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8969U - 管式超滤膜组件 - Google Patents

管式超滤膜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8969U
CN217708969U CN202221346252.6U CN202221346252U CN217708969U CN 217708969 U CN217708969 U CN 217708969U CN 202221346252 U CN202221346252 U CN 202221346252U CN 217708969 U CN217708969 U CN 2177089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ing
shell
water outlet
clos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346252.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Runmo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Runmo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Runmo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Runmo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346252.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89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89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89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24Water desalination
    • Y02A20/131Reverse-osmosi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其中心管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外壳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中心管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连通,出水管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位于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第二支撑环相背于纤维膜丝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用于嵌入环形卡槽内。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纤维膜丝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了产水效率,还提高了装置整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Description

管式超滤膜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
背景技术
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加强环境保护的今天,中空超滤膜作为一种膜法水处理设备已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如海水淡化前处理、工业废水及生活废水处理等,现有的用于水处理领域的中空膜组件普遍采用单端进水、单端出水的方式,原液从进水口进入膜壳内部,经膜丝过滤后在膜丝一端流出,之后收集滤过液,从产水口流出。但是,现有技术中,液体在流动过程时会带动管内膜丝移动,影响过滤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该管式超滤膜组件提高了纤维膜丝的位置精度,从而提高了产水效率,还提高了装置整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套装在中心管外壁上的外壳以及与外壳侧壁连通的下水管,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进水口,该中心管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所述外壳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所述中心管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所述第二支撑环相背于纤维膜丝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用于嵌入环形卡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的内径大于中心管的外径。
2. 上述方案中,所述连接套管的外径小于第二支撑环的内径。
3. 上述方案中,所述密封套与出水管为一体成型件。
4. 上述方案中,所述纤维膜丝交错间隔设置。
5. 上述方案中,所述中心管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管式超滤膜组件,其位于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第二支撑环相背于纤维膜丝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用于嵌入环形卡槽内,位于第二支撑环上的连接套管嵌入环形卡槽内,实现了第二支撑环的位置固定,提高了位于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之间的纤维膜丝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了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均匀,提高了过滤后的液体在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通过性,避免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间隙过小造成局部液体压力过大导致液体通过受阻的情况,提高了产水效率,还进一步提高了出水管与中心管之间的密封性,降低了密封套与外壳连接处的液体压力,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2、本实用新型管式超滤膜组件,其外壳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所述中心管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密封套与外壳的拆卸及安装,从而便于对纤维膜丝进行更换,保证了装置整体的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超滤膜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超滤膜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管式超滤膜组件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以上附图中:1、中心管;2、外壳;3、下水管;4、通孔;5、出水管;6、密封套;7、纤维膜丝;81、第一支撑环;82、第二支撑环;9、连接套管;10、环形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专利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1、套装在中心管1外壁上的外壳2以及与外壳2侧壁连通的下水管3,所述中心管1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进水口,该中心管1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所述外壳2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8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82,所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7,所述中心管1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5连通,所述出水管5靠近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6,该密封套6与外壳2之间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密封套6与出水管5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8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10,所述第二支撑环82相背于纤维膜丝7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9用于嵌入环形卡槽10内。
