肩膀,臀部,固定到双腿之间的卡扣上。安全带能紧贴骨盆(胯部和臀部安全带),肩膀和胸部(肩带)。五点式安全带15有胯下一点、腰两侧点和肩上两点共五点约束,覆盖了人体的主要部位,所以,在发生强烈冲击的时候,同样的压力,使用五点式安全带15能在人体更多的面积去消解,从而减少某个点的压强,减少这些冲击对人体的伤害。同时,上述五点式安全带157能够增强背心主体1与穿戴人员之间的穿戴稳定性,使穿戴人员在被救援拖行或抬升等动作过程中,背心主体1不易脱离。
请参照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上述五点式安全带15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兜设腿的兜腿件16。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兜腿件16可套设在被救人员的两个大腿上,此时处于一个兜住状态,在拖行或提升被救人员时,可防止被救人员在拖行力或重力作用下与背心主体1脱离。
在使用时,将魔术贴的子面8和母面9分离开来,此时滑动杆7能够沿滑轨6自由滑动,并伸长。
通过拉动限位杆11可使限位杆11从限位孔内移出,此时,滑动杆7和滑轨6能够相对自由滑动。将滑动杆7拉出滑动时,当限位杆11滑动到限位杆11处后,复位弹簧13能够在弹性势能作用下带动挡板14移动,从而带动限位杆11穿过滑动杆7,并进入到限位孔内。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此时限位杆11锁紧滑动杆7和滑轨6,使滑轨6和滑动杆7不再相对滑动。此时,设置在子面8上的第二安全扣10可与其他穿戴有背心主体1的救援人员能够将其身上的钩体4扣接在一起。上述过程中,其他救援人员可将自己穿戴的背心主体1上的钩体4拉出后扣接在背心主体1上的第一安全扣2上,此时可背心和滑动杆7都轻松抬起,并进行被救人员的转移工作。
在不使用时,通过拉动限位杆11可使限位杆11从限位孔内移出,此时,滑动杆7和滑轨6能够相对自由滑动,将滑动杆7收回到初始位置,此时可将子面8和母面9粘接,使滑动杆7和滑轨6不再相对滑动,可方便正常人员的正常行走等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担架式背心,包括背心主体1、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上述背心主体1是一种无领无袖,且较短的上衣。上述背心主体1穿设在人体上后,可起到遮掩和保暖等基本作用。上述背心主体1穿戴在人体上后,可用于固定在人体上。上述扣接组件用于与挂钩组件或其他能够扣接的物件扣接。上述挂钩组件与扣接组件配合适用,用于扣接在扣接组件上。上述担架组件用于将背心主体1变形为一种担架结构,能够用于直接转移穿戴该背心主体1的被救援伤员。上述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2,多个上述第一安全扣2对称设置于上述背心主体1的两侧。上述背心主体1两侧的第一安全扣2可与以下构体或其它挂钩件连接后用于侧面拖行,同时两侧的安全扣均用于连接后可在背心主体1四周固定好后用于抬起被救人员。上述挂钩组件包括挂绳3和钩体4,上述第一安全扣2能与上述钩体4扣接,上述背心主体1内开设有存储腔5,上述挂绳3设置于上述存储腔5内,上述挂绳3一端与上述背心主体1连接,另一端与上述钩体4连接。上述构体用于与第一安全扣2扣接,上述背心主体1内开设的存储腔5用于存储挂绳3。在救援时可抽出挂绳3在远距离挂钩其它物件,也能够用于与对应的救援人员身上的第一安全扣2扣接。上述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7,上述背心主体1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上述背心主体1的背面上的滑轨6,两个滑动杆7一一对应设置于上述滑轨6上,且能沿上述滑轨6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7之间连接有托接件17,上述托接件17位于远离上述背心主体1的上述滑动杆7一端。上述两个滑动杆7沿各自对应的滑轨6滑出后,可进行伸长动作。在上述伸长动作过程中,托接件17也会随着两个滑动杆7同步移动,知道滑动杆7停止移动后,只需要将被救伤员的臀部或腿部位置搭在托接件17上,即可通过其它救援人员穿戴的背心主体1上的钩体4来扣接在该被救伤员的背心主体1上的第一安全扣2上,同时其它队员抬动上述伸出的滑动杆7,即可使该背心主体1与担架组件配合形成一个担架结构,并用于转移伤员。因此,该担架式背心能够在被救援过程中作为担架使用,可克服特殊情况下无担架使用或无法使用担架的问题;使用过程中既能够起到担架的效果,又能够省去被救伤员上担架的过程,能够极大的提升救援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心主体、扣接组件、挂钩组件和担架组件,所述扣接组件包括多个第一安全扣,多个所述第一安全扣对称设置于所述背心主体的两侧;
所述挂钩组件包括挂绳和钩体,所述第一安全扣能与所述钩体扣接,所述背心主体内开设有存储腔,所述挂绳设置于所述存储腔内,所述挂绳一端与所述背心主体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钩体连接;
