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697060U -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697060U
CN217697060U CN202221025975.6U CN202221025975U CN217697060U CN 217697060 U CN217697060 U CN 217697060U CN 202221025975 U CN202221025975 U CN 202221025975U CN 217697060 U CN217697060 U CN 2176970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d
eye
hot
foldable
front co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0259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振
许坤民
何瑞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angzhou Aojiahu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angzhou Aojiahu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angzhou Aojiahu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Xiamen Comfo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angzhou Aojiahua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10259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76970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6970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6970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包括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通过翻转轴架相互连接,通过所述翻转轴架,冷热可折叠眼罩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均包括卡合连接的前盖和后盖、以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固定架、振动器、制冷片和护理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前盖和/或后盖上,所述护理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制冷片夹设于所述固定架及所述护理头之间以对所述护理头进行降温或加热,所述后盖对应眼部设有通孔,所述护理头伸出所述通孔以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冷敷或热敷。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眼罩设计成左右两边组件及中间可以折叠的结构,佩戴时可适用于不同脸型、不同眼瞳距的人群,方便收纳。

Description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及可视装备技术的高速发展,现代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长时间紧盯电子显示屏用眼过度,导致眼部疲劳、视力模糊甚至视网膜脱落的情况均有发生。为缓解眼部疲劳,市面上推出了一些能够按摩眼部提供眼部肌肉放松,视力保护、缓解眼部疲劳的按摩眼罩,成为了上学上班等用眼族群的必备神器。给眼部做做按摩既是一种休闲的方式,也是一种保健养生的方式。
但现有技术中的按摩眼罩,主要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1、现有技术中的按摩眼罩通常内部设有振动组件作为按摩的动力源,整个按摩眼罩为了保证内部散热空间,产品设计过于厚重,穿戴时负重感强,按摩体验效果差。
2、现有技术中的按摩眼罩内部结构复杂、装配工序繁琐,不利于批量化大规模生产。
3、现有技术中的按摩眼罩散热通常采用散热鳍片结合散热空间及散热孔实现,但由于振动器工作过程发热量大,传统的设计难以快速散热、散热效率低。
4、现有技术中的按摩眼罩体积较大,携带不够便捷,且无法适用于不同眼瞳距人群。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解决现有按摩眼罩的散热效率低、负重大、结构复杂、穿戴舒适度低、无法适配不同眼瞳距人群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包括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所述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通过翻转轴架相互连接,通过所述翻转轴架,所述冷热可折叠眼罩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均包括卡合连接的前盖和后盖、以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固定架、振动器、制冷片和护理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前盖和/或后盖上,所述护理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制冷片夹设于所述固定架及所述护理头之间以对所述护理头进行降温或加热,所述后盖对应眼部设有通孔,所述护理头伸出所述通孔以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冷敷或热敷。
