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705479U -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 Google Patents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705479U
CN217705479U CN202121240346.0U CN202121240346U CN217705479U CN 217705479 U CN217705479 U CN 217705479U CN 202121240346 U CN202121240346 U CN 202121240346U CN 217705479 U CN217705479 U CN 2177054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driving motor
section
hybrid
eng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4034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egw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4034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7054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7054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7054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全地形车,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包括:车架;发动机,发动机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散热器,散热器与冷却通道相连通;驱动电机,驱动电机设置于车底架,驱动电机位于发动机的纵向前侧;风道件,风道件设置于车底架且与车底架形成有空气通道,空气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进风口朝向车架的外侧敞开设置,出风口朝向驱动电机敞开设置,以使风吹向驱动电机。由此,通过使散热器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并且使风经过风道件后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可以保证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散热充足,发动机和驱动电机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处于合理的区域内,从而可以提升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进而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的性能。

Description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地形车以其良好的通过性以及出众的驾驶乐趣慢慢得到人们的认可,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在相关技术中,全地形车上的发动机和驱动电机仅仅通过外接的散热器来进行散热,这样不仅会使散热器无法同时对发动机与驱动电机进行充分散热,会导致发动机和驱动电机正常工作时的温度无法处在合理的区域内,而且还会使散热器的位置设置不合理,连接结构复杂,影响全地形车的布局设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该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可以对发动机和驱动电机进行充分散热,并且自身的结构布局合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车底架;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车底架,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底架,且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车底架,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发动机的纵向前侧;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于所述车底架且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车架的外侧敞开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驱动电机敞开设置,以使风吹向所述驱动电机。
由此,通过使散热器对发动机进行散热,并且使风经过风道件后对驱动电机进行散热,可以保证发动机和驱动电机的散热充足,发动机和驱动电机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处于合理的区域内,从而可以提升发动机与驱动电机的可靠性,进而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的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车架形成有驾驶舱和和位于所述驾驶舱后侧的动力舱,所述风道件包括驾驶舱前板和驾驶舱底板,所述驾驶舱前板和所述驾驶舱底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架的上方且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车架的纵向前方,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动力舱。