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9812U - 电芯pack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芯pack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7719812U CN217719812U CN202221323239.9U CN202221323239U CN217719812U CN 217719812 U CN217719812 U CN 217719812U CN 202221323239 U CN202221323239 U CN 202221323239U CN 217719812 U CN217719812 U CN 2177198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pport
- pack structure
- cell pack
- battery cell
- electric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PACK结构,包括多个电芯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电芯远端和近端具有电极,所述电芯近端和远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支架,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铜片与所述电极连接,用于串联或并联所述电芯。本实用新型电芯PACK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电芯PACK结构。
背景技术
电芯PACK通常是指包装、封装和装配组合电池的过程,通过单体锂电池的串联和并联组成具有一定电压和容量的锂电池,外面加装保护板。
现有技术中的圆柱型电芯PACK结构是采用贴垫片,再通过镍带点焊实现电芯的固定或直筒式支架实现电芯组固定,并且支架与上下壳装配是相互独立的存在,电池组可以在胶壳内晃动,结构设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低。
文献号为CN109546043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圆柱电芯PACK结构没具体公开了包括底壳、顶壳以及位于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之间的电芯组件,所述底壳与所述顶壳内设有相对设置的螺纹连接柱,所述电芯组件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柱同轴线的螺纹过孔,所述底壳、顶壳以及所述电芯组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虽然该技术方案的圆柱电芯PACK结构能够较好的安装固定电芯,防止其产生晃动,但是显而易见的其不适用于大数量电芯的封装,且结构复杂,形状固定,无法满足不同电芯组合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电芯PACK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芯PACK结构,包括多个电芯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电芯远端和近端具有电极,所述电芯近端和远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支架,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铜片与所述电极连接,用于串联或并联所述电芯。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铜片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开设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三孔,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二孔。
进一步的,所述铜片具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第一引脚伸出的第二缺口。
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开设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架具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近端和远端与所述第一缺口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电极伸入的第一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供所述电芯卡入的第一槽。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PACK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片,所述绝缘片与所述第一支架配合,用于盖住所述铜片。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支撑杆。
进一步的,所述电芯PACK结构外套设盒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个电芯结构卡入两个第一支架之间,通过第二支架固定第一支架,在第一支架上设置铜片串联或并联所述电芯,电芯PACK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的优点。
(二)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个第一支架之间设置支撑杆,支撑杆卡入相邻电芯的缝隙中,固定电芯避免其晃动,进一步提高了电芯PACK结构的稳定性。
(三)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多组电芯PACK结构横向、竖向放入并固定在盒体中,能够满足不同数量电芯组合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电芯PACK结构的炸开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芯PACK结构的其中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电芯PACK结构的另一种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
1、第一支架;11、第一缺口;12、第二缺口;13、第一孔;14、第二孔;15、第一槽;16、第二槽;2、第二支架;21、折弯板;22、直角钣金;3、支撑杆;4、电芯;41、电极;5、绝缘片;51、第三缺口;6、铜片;61、第一引脚;62、第二引脚;63、第三孔;7、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要说明的是,附图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限定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为了更加清楚地描述上述电芯PACK结构,本实用新型限定术语“远端”和“近端”,以图1为例,图1中电芯4的左侧为近端,图1中电芯4的右侧为远端。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电芯PACK结构,包括多个电芯4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架1,所述电芯4近端和远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第一支架1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支架2,每个所述第一支架1上开设供所述电芯4的电极41伸出的第一孔13,所述第一支架1上设置铜片6与所述电极41连接,用于串联或并联所述电芯4。
下面首先描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的结构如下:
在本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中,所述两个第一支架1结构相同,于电芯4两端对称设置,下文中以远端的第一支架1为例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每个所述第一支架1两侧开设第一缺口11,所述第二支架2具有折弯板21,所述折弯板21的近端和远端延伸出一部分与所述第一缺口11配合,通过螺丝将折弯板21延伸出的部分固定在第一缺口11,实现第一支架1与第二支架2的固定。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架1近端具有供所述电芯4卡入的第一槽15。具体的,所述第一槽15为第一支架1近端延伸出的一部分,圆柱形的第一槽15包围所述电芯4远端。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一支架1之间连接支撑杆3。具体的,所述支撑杆3两端通过螺丝固定在两个第一支架1之间。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一所述电芯PACK结构中,所述支撑杆3的截面呈三角形,便于卡入两个电芯4之间的缝隙中,避免电芯4晃动,提高电芯PACK结构的牢固性。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3的截面可以是方形、圆弧形,其只要能够卡入两个电芯4之间的缝隙中紧固电芯PACK结构即可。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电芯4的近端和远端具有电极41,其中一端的电极41为正极,另一端的电极41为负极,所述第一支架1开设供所述电极41伸入的第一孔13。
