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7563U -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7563U
CN217697563U CN202220075345.3U CN202220075345U CN217697563U CN 217697563 U CN217697563 U CN 217697563U CN 202220075345 U CN202220075345 U CN 202220075345U CN 217697563 U CN217697563 U CN 2176975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humidifying
oxygen
fixedly connected
terminal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753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素娟
张鑫
王志
高容
曹燕
谢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MENTAL HEALTH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WUXI MENTAL HEALTH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MENTAL HEALTH CENTER filed Critical WUXI MENTAL HEALTH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22007534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75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75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75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化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包括终末端固定底座,所述终末端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入气管套管,所述置入气管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接管。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转换管和置入气管套管的配合设置,持续匀速的气道湿化不仅能够对人体吸入的气体给予有效的湿化,还能够充分发挥吸氧功能,帮助患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提高气道湿化效果。此种湿化装置操作比较简便,易于固定,能够避免针刺伤,减少职业暴露;促进痰液的通畅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气道黏膜出血,促进患者的恢复。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湿化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切开术是现阶段临床解除呼吸困难的最佳手段,虽然可以挽救患者性命,但是切开后容易因为气道分泌物粘稠、引流不畅而加重肺部感染,引起肺不张。因此,对气管切开患者加强气道管理,显得很有必要。目前临床中有很多种气道湿化方法,实际应用过程中却无统一标准,如果气道湿化方式选择不当,一方面可能造成患者气道分泌物黏稠、潴留,进而阻塞气道;另一方面还会使患者肺部防御功能下降、发生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术后非机械通气患者常使用湿化气道和给氧方式用以辅助病人进行呼吸与气管的湿化,如果湿化不到位,可造成排痰不畅,痰痂形成,进而发生肺部感染。目前临床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常规给与生理盐水雾化吸入湿化气道,生理盐水湿纱布覆盖气管套管,但湿化效果欠佳。部分患者给与微泵持续湿化气道延长管连接微量泵湿化液,连接头皮针固定于氧气管,然后将氧气管末端剪断置于气管套管内,能达到气管套管氧气湿化的满意效果。
但是此方式在患者湿化过程中的缺点:护士有针刺伤的可能,有职业暴露风险。吸痰时,反复要将氧气管从导管内取出,吸痰后又需重新放回固定,增加了感染机会。头皮针有可能戳穿氧气管,对于患者而言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湿化管末端不易固定,易脱出气道。因此需要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包括终末端固定底座,所述终末端固定底座的一侧设置有内套管,所述内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入气管套管,所述置入气管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接管,所述转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管,所述转接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湿化液延长管。
可选的,所述终末端固定底座的内径大于内套管的内径,内套管有8号和10号等不同型号,可以适用不同条件的湿化治疗。
可选的,所述湿化液延长管的一侧连接微量泵。
可选的,所述氧气管的一侧连接氧气储存器,所述氧气管的另一侧与鼻腔封闭。
可选的,所述氧气管与湿化液延长管的连接处为“Y”字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置入气管套管与固定底座底面的距离大于内套管高度,可以防止内套管挡住液体进口,影响湿化液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该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通过氧气管和湿化液延长管之间的配合设置,有利于氧气和湿化液同时进入患者气道内,满足患者氧疗需要的同时还可以保持气道湿润,进而减少痰痂形成,使呼吸道处于持续湿化状态,有利于痰液稀释和排出,从而减少吸痰次数,缩短吸痰时间。
2、该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通过转换管和置入气管套管之间的配合设置,持续匀速的气道湿化不仅能够对人体吸入的气体给予有效的湿化,还能够充分发挥吸氧功能,帮助患者改善肺部通气功能,提高气道湿化效果。此种湿化装置操作比较简便,易于固定,能够避免针刺伤,减少职业暴露;促进痰液的通畅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呼吸道的正常功能,控制呼吸道感染,预防肺部感染,减少气道黏膜出血,促进患者的恢复。
