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9180U -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9180U
CN217709180U CN202221995870.3U CN202221995870U CN217709180U CN 217709180 U CN217709180 U CN 217709180U CN 202221995870 U CN202221995870 U CN 202221995870U CN 217709180 U CN217709180 U CN 2177091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water
storage tank
coagulation
oz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99587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生炯
钱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22199587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91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91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91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一号混凝池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与一号储液池和二号储液池连接,一号混凝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进水储箱连接;生物转盘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一号储液池连接,生物转盘的出水口与进水储箱连接;臭氧催化塔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泵与二号储液池连接,臭氧催化塔的泄水口与三号储液池连接,臭氧催化塔的泄水口设有泄水阀门;二号混凝池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泵与三号储液池连接,二号混凝池通过第三排水管与尾水水箱连接;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管和生物转盘的出水口均设有阀门。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目前小型靛蓝厂废水不能回用及排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靛蓝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背景技术
靛蓝废水具有化学需氧量高、色度高、氨氮浓度高等特点。该废水直接回用会使靛蓝产品质量下降,若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也会破坏当地水环境功能性。因此如何解决目前靛蓝废水的会用以及排放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目前小型靛蓝厂废水不能回用及排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包括一号混凝池、臭氧催化塔、二号混凝池、生物转盘、进水储箱、一号储液池、二号储液池、三号储液池和尾水水箱;
一号混凝池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与一号储液池和二号储液池连接,一号混凝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进水储箱连接;
生物转盘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一号储液池连接,生物转盘的出水口与进水储箱连接;
臭氧催化塔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泵与二号储液池连接,臭氧催化塔的泄水口与三号储液池连接,臭氧催化塔的泄水口设有泄水阀门;
二号混凝池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泵与三号储液池连接,二号混凝池通过第三排水管与尾水水箱连接;
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管和生物转盘的出水口均设有阀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一号混凝池以及与二号混凝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溶药箱和NaOH溶药箱,PAC溶药箱通过PAC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以及与二号混凝池连接,NaOH溶药箱通过NaOH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以及与二号混凝池连接。
优选的,所述一号混凝池和二号混凝池中均设有搅拌器。
优选的,所述搅拌器采用螺旋搅拌器。
优选的,一号混凝池的底部和二号混凝池的底部均设有滤后液储箱,滤后液储箱与进水储箱连接。
优选的,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均包括主管和与主管相连的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有阀门;
一号混凝池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一号混凝池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二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二号混凝池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三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支管均与各支管对应的排水口相连。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还包括臭氧发生器,所述臭氧发生器与臭氧催化塔的臭氧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臭氧催化塔包括塔体,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铁碳臭氧催化剂、铝硅基臭氧催化剂和混合臭氧催化剂,臭氧催化塔的进水口设置于塔体上并位于混合臭氧催化剂的上方,塔体的底部设有臭氧喷嘴,臭氧喷嘴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的下方,臭氧催化塔的泄水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的下方。
