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9307U -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9307U
CN217719307U CN202221969034.8U CN202221969034U CN217719307U CN 217719307 U CN217719307 U CN 217719307U CN 202221969034 U CN202221969034 U CN 202221969034U CN 217719307 U CN217719307 U CN 21771930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lley
square
threaded rod
sliding block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69034.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文家涛
刘生宏
骆静
秦锧明
唐显甫
程启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id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969034.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930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930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930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包括壳体和线体,壳体上方设有回型框架,回型框架上设有对线体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一张紧件,壳体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形槽,壳体内部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槽贯通的第二方形槽,第一方形槽内滑移连接有方形滑移块,方形滑移块与第二方形槽侧壁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方形滑移块上设有对线体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二张紧件,第一方形槽远离第二方形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丙滑轮,线体绕包在丙滑轮上,该电感线圈绕线张紧结构,根据需要调整线体的张紧程度,尽可能使线体保持张紧状态,便于线体绕包在电感器芯体外侧。

Description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圈绕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背景技术
电感器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电感器的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只有一个绕组,电感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它只阻碍电流的变化,如果电感器在没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接通时它将试图阻碍电流流过它;如果电感器在有电流通过的状态下,电路断开时它将试图维持电流不变。电感器又称扼流器、电抗器、动态电抗器,其中电感器是由导线一圈靠一圈的绕在绝缘管上,导线彼此互相绝缘,通常采用绕线机进线绕制,因此,绕线机是电感器生产的常用设备之一,绕线机的一侧设置的上料机构配合线体上料,并进入绕线工位实现绕线,但是绕线机在使用过程中,线体在绕线过程中会出现线体两端张力不足的情况,进而导致在线体绕制过程中与绝缘管之间的绕制配合不紧密,导致产品不合格。
参考公告号为CN202021589209.3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自动上料的电感器绕线装置,包括水平设置的安装基板,在所述安装基板上开设有一直通槽,两个安装轴穿过所述直通槽,每个所述安装轴上并位于所述安装基板的上方设置有一张紧轮,在所述直通槽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导向轮;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下端面固定有一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沿着与所述直通槽平行的方向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连通于所述直通槽从而使每个所述安装轴分别固定于一个位于所述空腔内的移动块;所述安装座包括下端板,所述移动块的下端设置有辊轮能够在所述下端板上滚动;在两个所述安装座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始终给两个所述移动块相反的弹力从而使两个所述移动块始终具有相互远离的趋势。