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10689U -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 Google Patents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10689U
CN217710689U CN202221021522.6U CN202221021522U CN217710689U CN 217710689 U CN217710689 U CN 217710689U CN 202221021522 U CN202221021522 U CN 202221021522U CN 217710689 U CN217710689 U CN 21771068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concrete pile
end part
concrete
pile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152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颜景凯
杨娱乐
汪修森
霍永业
张文龙
李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Lianp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Dongpu P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Dongpu P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Dongpu P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152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1068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1068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1068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包括混凝土桩身、钢筋笼、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混凝土桩身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钢筋笼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桩身中,钢筋笼包括沿混凝土桩身轴向平行延伸的若干纵筋、绕混凝土桩身周向绕制于各纵筋外周的螺旋箍筋,以及一端位于第一端部或纵筋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部的连接筋;第一端板设置在第一端部,第一端板开有各个纵筋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通孔;第二端板包括与各个纵筋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各个连接筋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成镜像对称。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一个混凝土桩身即可与多个不同型号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桩或方桩进行配合,提高了生产和使用效率。

Description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建筑基础构件,尤其是混凝土预制桩。
背景技术
随着沿海地区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通过预制桩形成建筑基础,已经成为趋势。由于成本的考虑,当前一般采用混凝土预制桩,具体桩型包括空心桩、实心桩,还可以分成圆形的管桩或多边形的方桩等。
对于管桩而言,其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但是由于是圆柱体,所以抗剪能力比较弱。而方桩等多边形桩,其制作相对难度较大,混凝土用量也比较大,但是其与土壤接触的面积大,抗剪能力强。为了获得更好的使用效果,综合平衡成本,技术人员进行了深入地研发,例如我司申请了中国专利CN114045814A。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发现,还存在一些诸如连接桩转接头生产困难,通用性不好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方案: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包括:
混凝土桩身,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大于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
钢筋笼,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桩身中,所述钢筋笼包括沿混凝土桩身轴向平行延伸的若干纵筋、绕混凝土桩身周向绕制于各纵筋外周的螺旋箍筋,以及一端位于第一端部或纵筋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部的连接筋;
第一端板,设置在第一端部,第一端板开有各个纵筋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通孔;
第二端板,包括与各个纵筋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各个连接筋对应的第三通孔;
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成镜像对称。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各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各个所述第三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各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各个第二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连接筋通过焊接或钢丝绑定的方式与纵筋的中部固定连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螺旋箍筋在靠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区域为加密区,加密区的长度不小于预设值。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还包括机械连接组件,所述机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一端具有钢筋限位部,另一端内侧开有螺纹,外侧设置有凸台或螺纹;
卡簧螺母,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卡簧螺母本体和沿本体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弯折弹片;