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驾驶舱内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下方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风道件位于所述座椅的前下方,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混合动力全地形车还包括: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驾驶舱底板包括第一地板、第二地板、位于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之间的第三地板,所述第三地板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地板和所述第二地板,以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驾驶舱的纵向前侧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纵向前侧;和/或所述动力舱的上方设置有货箱,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驾驶舱和所述货箱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通道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所述前段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后段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前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的横截面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驾驶舱底板包括第一段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底板后方的第二段底板,且所述第二段底板高于所述第一段底板,所述第一段底板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中段,所述第二段底板与所述车架形成所述后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底板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竖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段底板之间,所述顶壁高于所述第一段底板,以及高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发动机之间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且避让开所述驱动电机;或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全地形车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舱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驾驶舱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的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
100-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10-车架;101-车底架;11-驾驶舱;111-第一地板;112-第二地板;113-第三地板12-座椅,121-安装空间;122-驾驶员座椅;123-乘客座椅;13-动力舱;14-货箱;
20-驱动电机;
30-风道件;31-进风口;32-出风口;33-空气通道;331-前段;332-中段;333-后段;34-驾驶舱底板;341-第一段底板;342-第二段底板;3421-顶壁;3422-侧壁;35-驾驶舱前板;
40-动力电池;50-电机控制器;
60-发动机;61-气缸;62-曲轴箱;70-散热器;701-进液管;702-出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包括:车架10、发动机60、散热器70、驱动电机20和风道件30,其中,车架包括车底架101,发动机60和散热器70均设置于车底架101,发动机60可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运动,例如,发动机60可以驱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一组车轮,该组车轮可以为前轮,即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为前驱车辆,该组车轮也可以为后轮,即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为后驱车辆。
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发动机60内设置有冷却通道,散热器70与发动机60的冷却通道相互连通,冷却通道内可以流动有用于冷却的液体介质,液体介质在冷却通道内流动时,其可以与发动机60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带走发动机60正常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而可以使发动机60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得以保持在合理区域内,吸收有发动机60热量的液体介质可以通过冷却通道流入散热器70中,在散热器70中通过散热器70中的散热通道,可以使液体介质的温度下降,然后液体介质再通过冷却通道重新进入发动机60,用以吸收发动机60的热量,即散热器70内部的散热通道可以与发动机60的冷却通道之间可以形成冷却循环回路,液体介质可以在冷却循环回路内循环流动。
其中,冷却循环回路上还可以设置有水泵,水泵可以提供给液体介质循环的动力,水泵可以与发动机60传动连接,即发动机60可以在工作时带动水泵同时工作,从而可以保证液体介质在发动机60刚开始工作时即可参与到换热工作中。
在发动机60高功率工作时,发动机60的产热量较大,液体介质可以在散热器70内的散热通道内进行散热,液体介质自身的温度降低后再次进入冷却通道与发动机60换热,从而可以有效并且持续地带走发动机60的热量。
当然,在发动机60冷启动时,冷却通道内的液体介质也可以不经过散热通道,而是快速回流到冷却通道内,这样可以使得发动机60的温度快速升高,处于合理区域内,这样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性能。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驱动电机20和风道件30也设置于车底架101,驱动电机20位于发动机60的纵向前侧,驱动电机20可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运动,由于驱动电机20处在发动机60的纵向前侧,所以驱动电机20可以用于驱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前轮,发动机60可以驱动全地形车的后轮,当然,发动机60和驱动电机20的驱动车轮也可以互换,驱动电机20与发动机60可以根据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具体工况选择性的单独开启或同时开启进行工作,从而可以实现混合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智能四驱,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动力性能,而且还可以降低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能耗。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风道件30与车底架101共同形成有空气通道33,并且具有进风口31和出风口32,进风口31朝向车架10的外侧敞开设置,出风口32朝向驱动电机20敞开设置,以使风吹向驱动电机20。具体地,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外侧开设有风口,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在正常行驶时,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外侧的风可以从风口加速吹至风道件30的进风口31,风通过进风口31流至风道件30内,并且从风道件30的出风口32流出至驱动电机20,由于驱动电机20在正常工作时会产生热量,表面温度较高,所以从风道件30的出风口32吹出至驱动电机20的风可以对驱动电机20起到降温散热的作用。