下面描述所述铜片6和绝缘片5的具体结构如下: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铜片6与所述第一支架1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铜片6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引脚62与所述电极41连接。
具体的,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第一支架1的远端开设第二槽16用于容纳铜片6和绝缘片5。除了靠近第二缺口12的两个铜片6以外,其余每块铜片6结构相同,每块铜片6上沿长度方向一端具有三个第二引脚62,另一端具有两个第二引脚62。请继续参考图1,每个所述铜片6开设两个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三孔63,所述第一支架1开设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二孔14。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靠近第二缺口12的两块铜片6沿长度方向一端具有第一引脚61,另一端具有两个第二引脚62,所述第一支架1开设第二缺口12,所述第一引脚61从第二缺口12中伸出,用于连接外部电线。
在本实施例一所述电芯PACK结构中,所述电极41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孔13的厚度,因此能够保证第二引脚62始终与电极41接触。
请参考图1,进一步的,所述电芯PACK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片5,所述绝缘片5与所述第一支架1配合,用于盖住所述铜片6。具体的,所述第一支架1两侧具有第三缺口51与第一缺口11配合,所述绝缘片5能够卡入第一支架1的第二槽16中。
下面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将相邻两个电芯4的正极与正极、负极与负极连接形成并联或将相邻两个电芯4的正极与负极连接形成串联。将外接电线分别接上连接正极的第一引脚61和连接负极的第一引脚61以使用该电芯PACK结构。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和图3,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大部分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电芯PACK结构外套设盒体7。所述盒体7具有中空结构且一面不封闭。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二所述电芯PACK结构中,所述盒体7内可以放置两个以上的电芯PACK结构。
请参考图2,所述电芯PACK结构横向叠放整齐后放入盒体7中,盒体7大小与电芯PACK结构的大小匹配,两个电芯PACK结构通过第二支架2的直角钣金22固定在盒体7内。
请参考图3,所述第二支架2将两个电芯PACK结构连接在一起,所述电芯PACK结构竖向叠放整齐后放入盒体7中,盒体7大小与电芯PACK结构的大小匹配。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电芯PACK结构,包括多个电芯和至少两个第一支架,所述电芯远端和近端具有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近端和远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分别连接第二支架,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上设置铜片与所述电极连接,用于串联或并联所述电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与所述第一支架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铜片具有至少两个第二引脚与所述电极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开设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三孔,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固定件穿过的第二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片具有第一引脚,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第一引脚伸出的第二缺口。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支架两侧开设第一缺口,所述第二支架具有折弯板,所述折弯板的近端和远端与所述第一缺口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开设供所述电极伸入的第一孔。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具有供所述电芯卡入的第一槽。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PACK结构还包括至少两个绝缘片,所述绝缘片与所述第一支架配合,用于盖住所述铜片。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支架之间连接支撑杆。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芯PACK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PACK结构外套设盒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23239.9U CN217719812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电芯pack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1323239.9U CN217719812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电芯pack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7719812U true CN217719812U (zh) | 2022-11-01 |
Family
ID=83796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1323239.9U Active CN217719812U (zh) | 2022-05-30 | 2022-05-30 | 电芯pack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7719812U (zh) |
-
2022
- 2022-05-30 CN CN202221323239.9U patent/CN21771981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56482A (zh) | 具有平坦单元、间隔元件和接触装置的电能存储设备 | |
CN215771377U (zh) | 单体电池、电池模组及动力电池包 | |
CN217719812U (zh) | 电芯pack结构 | |
CN221508416U (zh) | 一种汇流排以及电池包 | |
CN211828986U (zh) | 电池箱 | |
CN209571473U (zh) | 一种锂电池组 | |
CN208873833U (zh) | 一种锂电池电芯结构 | |
CN217544853U (zh) | 一种电芯的连接结构 | |
CN211295247U (zh) | 多电芯串并联的电池pack结构 | |
CN216958287U (zh) | 电池包及其壳体 | |
CN217361692U (zh) | 一种大型圆柱电芯的装配结构 | |
CN214254657U (zh) | 一种转接桥 | |
CN214226996U (zh) | 一种电压信号采集模组结构 | |
CN214176205U (zh) | 电芯组件和电池模组 | |
CN220400861U (zh) | 电池模组 | |
CN216120864U (zh) | 一种铜排连接的电池端子 | |
CN220672701U (zh) | 一种多极耳圆柱电芯、锂电池和电池组 | |
CN114464961B (zh) | 锂离子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组 | |
CN215911547U (zh) | 一种新型电池包串并联结构 | |
CN219739231U (zh) | 一种电池装置及用电装置 | |
CN210778716U (zh) | 一种具有跳线结构的新型电池包 | |
CN218101479U (zh) | 电池包 | |
CN113964328B (zh) | 一种复合板栅组、铅酸蓄电池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7788672U (zh) | 一种电池及电池装置 | |
CN118281494A (zh) | 电芯模组连接总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