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21486U -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21486U
CN217721486U CN202122651337.7U CN202122651337U CN217721486U CN 217721486 U CN217721486 U CN 217721486U CN 202122651337 U CN202122651337 U CN 202122651337U CN 217721486 U CN217721486 U CN 2177214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deformation
fixed
headphone
earmuf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5133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智力
杨海根
李汉德
廖玉雄
毛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Boja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5133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214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214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2148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模拟折弯测试范围广、能够对耳罩扩张时进行定位补偿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连杆固定模组以及两组耳罩变形驱动模组,两组耳罩变形驱动模组分别设置在连杆固定模组的两侧,耳罩变形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浮动外拉模块、前后变形模块、定轴旋转模块以及耳罩限位件,其中一组耳罩变形驱动组件的定轴旋转模块上设置有测试数据线,浮动外拉模块带动耳罩限位件作俯仰角度以及位移调整,前后变形模块带动耳罩限位件沿垂直于浮动外拉模块的运动方向作位移,定轴旋转模块带动耳罩限位件作定轴旋转,测试数据线与耳机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形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变形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头戴式耳机,顾名思义是戴在头上,并非插入耳道内,区别于入耳式耳塞的一类耳机。它是由两部分组成,信号发射器和带有信号接收和放大装置的耳机。发射器与信号源相连,也可以在发射器前接入前级或耳机放大器来改善音质和调整音色。其具有声场好,音质非常好,舒适度好,不入耳,避免擦伤耳道,更保护鼓膜等优点。
为了保证耳机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需要在出厂前做好相关的性能测试,市面上的头戴式耳机测试设备主要针对于音质和佩戴舒适性方面进行测试。如公开号为CN21027453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扩张测试机,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测试头戴式耳机的扩张距离以及扩张力度大小,以判断其对不同人群的适配度以及对应的佩戴舒适性。如公开号为CN20590207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头戴式耳机的音频测试工装,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很好的对耳机耳罩进行定位,避免耳罩泡棉挤压变形导致测试结果一致性差的音频测试工装。
上述两种技术方案均为针对于音质测试和佩戴舒适性方面测试,在头戴式耳机的实际运用场景中头戴式耳机常常会被弯折拉伸,同时现有的新型头戴式耳机为了方便收纳,通常会将耳罩做成可旋转结构,使得收纳时耳罩能够旋转至与耳带同一平面,实现扁平化收纳更便捷。由于通信线束需要经过关节结构和耳带连接左右耳罩中的发声单元,而上述动作均可能导致通信线束失效,而传统的测试装置无法对该情况进行通信性能的检测。现有一公开号为CN108882138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嵌入式计算机用头戴式耳机测试机器人,能够实现对头戴式耳机的初步折弯测试,但仅能适配于扩展和收缩两种折弯模式,无法适配可旋转的耳罩结构以及更多姿态的变形测试,也无法针对耳机进行扩张时的定位补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模拟折弯测试范围广、能够对耳罩扩张时进行定位补偿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连杆固定模组以及两组耳罩变形驱动模组,两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固定模组的两侧,所述耳罩变形驱动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浮动外拉模块、前后变形模块、定轴旋转模块以及耳罩限位件,其中一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组件的定轴旋转模块上设置有测试数据线,所述浮动外拉模块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作俯仰角度以及位移调整,所述前后变形模块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沿垂直于所述浮动外拉模块的运动方向作位移,所述定轴旋转模块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作定轴旋转,所述测试数据线与耳机接口连接。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线与耳机接口连接实现将耳机的通讯数据反馈到外部的计算机上。所述连杆固定模组用于进行耳机耳带的夹紧固定,通过对耳带的夹紧能够实现单边耳罩耳带进行折弯测试,外部的计算机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线获取当耳机的单侧耳罩耳带受力拉伸扭曲的情况下的通讯性能。模拟测试头戴式耳机被向外侧拉伸时,所述连杆固定模组将放开头戴式耳机的耳带,两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组件的所述耳罩限位件与待测耳机的耳罩配合限位,通过所述浮动外拉模块带动头戴式耳机的两个耳罩相互远离实现模拟被拉伸状态,同理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线反馈通讯情况。通过所述前后变形模块和所述定轴旋转模块分别模拟两个耳罩前后错开变形状态下和耳罩沿其旋转轴旋转等两种形变状态下通讯情况。进而通过上述结构实现检测不同扭曲变形状态下头戴式耳机是否能正常通讯。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浮动外拉模块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升降架、活动平台以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架通过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架的底部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升降架上滑动配合有限位架且所述限位架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活动平台的一端铰接配合在所述限位架上,所述升降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滑槽,所述活动平台的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作直线运动时所述活动平台沿所述弧形滑槽滑动并改变俯仰角,所述前后变形模块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用于带动所述升降架作升降动作,进而弥补拉伸时头戴式耳机在Z轴方向上的形变以及在单边测试时进行补偿位移,避免外拉过程中头戴式耳机形变量过大而造成损伤。通过所述活动平台适配所述弧形滑槽,同时通过将所述活动平台铰接在所述限位架的设计,进而在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运动时,所述耳罩限位件在将耳机外拉的同时样所述弧形滑槽适配调整俯仰角度,满足头戴式耳机自身的变形要求。