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3657U -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3657U
CN217723657U CN202221610337.0U CN202221610337U CN217723657U CN 217723657 U CN217723657 U CN 217723657U CN 202221610337 U CN202221610337 U CN 202221610337U CN 217723657 U CN217723657 U CN 2177236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atheter
guide catheter
distal end
embryo transf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6103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静韵
吴艳雪
宗果
朱波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Shanghai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ingyue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6103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36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36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36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所述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和管头,所述管头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管体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所述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移植导管和所述导引导管。本实用新型更加便于操作,有效防止在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过程中,对子宫颈或子宫腔造成损伤,从而可以有效提高胚胎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胚胎移植,又称受精卵移植,是指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目前,应用于治疗不育症手段之一的试管婴儿也是一种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
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双导管的方式完成胚胎移植,首先采用较硬的导引导管沿宫颈外口向内置入宫腔合适的位置,再将柔软的装有胚胎的移植导管由导引导管内腔置入,进而用注射器推注胚胎载液进入宫腔内的目标位置。然而现有的双导管移植技术存在着很多严重的缺陷:
1、导引导管采用传统材质制成,显影效果不清晰,使用过程中影响操作,容易刮伤子宫内壁从而导致出血。
2、通常情况下导引导管的远端放置在距宫底前的2cm位置或内膜最厚处,而超声下导引导管的标记不清,因此无法反映导引导管的外口位置。
3、移植导管载入胚胎后,无法精确的显示超声位置,仅通过胚胎前后装载的液体显示胚胎载液段,定位不准确,容易导致部分载液残留或者回吸。
需要说明的是,公开于该实用新型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实用新型一般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引导管因显影效果不清晰,导致的容易刮伤子宫内壁从而出血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引导管,用于胚胎移植,所述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和管头,所述管头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管体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
可选的,所述显影环的外表面上设有点阵图案。
可选的,所述管头的外球径大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可选的,所述管体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直管体和斜管体,所述斜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直管体的轴线呈钝角设置,所述钝角为120°~165°。
可选的,所述直管体上套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能够沿所述直管体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显影环设置在所述斜管体的远端。
可选的,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轴向长度之和为175mm~185mm,所述管体的外径为2.30mm~2.40mm,所述管体的内径为1.50mm~1.60mm;和/或所述显影环的轴向长度为1.45mm~1.55mm,所述显影环的外径为2.48mm~2.52mm,所述显影环的厚度为0.08mm~1.02mm。
可选的,所述导引导管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套接于所述管体的近端上,所述第一手柄的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管体的近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胚胎移植导管装置,所述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移植导管和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所述移植导管能够插入所述导引导管内,并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伸出;
所述移植导管由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主管体、支撑管以及第二手柄,所述主管体的近端套接所述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近端套接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道,用于插接所述支撑管的近端。可选的,所述主管体的轴向长度为230mm~250mm,所述主管体的外径为1.07mm~1.13mm,所述主管体的内径为0.52mm~0.58mm。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轴向长度为152mm~162mm,所述支撑管的外径为1.31mm~1.33mm,所述支撑管的厚度为0.15mm~0.17mm。
可选的,所述支撑管的近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刻度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刻度尺之间的距离为9.9mm~10.1mm。
可选的,所述主管体的远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显影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和管头,所述管头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管体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远端呈球形设置,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远端更加圆润光滑,从而可以在不刮伤子宫内壁的情况下,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此外,由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由此,不仅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能够在超声条件下更好地显影,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者的误操作,进一步防止在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过程中,对子宫颈或子宫腔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更加便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生产加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所述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显影效果。