如此设置,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在行驶时,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前方的风来对驱动电机20进行散热,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能耗不会因为要给驱动电机20散热而增加,这样无需为驱动电机20单独再设置一个散热器,而且驱动电机20内可以省去用于流动液体介质的流动通道,这样可以简化驱动电机20的结构,不仅可以方便驱动电机20的生产制造,而且还可以减小驱动电机20的体积。另外,结构相对简单的风道件30还可以使风流过的路程较短,并且速度较快,可以提升对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率。
由此,通过使散热器70对发动机60进行散热,并且使风经过风道件30后对驱动电机20进行散热,可以在保证发动机60和驱动电机20的散热充分,发动机60和驱动电机20工作时的温度处于正常的区域内的前提下,提升发动机60与驱动电机20的可靠性,从而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性能。另外,这样还可以优化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布局,可以使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结合图1-图3所示,车架10形成有驾驶舱11和位于驾驶舱11后侧的动力舱13,风道件30包括驾驶舱前板35和驾驶舱底板34,驾驶舱前板35和驾驶舱底板34设置在车底架101的上方,并且与车底架101形成空气通道33,空气通道33的进风口朝向车底架101的纵向前方。具体地,将驾驶舱底板34和驾驶舱前板35均设置于车底架101上,并且将驾驶舱底板34设置在驾驶舱前板35的纵向后方,可以使驾驶舱前板35、驾驶舱底板34和车底架101共同限定出纵向的空气通道33,其中,驾驶舱前板35朝向纵向前方敞开设置,这样可以使空气通道33的进风口31朝向车架101的纵向前方,如此,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在正常向前行驶时,由于相对运动的原理,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周围的空气将向后运动,这样风便可以通过进风口31快速地进入空气通道33中,从而进一步地提升空气通道33中空气流动的速度,进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对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率。
进一步地,将驱动电机20和风道件30设置于驾驶舱11内,发动机60设置于动力舱13。具体地,通过在车架10上形成两个相互独立的驾驶舱11与动力舱13,并且使驱动电机20与风道件30设置于驾驶舱11内,使发动机60设置于动力舱13,可以防止驱动电机20与发动机60相互干涉,不仅可以防止驱动电机20与发动机60受外力相互之间发生碰撞挤压,而且还可以防止驱动电机20与发动机60的热量相互干扰,这样可以提升驱动电机20与发动机60之间的相对独立性,从而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稳定性。
结合图1-图3所示,驾驶舱11内设置有座椅12,座椅12的下方形成有安装空间121,驱动电机20设置于安装空间121中,风道件30位于座椅12的前下方,出风口32与安装空间121相连通。具体地,座椅12需要相对车架10底部隆起,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才能方便驾乘人员的乘坐,以及方便驾驶人员对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进行驾驶操作,通过将隆起的座椅12内部设置成中空,可以使座椅12的下方形成安装空间121,将驱动电机20设置于安装空间121中,不仅可以保证驱动电机20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上安装设置的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使驱动电机20充分地利用座椅12下方的空间,可以防止座椅12下方的空间被闲置,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空间利用率,从而可以使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
另外,座椅12还可以对驱动电机20起到保护的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外界异物的侵蚀和外力的冲击损坏驱动电机20,可以延长驱动电机2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结合图1-图3所示,风道件30也设置于驾驶舱11内,风道件30位于座椅12的前下方,出风口32与安装空间121相连通。具体地,将风道件30设置在驾驶舱11内,可以使风道件30充分利用驾驶舱11内的可用空间,可以防止风道件30的设置影响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布局,可以方便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生产制造,使风道件30位于座椅12的前下方,可以防止风道件30的设置影响驾乘人员在座椅12上的乘坐,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进一步地,将风道件30的出风口32直接与安装空间121相连通,可以使从出风口32吹出的风直接进入安装空间121中与驱动电机20相接触,可以保证风与驱动电机20的整体均进行接触,可以使散热更加均匀,从而可以提升风对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果。