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固定架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条形导向槽,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的端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导向槽相适配的第一滚轮,所述转臂动作时所述第一滚轮在所述条形导向槽中往复运动并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采用偏心结构的转臂和滚轮与所述升降板上的条形导向槽配合,实现满足所述第一滚轮的活动空间需求,同时带动所述升降板作升降动作,将电机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所述升降板的直线运动。所述升降板通过直线滑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架上,保证所述升降板的直线移动精度。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限位架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所述活动平台铰接配合在所述升降滑块上,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的侧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设置所述升降滑块并将所述活动平台铰接在所述升降滑块上,进而实现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作外拉动作时,所述活动平台不仅能够适配所述弧形滑槽调整俯仰角度,还能够适配产品的耳带长度调整抬升所述活动平台的高度,进而匹配头戴式耳机耳带的形变,更好的保证产品不会应过度拉扯在测试过程中受损。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前后变形模块包括第二驱动电机、丝杆以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转动配合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的活动端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的活动端上,所述丝杆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杆上,所述定轴旋转模块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进而实现驱动所述丝杆螺母上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作Y轴方向的位移,实现前后拉的动作。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定轴旋转模块包括安装块、第三驱动电机以及旋转轴,所述安装块固定在所述前后变形模块的活动端上,所述旋转轴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块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固定在所述安装块,所述第三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传动连接,所述耳罩限位件固定在所述旋转轴上。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第三驱动电机带动所述旋转轴旋转,进而使设置在所述旋转轴上的所述耳罩限位件沿一固定轴线转动。头戴式耳机的耳罩装配在所述耳罩限位件上时,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与头戴式耳机的耳罩旋转轴轴线重合。
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其中一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的所述旋转轴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数据线相适配的通孔,该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的所述安装块的一侧设置有挂线块。
由上述方案可见,所述通孔用于提供测试数据线的通行空间,通过采用测试数据线从所述旋转轴穿过与头戴式耳机连接的方式,保证数据线在测试过程中不会因拉伸扭曲动作而脱离,提高测试的稳定性。所述挂线块用于进行闲置线束的挂置。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耳罩限位件上设置有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到位传感器。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限位凸台与耳机耳罩配合实现对单侧机体进行限位。通过所述到位传感器检测是否有机体适配在所述耳罩限位件上,防止耳机机体脱落后仍继续测试,导致与产品碰撞损伤产品,同时也防止空料工作。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耳罩限位件上设置有与耳机内部磁性结构磁吸配合的磁体。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在所述耳罩限位件上设置磁体,进而在通过轮廓贴合限位的同时利用磁力将产品吸附固定,保证测试的稳定性。
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连杆固定模组包括安装支架和两组对称设置的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定位板、夹紧气缸以及耳带限位块,所述夹紧气缸和所述耳带限位块均固定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定位板倾斜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的顶部,所述夹紧气缸的活动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耳带限位块配合的夹块,所述耳带限位块上设置有与耳机耳带相适配的凹槽。
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两组所述夹紧组件实现对耳机耳带的夹紧,采用两组对称设置的夹紧方式,能够在单侧变形测试时能够提供一个合适的固定点实现稳定夹紧产品,避免产品晃动影响测试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第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第二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所述浮动外拉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所述前后变形模块和所述定轴旋转模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是所述连杆固定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连杆固定模组2以及两组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两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固定模组2的两侧,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包括依次连接的浮动外拉模块31、前后变形模块32、定轴旋转模块33以及耳罩限位件34,其中一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的定轴旋转模块33上设置有测试数据线,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作俯仰角度以及位移调整,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沿垂直于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运动方向作位移,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作定轴旋转,所述测试数据线与耳机接口连接。
如图2至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升降架311、活动平台312以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架311通过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架311的底部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架311上,所述升降架311上滑动配合有限位架313且所述限位架313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活动平台312的一端铰接配合在所述限位架313上,所述升降架31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滑槽314,所述活动平台312的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314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313作直线运动时所述活动平台312沿所述弧形滑槽314滑动并改变俯仰角,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312上。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同步带以及两组同步轮,电机固定在所述升降架311上,一组同步轮固定在电机的输出轴上,另一组同步轮转动配合所述升降架311上,同步带绕置在两组同步轮上,所述限位架313的底部设置有与同步带固定连接的连接块,电机通过同步轮带动同步带转动实现驱动所述限位架313作直线运动。所述升降架31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架313滑动配合的直线导轨。所述导向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升降架底部的若干导向柱,所述机架1上对应设置有与若干所述导向柱一一对应配合的直线导套。所述升降架311包括两组侧板以及底板,两组侧板分别设置在底板的两侧,所述弧形滑槽314设置在两组所述侧板上。