所述担架组件包括两个滑动杆,所述背心主体上设置有两个平行对称设置在所述背心主体的背面上的滑轨,两个滑动杆一一对应设置于所述滑轨上,且能沿所述滑轨自由滑动,两个滑动杆之间连接有托接件,所述托接件位于远离所述背心主体的所述滑动杆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为柱体结构,所述滑轨固定设置于所述背心主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杆为筒体结构,所述滑动杆套设在所述滑轨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远离所述背心主体的所述滑动杆一端与所述背心主体之间设置有可拆卸件,所述可拆卸件用于实现滑动杆与所述背心主体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拆卸件包括魔术贴,所述魔术贴包括子面和母面,所述子面设置于所述滑动杆上,所述母面设置于所述背心主体上,所述子面与所述母面能够粘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子面上设置有第二安全扣,所述第二安全扣能与所述钩体扣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与滑动杆之间设置有限位件,用于防止所述滑动杆沿所述滑轨滑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限位杆、U型限位块和复位弹簧,所述滑轨上开设有与所述限位杆适配的限位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能够穿过所述滑动杆,且能伸入到所述限位孔内,所述U型限位块的两端均设置于所述滑动杆的外侧壁上,且所述U型限位块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限位杆上,所述限位杆上套设有挡板,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挡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块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固带组件,所述稳固带组件包括五点式安全带,所述五点式安全带穿设于所述背心主体的内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担架式背心,其特征在于,所述五点式安全带的底部对称设置有用于兜设腿的兜腿件。
CN202221997695.1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担架式背心 Active CN2177239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7695.1U CN21772393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担架式背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7695.1U CN21772393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担架式背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3936U true CN217723936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13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7695.1U Active CN217723936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担架式背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39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671167B1 (ko) 개인용 긴급 구난 벨트
US6073280A (en) Rescue and invalid support belt
US2003006613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ing and securing a restrained person
US20050194211A1 (en) Footholds for fall protection devices
US11364980B2 (en) Lift vest with webbing to reduce or eliminate vertical sliding
WO2014088603A1 (en) Safety harness, lanyard, hook assembly
US20150021118A1 (en) Assistant Harness
CN217723936U (zh) 一种担架式背心
CN203279856U (zh) 一种紧急救援背心
KR200492124Y1 (ko) 환자 피난용 매트리스 들것
EP3704978B1 (de) Schutzbekleidung
US7302723B2 (en) Fire rescue belt
TWI805419B (zh) 多功能山域人體搬運袋結構
CN210904729U (zh) 一种攀登电线杆防坠安全带
CN202654570U (zh) 一种山核桃采摘安全装置
CN215781094U (zh) 一种登高作业用全身安全带
CN201988071U (zh) 高楼逃生安全座篮
CN220404660U (zh) 一种防坠落悬挂用安全带
JPS6314994B2 (zh)
CN207575581U (zh) 一种气体绝缘线路登高安装用安全带
CN214232461U (zh) 一种救援背带结构
US20080093165A2 (en) Fall-Arresting Safety Harness With An Improved Buckle
CN201770007U (zh) 航天员出舱吊具
US20190059564A1 (en) Firefighter rescue device
CN214762957U (zh) 一种基于女性功能学结构救援式背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