(2)由于所述显影环的外表面上设有点阵图案,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显影环的显影效果,从而能够起到更好地定位识别的作用,以更加便于操作者将所述导引导管放置于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3)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在超声条件下显影更加清晰,从而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也能够有效减少对子宫颈或者子宫腔带来的物理伤害。
(4)由于所述移植导管的主管体的远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显影线,从而通过所述显影线在超声条件下的显影作用,更加便于对待移植胚胎进行定位,有效提高胚胎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引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植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
管体-100;直管体-110;斜管体-120;
管头-200;凹槽-210;
显影环-300;点阵图案-310;
定位圈-400;
第一手柄-500;
主管体-600;显影线-610;
支撑管-700;刻度尺-710;
第二手柄-8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与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相同或近似的情况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所要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以及,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中,有时在不同的附图之间共同使用同一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部分或具有相同功能的部分,而省略其重复说明。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相似的标号和字母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另外,如果本文所述的方法包括一系列步骤,且本文所呈现的这些步骤的顺序并非必须是可执行这些步骤的唯一顺序,且一些所述的步骤可被省略和/或一些本文未描述的其他步骤可被添加到该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该”包括复数对象,术语“或”通常是以包括“和/或”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若干”通常是以包括“至少一个”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至少两个”通常是以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含义而进行使用的,术语“多个”包括两个的情形,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在于提供一种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导引导管因显影效果不清晰,导致的容易刮伤子宫内壁从而出血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本文中所称的“近端”是指靠近操作者的一端,所称的“远端”是指远离操作者的一端。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胚胎移植的导引导管。请参考图1和图2,其中图1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导引导管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100和管头200,所述管头200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其中所述管体100的内腔(图中未示出)贯穿所述管体100的轴向两端,所述管头200的内腔(图中未示出)贯穿所述管头200的轴向两端,且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210,所述管体100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300。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远端呈球形设置,使得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更加圆润光滑,从而可以在不刮伤子宫内壁的情况下,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此外,由于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不仅可以使得所述导引导管能够在超声条件下更好地显影,从而有效减少操作者的误操作,进一步防止在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过程中,对子宫颈或子宫腔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更加便于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生产加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210,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显影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可以采用将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的某一段区域以朝向所述管头200的轴线向内凹陷的方式形成所述凹槽210。具体地,可以通过采用对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进行加热的方式,以形成呈球形设置且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210的管头200。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形成所述管头200以及在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述凹槽210,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材质均为添加了显影剂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由于HDPE(高密度聚乙烯)的软硬度比较合适,由此,通过采用添加了显影剂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制作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具有一定的强度,不易发生回弹,更加有助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定型。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为一体式结构。由此,可以进一步简化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整体结构,进一步降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可以先采用挤出成型的方式加工形成所述管体100,再对所述管体100的远端进行加热,以在所述管体100的远端形成所述管头200。