如图2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固定架315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315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所述机架1的底部,所述升降板穿过所述机架1与所述升降架31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架315上,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条形导向槽31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转臂的远离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一端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导向槽316相适配的第一滚轮317,所述转臂为长条状转臂,所述转臂动作时所述第一滚轮317在所述条形导向槽316中往复运动并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架313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318,所述活动平台312铰接配合在所述升降滑块318上,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二滚轮319,所述第二滚轮319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312的侧部。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21、丝杆322以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322转动配合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活动端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1固定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活动端上,所述丝杆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杆322上,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包括安装块331、第三驱动电机332以及旋转轴333,所述安装块331固定在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的活动端上,所述旋转轴333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块331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32固定在所述安装块33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通过齿轮组件与所述旋转轴333传动连接,所述耳罩限位件34固定在所述旋转轴333上。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还包括安装架,所述安装块331通过直线导轨滑动配合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安装块331与所述丝杆螺母相连接。所述安装块331上设置至少两组传感器,所述旋转轴333上对应设置有与所述传感器配合的感应片,两组所述感应片之间的夹角为90度,该角度根据耳机产品的单边机身可旋转范围设定。
如图4和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中一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的所述旋转轴333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数据线相适配的通孔334,该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的所述安装块331的一侧设置有挂线块335。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罩限位件34上设置有限位凸台341,所述限位凸台34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到位传感器3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耳罩限位件34上设置有与耳机内部磁性结构磁吸配合的磁体。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杆固定模组2包括安装支架11和两组对称设置的夹紧组件12,所述夹紧组件12包括定位板121、夹紧气缸122以及耳带限位块123,所述定位板121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1上,所述夹紧气缸122和所述耳带限位块123均固定在所述定位板121上,所述定位板121倾斜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1的顶部,所述夹紧气缸122的活动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耳带限位块123配合的夹块,所述耳带限位块123上设置有与耳机耳带相适配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首先,由测试员或搬运设备将待测的耳机产品挂置在两组所述夹紧组件12上,并将耳机的两组机身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耳罩限位件34上,接上所述测试数据线实现实时监测耳机的通讯状态。
进行耳机的双边机身同时测试时,两组所述夹紧组件12均处于打开状态,两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动作,首先通过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313沿X轴方向向外拉动耳机产品,同时所述活动平台312在外拉过程中适配调整倾斜角度和高度。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以及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分别进行前后扭曲变形以及单侧机身的转动,其中前后变形以及转动可在外拉测试中进行也能单独在不同的拉伸状态下进行。测试过程中外部的计算机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线获取耳机的通讯状态。
进行耳机的单侧机身测试时,远离待测机身的一组所述夹紧组件12将耳机的耳带夹紧定位,进而保证测试过程中耳带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同时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将所述升降架311抬升,使其所述活动平台312沿Z轴作补偿位移。同理通过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进行外拉、前后扭曲以及机身转动的扭曲姿态模拟,通过所述测试数据线反馈通讯状态至外部的计算机。

Claims (10)

