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933735U -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933735U
CN209933735U CN201920334581.0U CN201920334581U CN209933735U CN 209933735 U CN209933735 U CN 209933735U CN 201920334581 U CN201920334581 U CN 201920334581U CN 209933735 U CN209933735 U CN 2099337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xygen
tube
humidifying
conduit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33458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ERIATRIC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ERIATRIC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ERIATRIC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ERIATRIC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192033458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9337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9337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933735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改良型吸氧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种吸氧管包括吸氧导管和湿化导管,吸氧导管的一端为氧气源连接端,吸氧导管的另一端为套设于气管套管的供氧端,在吸氧导管上靠近供氧端处设置有湿化导管,湿化导管的一端与吸氧导管的供氧端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吸氧管是将湿化导管直接与吸氧导管的供氧端连通,在患者通过人工气道呼吸氧气的同时,根据气道的情况而同时通过湿化导管滴注气道湿化液,从而克服了单独定时气道湿化,导致的增加肺部感染可能性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背景技术
在危重症患者恢复期,通过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是常见的治疗措施,它能帮助患者渡过呼吸衰竭,挽救患者生命,但长期机械通气带来很多并发症,具体并发症是指患者丧失了上呼吸道防御机制和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易造成痰液黏稠结痂。故原发病一旦好转,即需及时评估患者自主呼吸功能,尽早撤离机械通气。而部分患者在撤机实验成功后,虽然可以脱离呼吸机,但是部分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由于气管软化、自主咳嗽功能差、反复误吸或意识不清等原因不能立即拔除人工气道。
然后采用普通吸氧管插接在人工气道的末端,氧气直吹容易导致痰液结痴,普通吸氧管易被呼吸道分泌物阻塞导致供氧效果差,且吸氧管容易随呼气咳嗽等动作而被冲出人工气道外,出现氧源缺失,SpO2下降等危险。为了防止痰液黏稠结痂,需要单独定时气道湿化操作中反复的抽取湿化液步骤,易引起污染增加肺部感染的机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型吸氧管,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普通吸氧管直接插入人工气道后,为克服痰液结痂,而单独定时气道湿化,导致增加肺部感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包括吸氧导管和湿化导管,其中:所述吸氧导管的一端为氧气源连接端,所述吸氧导管的另一端为套设于气管套管的供氧端,在所述吸氧导管上靠近所述供氧端处设置有湿化导管,所述湿化导管的一端与所述吸氧导管的所述供氧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供氧端为圆柱形导管,所述圆柱形导管的半径大于所述吸氧导管的半径,所述圆柱形导管与所述吸氧导管连接且导通。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导管的管壁上设置贯穿孔,所述湿化导管的端部通过所述贯穿孔插入所述圆柱形导管的管腔中,所述湿化导管与所述圆柱形导管导通。
优选地,所述湿化导管通过胶布粘接在所述吸氧导管上,所述胶布同时缠绕在所述湿化导管和所述吸氧导管的外壁上。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导管的管壁上设置呼气孔。
优选地,所述圆柱形导管设置为茂菲管。
优选地,所述湿化导管的另一端设置泵入机构,所述泵入机构与所述湿化导管连接并导通。
优选地,所述泵入机构设置为注射器。
优选地,所述湿化导管上设置过滤机构,所述过滤机构位于所述湿化导管的管腔中。
优选地,所述吸氧导管和所述湿化导管均由PVC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改良型吸氧管,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该种改良型吸氧管主要用于机械通气后,暂时还不能撤掉人工气道的患者,现有技术中是采用普通吸氧管直接插入人工气道,为克服痰液结痂,而单独定时气道湿化,而本实用新型的改良型吸氧管是将湿化导管直接与吸氧导管的供氧端连通,在患者通过人工气道呼吸氧气的同时,根据气道的情况而同时通过湿化导管滴注气道湿化液,从而克服了单独定时气道湿化,导致的增加肺部感染可能性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改良型吸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吸氧导管;101、氧气源连接端;102、供氧端;103、圆柱形导管;104、贯穿孔;105、胶布;106、呼气孔;200、湿化导管;201、泵入机构;202、注射器;203、过滤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改良型吸氧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改良型吸氧管,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有吸氧导管100和湿化导管200,吸氧导管100和湿化导管200均由PVC材料制成,吸氧导管100的一端为氧气源连接端101,本实施例的氧气连接端是管径大于吸氧导管100的套管,其不是用于与供氧装置连接,而是直接从该套管中通入氧气,即空气从该套管的入口处进入吸氧导管100中,吸氧导管100的另一端为套设于气管套管的供氧端102,这里的气管套管是指人工气道,传统的吸氧导管100是直接插入气管套管中,然后在使用胶布105固定,费时费力,而本实施例则使吸氧导管100的供氧端102的半径大于吸氧导管100的半径,同时也大于气管套管的半径,从而使吸氧导管100的供氧端102直接套设在气管套管的外壁上,方便快捷。
具体地,供氧端102为圆柱形导管103,方便套设在气管套管的外壁上,圆柱形导管103的半径大于吸氧导管100的半径,圆柱形导管103与吸氧导管100连接且导通,圆柱形导管103与吸氧导管100可以为一体设置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方式,只要能够实现圆柱形导管103与吸氧导管100之间的导通且密封性良好,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导管103可以为茂菲管,也可以为其他形式的导气管,且为了使患者及时的排出呼出的气体,圆柱形导管103的管壁上设置呼气孔106,呼气孔106的大小根据患者的呼吸量确定。
为了使患者呼吸氧气的时候,能够同时对气道进行湿化,在吸氧导管100上靠近供氧端102处设有湿化导管200,湿化导管200的一端与吸氧导管100的供氧端102导通,本实施例的圆柱形导管103、湿化导管200以及吸氧导管100形成一个“Y”字型的三通接头,以使患者在呼吸氧气的同时能够同时滴加气道湿化液。
具体地,圆柱形导管103的管壁上设置贯穿孔104,为了使湿化导管200通过贯穿孔104正好插入圆柱形导管103的管腔中,且保证一定的密封性,贯穿孔104的孔径略微大于湿化导管200的外径,湿化导管200的端部插入圆柱形导管103的管腔中,以实现湿化导管200与圆柱形导管103导通,从而将滴入湿化导管200的气道湿化液通过圆柱形导管103流入人工气道中,避免了单独添加气道湿化液导致的增加肺部感染的缺陷。
为了使湿化导管200更好的固定在圆柱形导管103上,湿化导管200通过胶布105粘接在吸氧导管100上,胶布105同时缠绕在湿化导管200和吸氧导管100的外壁上。
为了更好地控制气道湿化液进入人工气道的速度和流量,湿化导管200的另一端设置泵入机构201,泵入机构201与湿化导管200连接并导通,即湿化导管200的另一端套设在泵入机构201的末端,且需要保证一定的密封性,泵入机构201设置为医用注射器202,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注射器202,只要能够实现控制气道湿化液流入人工气道的速度和流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对气道湿化液进行适当的过滤,湿化导管200上设置过滤机构203,过滤机构203位于湿化导管200的管腔中。
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将制备好的改良型吸氧管和已备好的用品携至患者床前,向患者说明目的,做好思想工作,取得患者合作,将茂菲管直接连接人工气道外端,不用另外固定,刚好紧密连接。调节与湿化导管200连接的注射器202,使其速度4ml/h~6ml/h恒速小量持续气道湿化,根据痰液黏稠度、患者的耐受程度及室内相对温湿度等因素随时调整流量及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氧导管(100)和湿化导管(200),其中:
所述吸氧导管(100)的一端为氧气源连接端(101),所述吸氧导管(100)的另一端为套设于气管套管的供氧端(102),在所述吸氧导管(100)上靠近所述供氧端(102)处设置有湿化导管(200),所述湿化导管(200)的一端与所述吸氧导管(100)的所述供氧端(102)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氧端(102)为圆柱形导管(103),所述圆柱形导管(103)的半径大于所述吸氧导管(100)的半径,所述圆柱形导管(103)与所述吸氧导管(100)连接且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导管(103)的管壁上设置贯穿孔(104),所述湿化导管(200)的端部通过所述贯穿孔(104)插入所述圆柱形导管(103)的管腔中,所述湿化导管(200)与所述圆柱形导管(103)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导管(200)通过胶布(105)粘接在所述吸氧导管(100)上,所述胶布(105)同时缠绕在所述湿化导管(200)和所述吸氧导管(100)的外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导管(103)的管壁上设置呼气孔(1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形导管(103)设置为茂菲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导管(200)的另一端设置泵入机构(201),所述泵入机构(201)与所述湿化导管(200)连接并导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入机构(201)设置为注射器(20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湿化导管(200)上设置过滤机构(203),所述过滤机构(203)位于所述湿化导管(200)的管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改良型吸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氧导管(100)和所述湿化导管(200)均由PVC材料制成。
CN201920334581.0U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337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4581.0U CN209933735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334581.0U CN209933735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933735U true CN209933735U (zh) 2020-01-14