结合图2和图3所示,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还可以主要包括:动力电池40和电机控制器50,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在安装空间121内横向间隔分布,电机控制器50与驱动电机20电连接,动力电池40与电机控制器50电连接,以及与驱动电机20电连接。具体地,将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在安装空间121内横向间隔分布,不仅可以使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充分利用座椅12下方的安装空间121,可以提升座椅12下方的空间利用率,而且还可以使安装空间121的横向方向上的重量均衡,可以进一步地提升全地形车的可靠性。另外,这样还可以使座椅12对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形成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力的冲击或外界异物的侵蚀损坏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这样可以延长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的使用寿命,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3所示,通过将电机控制器50与驱动电机20电连接,将动力电池40与电机控制器50电连接,以及与驱动电机20电连接,如此设置,电机控制器50可以控制驱动电机20的开启与关闭,动力电池40可以给驱动电机20供电,以维持驱动电机20的正常工作,驱动电机20在全地形车处于相应工况时,可以发电,并且驱动电机20产生的电流可以通过电机控制器50输入到动力电池40内储存起来,也可以直接输入至动力电池40内储存起来,这样可以实现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自发电,可以间接地降低动力电池40的能耗。另外,由于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在座椅12下方横向间隔分布,并且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相对较近,这样可以使驱动电机20、电机控制器50和动力电池40之间的电连接更加稳定可靠。
结合图4和图5所示,驾驶舱11内还设置有第一地板111、第二地板112、位于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之间的第三地板113,第三地板113的顶部高于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以形成空气通道33的一部分。具体地,座椅12可以为驾驶员座椅122和乘客座椅123,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分别设置在驾驶员座椅122和乘客座椅123的前下方,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可以分别供驾驶员和乘客放脚。
进一步地,结合图4和图5所示,将第三地板113的顶部高于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这样可以使第三地板113将驾驶舱前板35和驾驶舱底板34的顶部盖设密封,不仅可以使空气通道33的结构简单,可以保证风在空气通道33中快速稳定地流过,可以防止风从驾驶舱前板35和驾驶舱底板34漏出扩散,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提升风对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果。另外,由于第三地板113处于第一地板111与第二地板112之间,因此虽然第三地板113高于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但是驾乘人员放脚的位置分别在第一地板111和第二地板112上,所以第三地板113将不会影响驾乘人员的放脚,这样可以保证驾乘人员脚具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另外,这样还可以使风道件30将第一地板111与第二地板112隔开,可以保证驾驶员与乘客的脚的活动区域的相对独立,可以防止乘客的脚在不注意的情况下进入驾驶员的区域,影响驾驶员对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驾驶,这样可以提升用户的安全性。
一种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6所示,散热器70设置于驾驶舱11的纵向前侧,并且位于进风口31的纵向前侧,如此设置,不仅可以使散热器70充分利用驾驶舱11纵向前侧的可用空间,而且还可以使进风口31前侧的风对散热器70进行散热,从而可以提升散热器70对发动机60的散热效果,这样可以提升散热器70的可靠性。
另一种可选地,动力舱13的上方设置有货箱14,散热器70设置于驾驶舱11和货箱14之间。具体地,将散热器70设置于驾驶舱11与动力舱13上方的货箱14之间,不仅可以使散热器70充分地利用驾驶舱11与动力舱13上方的货箱14之间的可用空间,而且还可以使驾驶舱11与货箱14在纵向上对散热器70形成遮挡保护的作用。另外,散热器70也可以利用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在正常行驶时,车身前侧的风来对自己进行散热,这样可以提升散热器70对发动机60的散热性能。
进一步地,结合图1所示,可以根据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布局、发动机60正常工作时的温度多少以及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具体地工艺需求选择性地将散热器70设置在驾驶舱11的纵向前侧或驾驶舱11和货箱14之间,这样可以提升散热器70的适用性。另外,散热器70也可以为两个,一个设置在驾驶舱11的纵向前侧,另一个设置在驾驶舱11和货箱14之间,两个散热器70一个为主散热器,另一个为辅助散热器,主散热器可以在发动机60正常工作时一直开启,对发动机60进行散热,辅助散热器可以在主散热器对发动机60的散热不足时开启,从而保证发动机60的温度始终处于合理的区域内,这样可以进一步地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可靠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空气通道33可以主要包括:前段331、中段332和后段333,中段332位于前段331和后段333之间,前段331与进风口31相连通,后段333与出风口32相连通,前段331的横截面积大于中段332的横截面积,和/或后段333的横截面积大于中段332的横截面积。具体地,通过将前段331与进风口31相连通,并且使前段331的横截面积大于中段332的横截面积,这样可以使单位时间内,可以扩大进风面积,使从进风口31进入空气通道33的风更多,将中段332的横截面积设置地较小,可以提升风在风道件30中流动的速度,从而可以提升风对驱动电机20散热循环的速度。进一步地,将后段333的横截面积大于中段332的横截面积,如此,风从后段333流出后可以对驱动电机20形成包围散热的效果,这样可以提升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率,从而可以提升风道件30的可靠性。