优选地,所述前盖上对应所述制冷片设有传热柱,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或锁扣固定在所述前盖上,以将所述制冷片压抵在所述传热柱上并使二者保持热连接。所述传热柱可设置为中空结构,扩大散热面积,且传热柱紧贴制冷片能够快速将制冷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前盖上,降低眼罩内部温度。
优选地,所述后盖对应使用者的眼眶设有振动部,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部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以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振动器可以分散均匀分布在振动部,并且远离使用者一侧,能够避免振动过程中直接与人眼部作用,增强眼罩的体验感。
优选地,所述后盖由柔性材料支撑,所述前盖套设在所述后盖上,所述护理头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以阻碍所述振动部的振动传导至所述护理头。该设计同样能够保证用户体验效果。
优选地,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一体成型,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均由高导热性材料制成。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有效导热散热,降低眼罩内部温度。
优选地,所述后盖上开设有C型槽,所述护理头具有与人体眼球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护理头边缘四周向前盖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抵制于通孔内壁且与C型槽相配合形成卡设所述弹性圈的非闭环卡槽。通过设计C型槽与护理头的弯折组成非封闭卡槽,能够巧妙地将弹性圈嵌入卡槽内部,便于定位装配,且使得后盖即便增加了弹性圈也一样能够贴合眼球周围皮肤,提高使用过程的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圈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设有EMS金属模块,所述安装槽内还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后盖C型槽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架为异形固定架,异形固定架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前盖上设有螺母柱,所述弹性圈、后盖、固定架通过贯穿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三螺孔的螺丝与螺母柱紧固从而固定连接于前盖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弹性圈、后盖、固定架和前盖在空间布局上紧凑合理,使得产品轻便负重轻,在装配过程中组装方便,各部件拆卸方便。
优选地,所述振动器数量为多个,优选3个-6个,多个振动器分别向远离翻转轴架的方向分布设置于前盖上。多个振动器分布式设置,能够提供多角度按摩效果,满足多样化体验需求。
优选地,所述翻转轴架包括架体和中心转轴,所述架体具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内弧面相垂直的至少两限位面,所述左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突出部,所述右翻转组件包括一个第二突出部,所述两限位面、两个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可绕贯穿于第一突出部的端部、第二突出部的端部和限位面的枢接部的中心转轴转动,第二突出部的端部夹设于两个第一突出部的端部之间,第二突出部和两个第一突出部均位于两限位面之间。两限位面之间构成一个半封闭的容纳腔体,第二突出部位于两第一突出部之间,三者卡设于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内,在眼罩在折叠状态和非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过程中,所述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形成第一突出部和第二突出部转动时的让位空间,在该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内实现不同角度的旋转,实现眼罩不同折叠角度的切换。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的后盖上侧部设有卡扣。通过设置卡扣方便外接不同长短及形状的绳带,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优选地,还包括开设有与人体眼球适配的通孔且外轮廓与眼罩匹配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特设于后盖上并覆盖在弹性圈上方。所述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塑胶层或柔软纸质层。设置缓冲层,能够提高客户体验舒适度。
优选地,所述弹性圈为硅胶圈、软性PVC圈、热塑性弹性TPE圈或TPR圈。
优选地,所述前盖为铝材质前盖。外壳前盖为铝材质,面积大,散热效率更高,不同于市场上的自然冷却或风扇冷却方式。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整个眼罩设计成左右两边组件及中间可以折叠的结构,左右两边组件可分别独立加工,折叠结构巧妙地采用左右两组件中间由翻转轴架枢接,佩戴时可适用于不同脸型、不同眼瞳距的人群,折叠式结构也方便收纳。
2、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紧凑合理、巧妙利用弹性圈开设安装槽、固定架、后盖结构装配等设计,并通过相匹配的螺丝穿过上述各部件并与和前盖的螺母柱锁固,使得整个产品轻便小巧,穿戴时负重轻,体验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相互之间紧密配合,结构简单,装配组合过程中工序简单,能够大批量大规模生产。