插杆,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插杆本体和一端具有挡止部的插接头。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卡簧螺母的内侧设置有转动配合部,与扳手配合时,沿周向锁紧,随扳手同步运动。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凸台。
有益效果:能够实现标准化生产,通过一个混凝土桩身即可与多个不同型号不同直径的混凝土管桩或方桩进行配合,大大简化了生产工艺,提高了生产和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端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卡簧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预制桩作为过渡桩使用,或者说作为过渡段、连接头使用。由于部分内容已经在申请人之前的专利中公开,部分现有技术没有在此处详细描述。
图1所示的实施例,桩身1由混凝土预制而成,主要包括直径较小的第一端部和直径较大的第二端部,具体而言,从垂直于中轴线的横截面上看,第二端部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一端部的横截面面积。或者说,桩身至少有一个大的端部,一个小的端部,从而与不同直径的预制桩连接。比如一个同400mm的预制桩连接,一个同600mm的预制桩连接。
从第一端部朝向第二端部的方向,或者从第二端部朝向第一端部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或者逐渐减小。但是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可以在中部允许部分凸起或凹陷,形成类似于竹节桩或变径桩的形状。例如中部凸起处的横截面面积大于第二端部或第一端部中最大的横截面面积。再比如,先增大后减小,或者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这样的过渡均是可以的。只要形成较为平滑的过渡即可,无需严格递增或严格递减。从一个端部向另一个端部递增的实际含义是,在两个端部处平滑过渡,整体趋势上是递增的即可实现从横截面较小的端部向横截面较大的端部过渡,无需中间部分严格递增。
对于钢筋笼而言,其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桩身中。
钢筋笼包括沿混凝土桩身轴向平行延伸的若干纵筋4、绕混凝土桩身周向绕制于各纵筋外周的螺旋箍筋5,以及一端位于第一端部或纵筋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部的连接筋6。
与申请人之前专利不同的是,在先专利需要专用的连接头进行连接,而且只能用于非常特定的一组预制桩的连接。在生产中需要改造现有的生产工艺,生产全新的零件。大大提高了生产制造和使用的难度。
与在先专利不同的其他地方在于,原来的过渡段没法进行预应力张拉,因此连接预制桩时,中间过渡段的地方的物理性能是低于两端常规标准预制桩的。
而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对第二端板的设计,解决了上述问题,实现了过渡段的性能与两侧的标准预制桩的性能相同,而且无需新的零件。
具体而言,第一端板2与左侧待连接的预制桩的端板是相同的。第二端板3的尺寸与左右预制桩的待连接端板是相同的。第一端板上开有各个纵筋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通孔。比如第一端板与管桩进行连接,则可以开设沿圆周分布的第一通孔,数量可以为8-15个。如果第一端板与方桩进行连接,可以开设沿多边形分布的第一通孔,数量也可以为8-15个。
但是第二端板的内圈开设有与第一端板8对应的通孔,用于连接纵筋。也就是说第二端板上不仅开设有与右侧预制桩端板对应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还可用于固定连接筋。还开设有与左侧预制桩端板上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
也就是说,在第二通孔内连接件,使之与右侧预制桩的端板连接件进行连接。使左侧预制桩的预应力筋能够达到右侧。同时在第三通孔内也安装有连接件,从而使右侧预应力筋能够到达过渡段。
通过两圈的第二通孔302和第三通孔301,大大提高了第二端部的连接性能。
在实际使用时,只需要更换不同型号的端板即可,而无需对过渡段进行更换。也就说,无需生产多种规格的过渡段,而只需要生产与第二端部适配的第二端板即可。通过对第二端板的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当过渡段预制桩的第二端部(横截面积较大的端部)为管桩时,即右侧连接管桩,左侧连接方桩时,各个第三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各个第三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当过渡段预制桩的第二端部(横截面积较大的端部)为方桩时,即左侧连接管桩,右侧连接方桩时,各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各个第二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连接筋通过焊接或钢丝绑定的方式与纵筋的中部固定连接。螺旋箍筋在靠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区域为加密区,加密区的长度不小于预设值。
如图3至图7所示,提供一种机械连接组件7,具体包括:
第一套筒701和第二套筒702,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一端具有钢筋限位部,另一端内侧开有螺纹,外侧设置有凸台或螺纹;
卡簧螺母703,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卡簧螺母本体和沿本体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弯折弹片;
插杆704,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插杆本体和一端具有挡止部的插接头。
卡簧螺母的内侧设置有转动配合部,与扳手配合时,沿周向锁紧,随扳手同步运动。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凸台。
从上述连接件可以看出,采用相似的设计,即可实现过渡段的连接,而无需过多的改进。减少了从生产、安装到使用各个过程中的工作量。
从上述实施例可知,通过对横截面较大的第二端部的端板的改造,在其上设置一圈与第一端板上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用第二通孔来连接纵筋,纵筋的两端分别延伸至第一端板的第一通孔处,和第二端板的第二通孔处。形成平行于轴心的设置。而第三通孔用于容置连接筋和连接右侧预制桩的端板,过渡段的连接筋与右侧预制桩的纵筋对应。
因此受力更加均匀,而且由于专用的连接头的钢材用量比较大,采用这一方案也减少了钢材的使用,同时力学性能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图3给出的是无垫片设计的套筒,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知,采用垫片式的套筒也是可行的。图3的实施例给出的套筒与端板的连接方式为螺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凹凸配合等方式来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Claims (10)