该申请通过调整两个张紧轮的位置调整电感器绕线装置中线体绕线张紧度,本申请提出另一种线体张紧调整结构,控制线体张紧度,解决导线在绕线过程中张力不足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解决了现有的电感器绕线机存在不设置张紧结构,导致绕线过程中线体出现张力不足,进而导致线体绕制过程中与绝缘管不贴合,产品不合格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包括壳体和线体,所述壳体上方设有回型框架,所述回型框架上设有对线体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一张紧件,所述壳体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形槽,所述壳体内部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槽贯通的第二方形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内滑移连接有方形滑移块,所述方形滑移块与第二方形槽侧壁通过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滑移块上设有对线体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一方形槽远离第二方形槽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丙滑轮,所述线体绕包在丙滑轮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线体依次经过第一张紧件和第二张紧件,再绕包在丙滑轮上,线体从丙滑轮上拉出,通过第一张紧件、第二张紧件和丙滑轮的配合,对线体起到张紧作用,减少线体在绕线过程中出现张力不足的可能性。
优选的,所述第一张紧件包括位于回型框架和壳体之间的甲滑轮和乙滑轮,所述甲滑轮和乙滑轮的中心线方向平行,所述甲滑轮和乙滑轮中心线方向不重合,所述甲滑轮、乙滑轮和丙滑轮的尺寸相同,所述甲滑轮、乙滑轮和丙滑轮的中件位置均开设有容纳线体的环形槽,所述甲滑轮和乙滑轮与回型框架分别通过甲安装件和乙安装件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线体依次绕过甲滑轮、乙滑轮和丙滑轮,通过甲滑轮、乙滑轮和丙滑轮的配合,使得线体保持张紧状态,通过甲安装件和乙安装件的配合,便于调整甲滑轮和乙滑轮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甲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甲滑轮中心线位置的第二螺纹杆,所述甲滑轮和第二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均贯穿甲滑轮,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出甲滑轮的底端部分与壳体上端面抵触,所述回型框架上端面开设有位于甲滑轮上方的甲腰型槽,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出甲滑轮的顶端部分通过甲腰型槽贯穿回型框架,所述第二螺纹杆与回型框架通过甲腰型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母,所述第二螺母的底端与回型框架上端面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甲滑轮的位置,甲滑轮的移动会带动与甲滑轮活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移动,第二螺纹杆在甲腰型槽内部滑移,当第二螺纹杆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二螺母套设在第二螺纹杆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二螺母,使得第二螺母的底端与回型框架上端面抵触,第二螺母的尺寸大于甲腰型槽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乙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乙滑轮中心线位置的第三螺纹杆,所述乙滑轮和第三螺纹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两端均贯穿乙滑轮,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出乙滑轮的底端与壳体上端面抵触,所述回型框架上端面开设有位于乙滑轮上方的乙腰型槽,所述第三螺纹杆贯穿出乙滑轮的顶端部分通过乙腰型槽贯穿回型框架,所述第三螺纹杆与回型框架通过乙腰型槽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三螺母,所述第三螺母的底端与回型框架上端面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乙滑轮的位置,乙滑轮的移动会带动与乙滑轮活动连接的第三螺纹杆移动,第三螺纹杆在乙腰型槽内部滑移,当第三螺纹杆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三螺母套设在第三螺纹杆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三螺母,使得第三螺母的底端与回型框架上端面抵触,第三螺母的尺寸大于乙腰型槽的尺寸。
优选的,所述回型框架与壳体之间通过定位件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定位件的作用便于控制回型框架的高度,进而便于调整甲滑轮和乙滑轮的位置,从而便于调整线体张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定位件包括轴向设置在回型框架内部四个端角处的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两端均贯穿回型框架且与回型框架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底端与壳体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螺母的下端面与回型框架的上端面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抓住第一螺母,且手动转动第一螺母,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一螺母在转动过程中下移,第一螺母的下移会带动与第一螺母抵触的回型框架下移,使得回型框架压紧甲滑轮,便于操作人员调整线体的张紧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张紧件包括横向设置在方形滑移块上的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长边方向与方形滑移块的长边方向平行,所述方形板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压板,所述方形滑移块