4、本实用新型眼罩的散热结构采用将制冷片一面与护理头贴合,制冷片另一面与前盖传热柱贴合,一方面能够为护理头提供按摩时所需要的热量,还能够又能够快速将制冷片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传热柱传导到前盖进而到外部空间,设计巧妙,散热效率更高,散热效果好。
5、本实用新型眼罩设有4-6个EMS金属模块、6-8个振动器,能够多角度实现震动按摩效果,让用户体验更加多样化。
6、本使用新型眼罩与肌肤接触为海绵层,使用户穿戴感更舒适,更柔和。
附图说明
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眼罩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眼罩的另一立体结构图。
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眼罩的分解结构图。
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眼罩的剖视图。
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眼罩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翻转轴架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海绵层;2、硅胶圈;3、EMS金属模块;4、后盖;5、护理头;6、制冷片;7、固定架;71、开口;8、振动器;9、前盖;91、突起部;10、翻转轴架;101、架体;102、中心转轴;103、弧形凹槽;104、限位面;11、容纳空间;20、左翻转组件;21、第一突出部;30、右翻转组件;31、第二突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包括左翻转组件20和右翻转组件30,本实施例对左右翻转组件的定义是以人体佩戴后贴合人体左右眼的部位来区分。但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他定义方式,例如第一翻转组件或第二翻转组件,并不因为左右二字而限定该产品的运用场景。左右翻转组件可分别独立加工,所述左翻转组件20与右翻转组件30通过翻转轴架10相互连接,通过所述翻转轴架10,所述冷热可折叠眼罩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实施例的眼罩是如何通过翻转轴架10与左右翻转组件20、30之间的配合,使得眼罩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的,具体参考图图2、3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翻转轴架10包括架体101和中心转轴102,所述架体101具有弧形凹槽103,凹槽103内设有与凹槽103内弧面相垂直的两限位面104,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也可以设置更多的限位面。
所述左翻转组件20包括两个第一突出部21,所述右翻转组件30包括一个第二突出部31,所述两限位面104、两个第一突出部21以及第二突出部31可绕贯穿于第一突出部21的端部、第二突出部31的端部和限位面104的枢接部的中心转轴102转动,第二突出部31的端部夹设于两个第一突出部21的端部之间,第二突出部31和两个第一突出部21均位于两限位面104之间。两限位面104之间构成一个半封闭的容纳腔体,第二突出部31位于两第一突出部21之间,三者卡设于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内,在眼罩在折叠状态和非折叠状态之间切换过程中,所述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形成第一突出部21和第二突出部31转动时的让位空间,在该半封闭的容纳腔体内实现不同角度的旋转,实现眼罩不同折叠角度的切换。
在折叠状态下,左右翻转组件之间的夹角可以在0-180°内任意选择,以适配佩戴时可适用于不同脸型、不同眼瞳距的人群,折叠至最小角度时,左右翻转组件相互贴合,使得左右翻转组件的投影面积只有非折叠状态时的一半,大大缩小了体积,方便携带和收纳。
本实施例中,所述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的后盖上侧部设有卡扣。通过设置卡扣方便外接不同长短及形状的绳带,适应不同用户的使用需求。
本实施例中,左右翻转组件20、30内部的结构基本相同,各自分别包括卡合连接的前盖9和后盖4,左右翻转组件的前盖9和后盖4形状互相对称并与人体眼球形状相适配。本实施例中,前盖9和后盖4是以佩戴在人体眼球部后靠近或远离人体眼球的距离来区分,靠近人体眼球的内侧盖为后盖,远离人体眼球的外侧盖为前盖,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局限于此定义。
具体参考图4所示,前盖9和后盖4扣合后形成一容纳空间11,在所述容纳空间11内设置有固定架7、振动器8、制冷片6和护理头5。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7通过螺丝固定在前盖9上,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固定架固定在后盖4上,或者将固定架同时固定在前盖9和后盖4上。所述后盖4对应使用者的眼眶设有振动部,所述振动器8设置在所述振动部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以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本实施例中,左右翻转组件各设置了3个振动器8,3个振动器8左右翻转组件20、30共有6个振动器8,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振动器8的数量还可以选择4个-6个,并且还可以设置在固定架上,多个振动器8分布式设置,能够提供多角度按摩效果,满足多样化体验需求。
本实施例中,所述护理头5固定在所述固定架7上,所述制冷片6夹设于所述固定架7及所述护理头5之间以对所述护理头5进行降温或加热,制冷片型号:TES1-4902。图2和图3还示意了制冷片的接线,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该接线可以收纳容纳腔体内。的所述后盖4对应眼部设有通孔,所述护理头5伸出所述通孔以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冷敷或热敷。