1.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它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连杆固定模组(2)以及两组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两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杆固定模组(2)的两侧,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包括依次连接的浮动外拉模块(31)、前后变形模块(32)、定轴旋转模块(33)以及耳罩限位件(34),其中一组所述耳罩变形驱动模组(3)的定轴旋转模块(33)上设置有测试数据线,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作俯仰角度以及位移调整,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沿垂直于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运动方向作位移,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带动所述耳罩限位件(34)作定轴旋转,所述测试数据线与耳机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包括升降驱动组件、升降架(311)、活动平台(312)以及直线驱动机构,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架(311)通过导向结构沿竖直方向滑动配合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架(311)的底部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固定在所述升降架(311)上,所述升降架(311)上滑动配合有限位架(313)且所述限位架(313)与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活动端相连接,所述活动平台(312)的一端铰接配合在所述限位架(313)上,所述升降架(31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滑槽(314),所述活动平台(312)的另一端两侧均设置有与所述弧形滑槽(314)滑动配合的滑动件,所述直线驱动机构带动所述限位架(313)作直线运动时所述活动平台(312)沿所述弧形滑槽(314)滑动并改变俯仰角度,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3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升降板、固定架(315)和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架(315)和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均固定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升降架(311)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固定架(315)上,所述升降板上设有条形导向槽(316),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端部设置有转臂,所述转臂的端部转动设置有与所述条形导向槽(316)相适配的第一滚轮(317),所述转臂动作时所述第一滚轮(317)在所述条形导向槽(316)中往复运动并驱动所述升降板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架(313)上设置有直线导轨,所述直线导轨上滑动配合有升降滑块(318),所述活动平台(312)铰接配合在所述升降滑块(318)上,所述滑动件包括至少一组第二滚轮(319),所述第二滚轮(319)转动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312)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包括第二驱动电机(321)、丝杆(322)以及丝杆螺母,所述丝杆(322)转动配合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活动端上且与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321)固定在所述浮动外拉模块(31)的活动端上,所述丝杆螺母配合在所述丝杆(322)上,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设置在所述丝杆螺母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包括安装块(331)、第三驱动电机(332)以及旋转轴(333),所述安装块(331)固定在所述前后变形模块(32)的活动端上,所述旋转轴(333)转动配合在所述安装块(331)上,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32)固定在所述安装块(331),所述第三驱动电机(332)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轴(333)传动连接,所述耳罩限位件(34)固定在所述旋转轴(33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的所述旋转轴(333)上设置有与所述测试数据线相适配的通孔(334),该组所述定轴旋转模块(33)的所述安装块(331)的一侧设置有挂线块(3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限位件(34)上设置有限位凸台(341),所述限位凸台(341)的中部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置有到位传感器(34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耳罩限位件(34)上设置有与耳机内部磁性结构磁吸配合的磁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固定模组(2)包括安装支架(11)和两组对称设置的夹紧组件(12),所述夹紧组件(12)包括定位板(121)、夹紧气缸(122)以及耳带限位块(123),所述夹紧气缸(122)和所述耳带限位块(123)均固定在所述定位板(121)上,所述定位板(121)倾斜固定在所述安装支架(11)的顶部,所述夹紧气缸(122)的活动端上设置有与所述耳带限位块(123)配合的夹块,所述耳带限位块(123)上设置有与耳机耳带相适配的凹槽。
CN202122651337.7U 2021-11-02 2021-11-02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Active CN2177214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337.7U CN217721486U (zh) 2021-11-02 2021-11-02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51337.7U CN217721486U (zh) 2021-11-02 2021-11-02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21486U true CN217721486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2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51337.7U Active CN217721486U (zh) 2021-11-02 2021-11-02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2148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65867A (zh)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CN217721486U (zh) 头戴式耳机变形拟真检测设备
CN111212347B (zh) 一种智能麦克风固定架
CN208300009U (zh) 便携式音频-视频记录设备
CN205510350U (zh) 一体化测听耳机
CN107820710A (zh) 头戴显示设备
CN114559469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机械臂控制装置
CN210839993U (zh) 一种带眼镜的骨传导耳机
CN205510352U (zh) 一种头戴式的骨传导耳机
CN205029831U (zh) 外耳道可调式耳塞耳机
CN110062319B (zh) 一种喇叭试音平台
CN106658332A (zh) 一种声学自动测试装置及系统
CN217240892U (zh) 一种防脱落式头戴式耳机
CN207304927U (zh) 一种耳机质量快速检测系统
CN110082069A (zh) 一种发动机光纤测试装置
CN206181311U (zh) 一种睡眠耳机
CN212256614U (zh) 一种具有调节机构的英语学习用远程教育设备
CN109911600A (zh) 一种蓝牙耳机包装用的夹持设备
CN212649713U (zh) 一种应用于骨传导蓝牙耳机线路板的测试装置
CN114564103B (zh) 一种氛围调节智能穿戴设备及感应方法
CN220359366U (zh) 一种调弧装置
CN213602807U (zh) 一种教育用听力训练耳机
CN219555137U (zh) 一种头戴式耳机可调节支架
CN219577232U (zh) 一种便于调节舒适度的耳机
CN111683330B (zh) 一种嵌入式计算机用头戴式耳机测试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