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弹性压板正下方的第二弹性压板,所述第一弹性压板与第二弹性压板相互抵触,所述方形板下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乙耳座,所述方形滑移块上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甲耳座,所述乙耳座与甲耳座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板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四螺纹杆,所述第四螺纹杆与方形板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螺纹杆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方形板,所述方形滑移块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四螺纹杆的底端与方形滑移块通过螺纹槽连接,所述方形板与方形滑移块之间设有套设在第四螺纹杆外侧的第二弹簧,所述第四螺纹杆的顶端通过螺纹套设有第四螺母,所述第四螺母的下端面与方形板的上端面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将线体放置在第二弹性压板的上端面,通过乙耳座和甲耳座的配合,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方形板,方形板绕着乙耳座和甲耳座连接处转动,方形板的转动带动与方形板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压板转动,第一弹性压板与线体抵触,之后工作人员将第四螺纹杆贯穿方形板,使得第四螺纹杆的底端插入至螺纹槽内部,转动第四螺纹杆,使得第四螺纹杆与方形滑移块固定连接,之后将第四螺母套设在第四螺纹杆外侧,通过螺纹的作用,第四螺母下移且压制方形板下移,通过调整方形板的转动角度调整对线体的压紧程度。
优选的,所述方形滑移块的内部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第一方形槽内部横向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两端与第一方形槽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通过滑移槽贯穿方形滑移块且与方形滑移块滑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向杆的作用对方形滑移块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线圈绕线张紧结构,根据需要调整线体的张紧程度,使线体保持张紧状态,让线体能紧贴绝缘管上,便于线体绕包在电感器芯体外侧,提高了产品质量。
(2)、该线圈绕线张紧结构,通过第二螺纹杆在甲腰型槽的内部滑移调整甲滑轮的位置,通过第三螺纹杆在乙腰型槽的内部滑移调整乙滑轮的位置,通过甲滑轮和乙滑轮位置的调整而调整线体的张紧程度。
(3)、该线圈绕线张紧结构,通过第四螺母在转动过程中下移带动方形板转动,根据调整方形板的转动角度调整第一弹性压板对线体的压紧程度,进而调整线体的张紧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形板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甲滑轮与线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方形槽;3、第二方形槽;4、方形滑移块;5、第一弹簧;6、导向杆;7、回型框架;8、第一螺纹杆;9、第一螺母;10、甲腰型槽;11、甲滑轮;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螺母;14、乙腰型槽;15、乙滑轮;16、第三螺纹杆;17、第三螺母;18、丙滑轮;19、方形板;20、甲耳座;21、乙耳座;22、第一弹性压板;23、第二弹性压板;24、滑移槽;25、第四螺纹杆;26、第二弹簧;27、第四螺母;28、线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包括壳体1和线体28,壳体1上方设有回型框架7,回型框架7上设有对线体28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一张紧件,壳体1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形槽2,壳体1内部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槽2贯通的第二方形槽3,第一方形槽2内滑移连接有方形滑移块4,方形滑移块4与第二方形槽3侧壁通过第一弹簧5固定连接,方形滑移块4上设有对线体28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二张紧件,第一方形槽2远离第二方形槽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丙滑轮18,线体28绕包在丙滑轮18上,线体28依次经过第一张紧件和第二张紧件,再绕包在丙滑轮18上,线体28从丙滑轮18上拉出,通过第一张紧件、第二张紧件和丙滑轮18的配合,对线体28起到张紧作用,减少线体28在绕线过程中出现张力不足的可能性。
如图1,第一张紧件包括位于回型框架7和壳体1之间的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的中心线方向平行,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中心线方向不重合,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的尺寸相同,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的中件位置均开设有容纳线体28的环形槽,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与回型框架7分别通过甲安装件和乙安装件连接,线体28依次绕过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通过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的配合,使得线体28保持张紧状态,通过甲安装件和乙安装件的配合,便于调整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的位置。