为了节约空间,降低整个产品的厚重感,所述固定架7上挖设有与制冷片6相适配的开口71,所述前盖9上对应所述制冷片6设有传热柱91,所述固定架7通过螺钉或锁扣固定在所述前盖9上,以将所述制冷片6压抵在所述传热柱91上并使二者保持热连接。所述传热柱91可设置为中空结构,扩大散热面积,所述前盖9为铝材质前盖9。外壳前盖为铝材质,面积大,散热效率更高,不同于市场上的自然冷却或风扇冷却方式,传热柱91紧贴制冷片6能够快速将制冷片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前盖9上,降低眼罩内部温度。
所述后盖4由柔性材料支撑,所述前盖9套设在所述后盖6上,所述护理头5与后盖的通孔相适配,所述护理头5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以阻碍所述振动部的振动传导至所述护理头5,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一体成型,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为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前盖和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传热柱。
所述后盖4还设有与眼球相适配的弹性圈2,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2为硅胶圈2、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2也可以为软性PVC圈、热塑性弹性TPE圈或TPR圈。所述弹性圈2上设有EMS金属模块3,在本实施例中,金属模块采用铝材质金属模块,起导电作用,EMS模式通过软件控制实现。
为了让整个结构紧凑、相互适配、减少装配工序以适应大规模量产,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如下的结构来实现弹性圈2、后盖4、固定架7和前盖9在空间上的布局和结构上的适配。所述后盖4上开设有C型槽,所述护理头具有与人体眼球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护理头边缘四周向前盖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抵制于通孔内壁且与C型槽相配合形成卡设所述弹性圈的非闭环卡槽。通过设计C型槽与护理头的弯折组成非封闭卡槽,能够巧妙地将弹性圈嵌入卡槽内部,便于定位装配,且使得后盖4即便增加了弹性圈也一样能够贴合眼球周围皮肤,提高使用过程的舒适度。所述弹性圈2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EMS金属模块3嵌设于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还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后盖C型槽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架为异形固定架,异形固定架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前盖9上设有螺母柱,所述弹性圈2、后盖4、固定架7通过贯穿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三螺孔的螺丝与螺母柱紧固从而固定连接于前盖9上。通过上述结构设计能够使得弹性圈、后盖、固定架和前盖在空间布局上紧凑合理,使得产品轻便负重轻,在装配过程中组装方便,各部件拆卸方便。
为了能够提高客户体验舒适度,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与人体眼球适配的通孔且外轮廓与眼罩匹配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特设于后盖上并覆盖在弹性圈上方。所述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塑胶层或柔软纸质层。
本实施例的眼罩装配时,依次将前盖9、固定架7、制冷片6、护理头5、后盖4、硅胶圈2放置好,并将螺丝穿过硅胶圈2的第一螺孔、后盖4的第二螺孔、固定架的第三螺孔再锁入前盖9的螺母柱内,锁固后的结构将护理头5和制冷片6紧密夹设固定住,防止护理头5的边缘特殊结构的完弯折部能够紧抵后盖4通孔内壁,与C型槽相配合形成非闭环卡槽,当然为了防止护理头5和制冷片6掉落也可以采用其他黏贴或螺丝锁固的方式固定于固定架上,再将弹性圈的卡设所述非闭环卡槽内,再将EMS金属模块嵌设于弹性圈安装槽内,最后铺设上一层柔软的海绵层,完成左右翻转组件的装配。再将左右翻转组件通过翻转轴架相互连接,则完成冷热可折叠眼罩装备,并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的眼罩使用时:中间可折叠式,左右翻转组件可以根据需求任意弯折角度,可适用于不同脸型、不同眼瞳距的人群,全部折叠方便收纳和携带。外壳前盖为铝材质,面积大,散热效率更高,不同于市场上的自然冷却或风扇冷却方式。与肌肤接触为海绵层,使用户穿戴感更舒适,更柔和;左右翻转组件一共配有4个EMS金属模块、6个振动器,让用户体验更加多样化。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或“包含……”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要素。此外,在本文中,“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所述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通过翻转轴架相互连接,通过所述翻转轴架,所述冷热可折叠眼罩可在非折叠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
