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2877U -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2877U
CN217712877U CN202221568961.9U CN202221568961U CN217712877U CN 217712877 U CN217712877 U CN 217712877U CN 202221568961 U CN202221568961 U CN 202221568961U CN 217712877 U CN217712877 U CN 2177128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outlet
valve seat
air inlet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56896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启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Heshe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eshe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eshe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esheng Electromechan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56896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28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28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28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ck Valv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充气装置、气门阀座、出气阀片、进气阀片及盖体;气门阀座结合于充气装置所设的气缸体顶部,设有由出气阀片用以覆盖的出气孔、以及由进气阀片用以覆盖的进气孔,盖体结合于气门阀座顶部,其分隔设有第一、二气室,第一气室包覆于出气孔周围而形成出气空间,第二气室包覆于进气孔周围而形成出气空间;借此,外部空气由第二气室所设进气通道、进气孔及进气阀片而进入气缸体;经压缩后的空气则由出气孔、出气阀片、第一气室所设出气通道排出,达到通过出气阀片、进气阀片作为空气限定流向的阀门机制,避免传统胶阀及弹簧所组成阀门机构,排除易因水气而生锈及产生高频噪音的进步优势。

Description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尤指一种将一气门阀座密封结合于充气装置所设的气缸体其顶部。
背景技术
充气机主要可运用于气动工具、车用轮胎或多种充气器物等,用以作为气体的来源;因此,在DIY自己动手做的领域中,充气机的角色除为车用轮胎的充气主要设备外,更是工作场所或一般家庭修缮的必要工具。
就充气机的工作原理而言,主要是由内部电动机直接驱动曲轴,使曲轴产生高速旋转运作,进而带动连杆使活塞产生上、下往复性运动,以引起气缸容积变化,将具压力性的气体完成压缩与排出原理,形成所需使用的压力空气;因此,在整个压缩行程中,由于气缸容积变化,被压缩的空气即通过单向阀机构(止回阀),由一软管将压力性气体通过气嘴输出,方能进一步地对一物体进行充气。
现有单向阀机构(气体止回阀)主要是由胶阀(橡胶塞头)及弹簧所组成,通过弹簧的弹性复位机能,使得胶阀以上、下位移方式运动,让胶阀能间歇性的对气体通道进行封闭、开启循序运作,达到对气体作单向流动限制的目的。
然而,受到空气含有水气存在,同时在压力空气自然物理现象下,必然导致现有单向阀机构的弹簧,因水气而造成锈蚀情况,使得弹簧容易形成疲劳与断裂,一旦弹簧发生断裂,该现有单向阀机构即丧失限制气体单向流动机能,致使大幅降低整体充气机使用年限;此外,当单向阀机构高速运作时,胶阀与弹簧两者配合在高速上、下往复运动时,势必造成高频噪音。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能提升整体充气机的使用年限,同时亦能避免容易产生高频噪音的充气机,即为本实用新型所欲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充气装置、一气门阀座、一出气阀片、一进气阀片及一盖体;所述充气装置其设有一基座,于基座上结合设有一气缸体;所述气门阀座密封结合于气缸体其顶部,气门阀座于其顶面设有一出气区及一进气区,于出气区设有一出气孔并于进气区设有一进气孔,出气孔及进气孔分别与气缸体内部相通;所述出气阀片设置于气门阀座的出气区,是以活动采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出气孔(即出气阀片相对位于出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所述进气阀片设置于气门阀座的底面并位于气缸体内部,是以活动采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进气孔(即进气阀片相对位于进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所述盖体结合于气门阀座其顶部,盖体其内部分隔设有第一气室及第二气室,由第一气室对应结合于气门阀座的出气区而形成一密封的出气空间,由第二气室对应结合于气门阀座的进气区而形成一密封的进气空间,且盖体相对位于第一气室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气通道、以及相对位于第二气室的侧壁设有至少一进气通道。