如图1,甲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甲滑轮11中心线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2,甲滑轮11和第二螺纹杆12转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2的两端均贯穿甲滑轮11,第二螺纹杆12贯穿出甲滑轮11的底端部分与壳体1上端面抵触,回型框架7上端面开设有位于甲滑轮11上方的甲腰型槽10,第二螺纹杆12贯穿出甲滑轮11的顶端部分通过甲腰型槽10贯穿回型框架7,第二螺纹杆12与回型框架7通过甲腰型槽10滑动连接,第二螺纹杆12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母13,第二螺母13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甲滑轮11的位置,甲滑轮11的移动会带动与甲滑轮11活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12移动,第二螺纹杆12在甲腰型槽10内部滑移,当第二螺纹杆1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二螺母1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12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二螺母13,使得第二螺母13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第二螺母13的尺寸大于甲腰型槽10的尺寸。
如图1,乙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乙滑轮15中心线位置的第三螺纹杆16,乙滑轮15和第三螺纹杆16转动连接,第三螺纹杆16的两端均贯穿乙滑轮15,第三螺纹杆16贯穿出乙滑轮15的底端与壳体1上端面抵触,回型框架7上端面开设有位于乙滑轮15上方的乙腰型槽14,第三螺纹杆16贯穿出乙滑轮15的顶端部分通过乙腰型槽14贯穿回型框架7,第三螺纹杆16与回型框架7通过乙腰型槽14滑动连接,第三螺纹杆16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三螺母17,第三螺母17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乙滑轮15的位置,乙滑轮15的移动会带动与乙滑轮15活动连接的第三螺纹杆16移动,第三螺纹杆16在乙腰型槽14内部滑移,当第三螺纹杆16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三螺母17套设在第三螺纹杆16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三螺母17,使得第三螺母17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第三螺母17的尺寸大于乙腰型槽14的尺寸。
如图1,回型框架7与壳体1之间通过定位件固定连接,通过定位件的作用便于控制回型框架7的高度,进而便于调整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的位置,从而便于调整线体28张紧程度。
如图1,定位件包括轴向设置在回型框架7内部四个端角处的第一螺纹杆8,第一螺纹杆8的两端均贯穿回型框架7且与回型框架7滑动连接,第一螺纹杆8的底端与壳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第一螺纹杆8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母9,第一螺母9的下端面与回型框架7的上端面抵触,工作人员抓住第一螺母9,且手动转动第一螺母9,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一螺母9在转动过程中下移,第一螺母9的下移会带动与第一螺母9抵触的回型框架7下移,使得回型框架7压紧甲滑轮11,便于操作人员调整线体28的张紧度。
如图4,第二张紧件包括横向设置在方形滑移块4上的方形板19,方形板19的长边方向与方形滑移块4的长边方向平行,方形板19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压板22,方形滑移块4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弹性压板22正下方的第二弹性压板23,第一弹性压板22与第二弹性压板23相互抵触,方形板19下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乙耳座21,方形滑移块4上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甲耳座20,乙耳座21与甲耳座20活动连接,方形板19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5,第四螺纹杆25与方形板19滑动连接,第四螺纹杆2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方形板19,方形滑移块4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槽,第四螺纹杆25的底端与方形滑移块4通过螺纹槽连接,方形板19与方形滑移块4之间设有套设在第四螺纹杆25外侧的第二弹簧26,第四螺纹杆25的顶端通过螺纹套设有第四螺母27,第四螺母27的下端面与方形板19的上端面抵触,工作人员将线体28放置在第二弹性压板23的上端面,通过乙耳座21和甲耳座20的配合,工作人员手动转动方形板19,方形板19绕着乙耳座21和甲耳座20连接处转动,方形板19的转动带动与方形板19固定连接的第一弹性压板22转动,第一弹性压板22与线体28抵触,之后工作人员将第四螺纹杆25贯穿方形板19,使得第四螺纹杆25的底端插入至螺纹槽内部,转动第四螺纹杆25,使得第四螺纹杆25与方形滑移块4固定连接,之后将第四螺母27套设在第四螺纹杆25外侧,通过螺纹的作用,第四螺母27下移且压制方形板19下移,通过调整方形板19的转动角度调整对线体28的压紧程度。