Family

ID=69124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334581.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9933735U (zh) 2019-03-15 2019-03-15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9337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48365B (zh) 呼吸治疗凝结物适配器
CN201211352Y (zh) 用于人工气道的喷雾湿化型密闭式吸痰管
US6739339B2 (en) Self-moistening tracheostomy device
CN210785828U (zh)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雾化吸入装置
CN209933735U (zh) 一种改良型吸氧管
WO2023124139A1 (zh) 一种特制的气管切开重症患者使用的吸氧湿化装置
CN203749974U (zh) 简易多功能插管引导及防护器
CN209996952U (zh) 一种气管导管型恒温雾化吸入器
CN207693979U (zh) 一种儿科护理用便携式吸痰雾化一体机
CN212756774U (zh) 一种持续气道湿化和脉冲负压吸引的气管导管结构
CN214912200U (zh) 一种气管套管湿化吸氧雾化装置
CN213941765U (zh) 一种与气管切开管路相配套使用的辅助湿化吸氧装置
CN212789373U (zh) 一种用于气管插管或切开患者的过度通气纠正装置
CN110327522A (zh) 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
CN215194634U (zh) 一种改良型气管导管雾化装置
CN212880518U (zh) 一种气管导管
CN215961645U (zh) 自主排痰型双腔气管插管
CN216985971U (zh) 一种防逆流持续气切处雾化装置
CN220175817U (zh) 一种新生儿呼吸机专用气管内给药装置
CN218338795U (zh) 一种气切套管
CN220025802U (zh) 一种气道湿化人工鼻
CN212369400U (zh) 一种具有自动祛痰功能的气管导管及自动祛痰装置
CN215900501U (zh) 一种吸痰器
CN213555233U (zh) 一种可调节呼气末正压及氧浓度的自主呼吸锻炼器械
CN215386773U (zh) 一种组合式吸氧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114

Termination date: 20210315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