当所述充气机启动时,外部空气可由盖体的进气通道进入第二气室,再依序通过进气孔、进气阀片而进入气缸体内部,通过进气阀片位于进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作为阻挡,借以防止气缸体内部的空气从进气孔回流出去;当气缸体内部的空气受到压缩时,令受到压缩的空气依序通过出气孔、出气阀片而进入盖体的第一气室,通过出气阀片位于出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作为阻挡,借以防止第一气室内部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孔回流出去,最后压缩的空气再由盖体的出气通道排出。
进一步,该基座于该气缸体周围设有多个第一锁孔,该气门阀座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二锁孔,该盖体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三锁孔,这些第一锁孔、第二锁孔及第三锁孔相互对应,由预设的固定螺件依序穿设该第一锁孔、第二锁孔及第三锁孔并锁紧。
进一步,该气门阀座其边缘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盖体其边缘设有至少一定位凸部,该定位槽与该定位凸部相互对应,令该盖体与该气门阀座能准确的相互结合。
进一步,该基座结合有一马达及一传动齿轮,该马达与该传动齿轮相啮合而驱动该传动齿轮转动,该传动齿轮设有一偏心轴,该偏心轴结合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该活塞设置于该气缸体内部,当该传动齿轮转动时,由该偏心轴带动该活塞杆及该活塞呈上、下往复移动。
进一步,该出气孔相邻该出气区的开孔周围设有一凹槽,于该凹槽之中设置一消音圈。
进一步,该气门阀座于该出气区周围设有一第一密气圈。
进一步,该出气阀片其一端设有固定部及其另一端呈扩张的覆盖部,该固定部固定结合于该出气区,该覆盖部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该出气孔,且该出气阀片于该固定部位置另设有一阀片定位挡件。
进一步,该气门阀座于其底面凹设有一结合部,该气缸体的开口套设一第二密气圈,由该气门阀座的结合部覆盖该气缸体的开口与该第二密气圈。
进一步,该盖体于该出气通道其外部装设有一输气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将气门阀座密封结合于充气装置所设的气缸体其顶部,通过气门阀座所设的出气区设有出气孔、以及所设的进气区设有进气孔,于出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设有出气阀片,再于进气孔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设有进气阀片,达到通过出气阀片、进气阀片作为空气限定流向的阀门机制,完全排除传统胶阀(橡胶塞头)及弹簧所组成阀门机构,该弹簧因水气造成锈蚀情况大幅降低使用年限;此外,进一步排除胶阀及弹簧因高速上、下往复运动时,所产生的高频噪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的改良结构一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的改良结构一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的改良结构的气门阀座一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的改良结构一剖面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示中圈示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充气装置;      11、基座;
12、气缸体;      120、开口;
13、马达;       14、传动齿轮;
141、偏心轴;      15、活塞;
151、活塞杆;      16、第一锁孔;
2、气门阀座;      21、结合部;
22、出气区;      221、出气孔;
222、消音圈;      23、进气区;
231、进气孔;      24、第一密气圈;
25、第二锁孔;     26、定位槽;
3、出气阀片;      31、固定部;
32、覆盖部;      33、阀片定位挡件;
4、进气阀片;      5、盖体;
51、第一气室;     511、出气通道;
52、第二气室;     521、进气通道;
53、第三锁孔;     54、定位凸部;
6、第二密气圈;     7、固定螺件;
8、输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配合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包括有一充气装置1、一气门阀座2、一出气阀片3、一进气阀片4及一盖体5。
充气装置1其设有一基座11,于基座11上结合设有一气缸体12,该气缸体12其顶部设有一开口120,且基座11另结合有一马达13及一传动齿轮14,由马达13与传动齿轮14相连接,进而能驱动传动齿轮14转动,且传动齿轮14设有一偏心轴141,偏心轴141结合有一活塞杆151,活塞杆151一端设有活塞15,活塞15设置于气缸体12内部,使得传动齿轮14转动时,可由偏心轴141带动活塞杆151及活塞15呈上、下往复移动,即活塞15相对位于气缸体12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又,所述基座11于气缸体12周围设有多个第一锁孔16。
气门阀座2密封结合于充气装置1的气缸体12其顶部,所述气门阀座2于其底面凹设有一结合部21,于气缸体12的开口120套设一第二密气圈6,再通过气门阀座2的结合部21覆盖气缸体12的开口120与第二密气圈6,达到气门阀座2能密封结合于气缸体12上;所述气门阀座2于其顶面设有一出气区22及一进气区23,于出气区22设有一出气孔221并于进气区23设有一进气孔231,出气孔221及进气孔231分别与气缸体12内部相通,且气门阀座2于出气区22周围设有一第一密气圈24;又,气门阀座2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二锁孔25及至少一定位槽26。此外,出气孔221相邻出气区22的开孔周围设有一凹槽,于凹槽之中设置一消音圈222。