1.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包括:
混凝土桩身,由混凝土预制而成,包括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其中第二端部的横截面大于第一端部的横截面;从第一端部至第二端部的方向,横截面逐渐增大;
钢筋笼,预埋于所述混凝土桩身中,所述钢筋笼包括沿混凝土桩身轴向平行延伸的若干纵筋、绕混凝土桩身周向绕制于各纵筋外周的螺旋箍筋,以及一端位于第一端部或纵筋中部、另一端延伸至第二端部的连接筋;
第一端板,设置在第一端部,第一端板开有各个纵筋对应的若干个第一通孔;
第二端板,包括与各个纵筋对应的第二通孔,以及与各个连接筋对应的第三通孔;
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成镜像对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三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三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各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均匀分布,且距离中轴线的距离相等。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各个第二通孔成多边形分布,多边形的中心与混凝土桩身的中轴线重合。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筋通过焊接或钢丝绑定的方式与纵筋的中部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旋箍筋在靠近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区域为加密区,加密区的长度不小于预设值。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机械连接组件,所述机械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
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一端具有钢筋限位部,另一端内侧开有螺纹,外侧设置有凸台或螺纹;
卡簧螺母,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卡簧螺母本体和沿本体周向均匀设置的若干弯折弹片;
插杆,包括设置有外螺纹的插杆本体和一端具有挡止部的插接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簧螺母的内侧设置有转动配合部,与扳手配合时,沿周向锁紧,随扳手同步运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的内部设置有凸台。
CN202221021522.6U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Active CN21771068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1522.6U CN217710689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1522.6U CN217710689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10689U true CN217710689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01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1522.6U Active CN217710689U (zh) 2022-04-29 2022-04-29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1068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109172U1 (ru) Анкер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композитной арматуры
CN101509302B (zh) 单根钢绞线拉索成套装置及其组装方法
CN217710689U (zh) 用于沿海地区的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桩
CN102425270A (zh) 一种大直径钢绞线挤压式锚具
CN212294638U (zh) 一种齿牙机械接头和混凝土桩连接结构
CN106088082A (zh) 采用可位移式套筒连接的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
CN202265939U (zh) 一种大直径钢绞线挤压式锚具
CN206034433U (zh) 一种可位移式套筒连接的复合配筋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桩
CN111287902A (zh) 塔筒的转接段
CN212534825U (zh) 一种钢筋套筒接头
CN212612414U (zh) 一种带钢芯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CN207553711U (zh) 复合材料电杆
CN111636626A (zh) 一种钢筋套筒接头及其施工方法
CN211714375U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钢筋连接接头
CN2469291Y (zh) 一种大口径预应力混凝土输水管
CN210826896U (zh) 一种预应力钢绞线
CN209509318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水泥预制板单侧连接头
CN219011194U (zh) 一种组合抗剪桩
CN209908671U (zh) 塔筒的转接段
CN113404218B (zh) 一种无钢筋连接螺纹孔半灌浆套筒
CN220667147U (zh) 一种薄壁高刚度水泥杆
CN2900670Y (zh) 钢筋续接调整装置
CN205839742U (zh) 预制桩的钢绞线锁紧结构
CN220100658U (zh) 一种适用于大截面模板拉杆异形连接套筒
CN219344221U (zh) 一种高强度水泥预制电线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04

Address after: No. 2-2, Industrial Avenue, Guannan County, Lianyunga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222523

Patentee after: Jiangsu Lianpu Building Materials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22346 west side of the 310 floodgate of Pu Nan Town, Haizhou District, Lianyungang, Jiangsu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DONGPU PIL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