结合图4和图5所示,驾驶舱底板34可以主要包括第一段底板341和连接在第一段底板341后方的第二段底板342,且第二段底板342高于第一段底板341,第一段底板341与车底架101形成空气通道33的中段332,第二段底板342与车底架101形成后段333,这样不仅可以保证空气通道33的中段332和后段333的连通性,空气通道33中的风通过空气通道33的中段332可以直接流向后段333,这样提升风在空气通道33中流动的速度,以及可以降低风的损耗。另外,将第二段底板342设置地高于第一段底板341,可以提升出风口32的高度,从而可以提升风从出风口32流出后扩散的范围,进而可以保证从空气通道33中流出的风对驱动电机20的散热效果。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第二段底板342可以主要包括:顶壁3421和侧壁3422,侧壁3422竖直设置,并且连接于顶壁3421和第一段底板341之间,顶壁3421高于第一段底板341,以及高于驱动电机20的顶部。具体地,将顶壁3421设置地高于第一段底板341,以及高于驱动电机20的顶部,并且使将侧壁3422竖直设置在顶壁3421与第一段底板341之间,由于是将第二段底板342的顶壁3421设置地较高,而不是将风道件30整体都设置地较高,这样可以在提升出风口32竖向上的高度,从而可以提升风从空气通道33流出时风的散热区域的前提下,避免对风在空气通道33中的流速造成影响。另外,由于驾乘人员的乘坐习惯,以及驾乘人员放腿的一般姿势,将第二段底板342的顶壁3421设置地较高,第二段底板342对驾乘人员的放腿将不会造成影响,或者影响较小。。
散热器70和发动机60之间连接有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设置于风道件30内,并且避让开驱动电机20。具体地,通过在散热器70与发动机60的冷却通道之间连接设置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可以使发动机60中的液体介质在吸收了发动机60的热量后,通过冷却通道流入进液管701,再通过进液管701流至散热器70,在散热器70对液体介质进行散热后,液体介质从散热器70流至出液管702,再从出液管702流进冷却通道后,再次吸收发动机60的热量,从而实现发动机60的冷却循环。
一种可选地,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设置于风道件30内,并且避让开驱动电机20。具体地,将进液管701与出液管702均设置于风道件30内,不仅可以在保证风道件30的通风性的前提下,使进液管701与出液管702充分地利用风道件30内的可用空间,从而使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更加紧凑,而且还可以使风道件30内的风对进液管701与出液管702内的液体介质进行进一步地降温冷却,这样可以减小散热器70的散热压力,可以提升散热效果。进一步地,这样还可以使风道件30对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形成保护作用,可以防止外界异物的侵蚀或外力的挤压损坏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可以提升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直径不宜过大,否则不仅在风道件30中的安装较为困难,而且还会降低风道件30的通风性。
另外,将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避让开驱动电机20,不仅可以防止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设置干涉到驱动电机20的设置,造成驱动电机20安装设置的不稳定,而且还可以防止驱动电机20的热量干涉到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增加散热器70的散热压力,这样可以提升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可靠性。
另一种可选地,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设置于车架10的底部,这样可以在保证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性能的前提下,使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充分地利用车架10底部的可用空间,可以提升空间利用率。另外,将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设置于车架10的底部,可以无需考虑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直径对风道件30通风性的影响,可以将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直径在合理区域内,设置地较大,这样可以提升单位时间进入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液体介质的量,从而可以提升发动机60冷却循环的速度。
进一步地,可以根据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结构布局、发动机60的功率以及具体地工艺需求选择性地将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设置于风道件30内,或者设置于车架10的底部,这样可以提升进液管701和出液管702的适用性。
结合图2和图3所示,发动机60可以主要包括:气缸61和曲轴箱62,气缸61设置于曲轴箱62,并且朝向后上方倾斜设置。具体地,这样不仅可以使气缸61充分地利用曲轴箱62远离驱动电机20一侧的空间,而且还可以防止气缸61与驱动电机20的安装位置相互干涉,以及防止气缸61的热量与驱动电机20的热量相互干涉,这样可以保证发动机60与驱动电机20之间的独立性。另外,这样可以进一步地使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纵向上的重量的分配更加均衡,从而可以提升混合动力全地形车100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所述车架包括车底架;
发动机,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车底架,所述发动机内设置有冷却通道;
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车底架,且与所述冷却通道相连通;
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车底架,所述驱动电机位于所述发动机的纵向前侧;