如图4,方形滑移块4的内部开设有滑移槽24,第一方形槽2内部横向设有导向杆6,导向杆6的两端与第一方形槽2侧壁固定连接,导向杆6通过滑移槽24贯穿方形滑移块4且与方形滑移块4滑动连接,通过导向杆6的作用对方形滑移块4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
使用时,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甲滑轮11的位置,甲滑轮11的移动会带动与甲滑轮11活动连接的第二螺纹杆12移动,第二螺纹杆12在甲腰型槽10内部滑移,当第二螺纹杆12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二螺母13套设在第二螺纹杆12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二螺母13,使得第二螺母13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
工作人员根据需要调整乙滑轮15的位置,乙滑轮15的移动会带动与乙滑轮15活动连接的第三螺纹杆16移动,第三螺纹杆16在乙腰型槽14内部滑移,当第三螺纹杆16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工作人员将第三螺母17套设在第三螺纹杆16外侧,并且手动转动第三螺母17,使得第三螺母17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
工作人员将线体28的一端依次穿过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工作人员抓住第一螺母9,且手动转动第一螺母9,通过螺纹的作用,第一螺母9在转动过程中下移,第一螺母9的下移会带动与第一螺母9抵触的回型框架7下移,通过回型框架7的移动可控制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的转动灵活度,进而控制线体28的张紧度;
穿过乙滑轮15的线体28放置在第二弹性压板23上端面,通过乙耳座21和甲耳座20的配合,工作人员抓住方形板19,且手动转动方形板19,使得第一弹性压板22与线体28抵触,之后工作人员将第四螺纹杆25依次贯穿方形板19和第二弹簧26,第四螺纹杆25的底端与方形滑移块4通过螺纹固定连接,第二弹簧26位于方形板19和方形滑移块4之间,并且第二弹簧26套设在第四螺纹杆25外侧,之后将第四螺母27通过螺纹套设在第四螺纹杆25外侧,并且根据需要的线体28张紧程度调整第四螺母27的位置,第四螺母27的下移会带动方形板19下移,方形板19内开设有腰型槽,且腰型槽的尺寸大于第四螺纹杆25的尺寸,第四螺纹杆25与方形板19通过腰型槽滑移连接,方形板19在第四螺纹杆25的外侧转动时,不会被第四螺纹杆25卡住;
穿过第一弹性压板22和第二弹性压板23之间的线体28绕包在丙滑轮18上移出,通过甲滑轮11、乙滑轮15、第一弹性压板22和第二弹性压板23以及丙滑轮18的配合,调整线体28的张紧程度,尽可能使线体28保持张紧状态,便于线体28绕包在电感器芯体外侧,这就是该电感线圈绕线张紧结构的使用过程,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包括壳体(1)和线体(28),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上方设有回型框架(7),所述回型框架(7)上设有对线体(28)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一张紧件,所述壳体(1)内部一侧开设有第一方形槽(2),所述壳体(1)内部另一侧开设有与第一方形槽(2)贯通的第二方形槽(3),所述第一方形槽(2)内滑移连接有方形滑移块(4),所述方形滑移块(4)与第二方形槽(3)侧壁通过第一弹簧(5)固定连接,所述方形滑移块(4)上设有对线体(28)起到张紧作用的第二张紧件,所述第一方形槽(2)远离第二方形槽(3)的一侧活动连接有丙滑轮(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张紧件包括位于回型框架(7)和壳体(1)之间的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所述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的中心线方向平行,所述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中心线方向不重合,所述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的尺寸相同,所述甲滑轮(11)、乙滑轮(15)和丙滑轮(18)的中间位置均开设有容纳线体(28)的环形槽,所述甲滑轮(11)和乙滑轮(15)与回型框架(7)分别通过甲安装件和乙安装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甲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甲滑轮(11)中心线位置的第二螺纹杆(12),所述甲滑轮(11)和第二螺纹杆(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两端均贯穿甲滑轮(11),所述第二螺纹杆(12)贯穿出甲滑轮(11)的底端部分与壳体(1)上端面抵触,所述回型框架(7)上端面开设有位于甲滑轮(11)上方的甲腰型槽(10),所述第二螺纹杆(12)贯穿出甲滑轮(11)的顶端部分通过甲腰型槽(10)贯穿回型框架(7),所述第二螺纹杆(12)与回型框架(7)通过甲腰型槽(1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二螺母(13),所述第二螺母(13)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乙安装件包括轴向设置在乙滑轮(15)中心线位置的第三螺纹杆(16),所述乙滑轮(15)和第三螺纹杆(16)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16)的两端均贯穿乙滑轮(15),所述第三螺纹杆(16)贯穿出乙滑轮(15)的底端与壳体(1)上端面抵触,所述