由此,通过挤出成型+加热的方式可以更加便于加工出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地,还可以采用其它的加工方法形成一体式结构的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请继续参考图2,如图2所示,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环300的外表面上设有点阵图案310。由此,此种设置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显影环300的显影效果,从而能够起到更好地定位识别的作用,以更加便于操作者将所述导引导管放置于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所述点阵图案310由多个阵列式排布的矩形组成。由此,可以更加便于在所述显影环300的外表面上形成所述点阵图案310。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所述点阵图案310还可以由多个阵列式排布的其它图形组成,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请继续参考图2,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头200的外球径大于所述管体100的外径。此种设置不仅可以更加便于所述显影环300的安装,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所述显影环300从所述管体100上脱落。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轴向长度之和为175mm~185mm,所述管体100的外径为2.30mm~2.40mm,所述管体100的内径为1.50mm~1.60mm。
由此,通过将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轴向长度之和设置为175mm~185mm,可以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导引导管的操作。通过将所述管体100的外径设置为2.30mm~2.40mm,将所述管体100的内径设置为1.50mm~1.60mm,不仅可以保证能够顺利将下文中的移植导管插入所述管体100内,同时也可以有效保证所述导引导管的强度,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影环300的轴向长度为1.45mm~1.55mm,所述显影环300的外径为2.48mm~2.52mm,所述显影环300的厚度为0.08mm~1.02mm。由此,通过将所述显影环300的轴向长度设置为1.45mm~1.55mm,可以保证所述显影环300的显影效果,以更好地起到定位识别的作用。通过将所述显影环300的外径设置为2.48mm~2.52mm,可以有效防止在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过程中,所述显影环300对子宫颈或子宫腔造成损伤。通过将所述显影环300的厚度设置为0.08mm~1.02mm,不仅可以有效保证所述显影环300的强度,而且可以便于在所述显影环300的外表面上加工出上文所述的点阵图案310。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所述显影环300的材质为不锈钢、铂金、铂铱合金、黄金、金属钯中的任意一种。
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体100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直管体110和斜管体120,所述斜管体120的轴线与所述直管体110的轴线呈钝角设置。所述管头200的近端与所述斜管体120的远端相连,所述显影环300位于所述斜管体120的远端上。
进一步地,所述钝角为120°~165°。此种角度设置,更加符合操作者的操作习惯,从而更加便于操作者能够顺利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请继续参考图1,如图1所示,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体110上套设有定位圈400,所述定位圈400能够沿所述直管体110的轴向往复移动。由此,当将所述导引导管置入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后,可以通过将所述定位圈400移动至子宫口的位置处,以起到固定所述导引导管的作用。此种设置,可以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以使得操作者能够顺利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在将所述导引导管置入宫颈内的合适位置之前,所述定位圈400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端面(即所述管头200的远端端面)之间的距离为79mm~80mm。由此,此种设置,可以保证在将所述导引导管置入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后,能够顺利将所述定位圈400移动至子宫口的位置处。
请继续参考图1,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引导管还包括第一手柄500,所述第一手柄500套接于所述管体100的近端上,换句话说,所述第一手柄500套接于所述直管体110的近端上。所述第一手柄500的的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一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直管体110的近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内。由此,通过设置第一手柄500,可以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
为实现上述思想,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胚胎移植导管装置,所述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和移植导管,所述移植导管能够插入所述导引导管内,并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伸出。请参考图3,其示意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移植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移植导管由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主管体600、支撑管700以及第二手柄800,所述主管体600的近端套接所述支撑管700,所述支撑管700的近端套接所述第二手柄800。所述第二手柄800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道(图中未示出),用于插接所述支撑管700的近端。由此,通过在所述主管体600的近端套接支撑管700,不仅可以起到支撑所述主管体600的作用,以有效提高所述移植导管的整体强度,有效防止在胚胎移植过程中,所述移植导管发生折弯现象,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胚胎移植的成功率,同时也可以更加便于所述第二手柄800的安装。此外,通过在所述支撑管700的近端设置第二手柄800,可以更加便于操作者操作所述移植导管,进一步降低手术难度。