所述左翻转组件与右翻转组件均包括前盖和后盖、以及设置在前盖和后盖所形成的容纳空间内的固定架、制冷片和护理头,所述固定架固定在前盖或后盖上,所述护理头固定在所述固定架上,所述制冷片夹设于所述固定架及所述护理头之间以对所述护理头进行降温或加热,所述后盖对应眼部设有通孔,所述护理头伸出所述通孔以对使用者的眼部进行冷敷或热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上对应所述制冷片设有传热柱,所述固定架通过螺钉或锁扣固定在所述前盖上,以将所述制冷片压抵在所述传热柱上并使二者保持热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对应使用者的眼眶设有振动部,还包括振动器,所述振动器设置在所述振动部远离使用者的一侧以带动所述振动部振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套设在所述后盖上,所述护理头与所述通孔间隔设置以阻碍所述振动部的振动传导至所述护理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一体成型,所述前盖及所述传热柱为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前盖和高导热性材料制成的传热柱。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上开设有C型槽,所述护理头具有与人体眼球相适配的凹坑,所述护理头边缘四周向前盖方向弯折形成弯折部,所述弯折部抵制于通孔内壁且与C型槽相配合形成卡设弹性圈的非闭环卡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设有EMS金属模块,所述安装槽内还开设有第一螺孔,所述后盖C型槽上开设有第二螺孔,所述固定架为异形固定架,异形固定架开设有第三螺孔,所述前盖上设有螺母柱,所述弹性圈、后盖、固定架通过贯穿于第一螺孔、第二螺孔与第三螺孔的螺丝与螺母柱紧固从而固定连接于前盖上。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器数量为多个,多个振动器分别向远离翻转轴架的方向分布设置于前盖上。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轴架包括架体和中心转轴,所述架体具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与凹槽内弧面相垂直的至少两限位面,所述左翻转组件包括两个第一突出部,所述右翻转组件包括一个第二突出部,所述两限位面、两个第一突出部以及第二突出部可绕贯穿于第一突出部的端部、第二突出部的端部和限位面的枢接部的中心转轴转动,第二突出部的端部夹设于两个第一突出部的端部之间,第二突出部和两个第一突出部均位于两限位面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翻转组件和右翻转组件的后盖上侧部设有卡扣。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设有与人体眼球适配的通孔且外轮廓与眼罩匹配的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特设于后盖上并覆盖在弹性圈上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为海绵层、塑胶层或柔软纸质层。
13.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为硅胶圈、软性PVC圈、热塑性弹性TPE圈或TPR圈。
14.如权利要求1-12任一所述的冷热可折叠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盖为铝材质前盖。
CN202221025975.6U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Active CN2176970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975.6U CN2176970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1025975.6U CN2176970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697060U true CN217697060U (zh) 2022-11-01

Family

ID=837899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025975.6U Active CN217697060U (zh) 2022-04-28 2022-04-28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6970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96374A (en) Support for a head mounted display system
US20090062700A1 (en) Face-contour-compliable eyeshade
JPH09164163A (ja) 局部冷却・加熱器
CN217697060U (zh) 一种冷热可折叠眼罩
CN209770662U (zh) 眼睛保养护理用磁能超音波眼罩
KR102227349B1 (ko) 휴대용 눈 마사지기
CN107149518A (zh) 头戴式提神护目按摩保健器
CN214632597U (zh) 头戴式美眼仪
JP2014217618A (ja) 美容機器
CN115128804B (zh) 一种可折叠面罩及头戴式显示设备
CN216060980U (zh) 多功能眼科手术后护眼罩
CN208224607U (zh) 一种护眼vr眼镜
CN206387959U (zh) 一种新型治疗近视的vr镜片
CN214011636U (zh) 一种具有调节眼疲劳的vr眼镜
CN212593007U (zh) 一种能适应面部大小的眼部美容仪
CN209900031U (zh) 一种用于保护眼睛视力的护理仪器
CN212913553U (zh) 一种石墨烯眼罩
CN213311537U (zh) 一种自适应护理装置
CN218529034U (zh) 一种便携式护眼仪
CN215779738U (zh) 一种按摩装置
CN216365893U (zh) 石墨烯发热颈枕枕芯及石墨烯发热颈枕
CN113476207B (zh) 一种改进的冷热智能护眼强脑仪及其制造方法
CN213130270U (zh) 穿戴设备
CN220752434U (zh) 一种带有骨传导功能眼镜结构
CN214285862U (zh) 一种眼部按摩仪工作时用户可睁眼的按摩仪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