优选的,塔体内在臭氧催化塔进水口的上方设有除沫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一号混凝池能够对进水储箱中的靛蓝废水进行一次混凝,去除靛蓝废水进行处理,一号混凝池处理后的废水可通过第一排水管送入一号储液池、或者通过第二排水管送到二号储液池,生物转盘可对一号储液池中的废水进一步的处理然后再排入进水储箱,通过进水储箱、一号混凝池、一号储液池和生物转盘这个流程对靛蓝废水进行循环预处理,能够提高对靛蓝废水的处理效果。经净循环预处理后的靛蓝废水可通过第二排水管送到二号储液池,之后被送进臭氧催化塔中进行臭氧催化处理,之后再排入三号储液池,二号混凝池看可对三号储液池中的废水做进一步的处理,最终使靛蓝废水达到回用和排放的标准。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中,一号混凝池处理后的水可以供给生物转盘以及臭氧催化塔,因此,节省了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将生物膜法、物理化学法和高级氧化法的优点有机结合起来,能够有效的减少废水中的污染物质,以达到回用和排放的标准,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进水储箱,2-一号混凝池,3-一号储液池,4-生物转盘,5-二号储液池,6-臭氧催化塔,7-三号储液池,8-二号混凝池,9-尾水水箱,10-臭氧发生器,11-PAC溶药箱,12-NaOH溶药箱板,13-一号计量泵,14-螺旋搅拌器,15-二号计量泵,16-三号计量泵,17-铁碳臭氧催化剂,18-铝硅基臭氧催化剂,19-混合臭氧催化剂,20-承托层板,21-铜制除沫器,22-四号计量泵,23-PAC加药计量泵,24-NaOH加药计量泵,25-滤后液储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包括一号混凝池2、臭氧催化塔6、二号混凝池8、生物转盘4、进水储箱1、一号储液池3、二号储液池5、三号储液池7、尾水水箱9、臭氧发生器10和加药装置;一号混凝池2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与一号储液池3和二号储液池5连接,一号混凝池2顶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进水储箱1连接;生物转盘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一号储液池3连接,生物转盘4底部的出水口与进水储箱1连接;臭氧催化塔6顶部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泵与二号储液池5连接,臭氧催化塔6底部的泄水口与三号储液池7连接,臭氧催化塔6的泄水口设有泄水阀门;臭氧发生器10与臭氧催化塔6的臭氧入口连接;二号混凝池8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泵与三号储液池7连接,二号混凝池8通过第三排水管与尾水水箱9连接;加药装置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连接;一号混凝池2和二号混凝池8中均设有搅拌器;搅拌器采用螺旋搅拌器14,螺旋搅拌器由电机控制;一号混凝池2的底部和二号混凝池8的底部均设有滤后液储箱25,滤后液储箱25与进水储箱1连接;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均包括主管和与主管相连的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有阀门;一号混凝池2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一号混凝池2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二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二号混凝池8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三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支管均与各支管对应的排水口相连。上述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第三水泵和第四水泵均采用计量泵。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加药装置包括PAC溶药箱11和NaOH溶药箱12,PAC溶药箱11通过PAC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顶部连接,NaOH溶药箱12通过NaOH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顶部连接。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的上述臭氧催化塔6包括塔体,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铁碳臭氧催化剂17、铝硅基臭氧催化剂18和混合臭氧催化剂19,臭氧催化塔6的进水口设置于塔体上并位于混合臭氧催化剂19的上方,塔体内在臭氧催化塔6进水口的上方设有除沫器,除沫器采用铜制除沫器21;塔体的底部设有臭氧喷嘴,臭氧喷嘴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17的下方,臭氧发生器10与臭氧喷嘴的入口连接,臭氧催化塔6的泄水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17的下方。塔体内还设有用于分别承托铁碳臭氧催化剂17、铝硅基臭氧催化18、混合臭氧催化19和铜制除沫器21的承托板层20。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对靛蓝废水进行处理时,主要包括一级混凝方法、小型生物转盘法、二级混凝方法、三级臭氧催化方法和三级混凝方法。以下举例对上述各方法进行说明。
其中,一级混凝方法、小型生物转盘法、二级混凝方法、三级臭氧催化方法、三级混凝方法均以间歇运行3小时处理500L废水设计。进水COD值以1000mg/L设计。一级混凝方法、二级混凝方法共用一座混凝池(即一号混凝池2)、一号混凝池2右侧(以图1所示方位为例进行说明)设一级混凝出水阀,一号混凝池2左侧设二级混凝出水阀。三级臭氧催化塔,使用承托板分隔三级催化单元,一级催化单元位于底层,使用铁碳臭氧催化剂;二级催化单元位于中层,使用铝硅基臭氧催化剂;三级催化单元位于顶层,使用混合臭氧催化剂(铁碳:铝硅=1:1)。
本实用新型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实现上述各方法的具体方式如下:
所述一级混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一号混凝池2直径1.2m,柱体高0.3m,锥体高1.7m;
步骤二、废水经一号计量泵13提升进入一号混凝池2,得到溶液1;(500升)
步骤三,向溶液1中加入0.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2,其中,溶液1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四,向溶液2中加入2g/L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得到溶液3,其中,溶液2与聚合氯化铝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五,开启一号混凝池2中螺旋搅拌器14的变速电机,转速设置800r/min,搅拌时间30s,之后转速设置100r/min,搅拌时间1min,之后关闭电机,停滞不小于30min;
步骤六,打开一号混凝池2右侧排水开关(即第二排水管各支路上的阀门),从上至下,待上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完后打开下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水进入一号储液池3;
步骤七,打开一号混凝池2底部卸泥开关,卸泥入布袋滗水器,所得清液经管道进入进水储箱1。
所述一级混凝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完成。
所述生物转盘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生物转盘4的转盘直径1m,盘片厚0.015m,盘片间距0.03m,盘片距池边0.15m,转轴高于水面0.15m;
步骤二,打开生物转盘4底部泄水阀门,泄水至进水储箱1后关闭;
步骤三,打开一号储液池3出水阀门,经二号计量泵15提升至生物转盘4;
步骤四,开启生物转盘4的转动电机,转速设置5r/min;
步骤五,运行2.5h后从步骤二开始循环。
所述生物转盘法通过上述步骤完成。
所述二级混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一号混凝池2直径1.2m,柱体高0.3m,锥体高1.7m;
步骤二,废水经一号计量泵13提升进入一号混凝池2,得到溶液1;(500升)
步骤三,向溶液1中加入0.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2,其中,溶液1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四,向溶液2中加入2g/L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得到溶液3,其中,溶液2与聚合氯化铝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五,开启一号混凝池2中螺旋搅拌器14的变速电机,转速设置800r/min,搅拌时间30s,之后转速设置100r/min,搅拌时间1min,之后关闭电机,停滞不小于30min;
步骤六,打开一号混凝池左侧排水开关(即第一排水管各支路上的阀门),从上至下,待上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完后打开下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水进入二号储液池5;
步骤七,打开一号混凝池2底部卸泥开关,卸泥入布袋滗水器,所得清液经管道进入进水储箱1。
所述二级混凝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完成。
所述三级臭氧催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臭氧催化塔6塔径1.6m,塔高2.8m,单层填料高0.56m;
步骤二,打开臭氧催化罐6底部泄水阀门,泄水至三号储液池7后关闭;
步骤三,打开二号储液池5出水阀门,经三号计量泵16提升至臭氧催化罐6后关闭阀门;
步骤四,打开空气源臭氧发生器10开关;
步骤五,反应2.5h后关闭臭氧发生器10开关并返回步骤二。
所述三级臭氧催化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完成。
所述三级混凝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二号混凝池8直径1.2m,柱体高0.3m,锥体高1.7m;
步骤二,废水经四号计量泵22提升进入二号混凝池8,得到溶液1;(500升)
步骤三,向溶液1中加入0.0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溶液2,其中,溶液1与氢氧化钠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四,向溶液2中加入2g/L的聚合氯化铝溶液,得到溶液3,其中,溶液2与聚合氯化铝的体积比为100:1;
步骤五,开启二号混凝池8中螺旋搅拌器14的变速电机,转速设置800r/min,搅拌时间30s,之后转速设置100r/min,搅拌时间1min,之后关闭电机,停滞不小于30min;
步骤六,打开二号混凝池8右侧排水开关(即第三排水管各支路上的阀门),从上至下,待上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完后打开下一级支路上的开关,排水进入尾水水箱9;
步骤七,打开二号混凝池8底部卸泥开关,卸泥入布袋滗水器,所得清液经管道进入进水储箱1。
所述三级混凝方法通过上述步骤完成。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组合一级处理、二级处理和三级处理工艺,能够实现一种低成本方案处理靛蓝废水至排放或回用标准。其中,一级处理混凝法将一级混凝和二级混凝共用一座混凝池,节省了建设投资及运行成本;二级生物处理采用生物转盘法,间歇式运营和较大的抗冲击负荷有效的解决了个体经营者生产水量不均衡的问题,且较长的污泥龄对脱氮过程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三级处理采用三级臭氧催化工艺,铁碳催化剂和铝硅催化剂有很高的臭氧催化活性,在色度去除方面有着杰出的贡献;三级臭氧催化塔中承托板底部开洞,有助于剪切臭氧分子,使臭氧在废水中传质能力增强;三级臭氧催化塔采用间歇式运行,极大程度避免了水力短流现象,且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使反应更加充分;模块化组装工艺也更便于保养和检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可轻易想到变化,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变化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号混凝池(2)、臭氧催化塔(6)、二号混凝池(8)、生物转盘(4)、进水储箱(1)、一号储液池(3)、二号储液池(5)、三号储液池(7)和尾水水箱(9);