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600内部沿其轴向设有中空的内腔,所述主管体600的内腔贯穿所述主管体600的轴向两端设置,所述主管体600能够插入导引导管内,且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能够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伸出。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在超声条件下显影更加清晰,从而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也能够有效减少对子宫颈或者子宫腔带来的物理伤害。需要说明的是,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理解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还具有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的其它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文中的相关描述,故在此不再一一进行赘述。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体600的轴向长度为230mm~250mm,所述主管体600的外径为1.07mm~1.13mm,所述主管体600的内径为0.52mm~0.58mm。由此,通过将所述主管体600的轴向长度设置为230mm~250mm,可以更加便于操作者操作所述移植导管,以使得操作者能够顺利将所述移植导管的远端放置在合适的移植位置处。通过将所述主管体600的外径设置为1.07mm~1.13mm,可以保证能够顺利将所述主管体600插入导引导管内。通过将所述主管体600的内径设置为0.52mm~0.58mm,可以保证操作者能够顺利将待移植胚胎移植至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具体地,所述主管体600的材质为医用塑料。进一步地,所述主管体600的材质为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由此,通过采用TPU(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制成所述主管体600,不仅可以保证所述主管体600具有一定的柔软性,而且可以保证所述主管体600具有一定的强韧性,以进一步保证操作者能够顺利将待移植胚胎移植至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请继续参考图3,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显影线610。由此,所述显影线610能够在超声条件下进行显影,从而更加便于所述主管体600进行定位,也即对装载于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内的待移植胚胎进行定位,进而可以有效提高胚胎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具体地,所述显影线610设置为预设颜色,例如蓝色,当然所述显影线610还可以设置为其它颜色,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进一步地,所述显影线610可以采用双挤出成型的方式形成。
所述支撑管700的材质为金属,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管700的材质为不锈钢。通过采用不锈钢作为所述支撑管700的材质,不仅可以有效保证所述移植导管的整体强度,而且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支撑管700的抗腐蚀性能。
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管700的轴向长度为152mm~162mm,所述支撑管700的外径为1.31mm~1.33mm,所述支撑管700的厚度为0.15mm~0.17mm。由此,通过将所述支撑管700的轴向长度设置为152mm~162mm,可以使得所述支撑管700能够更好地起到支撑所述主管体600的作用,以进一步提高所述移植导管的整体强度。通过将所述支撑管700的外径设置为1.31mm~1.33mm,以使得所述支撑管700能够顺利跟随所述主管体600一起植入所述导引导管内。通过将所述支撑管700的厚度设置为0.15mm~0.17mm,可以有效保证所述支撑管700的整体强度,以使得所述支撑管700能够顺利起到支撑所述主管体600的作用。
请继续参考图3,如图3所示,在一种示范性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管700的近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刻度尺710。由此,通过所述刻度尺710,可以便于操作者知晓所述移植导管伸入所述导引导管内的长度,以更加便于操作者将所述移植导管的远端(即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放置于宫腔内的合适的移植位置处,从而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
进一步地,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刻度尺710之间的距离为9.9mm~10.1mm。由此,此种设置,可以保证所述刻度尺710既不会设置的过于密集,又不会设置的过于分散。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的使用方法进行说明。
具体地,在使用时,操作者可以手持第一手柄500,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需要进行胚胎移植的患者的子宫内,并利用超声装置观察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即所述管头200)以及显影环300的位置,调整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到达适于胚胎移植的合适位置处,并移动所述定位圈400,以将所述定位圈400固定于子宫口处。
将注射器与所述移植导管的第二手柄800的近端相连,并将远端装载有待移植胚胎的移植导管(具体来说,所述待移植胚胎装载在主管体的远端内)插入所述导引导管内,并根据所述支撑管700上的刻度尺710的指示,将所述移植导管向内推送(所述移植导管的远端依次穿过所述第一手柄500、所述直管体110、所述斜管体120和所述管头200),使得所述移植导管的远端(即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伸出至所述导引导管的管头200的外部,并利用超声装置观察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上的显影线610的位置,调整所述移植导管的远端(即所述主管体600的远端)到达合适的胚胎移植位置处,然后利用注射器进行胚胎的植入,最后退出所述移植导管和所述导引导管,完成胚胎的移植。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100和管头200,所述管头200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210,所述管体100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300。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远端呈球形设置,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远端更加圆润光滑,从而可以在不刮伤子宫内壁的情况下,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此外,由于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由此,不仅可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能够在超声条件下更好地显影,从而可以有效减少操作者的误操作,进一步防止在将所述导引导管插入宫颈内的过程中,对子宫颈或子宫腔造成损伤,同时也可以更加便于所述管体100和所述管头200的生产加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另外,由于所述管头200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210,由此可以进一步提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引导管的显影效果。
(2)由于所述显影环300的外表面上设有点阵图案310,由此,可以有效提高所述显影环300的显影效果,从而能够起到更好地定位识别的作用,以更加便于操作者将所述导引导管放置于宫颈内的合适位置处。
(3)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包括上文所述的导引导管,由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在超声条件下显影更加清晰,从而更加便于操作者进行操作,有效降低手术难度,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也能够有效减少对子宫颈或者子宫腔带来的物理伤害。
(4)由于所述移植导管的主管体600的远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显影线610,从而通过所述显影线610在超声条件下的显影作用,更加便于对待移植胚胎进行定位,有效提高胚胎移植手术的成功率。