上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的内径大于中心管1的外径。
上述中心管1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5连通,上述出水管5靠近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6,该密封套6与外壳2之间螺纹连接。
实施例2: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1、套装在中心管1外壁上的外壳2以及与外壳2侧壁连通的下水管3,所述中心管1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进水口,该中心管1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所述外壳2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8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82,所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7,所述中心管1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5连通,所述出水管5靠近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6,该密封套6与外壳2之间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密封套6与出水管5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8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10,所述第二支撑环82相背于纤维膜丝7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9用于嵌入环形卡槽10内。
上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的内径大于中心管1的外径。
上述连接套管9的外径小于第二支撑环82的内径。
上述密封套6与出水管5为一体成型件。
上述纤维膜丝7交错间隔设置。
工作原理为: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当液体由中心管1的进水口进入后,液体沿中心管1向出水口以及下水管3一侧流动,纤维膜丝7对大部分液体进行过滤,在密封套6与外壳2螺纹连接的同时,使得连接套管9嵌入环形卡槽10内,且第一支撑环81与外壳2内壁推顶接触,将纤维膜丝7固定在外壳2内壁与中心管1之间。
采用上述管式超滤膜组件,其位于密封套与出水管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第二支撑环相背于纤维膜丝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用于嵌入环形卡槽内,位于第二支撑环上的连接套管嵌入环形卡槽内,实现了第二支撑环的位置固定,提高了位于第二支撑环、第一支撑环之间的纤维膜丝的位置精度,从而保证了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间隙均匀,提高了过滤后的液体在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的通过性,避免纤维膜丝与外壳内壁之间间隙过小造成局部液体压力过大导致液体通过受阻的情况,提高了产水效率,还进一步提高了出水管与中心管之间的密封性,降低了密封套与外壳连接处的液体压力,从而提高了装置整体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密封性;
还有,其外壳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第二支撑环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所述中心管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连通,所述出水管靠近外壳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该密封套与外壳之间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密封套与外壳的拆卸及安装,从而便于对纤维膜丝进行更换,保证了装置整体的过滤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管式超滤膜组件,包括:中心管(1)、套装在中心管(1)外壁上的外壳(2)以及与外壳(2)侧壁连通的下水管(3),所述中心管(1)的一端为出水口,另一端为进水口,该中心管(1)位于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的周向外壁上间隔设置有若干个通孔(4),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且在其靠近进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环(81)、靠近出水口的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环(82),所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相对的两个表面之间设置有若干个纤维膜丝(7),所述中心管(1)的出水口与一出水管(5)连通,所述出水管(5)靠近外壳(2)的一端设置有一密封套(6),该密封套(6)与外壳(2)之间螺纹连接,位于所述密封套(6)与出水管(5)之间且在相对于第二支撑环(82)的一侧内壁上开设有一环形卡槽(10),所述第二支撑环(82)相背于纤维膜丝(7)的一侧设置有一连接套管(9)用于嵌入环形卡槽(10)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环(81)、第二支撑环(82)的内径大于中心管(1)的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套管(9)的外径小于第二支撑环(82)的内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套(6)与出水管(5)为一体成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超滤膜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膜丝(7)交错间隔设置。
CN202221346252.6U 2022-06-01 2022-06-01 管式超滤膜组件 Active CN2177089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252.6U CN21770896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管式超滤膜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346252.6U CN21770896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管式超滤膜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8969U true CN217708969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982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346252.6U Active CN217708969U (zh) 2022-06-01 2022-06-01 管式超滤膜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89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6095401A1 (zh) 一体复合滤芯和具有其的净水系统
KR101364155B1 (ko) 필터 조립체
KR100366739B1 (ko) 여과막 모듈의 접속 구조
CN217708969U (zh) 管式超滤膜组件
CN110787639B (zh) 基于茶饮料加工的二级反渗透膜装置
CN217650950U (zh) 中心管式膜组件
JP5182659B2 (ja) 中空糸膜収束体、中空糸膜フィルターモジュール及び水処理方法
CN211311078U (zh) 一种超滤膜过滤组件
CN217708968U (zh) 中心管式净水模组
CN217708970U (zh) 超滤净水组件
CN212091710U (zh) 一种抗菌超滤膜组件
CN212819176U (zh) 竖向式滤芯结构
CN217972683U (zh) 水净化用的反渗透滤芯组件
CN208517096U (zh) 一种方便插接的净水器滤芯
CN214060005U (zh) 一种膜元件
CN214114980U (zh) 一种过滤芯、过滤组件及出水装置
CN113490646A (zh) 液体净化系统
CN219463032U (zh) 隔膜接头以及膜组件
CN211813576U (zh) 一种用于ocro膜组件的分流端板
CN217139968U (zh) 管式膜组件
CN217996834U (zh) 用于水处理的反渗透装置
CN215627128U (zh) 一种净水器
CN211133161U (zh) 刚玉膜过滤管
CN209771543U (zh) 一种限流滤芯以及净水设备
CN204474375U (zh) 一种民用水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