回型框架(7)上端面开设有位于乙滑轮(15)上方的乙腰型槽(14),所述第三螺纹杆(16)贯穿出乙滑轮(15)的顶端部分通过乙腰型槽(14)贯穿回型框架(7),所述第三螺纹杆(16)与回型框架(7)通过乙腰型槽(14)滑动连接,所述第三螺纹杆(16)的外侧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三螺母(17),所述第三螺母(17)的底端与回型框架(7)上端面抵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型框架(7)与壳体(1)之间通过定位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轴向设置在回型框架(7)内部四个端角处的第一螺纹杆(8),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两端均贯穿回型框架(7)且与回型框架(7)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底端与壳体(1)上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圆周外壁通过螺纹套设有第一螺母(9),所述第一螺母(9)的下端面与回型框架(7)的上端面抵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张紧件包括横向设置在方形滑移块(4)上的方形板(19),所述方形板(19)的长边方向与方形滑移块(4)的长边方向平行,所述方形板(19)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压板(22),所述方形滑移块(4)的上端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弹性压板(22)正下方的第二弹性压板(23),所述第一弹性压板(22)与第二弹性压板(23)相互抵触,所述方形板(19)下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乙耳座(21),所述方形滑移块(4)上端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甲耳座(20),所述乙耳座(21)与甲耳座(20)活动连接,所述方形板(19)的另一侧贯穿连接有第四螺纹杆(25),所述第四螺纹杆(25)与方形板(19)滑动连接,所述第四螺纹杆(25)的上下两端均贯穿方形板(19),所述方形滑移块(4)的上端面开设有螺纹槽,所述第四螺纹杆(25)的底端与方形滑移块(4)通过螺纹槽连接,所述方形板(19)与方形滑移块(4)之间设有套设在第四螺纹杆(25)外侧的第二弹簧(26),所述第四螺纹杆(25)的顶端通过螺纹套设有第四螺母(27),所述第四螺母(27)的下端面与方形板(19)的上端面抵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滑移块(4)的内部开设有滑移槽(24),所述第一方形槽(2)内部横向设有导向杆(6),所述导向杆(6)的两端与第一方形槽(2)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6)通过滑移槽(24)贯穿方形滑移块(4)且与方形滑移块(4)滑动连接。
CN202221969034.8U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Active CN21771930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9034.8U CN217719307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69034.8U CN217719307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9307U true CN21771930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14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69034.8U Active CN217719307U (zh) 2022-07-28 2022-07-28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930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868010B (zh) 磁芯缠绕方法、装置及由其制造的产品
CN211555599U (zh) 一种电缆耐火云母带绕包装置
CN112897210B (zh) 一种通信电缆的卷覆装置
CN112607513B (zh) 一种盘螺钢吐丝传送打包系统及打包装置
CN217719307U (zh) 一种线圈绕线张紧结构
CN104766719B (zh) 一种绕方型线圈设备
CN116667619B (zh) 一种马达线圈生产用绕线设备
CN213781830U (zh) 一种变压器生产用自动排线绕线机
CN112466662B (zh) 一种电力系统变压器绕组自动化生产设备
CN208326918U (zh) 一种电线的自动卷线机
CN218217051U (zh) 一种马达线圈绕线管
CN212450057U (zh) 一种漆包线绕线装置
CN214032649U (zh) 信号射频线用极细合金软铜退火设备
CN215420007U (zh) 一种电机线圈绕线机
CN211444514U (zh) 一种高效的高低压绕线机
CN210722759U (zh) 一种环形绕线机用排线机构
CN208905222U (zh) 一种全自动音圈绕线机
CN112173897A (zh) 一种电线绕线器
CN213070916U (zh) 一种用于变压器铁芯的卷绕装置
CN110246682B (zh) 一种缠绕和包带一体化的绕线装置
CN217606692U (zh) 一种电感加工用绕线装置
CN114570861B (zh) 一种电线生产加工用磁力驱动切割设备
CN115602426A (zh) 一种高压变压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20431748U (zh) 一种反光膜加工卷料装置
CN219610216U (zh) 一种绕线机固定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