出气阀片3设置于气门阀座2的出气区22,是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出气孔221(即出气阀片3相对位于出气孔22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所述出气阀片3其一端设有固定部31及其另一端呈扩张的覆盖部32(如图3所示),由固定部31固定结合于出气区22,由覆盖部32以活动掀起方式覆盖于出气孔221,且出气阀片3于固定部31位置另设有一阀片定位挡件33,通过阀片定位挡件33借以校正出气阀片3在高速运动时的振幅位置,有效排除位差或偏移。
进气阀片4设置于气门阀座2的底面并位于气缸体12内部(如图4所示),是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进气孔231(即进气阀片4相对位于进气孔23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
盖体5结合于气门阀座2其顶部,盖体5其内部分隔设有一第一气室51及一第二气室52,第一气室51对应结合于气门阀座2的出气区22而形成一密封的出气空间,第二气室52对应结合于气门阀座2的进气区23形成一密封的进气空间,且盖体5相对位于第一气室5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气通道511(本实用新型试举设有两个出气通道511的实施例),盖体5相对位于第二气室52的侧壁设有至少一进气通道521;又,盖体5相邻底部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三锁孔53及至少一定位凸部54,所述多个第三锁孔53分别与气门阀座2的多个第二锁孔25、基座11的多个第一锁孔16相互对应(锁合),所述定位凸部54与气门阀座2的定位槽26相互对应(配装) 。此外,当第一气室51覆盖于出气区22时,通过出气区22周围设有第一密气圈24,使得第一气室51与出气区22能更紧密的形成密封的进气空间。
所述盖体5于出气通道511其外部能装设有一输气管8。
本实用新型充气机组装时,基座11上先设置气缸体12,再由气门阀座2结合于气缸体12其顶部,最后将盖体5结合于气门阀座2其顶部,令基座11的多个第一锁孔16、气门阀座2的多个第二锁孔25及盖体5的多个第三锁孔53相互对应,由预设的固定螺件7依序穿设第三锁孔53、第二锁孔25及第一锁孔16并锁紧,达到气缸体12、气门阀座2及盖体5稳固结合于基座11上。
当盖体5与气门阀座2相结合时,通过气门阀座2的定位槽26用以与盖体5的定位凸部54相互对应,达到盖体5与气门阀座2能准确的相互结合,避免组装角度不对或组装位置偏移情形。
本实用新型充气机启动时,活塞15即相对位于气缸体12内部上、下往复移动,当活塞15往下移动时,外部空气可由盖体5的进气通道521进入第二气室52,再依序通过进气孔231、进气阀片4而进入气缸体12内部,通过进气阀片4位于进气孔23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作为阻挡,借以防止气缸体12内部的空气从进气孔231回流出去;当活塞15往上移动时,气缸体12内部的空气会受到压缩,令受到压缩的空气依序通过出气孔221、出气阀片3而进入盖体5的第一气室51,此时受到压缩的空气可于第一气室51内作为缓冲,通过出气阀片3位于出气孔22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作为阻挡,借以防止第一气室51内部的压缩空气从出气孔221回流出去,最后压缩的空气再由盖体5的出气通道511、输气管8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通过出气孔221开孔周围设有消音圈222,即可作为抑制出气阀片3于高速掀起与闭合时所产生的拍动噪音;同时通过消音圈222,也能令出气阀片3对出气孔221更加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在于,将气门阀座2密封结合于充气装置1所设的气缸体12其顶部,通过气门阀座2所设的出气区22设有出气孔221、以及所设的进气区23设有进气孔231,其中于出气孔22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设有出气阀片3,再于进气孔231其气体流出的一端面设有进气阀片4,达到通过出气阀片3、进气阀片4作为空气限定流向的阀门机制,排除传统胶阀(橡胶塞头)及弹簧所组成的机械式阀门机构,该弹簧易因水气造成生锈蚀大幅降低使用年限;以及,进一步排除因胶阀及弹簧在高速上下往复配合运动时,所产生的高频噪音。
以上说明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充气装置,其设有一基座,于该基座上结合设有一气缸体,该气缸体其顶部设有一开口;
一气门阀座,密封结合于该气缸体其顶部,该气门阀座于其顶面设有一出气区及一进气区,于该出气区设有一出气孔并于该进气区设有一进气孔,该出气孔及该进气孔分别与该气缸体内部相通;
一出气阀片,设置于该气门阀座的出气区,是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该出气孔;
一进气阀片,设置于该气门阀座的底面并位于该气缸体内部,是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该进气孔;
一盖体,结合于该气门阀座其顶部,该盖体其内部分隔设有一第一气室及一第二气室,该第一气室对应结合于该出气区而形成一密封的出气空间,该第二气室对应结合于该进气区而形成一密封的进气空间,该盖体相对位于该第一气室的侧壁设有至少一出气通道,该盖体相对位于该第二气室的侧壁设有至少一进气通道;