一号混凝池(2)通过第一排水管和第二排水管分别与一号储液池(3)和二号储液池(5)连接,一号混凝池(2)的进水口通过第一水泵与进水储箱(1)连接;
生物转盘(4)的进水口通过第二水泵与一号储液池(3)连接,生物转盘(4)的出水口与进水储箱(1)连接;
臭氧催化塔(6)的进水口通过第三水泵与二号储液池(5)连接,臭氧催化塔(6)的泄水口与三号储液池(7)连接,臭氧催化塔(6)的泄水口设有泄水阀门;
二号混凝池(8)的进水口通过第四水泵与三号储液池(7)连接,二号混凝池(8)通过第三排水管与尾水水箱(9)连接;
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第三排水管和生物转盘(4)的出水口均设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药装置,所述加药装置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药装置包括PAC溶药箱(11)和NaOH溶药箱(12),PAC溶药箱(11)通过PAC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连接,NaOH溶药箱(12)通过NaOH加药计量泵与一号混凝池(2)以及与二号混凝池(8)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混凝池(2)和二号混凝池(8)中均设有搅拌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器采用螺旋搅拌器(1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一号混凝池(2)的底部和二号混凝池(8)的底部均设有滤后液储箱(25),滤后液储箱(25)与进水储箱(1)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均包括主管和与主管相连的支管,每个支管上均设有阀门;
一号混凝池(2)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一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一号混凝池(2)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二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二号混凝池(8)上从上至下间隔设有若干个分别与第三排水管的支管相连接的排水口,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第三排水管的支管均与各支管对应的排水口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臭氧发生器(10),所述臭氧发生器(10)与臭氧催化塔(6)的臭氧入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催化塔(6)包括塔体,塔体内自下而上依次设有铁碳臭氧催化剂(17)、铝硅基臭氧催化剂(18)和混合臭氧催化剂(19),臭氧催化塔(6)的进水口设置于塔体上并位于混合臭氧催化剂(19)的上方,塔体的底部设有臭氧喷嘴,臭氧喷嘴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17)的下方,臭氧催化塔(6)的泄水口设置于壳体的底部并位于铁碳臭氧催化剂(17)的下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其特征在于,塔体内在臭氧催化塔(6)进水口的上方设有除沫器。
CN202221995870.3U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Active CN2177091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870.3U CN21770918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995870.3U CN21770918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9180U true CN21770918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1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995870.3U Active CN217709180U (zh) 2022-07-29 2022-07-29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91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1402B (zh) 双循环厌氧反应器
CN112811734A (zh) 一种生物-生态耦合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1323482A (zh) 深井曝气膜生物反应器废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107253797A (zh) 一种小城镇农村污水处理工艺
CN103011404B (zh) 内混合厌氧反应罐
CN100369830C (zh) 循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艺及其活性污泥反应器
CN109574222A (zh)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CN204385034U (zh) 一种组合式生物转盘污水处理装置
CN217709180U (zh) 一种小型一体化靛蓝废水处理回用设备
CN201999835U (zh) 一种厌氧水解酸化和ao-sbr一体化污水处理反应池
CN204022633U (zh) 一种剩余污泥减量化处理装置
CN207713493U (zh) 双动力型高效厌氧反应器
CN214781384U (zh) 一种高cod高盐医药中间体废水处理系统
CN211339076U (zh) 一种工业废水脱色处理系统
CN104355493B (zh) 一种一体化好氧深度处理装置
CN218146259U (zh) 一种较大规模靛蓝废水物化生化处理系统
CN203295259U (zh) 反硝化与沉淀一体化的污水处理装置
CN105712579A (zh) 一种海上平台高盐生活污水处理回用装置
CN202519126U (zh) 一种一体化脱氮除磷方型曝气生物滤池反应器
CN202519125U (zh) 一种沉淀协同生物滤池组合式反应器
CN206901870U (zh) 一种高效复合型厌氧反应器
CN206529384U (zh) 一种释放内碳源减少剩余污泥排放的装置
CN112093902A (zh) 间歇式变速流化床污水处理工艺及其装置
CN111499123A (zh) 一种罐式污水生物深度净化装置
CN215627504U (zh) 一种基于好氧颗粒污泥sbr反应器的市政污泥预处置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