3、该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通过终末端固定底座与内套管之间的配合设置,能够避免头皮针的应用,减少了耗材,提高了患者治疗舒适度。提高护理安全及护士工作效率。终末端双腔隧道式管路固定装置不仅便于固定湿化管,确保湿化效果,而且还可预防导管脱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配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终末端固定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内套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终末端固定底座,2-内套管,3-置入气管套管,4-转接管,5-氧气管,6-湿化液延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包括终末端固定底座1,终末端固定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内套管2,内套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入气管套管3,置入气管套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接管4,转接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管5,转接管4 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湿化液延长管6。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终末端固定底座1的内径大小的内径,内套管2有8号和10号等不同型号,可以适用不同条件的湿化治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湿化液延长管6的一侧连接微量泵,在进行气道湿化治疗时,首先需要将湿化液延长管6的一侧一端与承装有湿化液的微量泵相连接,随后将湿化液延长管6的另一侧与转接管4相连接,可以及时将湿化液传输到氧气管3内部与氧气进行混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氧气管5的一侧连接氧气储存器,氧气管5的另一侧与鼻腔封闭,将湿化液延长管6安装完成之后,随后将氧气管的一端与氧气储存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内套管2相连接,可以将氧气及时传输到置入气管套管3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氧气管5与湿化液延长管6的连接处为“Y”字形结构,将氧气管5与湿化液延长管6安装完成之后,随后将终末端固定底座1与固定在患者身上,同时开启微量泵和氧气储存器使氧气和湿化液匀速的进入置入气管套管3,在其内部充分混合,最后输入到患者体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置入气管套管3与固定底座1底面的距离大于内套管2高度,可以防止内套管2挡住液体进口,影响湿化液的进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使用者使用时,
S1:首先,在进行气道湿化治疗时,首先需要将湿化液延长管6的一侧一端与承装有湿化液的微量泵相连接,随后将湿化液延长管6的另一侧与转接管4相连接,可以及时将湿化液传输到氧气管3内部与氧气进行混合。
S2:其次,将湿化液延长管6安装完成之后,随后将氧气管的一端与氧气储存器相连接,另一端与内套管2相连接,可以将氧气及时传输到置入气管套管3内部。
S3:最后,随后将终末端固定底座1与固定在患者身上,同时开启微量泵和氧气储存器使氧气和湿化液匀速的进入置入气管套管3,在其内部充分混合,最后输入到患者体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终末端固定底座(1),所述终末端固定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内套管(2),所述内套管(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置入气管套管(3),所述置入气管套管(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接管(4),所述转接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氧气管(5),所述转接管(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湿化液延长管(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终末端固定底座(1)的内径大于内套管(2)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液延长管(6)的一侧连接微量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5)的一侧连接氧气储存器,所述氧气管(5)的另一侧与鼻腔封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管(5)与湿化液延长管(6)的连接处为“Y”字形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入气管套管(3)与固定底座(1)底面的距离连大于内套管(2)高度。
CN202220075345.3U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Active CN2176975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5345.3U CN217697563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75345.3U CN217697563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7563U true CN217697563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58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75345.3U Active CN217697563U (zh) 2022-01-12 2022-01-12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75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23711U (zh) 一种高频呼吸机输氧湿化装置
CN217697563U (zh) 一种改良式气管切开气道湿化装置
CN207545590U (zh) 一种可吸引气囊上、下潴留分泌物的气管导管
CN206762014U (zh) 一种麻醉面罩
CN204233576U (zh) 一种人工气道湿化用具
CN208943170U (zh) 一种气管插管引导管
CN208959124U (zh) 多功能气管导管接头装置
CN216985971U (zh) 一种防逆流持续气切处雾化装置
CN205391431U (zh) 一种用于气管切开的点药/输氧管道固定装置
CN220588728U (zh) 一种用于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罐的自动补水装置
CN220558383U (zh) 一种用于非机械通气下气管切开使用的氧气连接管
CN211157891U (zh) 气管切开持续湿化装置
CN212756774U (zh) 一种持续气道湿化和脉冲负压吸引的气管导管结构
CN203736670U (zh) 气管切开术用湿化气体装置
CN213312630U (zh) 人工气道湿化管与吸氧管固定器
CN214181381U (zh) 一种新型气管切开吸氧管
CN217409498U (zh) 一种用于高压氧舱内气管切开患者的吸氧吸痰装置
CN205322966U (zh) 一种气管导管接头
CN217138906U (zh) 一种气管切开后患者使用的两用吸氧管
CN202620417U (zh) 呼吸治疗用的笔帽式多功能气道湿化装置
CN210612663U (zh) 一种用于人工气道的雾化装置
CN209933735U (zh)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CN209075797U (zh) 一种方便于气道湿化的连接管
CN209137677U (zh) 一种套管式气切雾化器
CN215841072U (zh) 气管切开金属套管湿化接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