此外,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方式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上述描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任何限定,本实用新型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揭示内容做的任何变更、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2)

1.一种导引导管,用于胚胎移植,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管体和管头,所述管头呈球形设置,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均为设有内腔的中空结构,且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材质均添加了显影剂,所述管头的外表面上设有周向设置的凹槽,所述管体的远端套接有显影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显影环的外表面上设有点阵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头的外球径大于所述管体的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从近端至远端包括相连的直管体和斜管体,所述斜管体的轴线与所述直管体的轴线呈钝角设置,所述钝角为120°~16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体上套设有定位圈,所述定位圈能够沿所述直管体的轴向往复移动;所述显影环设置在所述斜管体的远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管头的轴向长度之和为175mm~185mm,所述管体的外径为2.30mm~2.40mm,所述管体的内径为1.50mm~1.60mm;和/或所述显影环的轴向长度为1.45mm~1.55mm,所述显影环的外径为2.48mm~2.52mm,所述显影环的厚度为0.08mm~1.0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引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引导管还包括第一手柄,所述第一手柄套接于所述管体的近端上,所述第一手柄的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一通道,所述管体的近端插接于所述第一通道内。
8.一种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移植导管和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导引导管,所述移植导管能够插入所述导引导管内,并从所述导引导管的远端伸出;
所述移植导管由远端至近端依次包括主管体、支撑管以及第二手柄,所述主管体的近端套接所述支撑管,所述支撑管的近端套接所述第二手柄;所述第二手柄内部沿其轴向设有第二通道,用于插接所述支撑管的近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轴向长度为230mm~250mm,所述主管体的外径为1.07mm~1.13mm,所述主管体的内径为0.52mm~0.58mm。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轴向长度为152mm~162mm,所述支撑管的外径为1.31mm~1.33mm,所述支撑管的厚度为0.15mm~0.17mm。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的近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刻度尺,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刻度尺之间的距离为9.9mm~10.1mm。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胚胎移植导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体的远端的外表面上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显影线。
CN202221610337.0U 2022-06-22 2022-06-22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Active CN2177236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0337.0U CN21772365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610337.0U CN21772365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3657U true CN217723657U (zh) 2022-11-04

Family

ID=83843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610337.0U Active CN21772365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36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0005B1 (en) Catheter system for implanting embryos
AU763964B2 (en) Embryo transfer catheter
US5195979A (en) Set of instruments for the uterinal embryo transfer and intra-uterine insemination
CA2220550C (en) A system for introducing a fluid into the uterus of an animal
US6726619B2 (e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device for pigs
US20050197526A1 (en) Methods for forming an echogenic end of a medical instrument
US3630190A (en) Intrauterine probe
US20110282135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of bovines
US20120172660A1 (en) Catheter, In Particular for Implanting an Embryo in the Uterine Cavity of a Human Being or Animal, and Corresponding Instrument
CN217723657U (zh) 导引导管和胚胎移植导管装置
US5656010A (en) System for effecting embryo transplant
WO1990008507A1 (en) Chorion biopsy catheter
CN206508074U (zh) 一种胚胎移植装置组件及胚胎移植装置
EP3318219B1 (en) Device for inseminating animals
US11596511B2 (en)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device for animals
WO1999037348A1 (en) Catheter system for implanting embryos
AU760301B2 (en) Assembly and method for penetrating the uterus of an animal during a non-surgical procedure
CN214018904U (zh) 放射性粒籽植入专用针
CN114246650A (zh) 一种人工授精移植管
WO2002035982A9 (en) Device for trans-cervical artificial insemin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JP2859364B2 (ja) 受精卵移植装置
CN214805255U (zh) 一种人工授精移植管
CN216724691U (zh) 一种穿刺子宫的胚胎移植套件
CN217510575U (zh) 胚胎移植导管
US11103336B2 (en) Animal insemination and in-vitro fertilization sheath, cap and methods of us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