外部空气由该进气通道进入该第二气室,再依序通过该进气孔、该进气阀片而进入该气缸体内部,当该气缸体内部的空气受到压缩时,令受到压缩的空气依序通过该出气孔、该出气阀片而进入该第一气室,最后再由该出气通道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于该气缸体周围设有多个第一锁孔,该气门阀座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二锁孔,该盖体其边缘设有多个第三锁孔,这些第一锁孔、第二锁孔及第三锁孔相互对应,由预设的固定螺件依序穿设该第一锁孔、第二锁孔及第三锁孔并锁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门阀座其边缘设有至少一定位槽,该盖体其边缘设有至少一定位凸部,该定位槽与该定位凸部相互对应,令该盖体与该气门阀座能准确的相互结合。
4.如权利要求1、2、3其中一项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基座结合有一马达及一传动齿轮,该马达与该传动齿轮相啮合而驱动该传动齿轮转动,该传动齿轮设有一偏心轴,该偏心轴结合有一活塞杆,该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该活塞设置于该气缸体内部,当该传动齿轮转动时,由该偏心轴带动该活塞杆及该活塞呈上、下往复移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气孔相邻该出气区的开孔周围设有一凹槽,于该凹槽之中设置一消音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门阀座于该出气区周围设有一第一密气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出气阀片其一端设有固定部及其另一端呈扩张的覆盖部,该固定部固定结合于该出气区,该覆盖部采用活动掀起与闭合方式覆盖于该出气孔,且该出气阀片于该固定部位置另设有一阀片定位挡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气门阀座于其底面凹设有一结合部,该气缸体的开口套设一第二密气圈,由该气门阀座的结合部覆盖该气缸体的开口与该第二密气圈。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机的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盖体于该出气通道其外部装设有一输气管。
CN202221568961.9U 2022-06-22 2022-06-22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Active CN2177128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8961.9U CN2177128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568961.9U CN2177128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2877U true CN217712877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6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568961.9U Active CN217712877U (zh) 2022-06-22 2022-06-22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28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140879A1 (en) Air pump with improved air intake control structure
US20110076164A1 (en) Air compressor having tilted piston
CN108119346B (zh) 低噪音气泵
EP4074972B1 (en) Piston of air compressor
EP4074974B1 (en) Air compressor
EP4080055B1 (en) Air stop sheet of piston of cylinder
EP4080052A1 (en) Piston of cylinder of air compressor
EP4080054B1 (en) Air stop sheet of piston of cylinder
TW202242267A (zh) 空氣壓縮機汽缸內的多孔活塞體
CN217712877U (zh) 充气机的改良结构
US11221005B2 (en) Pneumatic pump
JP2005508480A (ja) 吐出バルブ及びこれを利用した圧縮機
TWM634856U (zh) 充氣機之改良結構
US6695595B2 (en) Pump for pumping at two pressures
KR20090003899U (ko) 압축공기에 의해 개폐작동되는 유체제어용 개폐밸브
JP6209384B2 (ja) ダイヤフラムポンプ
KR200384518Y1 (ko) 타이어를 팽창시키는 콤비네이션용 공기 압축기
CN213574538U (zh) 空气压缩机
US6499974B2 (en) Piston pump
US20040086406A1 (en) Cylinder assembly for hermetic compressor
CN216407106U (zh) 一种止回阀装置及其泵结构
EP2320086B1 (en) Air compressor having tilted piston
US9115807B2 (en) Piston for an air pump
CN207004762U (zh) 一种新型压缩机顶盖组合
CN110608155B (zh) 一种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