风道件,所述风道件设置于所述车底架且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有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朝向所述车架的外侧敞开设置,所述出风口朝向所述驱动电机敞开设置,以使风吹向所述驱动电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形成有驾驶舱和位于所述驾驶舱后侧的动力舱,所述风道件包括驾驶舱前板和驾驶舱底板,所述驾驶舱前板和所述驾驶舱底板设置在所述车底架的上方且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所述空气通道的进风口朝向所述车架的纵向前方,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所述动力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内设置有座椅,所述座椅的下方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中,所述风道件位于所述座椅的前下方,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安装空间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动力电池和电机控制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电机控制器和所述动力电池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横向间隔分布,所述电机控制器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动力电池与所述电机控制器电连接,以及与所述驱动电机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底板包括第一地板、第二地板、位于第一地板和第二地板之间的第三地板,所述第三地板的顶部高于所述第一地板和所述第二地板,以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至少一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驾驶舱的纵向前侧且位于所述进风口的纵向前侧;和/或
所述动力舱的上方设置有货箱,所述散热器设置于所述驾驶舱和所述货箱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通道包括:前段、中段和后段,所述中段位于所述前段和所述后段之间,所述前段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后段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前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的横截面积,和/或所述后段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中段的横截面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舱底板包括第一段底板和连接在所述第一段底板后方的第二段底板,且所述第二段底板高于所述第一段底板,所述第一段底板与所述车底架形成所述空气通道的中段,所述第二段底板与所述车架形成所述后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底板包括:顶壁和侧壁,所述侧壁竖直设置且连接于所述顶壁和所述第一段底板之间,所述顶壁高于所述第一段底板,以及高于所述驱动电机的顶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动力全地形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发动机之间连接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风道件内且避让开所述驱动电机;或
所述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底部。
CN202121240346.0U 2021-06-03 2021-06-03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Active CN2177054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0346.0U CN2177054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40346.0U CN2177054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705479U true CN217705479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72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40346.0U Active CN217705479U (zh) 2021-06-03 2021-06-03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7054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501006B2 (ja) 車両用バッテリ冷却ダクトの配設構造
CN106505275B (zh) 车辆用电池包的冷却结构
CN1736790A (zh) 燃料电池车辆
US11858364B2 (en) Battery case mounting structure for electric vehicle
US20150246607A1 (en) Electric Vehicle
JP2006335244A (ja) 車両用電源装置
JP4503345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又は高圧電装部品の冷却構造
EP4094980B1 (e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electric vehicle
CN106864200A (zh) 一种车辆地暖系统
CN217705479U (zh) 混合动力全地形车
WO2019230089A1 (ja) 車室用暖房システム
JP2022165028A (ja) 冷却装置
CN113246715A (zh) 全地形车
CN215360885U (zh) 全地形车
CN212685237U (zh) 全地形车
CN211519244U (zh) 车辆
CN102361392A (zh) 内燃机车变流器冷却系统
CN212907892U (zh) 一种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电池包组件及混合动力车辆
JP6668906B2 (ja) バッテリ冷却風の排出構造
CN217074584U (zh) 全地形车
CN214728165U (zh) 全地形车
CN218343651U (zh) 全地形车
US20220297531A1 (en) All-Terrain Vehicle
CN217074583U (zh) 全地形车
CN216942817U (zh) 水箱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